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把稻田邊大樹幹打一個小孔,把食鹽放在小孔裡樹會死嗎?

2020-12-04 鄂東三農

把大樹樹幹打一個小孔,把食鹽放在小孔裡樹會死嗎?這個問題在農村曾經有人做過實驗,具體要看多大的樹,用多少食鹽。食鹽過少,樹體過大,不僅大樹不能死亡,反而越長越好。在農村,農田地邊上長的大樹,遮擋陽光雨露,影響莊稼正常生長發育,減少產量。莊稼在生長時,砍樹對莊稼會打壓,損壞了莊稼,農民只好採取使用食鹽的方法,使樹木上的樹葉得不到水分,而逐漸枯黃脫落,嚴重的將會慢慢死掉。只有使用這樣的辦法處理大樹,對莊稼非常安全。~~

一般碗口粗以上的大樹,在樹蔸部用電鑽,鑽一兩個孔,灌進幾克食鹽粉,是一點作用都沒有,只不過鑽孔部位的樹質組織細胞,被水分溶解的食鹽滲透進去,增大了樹體細胞的滲透壓力,使細胞脫水而死亡。樹木細胞被食鹽脫水後,形成了囊狀的樹木死細胞,成為一個保護囊,保護著食鹽溶解液無法繼續傷害樹木組織,而細胞滲透的水分溶解食鹽變成液體向外溢出,減輕食鹽對樹木的危害和損傷。同時,樹木鑽孔而被食鹽破壞死掉的樹木細胞,把剩餘的食鹽溶液向周圍擴展,同時促使樹木的根系,吸收大量的水分傳輸到食鹽濃度高的部位,逐漸進行水分和食鹽的互換,使食鹽逐漸向樹體其實部位擴散,從而促進了樹木水分和營養的快速傳輸,增強樹體的生物活性,使樹木越長越茂盛高大。這是食鹽份量過少,樹體過大所表現的現狀。~~

有的農民用木工的鐵鑿子,在樹幹的基部挖一個非常大的洞,能溶2~3斤食用鹽的洞溶積,將在市場上購買來的1~2袋食用鹽全部倒進去,並注入少量的水溶解食鹽,一直到大樹掉完樹葉後樹枝幹枯,大約半個月,樹洞內仍然還有食鹽存在。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樹木鑿的洞非常大,食鹽滲透樹木組織的範圍非常大,食鹽滲透液完全滲透到樹洞部位的截段上,造成整個樹木截段組織因食鹽濃度過大,來不急擴散稀釋,而造成樹木細胞長時間失水而死亡。截段樹木生長部位皮層等等水分輸導管束失去生物活性而使向上傳輸水分的功能失去作用,樹洞以上的樹木無法正常地得到水分,而乾枯,直致死亡。這是食鹽過量給大樹造成的損害出現的現象。~~

