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汙染物向青藏高原傳輸
通過綜合分析青藏高原氣溶膠和氣象長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數據、歐洲氣象中心再分析資料等,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等,與挪威卑爾根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挪威大氣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等單位合作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
-
北極如何影響世界屋脊?海冰減少加劇汙染物向青藏高原傳輸
中外合作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中科院青藏高原所 供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日發布消息說,該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課題組及國際合作者,通過綜合分析青藏高原氣溶膠和氣象長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數據、歐洲氣象中心再分析資料等完成的這一全球氣候變化領域重要科研成果論文,近日已由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在線發表,為理解青藏高原汙染物跨境傳輸提供了新視角。
-
最新科學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汙染物向青藏高原傳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課題組及合作者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了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
-
北極海冰減少導致汙染物向青藏高原傳輸
【科技前沿】本報北京9月8日電 記者齊芳、通訊員劉曉倩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研究所叢志遠研究員課題組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將加劇目前,青藏高原變暖速率是過去30年的2倍多,從全球聯動角度減少人為排放是控制該地區環境風險的唯一途徑。這一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科學家們綜合分析了青藏高原氣溶膠和氣象長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數據、歐洲氣象中心再分析資料等,得出這一結論。
-
北極海冰減少導致汙染物向青藏高原傳輸
光明日報光明日報北京9月8日電 記者齊芳、通訊員劉曉倩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研究所叢志遠研究員課題組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將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目前,青藏高原變暖速率是過去30年的2倍多,從全球聯動角度減少人為排放是控制該地區環境風險的唯一途徑。這一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科學家們綜合分析了青藏高原氣溶膠和氣象長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數據、歐洲氣象中心再分析資料等,得出這一結論。
-
北極海冰減少,加速汙染物翻越喜馬拉雅山向青藏高原傳輸
所獲悉,綜合分析青藏高原氣溶膠和氣象長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數據、歐洲氣象中心再分析資料等,該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課題組及合作者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為理解青藏高原汙染物跨境傳輸提供了新視角。
-
【中國新聞網】北極如何影響世界屋脊?海冰減少加劇汙染物向青藏...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 供圖) 有「地球第三極」和「世界屋脊」之譽的青藏高原,與相距遙遠的北極之間有何關聯?中外合作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日發布消息說,該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課題組及國際合作者,通過綜合分析青藏高原氣溶膠和氣象長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數據、歐洲氣象中心再分析資料等完成的這一全球氣候變化領域重要科研成果論文,近日已由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在線發表,為理解青藏高原汙染物跨境傳輸提供了新視角。
-
北極海冰減少,青藏高原將受「汙染」
作者:韓揚眉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為理解青藏高原汙染物跨境傳輸提供了新視角青藏高原與北極是全球最潔淨的地區之一。受大氣環流影響,青藏高原周邊南亞、中亞排放的氣溶膠等大氣汙染物跨境傳輸至青藏高原並對其氣候環境產生影響。目前,對該區域汙染物跨境傳輸的具體特徵和相關機制仍缺乏深刻認識。
-
北極如何影響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變暖速率是過去30年的2倍多
【北極如何影響世界屋脊】有「地球第三極」和「世界屋脊」之譽的青藏高原,與相距遙遠的北極之間有何關聯?中外合作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日發布消息說,該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課題組及國際合作者,通過綜合分析青藏高原氣溶膠和氣象長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數據、歐洲氣象中心再分析資料等完成的這一全球氣候變化領域重要科研成果論文,近日已由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在線發表,為理解青藏高原汙染物跨境傳輸提供了新視角。
-
青藏高原也跑不掉汙染!北極海冰加快融化,空氣汙染將飛向我國
北極海冰的減少直接影響到北極熊等動物的生存,但影響絕不僅於此,有最新研究指出,北極海冰的融化還可能導致青藏高原受到汙染。,該論文的作者是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叢志遠和他的合作者,他們在論文中指出北極海冰的減少導致更多氣溶膠進入青藏高原地區,從而導致該地區出現了明顯的空氣汙染。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3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3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北極海冰真的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嗎?
-
北極海冰減少,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海冰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3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
-
今日科技話題:北極海冰、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微米級元DNA、大象「長者」、敲鼓、「華麗恆星團」
1北極海冰減少導致汙染物向青藏高原傳輸▲圖片來源:中國氣象科普網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研究所叢志遠研究員課題組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將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目前,青藏高原變暖速率是過去30年的2倍多,從全球聯動角度減少人為排放是控制該地區環境風險的唯一途徑。這一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科學家們綜合分析了青藏高原氣溶膠和氣象長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數據、歐洲氣象中心再分析資料等,得出這一結論。
-
研究:本世紀末「新北極」氣候將誕生「無冰北極」
冰凍圈主導的北極常態下,冰面反射太陽輻射進入大氣。海冰減少以後,海洋主導北極下墊面,海水吸收太陽輻射,海面升溫,並且在秋季輸送熱量給大氣,延緩了海冰的形成,導致冬季海冰變薄。在北極冰凍圈環境中,冬季厚達2米以上的海冰將冰面下層暖海水和冰面上表層冷空氣隔開,形成相對獨立的溫度層。
-
北極海冰縮減 影響幾何?
問題二北極海冰縮減可能帶來的影響在全球變暖過程中北極地區的增暖幅度可達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以上被稱作「北極放大」現象這會加劇全球變暖和北極海冰的消融北極海冰反射了高達80%的入射陽光,能有效為全球降溫,海冰面積的大小調製了進入地球系統入射陽光的多少。
-
北極海冰減少後果很嚴重 對全球氣候演變影響大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專家基於現有衛星觀測資料分析表明,自1979年以來,北極海冰的範圍呈現出持續減小的趨勢。1979年至2011年,北極海冰9月份(北極海冰範圍在一年中最小的月份)的範圍正以每10年12%的速率消融。1997年以來,北極海冰年平均消融速率達到每10年減少60萬平方公裡。其中,9月份的消融速率更是達到了每10年減少130萬平方公裡,是年均消融速率的2倍多。
-
全球海冰日益減少:北極消融遠超南極增加
不過,相比北極海冰的迅速減少,南極海冰的增加趨勢就不值一提了。這張圖片顯示的是衛星在2013年觀測到的南極海冰面積最大時的範圍。全球海冰通常在10月時面積達到最大,主要歸功於此時南極海冰達到面積最大值。
-
北極海冰減少與東亞極冷事件的幕後「黑手」丨大氣悟理
北極海冰持續減少,背後「黑手」究竟是誰?北極作為地球的頂點之一,人類為探知這個地區的真相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探測手段也從原始的雪橇探險,發展為飛機測繪、潛艇、破冰船、無人設備的使用等等。自1979年以來,衛星成為持續監測北極冰變化的可靠工具。
-
北極海冰日漸衰減,科學家在行動
北極海冰覆蓋面積預估的記錄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中期。根據衛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的覆蓋面積每年3月份最大,9月份最小。 根據衛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的覆蓋面積逐年持續減少,國際社會非常關注何時會出現北極夏季無冰狀態,即北冰洋的海冰面積小於100萬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