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或未塗均無分。
1.組織行為學產生和發展的過程起始於 p8
A.心理學 B.哲學
C.組織學 D.行為科學
2.組織行為學的多層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現為P10
A.三層結構 B.四層結構
C.五層結構 D.六層結構
3.用於揭示兩組變量或幾組變量之間關係的方法是P35
A.抉擇分析 B.回歸分析
C.因素分析 D.相關分析
4.指導人們行為的準則是P52
A.世界觀 B.人生觀
C.價值觀 D.態度
5.神經過程的特性是在心理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其特點主要體現在心理活動的P61
A.行為上 B.特徵上
C.動力上 D.速度上
6.泰勒的科學管理的理論基礎是
A.X理論 B.Y理論
C.Z理論 D.超Y理論
7.用於測定創造性潛能的具體方法是P85
A.TAT B.RAT
C.SPS D.SPSS
8.事業生涯的組成部分之一是P96
A.意識 B.價值觀
C.行為 D.知識
9.一個工作群體所能做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P129
A.資源條件 B.工作環境
C.社會環境 D.組織環境
1O.從個體的角度看,群體規範意味著,在某種情境下群體對一個人的行為方式的P135
A.規定 B.看法
C.依賴 D.期望
11.從事保密程度要求很高的活動,最適宜的溝通網絡形式是P158
A.輪式 B.Y式
C.鏈式 D.全方位式
12.一個人的活動由於有他人同時參加或在場旁觀,活動效率就會提高,這種現象叫P148
A.社會惰化效應 B.群體促進作用
C.協同效應 D.從眾效應
13.最早提出社會交換理論的學者是
A.霍曼斯 B.韋伯
C.莫裡諾 D.阿西
14.最能影響人際吸引的交住因素是P180
A.容貌 B.相似
C.互動 D.智慧
15.區分衝突是功能正常的還是功能失調的指標是P204
A.人際關係 B.凝聚力
C.工作績效 D.工作目標
16.成功的群體間工作績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P204
A.競爭 B.衝突
C.人際關係 D.協作
17.萊克特的研究認為,高工作績效的領導要把管理的中心轉向P259
A.員工 B.工作
C.環境 D.決策
18.決策體制是指組織決策系統的內部結構,它涉及的關係有P294
A.二種 B.三種
C.四種 D.五種
19.人們的行為都指向一定的目標,在目標未達成之前,行為不會終止,這體現了人類行
為的P300
A.因果性 B.目的性
C.持久性 D.自發性
20.人們為了追求目標的達成,不但常改變其手段,而且因學習或訓練而變換手法,這表
明了人們的行為具有P301
A.可變性 B.持久性
C.目的性 D.自發性
21.按照雙因素理論,屬於保健因素的是P320
A.工作內容 B.工作環境
C.工作上的成就感 D.工作富有挑戰性
22.需要層次理論的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學家P315
A.亞當斯 B.麥克裡蘭
C.弗魯姆 D.馬斯洛
23.在現代組織結構的形式中,部門執行制指的是P378
A.事業部制 B.模擬分權結構
C.虛擬結構制 D.超事業部制
24.組織成長階段理論指出,最適合於組織合作發展階段的組織結構是
A.職能型結構 B.地區性事業部型結構
C.矩陣結構 D.超事業部型結構
25.在組織行為學中,把大組織內部由於部門和地理位置的差異而導致同一組織中的不同
部門所擁有的個性「價值觀」稱為組織的P442
A.強文化 B.弱文化
C.主文化 D.亞文化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O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少塗或未塗均無分。
26.態度的主要特性有P53
A.社會性 B.針對性
C.協調性 D.兩極性
E.間接性
27.一般來說,個人加入一個群體的最常見的原因有P121-122
A.安全需要 B.合作需要
C.自尊需要 D.成長需要
E.權力需要
28.影響從眾行為的個人因素有P153
A.智力因素 B.人際關係
C.自信心 D.氣氛
E.個性特點
29.心理學家舒茲認為每個人都有人際關係的需求,這些需求包括P178-179