總而言之,農民把田地邊上影響農作物生長的大樹來不及砍伐時,採取使用食鹽滅生的方法,必須要考慮所鑽孔的大小,和注入食鹽的份量。若是樹體過大,食鹽過少,等於給大樹施肥,毫無作用,當食鹽用量足夠多,導致大樹洞部位脫水死亡,才能使一棵大樹致死。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小孔成像的實驗
    突然,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陽光從樹縫上透過來,照在地上的光影不是葉縫的形狀,而是一個個圓圓的亮斑。我趕忙跑到那邊去問上大學的姐姐。姐姐說:「那圓圓的亮斑是太陽的像。」我奇怪極了:「誰給太陽照相呢?」姐姐又說:「這就是『小孔成像』。」我更糊塗了,姐姐接著說:「做個實驗你就明白了。」
  • 八年級:[製作]小孔成像
    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的應用實例中:小孔成像是學習的重要知識點。【視頻】:小孔成像的製作、實驗、原理視頻反思:1、視頻中的半透明塑料片呈現出了蠟燭的像,像這樣能夠接受光的屏幕叫光屏。2、蠟燭有無數條光線,只有與小孔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光線才能通過小孔成像。3、成像性質與小孔的形狀無關。
  • 奇妙的小孔成像
    我們不能直接觀測,推薦使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在紙上觀察日環食的過程。底部挖一個小孔(注意孔要小)。直到在紙巾上看到一個倒立的蠟燭像。
  • 浪漫物理之小孔成像現象
    這是孫少輝老師在2017年前後所寫的一首詩,用文學語言描述了物理學中的小孔成像現象。小孔成像現象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 為什麼飛機窗戶上有一個小孔?
    小橫發現舷窗底部竟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孔!既然這麼危險,為什麼還要設計這個小孔呢其實,舷窗底部的這個小孔叫做「通氣孔」(breather hole),起著保護乘客安全的關鍵作用。此外,通氣孔還有一個作用:防止舷窗大面積起霧、結冰!
  • 科技小製作小孔成像照相機原理
    實驗重點:    了解小孔成像和凸透鏡成像原理實驗認知:    小孔成像: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屏幕與物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前後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反映了光沿直線傳播的性質。
  • 【分析】刀模粘膠及小孔堵塞問題的解決辦法
    關於刀模墊:刀模板上的刀模墊主要是反彈,就是使模切模具上的材料不至於嵌入到模具的底板上,在把材料切開後能迅速的離開模具,不至於將材料帶起來,另一個作用就是在壓切瞬間對材料有一個固定作用,特別是衝壓狹窄間距,刀鋒和刀鋒之間近距離的時候,在模切高速的衝壓下,材料不能被快速反彈出來,不能完全復位,模切出來的材料就會有白邊和摺痕的現象,刀模墊作為一種輔料也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回彈率、密度和軟硬度則是質量好的墊刀泡棉的三個重要參數,三者缺一不可。
  • 首次繪成光線穿過小孔衍射圖
    北京時間5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光的直線傳播是有其局限性的,當光線穿過尺寸比其波長還要微小的小孔時,就會發生非常明顯的衍射現象。一個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日前稱,他們最近首次繪製出光是如何穿過小孔並發生衍射現象的。
  • 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實驗是誰做的?魯班曾是他的手下敗將
    可是,你知道嗎?中國古代在科技方面也是非常發達的。中國古代有位超牛的科學家,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的實驗就是他做的。2016年我國發射的首顆量子衛星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墨子號。他的成就放到現在,至少也得是個中科院的首席科學家。他就是春秋時期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殷商王室的後代。先祖從貴族降為平民。到了墨子就成為了農民。墨子到底有多牛呢?
  • 專家推薦「小孔成像法」看日偏食(圖)
    青島觀象臺專家向人們推薦了一種即簡單有趣又能充分發揮創意的觀測方法——小孔成像法。  青島觀象臺臺長介紹說,因為此次日全食帶在我國長江流域,青島距離全食帶較近,所以能夠看到太陽被月亮遮掩住的面積是12年來最大的一次,達到了85.6%,也就是說日偏食最大的時刻,太陽會像一個彎彎的月牙一樣掛在天空中。
