淺談射頻前端的國內外現狀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淺談射頻前端的國內外現狀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0-12-01 17:01:05

射頻前端的國際情況

射頻前端技術主要集中在濾波器(Filter)、功率放大器(PA, Power Amplifier)、低噪聲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開關(RF Switch)。目前全球射頻市場由引言提到的四家美國射頻公司Skyworks、Qualcomm、Qorvo、Broadcom與日本Murata這五大射頻巨頭寡佔。

五家射頻巨頭在PA與LNA等市場佔有率超過九成。濾波器方面,則分為聲表面波(SAW, Surface Acoustic Wave)與體表面波(BAW, Bulk Acoustic Wave)濾波兩種主要技術。目前,SAW濾波器市場由Murata佔據一半,Skyworks約10%,Qorvo約4%,其餘則被太陽誘電、TDK等大廠瓜分。BAW濾波器的市場則由美國企業佔據9成市場。

由此可見,射頻前端是巨大的市場,能容納5家國際巨頭持續發展。國際巨頭的技術跨度大,模組化能力強;模組化產品是國際競爭的主賽道。每家巨頭都擁有BAW技術或其替代方案。

射頻前端的國內情況

關於射頻前端的國內情況有很多文章都曾提到,這裡不贅述,只給幾個共識比較多的結論:

1.本土公司普遍以分立器件為主要方向;分立器件是當前本土競爭的主賽道。

2.本土公司缺乏先進濾波器技術及產品,模組化能力普遍不強。

5G模組化挑戰及機遇的來源

PCB布線空間及射頻調試時間的挑戰,下沉到了入門級手機,打通了國產模組晶片的迭代升級路徑。

射頻模組晶片,不是一個新生的產品系列。事實上,射頻模組晶片的使用幾乎與LTE商業化同時發生。過去10年內,各種複雜的射頻模組已經普遍應用在了各品牌的旗艦手機中;與此同時,在大量的入門級手機上,分立器件的方案也完全能夠滿足各方面的要求。因此在過去10年就出現了涇渭分明的兩個市場:旗艦機型用模組方案;入門機型用分立方案。模組方案要求「高集成度和高性能」,因而價格也很高;而分立方案要求「中低集成度和中等性能」,售價相對而言就低不少。兩種方案之間存在巨大的技術和市場差異,我們可以把這個稱作4G時代的「模組鴻溝」。
責編AJX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RF MEMS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
    RF MEMS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 佚名 發表於 2018-03-07 11:22:36 摘要:概述基於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 慧智微「S55255」衝擊5G射頻前端市場
    射頻前端市場現狀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目前的全球射頻前端市場中,Broadcom、Murata、Qorvo以及Skyworks等國際巨頭佔據了大部分市場,國內企業加起來只佔市場容量的5%左右,本質上這是一個由國外主導、高速增長的市場。
  • 搶佔國內射頻前端主序市場,「慧智微」的打法是推可重構射頻前端架構
    「中國射頻前端市場正處在20年一遇的行業變革期」。這是慧智微CEO李陽給出的判斷。 李陽做這個判斷的當下,中國射頻前端行業已有大約15年的產業歷史,本土射頻前端廠商仍在努力搶佔市場份額。當下,射頻前端正因為即將來臨的5G市場炙手可熱,2018年全球射頻前端總市場規模已達180億美元;與此同時,國內射頻前端2018年累計銷售額不足4億美元,市場份額不足2%,國產化進度依然只是剛剛起步。 在中國5G投入全球領先、手機行業高速發展的當下,李陽認為,中國射頻前端廠商仍有機會在未來搶佔國內主序市場50-60%的市場份額。
  • 國內外主要射頻晶片廠商介紹
    國內外主要射頻晶片廠商介紹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0-11-23 10:57:47 射頻晶片一直被稱為「模擬晶片皇冠上的明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資料顯示,
  • 5G產業鏈專題報告:射頻前端行業趨勢與格局解析
    1 手機射頻前端架構及行業現狀1.1 射頻前端晶片概況 射頻前端晶片是無線通信的核心零部件,包括 PA、波濾器、LNA、 開關和 Tuner 等晶片。 香農定律是通信領域的基礎定律。回顧通信從 2G 到 5G 網絡的發展, 基本沿著香農定律的脈絡進行演繹。5G 網絡通信速率高達 10Gbps, 高速率的核心技術來源於四個方面。
  • 射頻前端的一體化設計決定下一代行動裝置
    隨著移動行業向下一代網絡邁進,整個行業將面臨射頻組件匹配,模塊架構和電路設計上的挑戰。直到早期的LTE網絡部署,射頻系統的設計涉及較少數量的前端組件,也因此相對的簡單與直接。當無線網絡開始升級成LTE-Advanced,射頻前端的設計愈發複雜。
  • 淺談幾種常見的射頻電路類型及主要指標
    打開APP 淺談幾種常見的射頻電路類型及主要指標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5-24 09:51:00 1、低噪聲放大器(LNA) LNA是一種特殊的放大器,主要用於射頻接收機前端,將天線接收的信號以小的噪聲和大的增益進行放大,對提高接收信號質量,降低噪聲幹擾,提高接收靈敏度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的性能好壞關係到整個通信系統的質量。
  • LTE/11ac引領潮流 手機射頻前端設計翻新
    物聯網(IoT)帶動的議題持續在國內外各種正式與非正式的場合發燒,人們對無所不在的智慧產品,或所謂智慧的應用注入更多的想像空間。近年來,在市場規 模飽和的壓力下,各行各業隨時都抱持著下一代嵌入式智慧(Embedded Intelligence)產品能早日到來的希望。
  • 5G建設:射頻前端需求爆發
    7、射頻前端模塊需求爆發,產業鏈公司已開始爭搶市場。8、我國固態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產業鏈進程有望加速。9、美國發布新出口管制措施,助推我國地理信息技術自主可控。10、三星摺疊屏正式對外銷售,華為成為首家客戶然後是小米。
  • 中國射頻晶片的現狀和出路思考
    2019年4月26日清華大學108周年校慶活動在清華大學圓滿成功,來自中科漢天下電子的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楊清華在會上與廣大校友和媒體們深刻探討了「中國射頻晶片的現狀和出路思考」。
  • RF-SOI:當代射頻和毫米波前端的核心
    Luis Andia在《RF-SOI優化襯底 — 當代射頻和毫米波前端的核心》白皮書中也談到了這點,並指出,為了充分利用頻譜資源,5G在系統中引入了眾多針對新應用場景進行了高度優化的技術,例如網絡切片、頻譜共享和共存、聚合帶寬高達1GHz的載波聚合、大規模MIMO和天線陣列系統、以及固定無線接入,小型基站和毫米波技術等等。
  • 5G射頻前端、基站、終端的測試難點分析
    1 射頻前端、基站、終端的測試動向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5/413587.htm  NI早在十幾年前就入局5G,跟實驗室、研究所、大學等合作研究
  • 用於GPS接收機的天線陣列抗幹擾射頻前端
    為此,設計了一種四元天線陣列的GPS抗幹擾射頻前端。通過四元天線陣列分別接收四路GPS信號,經過低噪聲放大器、射頻濾波器、下變頻到中頻信號,以供給後級A/D採樣,經抗幹擾模塊後達到抗幹擾目的。最後,對此射頻前端進行整體電路測試,並給出了測試結果。經實際應用,驗證了該系統方案的可行性。
  • 非接觸式IC卡射頻前端電路設計
    與早期識別技術相比,射頻識別具有無接觸、工作距離 大、精度高、信息收集處理快捷、環境適用性較好、可以實現多目標、移動目標識別等一系列優點,在近年來獲得了極為迅速的發展。本文提出的是一種基於 ISO/IEC1444322 標準B 型非接觸式IC 卡的射頻前端電路設計方案,它利用較簡單的電路形式滿足了相關性能要求。該設計已經在上華半導體公司(CSMC) 通過流片驗證。
  • 電巢學堂:射頻前端模組,看這一篇就夠了
    射頻前端(RFFE,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晶片是實現手機及各類移動終端通信功能的核心元器件,全球市場超過百億美金級別。過去10年本土手機的全面崛起,為本土射頻前端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而5G在中國的率先商用化,以及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又給本土射頻行業加了兩捆柴火。
  • 射頻前端公司QuantalRF完成B輪融資 將用於技術商業化
    新融資將主要用於加速QuantalRF專利射頻前端技術的商業化,擴大工程團隊,並快速擴大5G/UHB(超高頻帶)和Wi-Fi 6/6e前端IC組件產品開發的規模。        這輪融資建立在QuantalRF過去一年表現優異的基礎之上,該公司任命了新的執行長/首席技術官,成功評估了其量子放大器技術,並收到了他們的第一個量子RFIC樣品。
  • 如何理解射頻前端模組的「價值密度」?
    如何理解射頻前端模組的「價值密度」?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0-12-03 17:08:02 射頻前端的「價值密度」 既然5G手機PCB面積是受限制的資源,同時我們需要在5G手機內「擠入」更多的射頻功能器件,因此我們評價每一類型射頻器件時
  • 混頻電路在GPS接收機射頻前端中的應用
    它的基本功能是頻率變換,混頻器的典型應用是在接收系統中將射頻輸入信號變化為頻率較低的中頻信號,以便更容易對信號進行後繼的調整和處理。本文在簡單介紹混頻的概念、常用的幾種簡單的混頻電路和設計混頻電路時需要考慮的幾個性能指標後,詳細介紹了GPS接收機射頻前端電路中的下變頻設計。
  • 慧智微電子彭洋洋博士:5G可重構射頻前端技術創新與應用|直播預告
    射頻前端模塊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A、濾波器、低噪聲放大器LNA、開關等元器件組成,是行動裝置實現信號在不同頻率下的收發和無線通信的核心模塊。射頻前端模塊是連接通信收發晶片和天線的必經之路,其性能直接決定著移動終端設備可以支持的通信模式、信號強度、通信穩定性等重要性能指標,是保證終端用戶通信體驗的重要保障。
  • 淺談射頻卡的分類及應用
    打開APP 淺談射頻卡的分類及應用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1-30 09:15:00 射頻卡又叫非接觸式IC卡,誕生於90年代初,是世界上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它成功地將射頻識技術和IC卡技術結合起來,解決了無源(卡中無電源)和免接觸這一難題,是電子器件領域的一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