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三維組織培養系統驅動方法的研究現狀

2020-09-15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

摘要:


文題釋義:

動態三維培養:是一種高度仿生的體外模型培養方式,通過三維培養可以重建體內複雜微環境的模型來克服傳統體外模型的局限性;動態培養下的培養基流動可以為細胞和組織提供各種生物力學刺激,這種生物力學刺激是細胞和組織分化和各種生理過程中的重要因素。

微流控技術:是一門在微流道(100 nm-100 μm)中操縱微量(10-9-10-18 L)流體的微系統技術,可以用於生成和精確調節流體流動和時空梯度,以及通過可控制的方式向細胞提供營養和其他化學信號。其中,微流控驅動方法可以用來控制和調節微流道內流體的流動方式,常見的微流控驅動方法有表面張力泵、滲透泵、重力泵、注射泵和蠕動泵

背景:相比於動物模型,體外模型因其實驗周期短、成本低、種屬差異小等優點在毒理學、病理學和藥學研究中被廣泛使用。目前,動態三維組織培養模式是體外模型的重要發展趨勢,而藉助於微流控技術中驅動液體方式可實現體外模型的動態三維培養。

目的:簡述微流控領域中的微流體驅動方法和各自的優缺點,以及不同驅動方法在不同組織培養需求中的應用。

方法:應用計算機檢索CNKI、Web of Science資料庫中與動態三維組織培養及微流控驅動方法實現細胞或組織動態培養的相關文獻,檢索中、英文關鍵詞為「Microfluidic;Micropump;Organ-on-Chip;Three-dimensional tissue culture;微流控技術;微泵;器官晶片;三維動態組織培養」。

結果與結論:微流控驅動方法主要分被動驅動與主動驅動,被動驅動包括表面張力泵、滲透泵、重力泵,主動驅動包括注射泵、蠕動泵,每種驅動方法均有其優缺點。對於動態三維組織培養系統中需要實現培養基流速的精準控制,可以優先考慮注射泵和閥門式蠕動泵;對於動態三維組織培養系統中需要實現培養基的閉環流動,可優先考慮重力泵和蠕動泵;對於動態三維組織培養系統中需要實現實驗過程中的無菌環境,可優先考慮表面張力泵、重力泵和氣動式蠕動泵;對於動態三維組織培養系統中需要實現高通量培養,可優先考慮表面張力泵、重力泵和氣動式蠕動泵。

ORCID: 0000-0002-0807-4288(楊勇)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納米材料; 緩釋材料; 材料相容性;組織工程

關鍵詞: 體外模型, 動態三維培養, 微流控技術, 微流控晶片, 驅動方法, 流速控制, 閉環流動, 高通量

文章來源:楊 勇, 呂晨澤, 徐銘恩, 王 玲, . 動態三維組織培養系統驅動方法的研究現狀[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0, 24(28): 4474-4484.

