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成為競爭領域,中國回收太空飛行器,類似於美國最神秘航天項目

2020-09-10 每天十點快報

【編輯/作者 每天十點快報 布星/】

進入21世紀,世界軍事發展正向現代化、信息化方向邁進。1991年,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讓世界認識了什麼是現代化戰爭,從那以後,各國都在積極尋找現代化強軍之路。隨著科技以及信息技術的進步,人類在航天技術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現代化的戰爭已經由海、陸、空領域的競爭正向太空領域邁進。

當1957年蘇聯將第一枚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天的那時開始,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把目光轉向我們頭頂那深不可測的太空。緊接著,眾多衛星太空飛行器被送上天,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息。然而,有的國家卻為了實施霸權主義的目光轉向太空,太空逐漸被軍事化。2019年的8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正式向外界公布美國將成立太空司令部,這意味著美國向組建&34;方面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曾經有人說過,&34;太空的安全也成為了許多大國所重視的一個方向。近日,我國利用長徵F運載火箭將一枚可以重複利用的太空飛行器送上了太空,外界紛紛精測,這水人有可能是我國國產空天戰鬥機的雛形,而且這項技術一點也不比美國差。

X37B是美國最神秘的航天項目

眾所周知,美國作為當今世界以超級大國,支撐它地位的不僅是美元以及軍事實力,更多的是那些不為人知的科技力量,但是美國在許多科技方面的保密工作似乎做的很好,比如美軍曾經的F-117夜鷹隱形戰鬥轟炸機,在正式露面之前許多國家並不知道美軍這一黑科技。不僅如此,美軍在太空方面的研究也是不為人知,根據消息顯示,美軍正在研製一款被稱作X37B的無人太空戰鬥機。

而且早在2010年這款飛行器就首次進行了試飛試驗,如今過去了10.年,可想而知如今這項技術又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根據媒體的猜測,這款新型太空飛行器可以在衛星軌道飛行,可以自動返回地球,此外根據資料顯示,這款飛行器的飛行速度高於25倍音速,甚至是超過了目前已知的高超音速飛彈,這款飛行可以對太空中的衛星以及地面目標發起攻擊,假如這款飛行器能夠成功入役美國太空軍

那麼將對許多國家的衛星以及領空安全構成巨大威脅,如果到那時,科幻電影裡的那些畫面也都離我們不遠了。雖然這款武器在資料中顯示戰鬥力非人強,是一款高科技的航天系統,但是美國官方並沒有透露出有關它的消息,成為了美軍最神秘的航天項目研發。

中國正研發類似於X37B的太空飛行器

在當今的時代下,面對日益更新的技術以及激烈的國際競爭,許多國家都在積極發展航天技術,我國也不例外,自1970年我國將東方紅-1號送上天空,中國人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息,截至目前,我國已經將許多衛星送上天,甚至是載人航天技術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是某些國家意圖將太空用於軍事目的,這無疑將對我國甚至是許多國家的領空安全構成巨大的威脅,為此我們必須採取有關措施來維護領全安全。

根據網絡消息,多年前,我國便在研發一款代號為神龍的太空飛行器,根據消息顯示,這款飛行器的實驗工作是由轟6系列戰機掛載實施,為此外界猜測我國極有可能在探索空天戰鬥機技術。最近,中國成功利用運載火箭將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送上天空,更引發了許多媒體的猜測,他們認為此次實驗的太空飛行器極有可能與美國的X37B類似,而且中國這一技術並不落後於美國。雖然這一切只是外界的猜測,但是就目前我國的航天科技而言,中國已經有能力在航天技術上取得更大的進展。

