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閱讀(1)| 《組織行為學研究的現狀:意義與建議》

2021-02-15 那麼普通 那麼自信

引言部分,首先提出研究動機,即我們進行組織行為學研究需要知道什麼;可以從實踐與理論兩個角度來回答;選擇理論角度回答,提出本文的研究問題和研究對象;闡述怎麼做,也就是整篇文章的研究過程。

第二部分,介紹對研究內容進行統計的結果,分為英文和中文期刊研究內容的概述和詳情四個部分。

在英文概述部分,首先回顧以往文獻,進行對話,指出組織研究內容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在不斷改變,這是統計研究內容的必要性和意義所在。再介紹具體的統計做法,包括選取的期刊樣本和統計的思路。分兩部分匯報研究內容的統計結果。再提醒應該辯證看待統計結果,建議關注AMR的新穎研究問題,指出應該正確認識理論貢獻。最後,再補充實踐出發選擇研究話題的必要性。

在英文詳情部分,先說明將如何介紹每個話題,再針對數據分析結果中排名靠前的9個研究話題和領導力領域中排名靠前的10個研究話題進行逐一介紹。

在中文概述部分,同前先介紹具體的統計做法,單獨分析了《心理學報》表明選取的合理性。在詳情部分,同前介紹數量較多的研究話題,也指出與英文差之處及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

第三部分,介紹對文獻研究設計與方法的統計結果,先說明統計的具體指標。在英文期刊,介紹研究類型的佔比,介紹如何分析研究層次及具體情況、各種數據來源和數據類型的佔比。再分析各個期刊內結果的一致性和特點。在中文期刊,介紹研究方法與英文期刊的趨勢一致性和更高的集中度。

第四部分,本文提出提高組織行為學研究的5個建議。

一是選題上避免模仿和跟風。先分析數據說明研究話題的相似性,再說明中國研究熱點話題更加集中及其利弊分析,後深思「跟風」的歷史價值,但現在這樣已經不行,引出下面具體如何避免。

二是深入結合現有理論來構建新的理論,強調理論貢獻的重要性,並指出可以從:①以全新的角度來解釋成熟的現象,如從靜態轉為研究動態變化關係;②用嚴謹的實證研究並結合新的視角來修正和擴展已有理論模型,如信任修復的實證驗證;③將已有理論應用於新的現象上來延伸,如計劃行為理論應用於建言;

研究新現象,探索未知領域,擴展理論:前因的前因、結果的結果和新現象,並說明其意義;

⑤在新現象研究中挑戰已有理論、得出反直覺的結論,基於深入的現象觀察。

三是從其他學科汲取營養來建立理論,姐妹學科的理論以及聯繫當前社會力量;

四是紮根現實,從管理實踐中選題,將研究「情境化」。提出當前基於文獻發展研究問題的不足,再建議從中國情境出發找研究問題,具體介紹嵌入情境研究和特定情境研究兩種,並介紹情境研究最高層次的本土化研究,此外建議利用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開展新的研究後。後總結提煉這一觀點。

五是採用適合的研究方法。總起說明必要性,並引出怎麼做;分析數據說明中英文研究方法的相似性及中文期刊的問題,並引出下文:

①多種研究方法結合,取長補短,提高一篇文章的說服力:說明建議的原因,並舉例示範;結合檔案數據、實驗研究、案例研究方法的文章舉例;舉例以定量為基礎,以定性解釋的研究;再總結。

