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汙染物向青藏高原傳輸
通過綜合分析青藏高原氣溶膠和氣象長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數據、歐洲氣象中心再分析資料等,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等,與挪威卑爾根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挪威大氣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等單位合作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
-
北極海冰減少導致汙染物向青藏高原傳輸
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該文章的第一作者,卑爾根大學李菲博士表示,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北極海冰加速融化。通過統計診斷分析發現,2月北大西洋一側北極海冰減少,使得該地區海洋表面和大氣底層異常增暖,北極和中緯度大氣溫度梯度減少。
-
北極海冰減少導致汙染物向青藏高原傳輸
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該文章的第一作者,卑爾根大學李菲博士表示,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北極海冰加速融化。通過統計診斷分析發現,2月北大西洋一側北極海冰減少,使得該地區海洋表面和大氣底層異常增暖,北極和中緯度大氣溫度梯度減少。
-
北極如何影響世界屋脊?海冰減少加劇汙染物向青藏高原傳輸
中外合作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中科院青藏高原所 供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日發布消息說,該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課題組及國際合作者,通過綜合分析青藏高原氣溶膠和氣象長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數據、歐洲氣象中心再分析資料等完成的這一全球氣候變化領域重要科研成果論文,近日已由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在線發表,為理解青藏高原汙染物跨境傳輸提供了新視角。
-
最新科學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汙染物向青藏高原傳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課題組及合作者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了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
-
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汙染物「飄」入青藏高原
本報訊(見習記者韓揚眉 通訊員劉曉倩)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研究員叢志遠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為理解青藏高原汙染物跨境傳輸提供了新視角青藏高原與北極是全球最潔淨的地區之一。受大氣環流影響,青藏高原周邊南亞、中亞排放的氣溶膠等大氣汙染物跨境傳輸至青藏高原並對其氣候環境產生影響。目前,對該區域汙染物跨境傳輸的特徵和機制仍缺乏深刻認識。
-
北極海冰減少,青藏高原將受「汙染」
作者:韓揚眉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為理解青藏高原汙染物跨境傳輸提供了新視角青藏高原與北極是全球最潔淨的地區之一。受大氣環流影響,青藏高原周邊南亞、中亞排放的氣溶膠等大氣汙染物跨境傳輸至青藏高原並對其氣候環境產生影響。目前,對該區域汙染物跨境傳輸的具體特徵和相關機制仍缺乏深刻認識。
-
【中國新聞網】北極如何影響世界屋脊?海冰減少加劇汙染物向青藏...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 供圖) 有「地球第三極」和「世界屋脊」之譽的青藏高原,與相距遙遠的北極之間有何關聯?中外合作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日發布消息說,該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課題組及國際合作者,通過綜合分析青藏高原氣溶膠和氣象長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數據、歐洲氣象中心再分析資料等完成的這一全球氣候變化領域重要科研成果論文,近日已由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在線發表,為理解青藏高原汙染物跨境傳輸提供了新視角。
-
北極如何影響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變暖速率是過去30年的2倍多
【北極如何影響世界屋脊】有「地球第三極」和「世界屋脊」之譽的青藏高原,與相距遙遠的北極之間有何關聯?中外合作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日發布消息說,該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課題組及國際合作者,通過綜合分析青藏高原氣溶膠和氣象長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數據、歐洲氣象中心再分析資料等完成的這一全球氣候變化領域重要科研成果論文,近日已由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在線發表,為理解青藏高原汙染物跨境傳輸提供了新視角。
-
青藏高原也跑不掉汙染!北極海冰加快融化,空氣汙染將飛向我國
北極海冰的減少直接影響到北極熊等動物的生存,但影響絕不僅於此,有最新研究指出,北極海冰的融化還可能導致青藏高原受到汙染。,該論文的作者是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叢志遠和他的合作者,他們在論文中指出北極海冰的減少導致更多氣溶膠進入青藏高原地區,從而導致該地區出現了明顯的空氣汙染。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3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3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北極海冰真的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嗎?
-
北極海冰減少,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海冰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3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
-
研究:本世紀末「新北極」氣候將誕生「無冰北極」
冰凍圈主導的北極常態下,冰面反射太陽輻射進入大氣。海冰減少以後,海洋主導北極下墊面,海水吸收太陽輻射,海面升溫,並且在秋季輸送熱量給大氣,延緩了海冰的形成,導致冬季海冰變薄。在北極冰凍圈環境中,冬季厚達2米以上的海冰將冰面下層暖海水和冰面上表層冷空氣隔開,形成相對獨立的溫度層。
-
今日科技話題:北極海冰、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微米級元DNA、大象「長者」、敲鼓、「華麗恆星團」
1北極海冰減少導致汙染物向青藏高原傳輸▲圖片來源:中國氣象科普網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研究所叢志遠研究員課題組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將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目前,青藏高原變暖速率是過去30年的2倍多,從全球聯動角度減少人為排放是控制該地區環境風險的唯一途徑。這一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科學家們綜合分析了青藏高原氣溶膠和氣象長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數據、歐洲氣象中心再分析資料等,得出這一結論。
-
北極海冰減少與東亞極冷事件的幕後「黑手」丨大氣悟理
不斷進步的觀測技術帶來了更加豐富的數據,也讓全球變暖背景下北極海冰減少的事實清晰無比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北極的變暖速度約為全球變暖速度的兩倍。北極海冰急劇下降,成為了氣候變化的關鍵指標和「放大器」,氣候變暖加速了海冰融化,同時總體冰減少造成反射的太陽光減少,進一步導致氣候變暖。
-
熱浪來了,北極海冰還好嗎——聽專家詳解北極海冰的秘密
新華社「雪龍」號8月7日電 題:熱浪來了,北極海冰還好嗎——聽專家詳解北極海冰的秘密 新華社記者申鋮 在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中,海冰觀測是考察的重點內容之一。今年全球多地的高溫天氣會導致海冰加速消融嗎?北極還有多少海冰?
-
北極海冰減少後果很嚴重 對全球氣候演變影響大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專家基於現有衛星觀測資料分析表明,自1979年以來,北極海冰的範圍呈現出持續減小的趨勢。1979年至2011年,北極海冰9月份(北極海冰範圍在一年中最小的月份)的範圍正以每10年12%的速率消融。1997年以來,北極海冰年平均消融速率達到每10年減少60萬平方公裡。其中,9月份的消融速率更是達到了每10年減少130萬平方公裡,是年均消融速率的2倍多。
-
青藏高原竟然每天都在移動!
青藏高原位於中國西南部,在喜馬拉雅山之上,被稱作「世界屋脊」。它是亞洲內陸高原,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2000年,中國科學家發現青藏高原竟然以7-30毫米每年的速度整體向東向北移動!其中較為重要的可能是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引起擠壓,不過這個不包括地幔動力學、地熱等多方面因素。青藏高原每個地塊每年向東和向北移動的速度不一樣。
-
揭示青藏高原內陸近地面臭氧變化特徵、原因及區域代表性
揭示青藏高原內陸近地面臭氧變化特徵、原因及區域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