太空將成為科技競爭的一大領域

在大航海時代,大洋深處成為人們所探索的一個地方,正是由於探索才有了新大陸的發現,才有了全球整體概念,隨著技術的進步,太空正成為下一個地理大發現的目標,以前誰掌握了海洋就掌握了世界,未來必定是誰掌握了太空就掌握了未來。如今世界局勢風雲變化,國際競爭日益激烈,我們必須自立自強,發展科技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免責版權說明:本文由每天十點快報編輯原創,圖片素材源於網絡,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俄媒: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 在太空探索領域向美國發出新的挑戰
    俄媒: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 在太空探索領域向美國發出新的挑戰(© AP Photo / Andy Wong)(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弗拉基米爾 •費奧多羅夫):中國已經取得技術突破
  • 中國航天最神秘任務官宣,可重複試驗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
    important}時隔近四年後,有著「神箭」美譽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迎來一次神秘發射。9月4日下午,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 美媒:中國使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向太空部署衛星,打破美國壟斷
    據《環球時報》9月9日報導,中國最近用長徵2F運載火箭,發射了新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其在經歷了短短2天時間的太空遨遊後成功返回,顯示出中國的太空梭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將在以後更加便捷廉價化的和平使用太空。這也引發了國內外持續的高度關注和猜想。
  • 中國一次神秘的航天發射,引來外媒持續猜測
    中國飛船的大小和形狀尚不清楚,但普遍認為是某種改裝的太空飛機,類似於美國的X-37B軌道試驗飛行器。 據稱可能屬於神龍太空飛機項目。中國第二架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機「騰雲」號也在研製中。如果被確認,那中國將成為繼美蘇後第三個成功將這種飛行器送入軌道的國家。
  • 我國航天技術新突破,打破美國航天領域的壟斷
    人類探索宇宙靠的是航天技術的創新。自從數十年來,我國也成為了備受矚目的航天大國。進入2020年以來,各個國家摩拳擦掌,都把探索宇宙的重點放在了火星上,爭取通過探索火星來躋身航天大國行列。就在今年9月份,我國成功發射了可以回收利用的太空飛行器,這不僅代表著國際航天技術的重大突破,也標誌著我國航天事業的飛躍式進步。
  • 俄媒文章:中國以航天速度打造太空強國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12月18日發表了題為《下一步是火星——中國在太空領域挑戰美國》的文章,作者為俄羅斯《勞動報》觀察家米哈伊爾·莫羅佐夫,文章認為,莫斯科時間12月16日,攜帶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安全著陸。中國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
  • 官方媒體稱,中國發射並回收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
    據官方媒體周日報導,中國發射並回收了一枚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這是該國航天計劃的重要一步。新華社報導,這艘無人飛行器在星期五從中國西北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並在星期天降落在它的「預定著陸點」之後,在軌道上停留了兩天。簡短的三段報告說:「成功的飛行標誌著該國在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並有望為和平利用空間提供方便和低成本的往返運輸。」
  • 何奇松 | 太空領域競爭的實質是大國競爭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何奇松教授認為,太空領域的競爭實質上就是大國競爭的表現,不僅僅是科學技術的競爭,也是軍備的較量與經濟總量的競爭。在全球化背景下,產業政策也成為大國競爭的核心之一。因此,冷戰結束後,國際社會為此展開了激烈競爭,突出表現為眾多(非)國家行為體發射包括太空望遠鏡在內的太空飛行器對宇宙進行科學研究,以及對月球與火星進行探測。值得一提的是,在太空科學應用領域出現了空間站的競爭,包括國際空間站、國際月球空間站、中國空間站、美國私人商業空間站之間的競爭。
  • 我國太空飛行器返回前在太空放出神秘物體,技術僅中美掌握
    前幾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2號運載火箭將一個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送入了預定軌道,在軌開展多項試驗任務兩天後,該太空飛行器於9月6日成功返回了預定著陸場。本次試驗的圓滿成功,預示著中國在航天回收技術領域更進哪一步,為後續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 我國太空飛行器返回前在太空放出神秘物體,技術僅中美掌握
    前幾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2號運載火箭將一個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送入了預定軌道,在軌開展多項試驗任務兩天後,該太空飛行器於9月6日成功返回了預定著陸場。本次試驗的圓滿成功,預示著中國在航天回收技術領域更進哪一步,為後續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一提到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SpaceX公司的「龍」號飛船,但中國此次取得的成就遠比這個要更令人欣喜。
