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擊人類大腦的震撼景象:太驚悚

2020-12-05 驅動之家

有些事情好像已經成為人類的一種習慣,比如對大腦進行電擊。在古希臘時代就有人這麼幹了,那時有醫師用電鰻來治療頭疼和其他疾病。今天,我們延續了這種療法。神經科學家運用電流刺激患者的大腦,來激發大腦功能,或治療抑鬱症等疾病。

外部的電流之所以會對大腦功能產生影響,是因為我們的神經細胞之間的交流便是通過電信號和化學物質完成的。如今,這一認識已經深入人心,而就在兩個世紀之前,科學家對神經系統的運作還深感困惑。

艾薩克·牛頓和其他一些人認為,我們的神經之間,以及神經和肌肉之間是通過振動互相交流的。當時另一個觀點認為,神經可以分泌出某種液體。還有一個源自古代的神秘觀點——現在依然流行——稱,大腦和神經中充滿了一種神秘的「生命活力」物質。

「動物電」

到了18世紀,人類對電的了解越來越多,將電力應用於治療身體和精神疾病的療法(即電療法)也變得十分流行。不過,當時的科學家並不清楚人類的神經系統能自己產生電流,並利用電信號進行信息傳導。

在第一批涉足神經電傳導領域的科學家先驅中,最著名的當屬義大利物理學家路易吉·迦伐尼(1737~1798)。迦伐尼的大部分實驗都是以青蛙的腿部和神經為材料,揭示了在自然或人工機器放電的刺激下,青蛙的肌肉會發生抽搐。他因此提出了「動物電」的概念,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都能在體內自發地產生電流。

「我認為,已經可以充分確定在動物體內存在著一種電流……這裡說的是我們慣稱的『動物』的綜合概念……」他寫道,「在肌肉和神經中……它表現得最為清楚。」

神經科學的驚悚歷史

然而,後來的實驗結果令迦伐尼十分失望,他沒能通過電擊大腦使面部或周邊的肌肉出現反應。後來,他的外甥喬凡尼·阿爾蒂尼(1762~1834)進行的實驗卻支持了他的結論。1802年,阿爾蒂尼對一名被砍頭犯人的頭部進行了電擊。他在犯人兩隻耳朵內放入金屬線,連接上簡陋的電池,然後輕彈開關。「一開始,我觀察到面部所有的肌肉出現了強烈的收縮,表情十分扭曲,就像是最猙獰的鬼臉,」他在筆記中寫道,「眼瞼的反應尤為顯著,儘管人頭上的反應不如牛頭上的強烈。」

在這一時期,有關電在人和動物神經系統中扮演的角色,還存在著激烈的科學爭論。迦伐尼最著名的爭論對手亞歷山德多·伏打認為,動物體內並不能自己產生電力。在此背景下,兩個不同的陣營開始藉助公眾關係來推廣自己的觀點,而這恰好是阿爾蒂尼的優勢所在。在某種程度上,阿爾蒂尼就像個馬戲團老闆。他巡迴展示著自己的「驚悚」實驗。1803年,他在倫敦的皇家外科醫學院進行了一次轟動性的公開演示,所用的材料是剛剛在紐蓋特(倫敦西門的著名監獄)被絞死的謀殺犯託馬斯·福斯特的屍體。阿爾蒂尼將導電桿插入死者的口、耳和肛門中。

在大批圍觀人群中,有一個人後來寫道:「在一開始對面部的刺激中,死去罪犯的下巴開始顫抖,周圍肌肉的扭曲令人恐懼,還有一隻眼睛睜開。接下來的演示中,他的右手舉起然後緊握,大腿和小腿也有了活動。對一些不知情的圍觀者來說,這一切看上去仿佛是那個卑鄙的罪犯第二天就要復活了。」

