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食量將更健康、長壽
德國、英國研究人員在一項利用 800 只小鼠進行的動物研究中,將 24 個月大的高齡雌鼠的進食方式從隨意進食改為進食限制。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小鼠在成年後的進食量比起隨意進食減少 40%,它們將活得更久、也更健康;而將進食模式由進食限制改為隨意進食,則會極大地增加死亡率。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19-0121-0
迄今最大的蛋白質相互作用圖譜發布
美國、加拿大、西班牙、比利時、法國和以色列 80 餘名研究人員共同發布迄今最大的蛋白質相互作用圖譜。據悉,研究人員已能夠識別出不同組織發育、維護背後的蛋白質網絡,通過了解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誘發疾病,有望揭示出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遺傳疾病以及潛在傳染病的新治療靶點。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188-x
瑞德西韋臨床實驗結果:68% 重症患者症狀緩解
自 2020 年 2 月 5 日在武漢正式啟動臨床實驗以來,「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韋一共用於治療 53 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其中 36 人症狀得到緩解,佔比約 68%。
據悉,68% 的患者在首次接受瑞德西韋的注射治療後,氧支持級別得到改善:治療前未採用呼吸機的病人較採用呼吸機的病人在接受瑞德西韋治療後病症改善更為明顯;而先前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中,57% 的患者已經拔掉了氣管插管;共有 23 例患者在治療後已經出院。
論文地址:https://doi.org/10.1056/NEJMoa2007016
科學家用幹細胞技術實現返老還童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短暫表達一組參與胚胎發育的蛋白質,將使得衰老的人類細胞恢復到更年輕、更有活力的狀態,通過比較這些年齡相關的分子標記,研究人員發現衰老細胞處理組相較於衰老細胞空白對照組要年輕 1.5-3.5 年,而經過處理的細胞幾乎無法與年輕的細胞區分開來。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5174-3
10 小時降解塑料瓶,分解率高達 90%
針對當前的回收技術酶水解效率過低的問題,法國土魯斯大學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酶,可在 10 小時內水解 90% 的塑料瓶 PET,推動了塑料瓶的重複再利用,從而對環境保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論文登上《自然》雜誌封面。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149-4
基因編輯可幫助恢復永久性視力損傷
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所楊輝及周海波團隊運用最新開發的 RNA 靶向 CRISPR 系統 CasRx 特異性地在視網膜穆勒膠質細胞中敲低 Ptbp1 基因的表達,首次在成體中實現了視神經節細胞的再生,並且恢復了永久性視力損傷模型小鼠的視力。
論文地址: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0286-5
基於鈉鋰分子的量子計算
MIT 物理學家對一個由 20 多個雷射束和各種磁場組成的系統進行了微調,在真空室內將鈉鋰原子俘獲並冷卻到開爾文的 2000 億分之一,從而能夠精確地控制分子的量子行為,進行量子計算,一次執行多個計算流。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141-z
能把細胞變成計算機的蛋白質
華盛頓大學生物化學教授 David Baker 團隊製造出了具有分子邏輯門功能的人造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就像電路中的電子元件一樣,可用於設計「生物電路」,並對複雜的系統行為進行編程控制。此外,研究人員還在無細胞提取物、酵母細胞、T 細胞中對其進行驗證,成功實現對人類 T 細胞內基因表達的調控,有望在未來提高癌症細胞治療 CAR-T 療法的持久性、安全性。
論文地址: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8/6486/78
每養成一個新習慣,大腦就會興奮 0.5 秒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研究發現,在人們形成一種新習慣時,大腦中的背外側紋狀體會產生短暫(0.5 秒)的爆發性神經活動。隨著習慣不斷強化,這種神經活動也會增加。此外,由於背外側紋狀體區域與帕金森等病症有關,因此這一研究或對相關病症有著積極的治療意義。
論文地址: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2-revving-habits-insight-brain.html
海洋浮遊生物光合作用效率超預期
研究人員最新發現,全球海洋不同區域的陽光透射程度差異很大,而此前的研究都錯誤估計了陽光透射的深度。研究人員隨後用這一新發現構建模型,得到的結果顯示浮遊植物固碳的能力是以往預測的兩倍,這一發現突破了對於海洋浮遊生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的以往認知。
論文地址: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4/03/1918114117
雷鋒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