②通過縱向時序設計來檢驗因果關係,舉例多時點研究設計。

③管理情境跨層次,可構建多層模型來增強研究的解釋力:解釋並舉例,指出當前國內外研究過分基於個體層次的不足,鼓勵把研究放到大環境下,突破個體層次。最後總結全文。

相關焦點

  • 組織行為與領導力研究的進展與前沿
    本文最後介紹了幾項有代表性的研究,旨在啟迪學界同仁在中國的沃土上從事既嚴謹又具備現實關聯性的研究。  1 研究特色和現狀  實踐表明,領導、員工和群體行為對於提升工作效率及構建員工與組織間的良好關係異常重要,組織行為學和領導學也得到了中國管理學者的重視。
  • 微觀組織行為學:打開員工個體行為的黑箱
    《微觀組織行為學:打開員工個體行為的黑箱》作者:魏秀麗 著 出版日期:2019年8月 開本:16開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微觀組織行為學:打開員工個體行為的「黑箱」》系統地覆蓋了微觀組織行為學領域的主要內容,從個體行為、群體行為和組織行為三個層面論述了管理中的人的行為問題,囊括了組織行為學研究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
  • 2005年1月自學考試組織行為學(二)真題
    全國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組織行為學(二)真題  課程代碼:00938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 《組織行為學》複習思考題及答案
    第一章 研究對象與學科性質   1.什麼是組織行為學?   答:組織行為學是研究一定組織中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性的科學。
  • 八個步驟,輕鬆搞定英文文獻閱讀
    國外大學經常會要求學生閱讀大量的研究報告、科學家論文,並且根據這些文章提取關鍵信息來寫作業或者自己的論文。因為這種文獻一般都相當長並且大量使用專有名詞,所以如何用有限的時間快速領略到文章要義就成了留學生的主要煩惱。
  • 畢業論文怎麼寫——文獻綜述,畢業論文怎麼寫文獻綜述?
    什麼是文獻綜述?文獻綜述是在對文獻進行閱讀、選擇、比較、分類、分析和綜合的基礎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語言對某一問題的研究狀況進行綜合敘述的情報研究成果。文獻的搜集、整理、分析都為文獻綜述的撰寫奠定了基礎。概括起來,我國的課堂教學模式可分三類:(1) 傳統教學模式——「教師中心論」。這類教學模式的主要理論根據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是我國長期以來學校教學的主流模式。它的優點是... ...,它的缺陷是... ...(2) 現代教學模式——「學生中心論」。
  • 簡述文獻綜述的寫作過程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時期內某一學科,某一專業或技術的研究成果、發展水平以及科技動態等信息資料進行搜集、整理、選擇、提煉,並做出綜合性介紹和闡述的實用文體。在藍譯編譯看來,寫作文獻綜述不僅是積累科研資料的重要方法,也是了解有關專題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培養、鍛鍊組織材料,正確表達思想的有效途徑。
  • 2007年1月自學考試組織行為學(二)真題
    全國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組織行為學(二)真題  課程代碼:00938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 羅賓斯《組織行為學》第16版課後答案
    考點二:組織行為學概述 ★★1組織行為學的含義組織行為學,是指研究個體、群體及結構對組織內部行為的影響,並旨在應用這些知識改善組織績效的學科領域。2對組織行為學的理解(1)組織行為學是一個獨立的專業知識領域,以行為學為基礎,與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相交叉。(2)組織行為學研究組織中影響行為的三類因素——個體、群體和結構,並運用研究結果使組織的運作更加有效。(3)組織行為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如下:①人與工作、組織和環境的匹配問題。
  • 組織行為學自考試題有哪些考點?
    1.組織行為學產生和發展的過程起始於 p8A.心理學 B.哲學C.組織學 D.行為科學2.組織行為學的多層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現為P10A.三層結構 B.四層結構C.五層結構 D.六層結構3.用於揭示兩組變量或幾組變量之間關係的方法是P35A.抉擇分析 B.回歸分析C.因素分析