在這場廣為傳播的實驗演示之時,《弗蘭肯斯坦》的作者瑪麗·雪萊年僅五歲。不過,她顯然在當時有關電流和人體的爭論中獲得了啟發。事實上,在1818年她的小說出版之時,另一場戲劇性的公開演示也同期上演。蘇格蘭醫生、學者和化學家安德魯·尤爾在格拉斯哥,運用電流使一具屍體出現了類似深呼吸的狀態,甚至能伸出手指指向觀眾。

死亡是一個過程

如果身體已死,那其體內的神經為何還能對外來的電刺激產生反應?1818年,一個流行但錯誤的觀點認為,電是生命的活力所在,通過對屍體進行電擊,可以使其重新獲得生命。事實上,在安德魯·尤爾的演示中,許多觀眾就覺得非常困擾,以致於要趕緊離開那棟建築物。據報導還有個人現場昏倒。現代對神經信號傳導的認識已經漸漸破解了這類觀點,但你依然不難想像,類似安德魯·尤爾和阿爾蒂尼的演示如果發生在今天,相信也會造成非常令人不安的後果。關於電流如何使屍體「復活」,有個強有力的解釋來自英國遺傳學和生理學家弗朗西絲·阿什克羅夫特的精彩著作——《生命的火花》:

「當動物(或人)進行最後一次呼吸之後,其體內的細胞並沒有立即死去,這也是我們可以在個體之間進行器官移植和血液注入的原因,」她寫道,「除非已經變成碎屑,否則一個多細胞生物體的死亡極少是即刻發生的事件,而是一個逐漸停止、分階段消亡的過程。在個體死亡之後,神經和肌肉細胞會繼續工作一段時間,這也使通過電流進行『復活』成為可能。」

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阿爾蒂尼和安德魯·尤爾的實驗似乎有點令人毛骨悚然,但這些實驗激發了後來的神經生物學家和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關焦點