  • 俄媒文章:中國以航天速度打造太空強國
    中國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中國藉此展現出不輸於美俄的最高科技水平。俄羅斯人眼下只能仰頭觀望美中這兩個主要經濟和技術強國之間的這場競爭了。全文摘編如下:中國人並不諱言,這次探月之旅不僅旨在研究往返月球的所有飛行階段,而且是為載人登月做準備。月壤對於未來建造可居住月球基地的項目很有幫助。這些都屬於中國的探月計劃。
  • 中國擁有這款太空飛行器,將在航天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航空航天領域是當今人類最前沿的領域。在這一領域,最先進的科研人員和最強大的人類經濟知識匯集在一起。前進到更遙遠的空間是人類堅定不移的目標。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發展很快。該太空飛行器主要依靠火箭作為助推設備,將其送入指定軌道以使其能夠正常運行。長徵7月7日是目前中國最重要的運載火箭,它將在我國承擔新一代載人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但是,這種運載火箭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仍有很大差距。
  • 我國航天「大豐收」!突破火箭回收核心技術,馬斯克不再獨享神奇
    比如中國長徵系列火箭,一次發射花費約4億元人民幣,耗資巨大,但到了21世紀,搶佔並利用空間資源,宇宙資源的利用,已成為世界競爭的制高點,但由於航天技術的逐步成熟,使得其發射成本的不斷下降。當今時代,回收火箭技術成為各國研發新發射技術的重點。可回收火箭技術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這項技術最終在我國得到突破。
  • 我國可回收式太空飛行器順利升空,此前僅美國掌握
    我國可回收式太空飛行器順利升空,此前僅美國掌握航天技術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我國的航天領域起步比較晚,但是在這幾年,我國不斷努力,終於實現了彎道超車,而近日我國航天事業又傳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長徵
  • 外媒關注:中國可復用太空飛行器獲重大突破
    另據美聯社9月6日報導,中國宣布,該國一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著陸,這可能是朝著較低成本太空飛行邁出的一步。報導注意到,這一太空項目幾乎沒有透露該太空飛行器的任何細節。4日,在位於中國西北部沙漠地區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該國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了這一太空飛行器。報導援引官方通訊社新華社消息稱,該太空飛行器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
  • 中國可回收太空飛行器已經成功,卻堅持維護和平,反觀美國令人不恥
    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近來成為各國航天領域的新寵,因其較以往的太空飛行器具有低成本、環保價值高、更有科研意義等優勢,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注重。而我國在前不久也正式在此技術上做出一層突破,為中國太空探索事業作出重要貢獻以及突破,這種突破不只是對國外技術封鎖的一種突破,更是對於整體太空事業的探索突破。與美國的「龍」飛船一樣,中國發射的也是可重複使用載人飛船,從理論而言可重複使用十次。
  • 比X37B更強大,神秘飛行器被東方火箭送入太空,錢學森遺願實現
    >圖為長徵運載火箭發射近日,據媒體報導,東方火箭長徵2F將再次升起,中國新型帶翼太空飛行器這款神秘飛行器將被送入太空,而這款帶翼太空飛行器類似於美國的X37B,但比X37B更強大,中國新型帶翼太空飛行器將一舉反超X37B,而錢學森先生的生前夢想和遺願終於得已實現。
  • 天文學家對中國絕密太空飛行器留在太空中的神秘物體感到困惑
    中國神秘的太空行動繼續困擾天文學家,因為觀察到中國飛船留在太空的 物體表現出奇怪的行為。這個標有ID 2020-063G的物體是由中國於9月4日發射的高度機密的太空飛行器部署到太空中的。可重複使用的測試太空飛行器在繞地球運行僅兩天後就返回了家園,空間中的物體。美國和中國的太空跟蹤組織一直對未知物體保持沉默。
  • 關注丨外媒關注中國可復用太空飛行器獲重大突破
    新華社稱:「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報導指出,中國於2003年首次將航天員送入太空,並已發射空間實驗室。去年,它成為首個讓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國家。目前,一個搭載巡視器的探測器正在前往火星途中。報導還指出,美國和蘇聯都曾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
  • 中國神秘可重複太空飛行器凱旋
    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最新的官方消息,該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再入時必須經過熱障,美國的太空梭就是這麼燒崩的。第三個「很可能」是絕密的軍事任務,假設真帶著雷射炮什麼的,那麼就「過於先進,不可示人」了。其實美國的X37B也是軍事用途,神神秘秘的發射和回收、返回。返回後立即進入美軍的軍事基地,絕不讓老百姓看見,2次發射,都幹了什麼?到現在都守口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