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組織行為學(二)真題
課程代碼:0093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以了解某一社會現象的現狀、特點和發展過程為目的所進行的調查研究,稱為( )
A.描述性研究 B.預測性研究
C.歸納性研究 D.解釋性研究
2.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理論的提出者是( )
A.亨利·甘特 B.馬科思·韋伯
C.瑪麗·福萊特 D.亨利·法約爾
3.為了克服由於命令的統一原則而產生的信息傳遞的延誤,專門設計了一種分層管理,以溝通信息,及時處理問題。這項設計被稱為( )
A.管理方格圖 B.韋伯行政管理圖
C.質量圈 D.法約爾跳板
4.在生產管理中,創造了線條圖來對產品生產活動進行計劃調度和控制的人是( )
A.弗蘭克?吉爾布雷思 B.亨利·甘特
C.泰羅 D.亨利·福特
5.在現代管理中,以終身僱傭制、年功序列晉升、年功序列工資制為特點的管理體系被稱為( )
A.美國式管理 B.德國式管理
C.日本式管理 D.英國式管理
6.在組織設計實踐中,由各類小組形成的混合體所組成,這些小組分別負責特殊的職能領域,這種靈活性組織結構是( )
A.網絡結構 B.蜂窩狀結構
C.母性結構 D.矩陣結構
7.根據溝通理論,屬於正式溝通渠道的是( )
A.小道消息 B.社交場合
C.食堂的午餐 D.員工會議
8.行為改造型激勵理論中被稱為「認知理論」的是( )
A.歸因理論 B.挫折理論
C.強化理論 D.公平理論
9.在圍繞「人的本性」來論述人類行為規律的學派中,把人的本性假設為懶惰、缺乏進取心、不願負責任、缺乏理性的理論是( )
A.X理論 B.Y理論
C.M理論 D.Z理論
10.奧爾德弗的ERG理論認為人的需要是由三個層次組成,這三個層次是( )
A.成就、權力和情誼 B.生存、關係和諧與成長
C.生理、安全和自尊 D.成就、成長和生存
11.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情感屬於( )
A.安全需要 B.社會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實現需要
12.在激勵理論中,被稱作「社會比較理論」的是( )
A.綜合激勵理論 B.期望理論
C.認知評價理論 D.公平理論
13.根據歸因理論,通常被看作內因的原因是( )
A.努力程度 B.任務難度
C.運氣 D.機遇
14.被稱作日常管理決策的決策類型是( )
A.戰略決策 B.戰術決策
C.策略決策 D.業務決策
15.西蒙提出的決策標準是( )
A.滿意標準 B.質量標準
C.信息標準 D.公正標準
16.在人格類型中,總是不斷地驅動自己要在最短的時間裡幹最多的事情,並對阻礙自己努力的其他人或者其他事情進行攻擊,這種人格類型是( )
A.內向性格的人 B.外向性格的人
C.A型人 D.B型人
17.下列衝突中,屬於群體衝突的是( )
A.廠長同科長之間的衝突
B.直線管理人員同職能專家之間的衝突
C.工會與管理層之間的衝突
D.科長同科員之間的衝突
18.在衝突處理過程中,採取的不合作和自我肯定的行為意向是( )
A.競爭 B.迴避
C.協作 D.遷就
19.在阻止和減少衝突的方法中,採取求同存異,避免把意見分歧公開化的做法屬於( )
A.拖延 B.迴避
C.轉移目標 D.和平共處
20.在變革的方式中,改良式變革又被稱為( )
A.激進式變革 B.「風平浪靜」式變革
C.「激流險灘」式變革 D.計劃式變革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選答其中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多選答者,按前6小題評分)
21.權變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哪幾方面?
22.正式信息溝通網絡的類型有哪幾種?
23.領導風格的具體類型有哪幾種?
24.決策的特徵包括哪幾方面?
25.影響人們對壓力反應的因素有哪些?
26.處理衝突的步驟有哪些?
27.未來組織發展的趨勢有哪些?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8.試述途徑—目標理論所劃分的領導方式的類型及其適用範圍。
29.試述信息過濾的危害及產生的原因。
30.試述公平理論中參照對象的選擇。
四、案例分析題(本題20分)
31.案例:
東風服裝公司的前身是一家鄉鎮企業,主要生產童裝,也為大型企業承攬一些加工業務。當時有員工不足百人,採用的是直線職能制的組織結構形式。經過多年努力,產品已經發展到童裝、西裝、皮衣、襯衣等十幾個系列,年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員工達到了16000人,成為一家大型企業。
近幾年來,公司總經理王先生感到企業發展中的某些問題越來越突出:銷售額增長緩慢,產品開發不力,生產組織混亂,各部門推委現象嚴重,協調十分困難。比如,營銷部門認為銷售業績不好的原因是產品設計落後,質量不穩定,並且不能根據市場的要求及時供貨,錯過了商機;生產部門認為問題在於設計部門不重視生產技術的特點,而營銷部門又隨意改變供貨計劃,導致生產組織困難,產品質量下滑;設計部門抱怨營銷部門不能及時提供充分的市場信息,而生產部門又不能貫徹設計思路,導致產品樣式落後。
王總經理數次召開部門負責人協調會,試圖化解矛盾,明確責權,但效果並不理想,因為各部門之間的糾紛都要到王總經理那裡「討個說法」。從而使王總經理陷入了調解、仲裁等煩瑣的事務中,無暇顧及公司的戰略決策。為此,王總經理準備將原來的直線職能制結構改為事業部制結構,以形成不同的利潤中心,來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根據這樣一種設想,準備按產品系列成立6個事業部。
不同部門的領導對組織結構的變革反應不一。營銷部張經理認為,這種變革並不能解決問題,明確反對變革;生產部李經理認為應當進行變革,支持變革;技術部馬經理認為變革是必要的,該變革方案應當進一步細化,使之具有更強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該公司是進行變革,還是不進行變革,正在醞釀中……
問題:
(1)根據直線職能制和事業部制的適用範圍,結合本案例的實際情況,你認為該公司
由直線職能制的組織結構變成事業部制的組織結構是否必要,並說明理由。
(2)根據寶爾斯的人類行為分類系統理論,指出營銷部張經理、生產部李經理、技術部
馬經理對組織結構變革的反應分別屬於哪種行為大類,並分別說明理由。
(3)根據庫爾特?盧因的變革步驟理論,結合本案例的實際情況,為了確保組織變革
達到預期的效果,指出實施組織變革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