  • 寶寶耳朵上為什麼會有個小孔?丨耳前瘻管
    寶寶耳朵上為什麼會有個小孔?許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寶寶耳輪腳前方有一個小孔,有的寶寶兩側都有,而且是對稱的,醫學上稱之為耳前竇道,也叫耳前瘻管。靈魂畫手的黑芝麻和一點紅02—為什麼會有這個小孔耳前竇道是臨床上常見的先天性外耳疾病。目前的一般觀點認為,耳前竇道是寶寶在宮內的耳廓發育過程中遺留的痕跡,也有研究推測耳前竇道和媽媽孕期接觸了導致畸形的物質(比如某些化工原料)有關。
  • 舷窗上的小孔孔
    正文:500字 8圖預估閱讀時間:3 分鐘有工友私信劉工,詢問飛機客艙窗戶上小孔的作用,劉工查閱了一些資料,整理後,分別向各位工友們簡單介紹一下A320飛機和B737NG飛機上「小孔孔」的秘密。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小孔成像特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小孔成像特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小孔成像特點:   (1)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   (2)所成的像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只與物體的形狀有關。   (3)當物體與小孔的距離不變時,光屏離小孔越遠,像越大。
  • 冰豆腐為什麼會有許多小孔?
    你可知道水有一個特性:它在4℃時的體積最小到攝氏零度結冰時,體積反而要變大,而且比常溫時水的體積還大些。豆腐裡通常有很多水分,這些水好象裝在無數的豆腐小容器中。這些微小的豆腐容器有的連通,有的閉合,各個微小的豆腐容器的大小和水的分布是不規的出席冷到幫氏零度以下時,則的。
  • 雷射加工微小孔內表面粗糙度的測量方法
    1 引言        微小孔的加工一直是機械製造中的一個難點,圍繞這個問題研究人員進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可用於加工微小孔的方法有:機械加工、雷射加工、電火花加工、超聲加工、電子束加工及複合加工等[1]。有關各種方法可加工的微小孔直徑範圍已有較多的報導,而對於加工所得微小孔側壁粗糙度的研究卻比較少。
  • 科學小實驗: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什麼呢
    羋盒錦囊初步了解光學知識,感知小孔成像原理和照相機成像現象實驗器材相機底座、調焦筒、鏡頭座、凸透鏡片、小孔板、放大鏡、底座、蠟燭、成像屏1、將放大鏡插在底座上,點燃蠟燭,並調整蠟燭、放大鏡和成像物之間的距離,一直到成像物上的像被調整至最清晰為止2、 先把成像屏小心扣入相機底座的圓筒槽裡,再把小孔板扣入鏡頭座內後部,與調焦筒相扣,最後把調焦筒與底座圓筒相套,轉著移動調焦筒可以調整焦距,同時改善成像效果3、把之前裝置內的小孔板換成凸透鏡片
  • 寶寶耳朵旁長小孔,媽媽要正確應對
    寶寶耳朵旁長小孔,媽媽要正確應對 很多媽媽生娃後辭職在家專心帶娃,對寶寶的身體情況十分熟悉。寶寶身上有異常,媽媽都能很快發現。最近有一位寶媽問育姐:「我發現寶寶耳朵旁有一個小孔,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該如何應對呢?」今天育姐就給大家做一個科普。
  • 多大孔徑算小孔塑料平網
    多大孔徑算小孔塑料平網。小孔塑料平網因為養殖的物種不一樣,而孔徑不一樣。如,雛雞養殖塑料平網,和胡峰養殖塑料平網孔徑是由很多差異的雛雞養殖網的網孔一般為:1.0cm,1.2cm,1.5cm 寬度2米,長度50米,顏色以白色為主,其他可選顏色:黑色,綠色等;每捆重量:35公斤—50公斤 ,而,胡蜂養殖塑料平網用的小孔塑料平網孔徑更小,通常材質:以HPDE(聚乙烯),PP(聚丙烯)。
  • 耳朵上的小孔到底是什麼?-耳朵,聰明孔,生科醫學 ——快...
    這個要追溯到胚胎時期,當胚胎發育時形成耳廓的第一、二腮弓融合不全或第一鰓溝封閉不全,便會形成盲道。這種耳畸形是先天性遺傳的。小孔開口多位於耳輪腳前,少數可在耳廓的三角窩。小孔裡面長什麼樣?先天性耳前瘻管可以長在單側耳朵上,也可以長在兩側耳朵上。
  • 孩子的耳朵上出生就有小孔,其實是這個,醫生提醒要注意
    文|王叔可能在很多人身邊都有這樣的孩子存在,就是在孩子的耳朵上面,會有小孔,而且是出生就有,老人們管這個小孔叫做「倉眼」,說是孩子以後不缺吃穿,生活很好,是「富貴命」,而且還很聰明,是一種吉祥的象徵。但其實孩子耳朵上的小孔,在醫學上被稱為「耳前瘻管」,是一種先天畸形,即使在長大之後也依舊會存在,這個小孔也很容易會被擠壓和觸碰,很容易會傷害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