  • 《異星覺醒》太空夢魘來襲 驚悚災難新經典視聽震撼
    《異星覺醒》是五月唯一災難驚悚巨製,神秘外星生物化身太空夢魘,傑克·吉倫哈爾、瑞安·雷諾茲、麗貝卡·弗格森等群星九死一生。尖叫戰慄的驚悚故事,前所未見的外星生物創意,震撼人心的視聽體驗,《異星覺醒》勢必成為近年來又一部主打未知生物和災難驚悚元素的科幻新經典。
  • 美攝影師拍攝到令人震撼的超級細胞雷暴景象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3日報導,咋一看,這些照片它看起來就像科幻驚悚電影《獨立日》的場景。也有人說它可能看起來像一個外星人母艦,實際上,這一令人震撼的畫面是超級雷暴雲,被稱為超級細胞雷暴(Supercell storms)。
  • 一位天眼朋友在我放生時看到的景象,太震撼了!
    一位天眼朋友在我放生時看到的景象,太震撼了!有天晚上我們去菜市場買了幾條鯉魚,就直奔河灘去了,當時到的時候河灘很黑,都有點害怕,後來想了想,我們是去做善事,菩薩會保佑的,就不太害怕了。到了河邊,我們把魚放好,他站在我的身後,我就開始給魚念佛菩薩的名號跟心經,他一直不說話就閉眼站著。我就一直念啊念,大概有個十分鐘多點,把魚一放就完了。
  • 《天際浩劫》視覺衝擊震撼 被譽「末日A片」
    由施特勞斯兄弟擔當導演的驚悚科幻片《天際浩劫》已於6月3日在全國公映。該片的超強特效已讓第一批影院觀眾大呼過癮,其震撼的視覺衝擊更被譽為「末日A片」。網易娛樂6月7日報導 由中影集團引進、在好萊塢響噹噹的施特勞斯兄弟擔當導演的驚悚科幻片《天際浩劫》已於6月3日在全國公映。該片的超強特效已讓第一批影院觀眾大呼過癮,其震撼的視覺衝擊更被譽為「末日A片」!
  • 電擊大腦有助清除不良記憶
    該項技術被稱為電休克(ECT)或電擊療法,通過設置在頭皮的電極極板產生的電流誘發痙攣。儘管人們對該療法有時候會有負面評價,ECT是嚴重抑鬱症的一種有效療法,今天,人們通常將其與麻醉劑和肌肉鬆弛劑混合在一起使用。荷蘭內梅亨大學神經學家Marijn Kroes和他的同事發現:通過選擇ECT爆發的合適時機,他們可以鎖定和幹擾病人在令人不安的事件中的記憶。
  • 美試驗打造「不眠戰士」 電擊大腦保持清醒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紐約每日新聞》網站19日報導,美國軍方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利用低電壓電擊刺激的方法來幫助軍人在從事飛行等高風險軍事行動時保持長時間的高度清醒和警覺。報導稱,傳統上,美軍通過給軍人發放帶有咖啡因的飲品或類似「紅牛」這樣的功能性飲料來幫助軍人保持長時間清醒。
  • 震撼靈魂的拯救-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
    為了自救,人類啟動流浪地球計劃,在地球表面建造出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機,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去往新家園。星際旅程危機四伏、兇險連綿,流浪地球時代的人們捨生忘死,最終化險為夷。關於科幻,這絕對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科幻片是類型片的一種,採用科幻元素作為題材,以建立在科學上的幻想性情景為背景展開敘事的影視作品。
  • "天際浩劫"公映 特效炫目震撼觀眾稱奇
    由環球公司出品的科幻災難大片《天際浩劫》已於6月3日引進國內院線火熱上映,仍然是人類大戰外星怪物的生死對決,這部由曾擔任《阿凡達》、《2012》、《鋼鐵俠》、《金剛狼》、《斯巴達300勇士》等好萊塢大片視覺特效總監的施特勞斯兄弟執導的電影堪稱小成本大製作。
  • 人類好奇心有多重?寧願被電擊,也要看魔術揭秘 | 一周科技
    2人類好奇心有多重?寧願被電擊,也要看魔術揭秘圖片來源:Pixabay為了滿足好奇心,人類有多拼?近日,新一期的《自然-人類行為》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即使在明確知道風險存在的情況下,很多時候人也會選擇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 楊永信的電擊療法究竟是啥?歷史比你想的更黑暗
    上世紀30年代,現代醫學起步不久,人們對人類大腦運作機制的認知還處在一片空白的階段,也不能正確認知精神疾病的發病原理。對精神病人的治療方法更是有限——不是找人做法驅魔,就是送到精神醫院。而電休克療法的緣起,最早要從1934年說起。
  • 果蠅大腦暗藏人類睡眠「玄機」
    「果蠅的基因組與人類有85%相似度,其研究成果可以借鑑給高等動物及人類。」 △深圳先進院腦科學實驗室據悉,團隊最新成果是與美國布蘭迪斯大學合作,利用果蠅發現了大腦中調節睡眠質量的神經環路
  • 「電擊試驗」新解:並非為納粹辯護