  • 論文寫作之如何搞定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歷史現狀、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文獻綜述是針對某一研究領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經做了哪些工作,進展到何程度,要求對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動態、前沿性問題做出較詳細的綜述,並提供參考文獻。作者一般不在其中發表個人見解和建議,也不做任何評論,只是客觀概括地反映事實。
  • 動態三維組織培養系統驅動方法的研究現狀
    背景:相比於動物模型,體外模型因其實驗周期短、成本低、種屬差異小等優點在毒理學、病理學和藥學研究中被廣泛使用。目前,動態三維組織培養模式是體外模型的重要發展趨勢,而藉助於微流控技術中驅動液體方式可實現體外模型的動態三維培養。
  • 課題選題、文獻閱讀及寫論文的那些必知技巧……
    以下是一位研究生基於自己碩士階段的科研經歷分享的選題、閱讀、寫作技巧。一科學選題1.Introduction的思維模式用科學的方法選擇問題,評估選題好壞的標準主要是看有創新性和可行性,需要帶著學術的眼光去鑑別日常臨床問題或基礎研究問題是否有研究意義,因此需要閱讀大量的文獻使你的眼光學術化,即建立一種傾向於學術研究的思維,這種思維的模式可以從學術論著中窺見,比如一般文章都有introduction,介紹研究問題的背景、現狀和研究的必要性和意義,
  • 如何閱讀文獻、整理文獻綜述?通讀文章前你需要準備這些
    閱讀文獻,整理文獻綜述可以說是每一個學寫論文的研究生必不可少的技能,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讀文獻呢?看看下面的技巧能不能幫到你~一、選擇高質量的文獻現在,很多資料庫都對我們開放,檢索文獻變得十分方便。但是文獻的質量良莠不齊,那怎麼選擇查找質量相對較高的文獻呢?在檢索時,縮小範圍。
  • 研究生論文文獻綜述怎麼寫
    一個資料全面、研究深入的綜述不僅可以幫助研究生確立學位論文的選題,還可以為論文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撐。一、撰寫文獻綜述的作用和意義1)為學位論文的選題尋求切入點和突破點科學研究本質上是一種創新活動;創新是對現有研究不足的彌補或突破。
  • 研究生進行文獻綜述寫作的基本步驟
    文獻綜述主要反映當前某一學科領域或者某知識點過去、現在及目前狀況見解和建議,針對某具體研究領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經完成的工作,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以及可能的發展方向和解決辦法是什麼。下面,藍譯編譯就來談談研究生寫作文獻綜述的基本步驟:一、精準選題,確立意義。從根本上說,綜述的最終目的,是將學科領域的信息傳遞、傳播給本領域的同行研究者,使得同行的研究者本來需要從搜索、下載及閱讀數百十篇文章中尋找的信息,可以從一篇綜述中就可以找到答案,並可從中掌握目前整個領域研究的現狀及發展方向。由於選題的角度,很大程度決定了綜述質量的高低。
  • 《組織行為學(二)》主要人物和經典理論
    一.組織行為學的產生與發展:組織行為學是行為科學的重要內容及其新發展。A.1914年,吉爾布雷斯夫人就出版了《管理心理學》。B.二戰前,工業界廣泛應用工業心理學知識。C.1958年,萊維特(美)用管理心理學取代沿用的工業心理學,旨在讓人們注意考慮如何用心理學知識加強管理。
  • 管理學中的關係研究:基於SSCI資料庫的文獻綜述
    由此,深入剖析關係的研究路徑,對於推動更多的中國情境概念研究符合國際管理學研究規範、豐富國際管理學理論、提升中國管理學術界的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和現實意義。事實上,組織的邊界人員的關係網絡對組織績效有重要影響,未來研究可聚焦於邊界人員關係網絡的形成,檢驗其對組織績效的影響,以及此類關係網絡如何逐級向上演變成中層、高層管理者關係網絡進而轉化為組織關係網絡。
  • 科技新聞研究文獻綜述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研究方法梳理了1978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20日之間的科技新聞研究文獻,獲得121篇研究樣本。研究發現,過去37年的科技新聞研究主要集中在業務、理論、人才培養和報紙期刊等四個方面。從研究內容上說,重科技新聞採訪,輕科技新聞寫作,科技新聞攝影未被重視;科技新聞理論研究存在重理念輕效果的問題。
  • 5本關於行為學的書
    IP 巴甫洛夫俄羅斯科學院1.關於鳥類和動物實例的行為刻板印象Victor Dolnik。生物圈的頑皮孩子。聖彼得堡:CheRo-na-Neve,Petroglyph,2004儘管有許多公平的批評,但我認為這本書對那些沒有接受過生物教育的人非常有用。它揭示了複雜形式的社會行為的簡單而明確的生物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