閱讀更多請登錄《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

相關焦點

  • 最新MP發文綜述"植物基因組三維結構研究的現狀與展望"
    Mol Plant | 華中農業大學李興旺/李國亮發表"植物基因組三維結構研究的現狀與展望"綜述文章該文概述了植物基因組的三維組織結構特徵,植物基因組在應對環境變化時三維結構的改變以及不同二倍體和四倍體雜種中等位基因三維結構的差異,介紹了染色質相關RNA參與的DNA-RNA交互作為基因組三維結構的新的研究層面在植物基因組三維結構中的重要作用,探討了「液-液相分離」在基因組三維結構的形成中的潛在功能意義
  • 單像素動態液晶透鏡的三維立體顯示方法介紹
    打開APP 單像素動態液晶透鏡的三維立體顯示方法介紹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11-01 07:57:00 三維顯示依據實現方法分為多種,例如:偏振眼鏡法式、頭盔式、障柵式、稜鏡式、體三維、全息立體等等。目前的立體顯示技術,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例如:解析度不高、串擾較大、均勻度有待提高等等。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目前立體三維顯示器還未能實現大規模推廣。
  • CJTER雜誌:組織工程中的生物材料研究領域最新熱點文章23篇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第 24 卷 第 28期細胞外基質性生長因子遞送系統如何促進骨再生 石 軍,楊 林,郭質彬,崔宇韜,劉 賀 動態三維組織培養系統驅動方法的研究現狀 楊 勇,呂晨澤,徐銘恩,王 玲張 睿, 王 堯,張志堅,楊文靜技術與方法
  • 進展 | 電流驅動下磁霍普夫子的三維自旋動力學研究
    霍普夫子(hopfion)是一種三維拓撲孤子,其拓撲性可以用霍普夫荷(QH)來描述,其具有精細巧妙的磁結構,因此有望產生新奇的物理現象。霍普夫子可以穩定存在於多種物理系統中,不僅與宇宙弦、低能極限楊-米爾斯理論等相關,還和渦旋環、球形閃電等有趣的物理現象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因此相關的研究一直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 進展|電流驅動下磁霍普夫子的三維自旋動力學研究
    霍普夫子(hopfion)是一種三維拓撲孤子,其拓撲性可以用霍普夫荷(QH)來描述,其具有精細巧妙的磁結構,因此有望產生新奇的物理現象。霍普夫子可以穩定存在於多種物理系統中,不僅與宇宙弦、低能極限楊-米爾斯理論等相關,還和渦旋環、球形閃電等有趣的物理現象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因此相關的研究一直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然而由於相關模型的複雜性,人們對霍普夫子的基本物理性質,尤其是動力學性質知之甚少。最近有理論預測穩定磁性霍普夫子的存在,因此可以進一步研究其在磁性系統中的動力學性質。
  • 新型三維組織培養模型有助解開人類早期胚胎發育謎團
    新華社倫敦6月11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自然》雜誌11日在線發表的研究成果顯示,一國際團隊藉助人類胚胎幹細胞生成了新型三維組織培養模型,這有助增進學界對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的理解。人類發育早期,胚胎只是一小團細胞,自行摺疊形成具有前後端的三層結構,即原腸胚,這個過程被稱為原腸胚形成,之後各胚層繼續形成身體內的不同組織類型。此前學界大多利用小鼠細胞製作三維模型,但這對深入研究人類的原腸胚形成還不足夠。
  • 2020年煤礦三維通風仿真系統軟體與建模技術培訓
    二、建立礦井三維通風動態仿真模擬系統的作用和意義構建合理的礦井通風系統,就是利用通風動力,採取符合實際的礦井通風方式、礦井通風方法和礦井通風網絡,以最經濟的方式,向井下用風地點提供足量的新鮮空氣,保持井下工作環境溫度、溼度條件適宜,以保證井下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和並提供良好的勞動環境,並且要求在發生災害時
  • 電梯驅動主機減振隔振方法的探討
    研究了對電梯驅動主機引起的振動和噪聲的控制,通過加裝動力吸振器和隔振阻尼的方法,有效減小驅動主機引起的低頻振動。該方法不改變電梯原有參數,適用於各種參數品牌電梯,通用性強,易於安裝。城市高樓層高不斷增加,電梯的速度越來越快,驅動主機的體積也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機房內驅動主機振動較之以往也相應加劇,電梯井道內導靴和導軌及其附件的振動越來越明顯。1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目前一些學者分析了驅動主機異常振動和噪聲的來源及產生原因,但真正解決由於驅動主機低頻振動引起的住戶不適感卻很少。
  • 中國礦業大學劉萬裡:採煤工作面煤層三維模型構建及動態修正技術
    北京天地瑪珂電液控制系統有限公司3研究背景 所謂透明工作面是以真實的採煤工作面作為系統原型,用國家大地坐標系作為絕對坐標參考系,以地質勘探、計算機建模和三維仿真等技術為支撐,對工作面的地質數據進行採集、對開採過程進行監測、並對開採操作進行智能分析與決策的系統模型。