    2015年,導演米歇爾·阿米瑞亞德將米爾格拉姆的實驗改編成電影《實驗者》根據米爾格拉姆的實驗,他的志願者們被分為「老師」和「學生」。在「老師」中,65%的志願者願意(有時不太情願)按下按鈕,將高至450伏特的電壓施加到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身上,「學生」則待在另一個房間。儘管能聽到這個陌生人的懇求聲,包括聽到他說自己有心臟病,米爾格拉姆的研究表明他的志願者們聽到命令後,仍然繼續電擊著「學生」。當然,參與者們都沒有真的被電擊。
  • 英國女子頻遭「電擊」 體內電流紊亂
    頻遭「電擊」  博斯韋爾12日接受英國《每日郵報》記者採訪時說,她以為那次遭遇的症狀會逐漸消失,因為她經常做運動,不僅堅持每天跑步,還經常騎馬,光顧健身房,她覺得自己身體很健康。  雖然事後博斯韋爾頭暈和疼痛的症狀有所好轉,但還是經歷了三次視覺喪失,甚至更糟,「我感覺腦中有一股持續電流,我沒法集中精神,也睡不好覺。
  • 所有的人類都會做夢,為什麼人類的大腦會進化出做夢的功能?
    有研究表明,世界上所有的人類都會做夢,而那些認為自己從不做夢的人,只不過是把自己做過的夢都忘記了而已。那麼問題就來了,在漫長的進化史中,為什麼人類的大腦會進化出做夢的功能?人類的夢境究竟有什麼秘密? 夢境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對外界的感知,其實是大腦將各個感官系統傳來的生物電信號進行分析處理後得出的結果,而人類的大腦並不能分辨出這些生物電信號來自哪裡,例如我們的視覺系統在收集到外界光線以後,會將其轉化成相應的生物電信號,並通過神經系統將其發送給大腦,在經過大腦的分析處理以後,我們就看到了眼前的景象,而假如某種高科技能夠複製一個一模一樣的生物電信號
  • 所有的人類都會做夢,為什麼人類的大腦會進化出做夢的功能?
    有研究表明,世界上所有的人類都會做夢,而那些認為自己從不做夢的人,只不過是把自己做過的夢都忘記了而已。那麼問題就來了,在漫長的進化史中,為什麼人類的大腦會進化出做夢的功能?人類的夢境究竟有什麼秘密?夢境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對外界的感知,其實是大腦將各個感官系統傳來的生物電信號進行分析處理後得出的結果,而人類的大腦並不能分辨出這些生物電信號來自哪裡,例如我們的視覺系統在收集到外界光線以後,會將其轉化成相應的生物電信號,並通過神經系統將其發送給大腦,在經過大腦的分析處理以後,我們就看到了眼前的景象,而假如某種高科技能夠複製一個一模一樣的生物電信號
  • 電擊療法可以消除痛苦的記憶
    「這提供了非常強大而令人信服的證據,人類的大腦會進行記憶的重新整合,並且存在遺忘痛苦回憶的一個機會之窗。」紐約西奈山醫院的專門研究記憶鞏固的神經學家丹妮拉·席勒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道。  由荷蘭奈梅亨大學的神經學家馬麗晶·克羅斯領導的科研團隊進行的這項研究,對如何治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可能有很深的影響。
  • 8分鐘短片《大自然在說話》太震撼了!
    8分鐘短片《大自然在說話》太震撼了!此片以大自然獨特的視角,讓人類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引發人類對自己行為的思考,並倡導人類要有關愛環境的意識。我有求必應我慷慨大方甚至可以付出全部現在這一切一去不返人類啊他們很聰明真的很聰明智慧的大腦靈巧的雙手他們善於創造了不起的創造
  • 冰島海底大瀑布,奇妙景象引起人類感嘆,科學家:是地球的警示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和技術上的突破,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已經不滿足僅僅研究地球了,很多科學家將目光投向了廣袤的宇宙,想著人類科技什麼時候能發展到宇宙當中。並且人類科學家們也是一直在向這方面努力著。,總會讓人覺得,身處在大自然之中,人類是那麼渺小。
  • 國內TOP級實景密室神秘人長沙二店震撼啟幕!嗨玩十大超驚悚主題
    原標題:國內TOP級實景密室神秘人長沙二店震撼啟幕!特惠福利券限量搶,嗨玩十大超驚悚主題!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長沙吃喝玩樂,ID:vipchangsh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盼了又盼,終於國內頂級密室神秘人長沙二店震撼啟幕
  • 美對800人進行承受孤獨實驗 多數人更願被電擊
    中國網7月7日訊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6日報導,一些美國學者在維吉尼亞州大學教授蒂莫斯·威爾遜的帶領下開展了一項實驗,其目的在於試圖搞清,人類實際上到底能承受多大程度的沉默和孤獨。在他們的實驗中有超過800人參加,其中有男人有女人,有老的有少的,有高級知識分子也有普通民眾、大學生、職員、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