A.包容 B.控制
C.成長 D.感情
E.關係
3O.根據動機的由來不同,可以把動機劃分為P302
A.原始動機 B.一般動機
C.習得動機 D.物質動機
E.精神動機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組織P3
答:從靜態上看,組織是在共同目標指導下協同工作的人群社會實體單位;從動態的角度看,組織是通過分工合作 而協調配合人們行為的組織活動過程。總之,組織是動態的組合活動和相對靜態的人群社會實體單位的統一。
32.彈性組織結構P90
答:彈性組織一般具有「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和開創性的工作方式,強調團隊協作、組織學習和管理創新,注重組 織的公共關係建設和公眾形象塑造。
33.角色P140
答:角色是人們對在某個社會性單位中佔有一個職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為模式 。
34.領導威信P234
答:是領導者在被領導者心目中的威望與信譽。它表現為被領導者對領導者的尊重、信賴、憧憬、欽佩和心甘情願 的服從、追隨、仿效的精神感召力
35.激勵機制P350
答:是為了達到激勵員工而採取的一系列方針政策、規章制度、行為準則、道德規範、文化理念以及相應的組織機 構、激勵措施的總合。通過這一機制,形成了巨大的推動力和吸引力,促使員工萌發動機、產生動力、導向行為、 實現目標。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O分)
36.簡述制約群體有效性的因素。P128-129
答: (1)群體的外部環境條件(組織戰略 、權力結構 、正式規範 、組織資源 、人員甄選過程 、績效評估和獎懲 體系 、組織文化 、物理工作環境 等八個方面) (2)群體成員資源(群體成員個人能力;性格特點 ) (3)群體結構。 (4)群體任務。 (簡單任務,也就是常規性和標準化的任務,需要較小的群體規模;而複雜任務,也就是那些新 穎而又非常規性的任務,則需要較大的群體規模。 )
37.良好的人際關係具有哪些作用?P176-177
答: (1)人際關係影響工作績效和員工滿意度,是群體凝聚力的基礎。 (2)人際關係影響員工的身心健康。 (3)人際關係影響員工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
38.根據權變理論,影響領導行為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P265-266
答:1、領導者自身的特點。這是領導者實施管理行為的個人基礎和出發點。包括領導者的素質、能力、人格特徵、 領導者的態度與需求、工作的激勵水平、工作的行為類型、領導的權力類型、對下屬行為的影響力 2、被領導者的特點。這是權變理論的核心內容,包括:⑴被領導者的個體特點,如個體的動機和需求、職業能 力與心理素質的構成水平、工作經驗與工作成熟度、員工對領導的行為期望。⑵被領導者工作群體的特點。包括群 體的構成、特點、人際關係和工作關係等。 3、領導的情境。這是領導有效性中最重要的權變因素。領導的情境因素是確定領導問題的關鍵,包括領導者和 其下屬的人的因素、組織工作的特點、工作的特性以及一些物化因素。
39.在哪些情況下運用折衷策略處理衝突最合適?P209-210
答:折中處理,尋找一種權宜的可接受的方法,雙方都作出一定程度的讓步。持不同意見人,支持者都多,實力相 當,而且在公司某些地方或者項目有影響作用,兩方相權衡,讓兩方各退一步。
40.簡述組織文化的特點。P426
答:組織文化的特點:階級性、民族性、整體性和個體性、歷史連續性、創新性。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聯繫實際談談群體規範對群體行為的作用。P138
答:群體規範就是群體成員共同接受的一些行為標準。群體規範很大的影響了組織裡的成員行為,標準功能、導向 功能、評價功能、動力功能。班級裡,班風積極向上,人人爭取榮譽,整體成績就會上升,反之下降。 其次,與群體績效方面的活動有關的群體規範。還有與群體成員形象有關的群體規範。
42.聯繫實際談談公平理論對我國現代組織管理的重要意義。P338
推薦閱讀:
2020年10月各省自考報名時間及入口
10月各省成人自學考試報名官網
10月各省成人自學考試報名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