  • 仿生微流控肝晶片研究進展
    為了更好地建立能模擬肝臟組織並能產生類似體內肝功能的生理學模型,研究人員還將三維肝細胞培養技術應用到了微流控晶片中。人體內的肝臟按照特定的組織結構整齊排列,在普通培養中肝細胞無法達到這種效果,因此採用了三維培養的方法來控制細胞的空間排列,以產生類似於天然肝臟的結構與功能。
  • 基於電子順磁共振方法的跨膜轉運蛋白三維結構解析研究獲進展
    (簡稱SDSL),應用電子順磁共振(簡稱EPR),特別是脈衝雙電子偶極耦合(簡稱DEER)方法,首次成功解析了YgaP的全長三維結構,並通過EPR動態特性、順磁增強分子易趨性分析、距離測量等分析方法研究了YgaP蛋白跨膜轉運酶催化產物硫氰根離子(SCN-)的分子機制。
  •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三維地震勘探的優勢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才能得出地質構造的全面認識。□ 三維採集的數據按三維空間成像處理,可以真實地確定反射界面的空間位置。□ 三維觀測可以避開地形、地物的障礙,對地表條件適應性很強。□ 三維觀測可對資料有更大的保真度,相位數據更齊全,便於研究地層的巖性。□ 三維地震勘探資料的完整統一性及顯示技術的現代化,更便於人工聯機解釋。
  • 人體面部三維數位化助力殯葬行業研究修復殘缺遺體面部
    三維面部掃描方案一零一研究所採用領智三維的RD-FC Bodyscan 3D智能面部掃描儀,基於三維人臉模型的全自動生成技術,採用非接觸式採集方法,可高效完成數據採集和人臉重建,大大提高了遺體整容師的工作條件和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操作難度和安全衛生風險。
  • 研究揭示了物質系統的集體動力學
    一項新的研究描述了活動物質系統的缺陷模式。缺陷傾向於形成自發形成和湮滅的循環。成群的歐椋鳥在天空中產生令人眼花繚亂的圖案,這是活躍物質的自然例子——成群的個體聚集在一起,創造出集體的動態。在3月6日出版的《科學》雜誌封面上刊登的一項研究中,包括布朗大學物理學家在內的一組研究人員揭示了活躍物質系統內部發生的新現象。本研究使用三維向列相描述實驗。向列型描述了一種物質狀態,這種狀態已廣泛用於智慧型手機和電視顯示器的液晶形式。液晶中的雪茄狀分子可以像在液體中一樣移動,但傾向於保持或多或少相同方向的有序,有點像晶體。
  • 前沿研究丨植物愈傷組織培養的生物技術應用
    近年來,生物技術為植物離體培養系統(如愈傷組織培養、懸浮細胞培養和器官培養)的生產和基因操作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可以促進所需植物和植物產品的生產。現在越來越多的自然棲息地正遭到快速破壞,離體生物技術可能有助於減緩瀕危物種的滅絕。
  • 前沿研究丨基於三維掃描振鏡的原位雷射加工方法研究
    Cao等通過視覺方法測量焦點是否離焦,並通過三軸運動平臺進行補償,保證焦點始終聚焦在加工面上。Wang等通過將大曲面分層分塊,逐層逐塊地加工以保證雷射焦點始終聚焦,從而進行大範圍曲面圖案雷射加工。就工件三維表面加工而言,動態調整聚焦光斑空間位置是實現非平面加工的重要手段之一。三維掃描振鏡的三維加工能力得益於其具有的動態聚焦單元,讓焦點在高度方向實現一定範圍內變動,而這是一般二維掃描振鏡無法實現的。
  • 研究人員提出基於氣泡微型機器人的微結構一體化裝配及驅動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微納米課題組在微型機器人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所研究的氣泡微型機器人實現了對多個微結構的一體化裝配及驅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
  • 數字孿生與平行系統:發展現狀、對比及展望
    1.2 數字孿生的研究現狀1.2.1 模型與建模方法數字孿生建模的首要步驟是創建高保真的虛擬模型, 真實地再現物理實體的幾何圖形、屬性、行為和規則等[13]. 這些模型不僅要在幾何結構上與物理實體保持一致, 而且要能夠模擬物理實體的時空狀態、行為、功能等[1415].
  • 聚己內酯纖維組織在體內外驅動巨噬細胞極化並調節肌腱炎症活化
    Biomaterials:宏觀力學和聚己內酯纖維組織在體內外驅動巨噬細胞極化並調節肌腱炎症活化DOI:10.1016/j.biomaterials.2020.120034適當的巨噬細胞對植入生物材料的響應對於組織癒合的成功至關重要
  • 2020年全球與中國三維雷射掃描儀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
    2020年全球與中國三維雷射掃描儀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是三維雷射掃描儀領域最專業和最全面系統的深度市場研究報告。  三維雷射掃描儀行業研究報告首先介紹了三維雷射掃描儀的背景情況,包括三維雷射掃描儀的定義、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產業概述、三維雷射掃描儀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最新動態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