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2020-07-24 老歐愛物探

什麼是三維地震勘探?

一維勘探是觀測一個點的地下情況;

二維勘探是觀測一條線下面的地下情況;

三維勘探是觀測一塊面積下面的地下情況;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二維地震剖面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三維地震模型

三維地震勘探可大大改善記錄質量,提高信號的清晰度和解析度,從而提高解決地質問題的能力,能把油氣田的位置確定得更準確。

由於三維地震最後得到的是一組立體的數據,根據這個數據體就能給出地層的立體圖像(三維立體圖)。同時,也可給出由淺至深,一層層的水平切片圖,將這些圖製成動畫,人們就能像看電影一樣來解釋地下地質情況,省時省力又精確。

三維地震勘探的優勢

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才能得出地質構造的全面認識。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由上至下:三維地震模型、原始剖面、二維偏移剖面、三維偏移剖面

□ 三維數據採集不存在二維數據採集時來自非射線平面內的側面反射波。

□ 三維採集的數據按三維空間成像處理,可以真實地確定反射界面的空間位置。

□ 三維觀測可以避開地形、地物的障礙,對地表條件適應性很強。

□ 三維觀測可對資料有更大的保真度,相位數據更齊全,便於研究地層的巖性。

□ 三維地震勘探資料的完整統一性及顯示技術的現代化,更便於人工聯機解釋。


三維地震勘探觀測系統布設原則與分類

01 觀測系統設計原則

  1. 在一個共炮點道集式一個共CDP道集內地震道應均勻分布。即,炮點距、道間距一般均勻分布,保證同時勘探淺、中、深各目的層。即能取得各反射層的有用反射波信息,又能用來進行速度分析。
  2. 在一CDP道集內各炮檢距連線的方位方向應當儘可能比較均勻地分布在中心點的CDP點360°的方位上。
  3. 地下各點的覆蓋參數應儘可能相同,保證疊加參數相同。均勻的覆蓋參數是保證反射記錄振幅均勻,頻率均勻的前提,保證地震記錄特徵穩定,便於巖性、巖相研究。

02 觀測系統類型與選擇

規則型:地面施工條件好,無施工障礙的地區。炮點和檢波點按一定的規律有規則的分布。

不規則型:地面施工條件不好,有施工障礙的山區 、水泡等。不規則型觀測系統僅適用於地表障礙物多,通行條件差,不能按正常觀測系統施工的地區,可根據地麵條件和地質任務的要求設計成各種類型。

2.1 規則型觀測系統

十字型觀測系統,由此衍生成L型、T型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這類觀測系統可將地下網格面積分布在需要勘探的地區,湖泊、村鎮等。在進行小面積三維觀測時,用多道儀器,多個炮點即可完成野外採集。

施工時,接收點排列不動,炮點沿炮線逐點激發。

缺點是:單次覆蓋

組合型觀測系統

從炮點和接收點分布關係,可分為垂直型、平行型和斜交型。

該系統一般由十字型觀測系統組合或衍生而來,主要有直式柵狀系統和地震線束觀測系統。

可作為小面積三維觀測網,將地下網格面積分布在需要勘探的地區。

這種觀測系統的的優點:可以獲得從小到大均勻的炮檢距和均勻的覆蓋參數,適應於複雜地質條件的三維地震勘探。此外在多居民點、多農田地區可改變偏移距和發炮方向進行施工,亦可獲得滿意的資料。

1)垂直型觀測系統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2)平行線型布置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3)積木型(又稱斜交型)炮點線與接收點線彼此斜交置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路線型(寬線剖面)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沿測線布置檢波和炮點,可以得到測線附近條帶上的反射資料。寬線剖面處理後,能確定地下反射界面的位置、傾角和傾向,分析波的來源,提高剖面信噪比。


2.2 不規則型觀測系統

不規則型觀測系統僅適用於地表障礙物多,通行條件差,不能接正常觀測系統施工的地區,可根據地麵條件和地質任務的要求設計成各種類型。

不規則型觀測系統的優點是靈活機動,放炮時炮點和檢波點位置選擇靈活方便,但它們有以下共同缺點。

  1. 疊加次數一般較低,而且不均勻。
  2. 炮檢距變化範圍一般較小,僅在個別點上有從小到大比較完整的炮檢距。
  3. 資料處理比較複雜。

由於存在上述問題,不規則型觀測系統一般只用於通行條件困難的地區,並且僅在信噪比高的地區才能得到較滿意的結果。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三維地震資料處理流程

三維地震資料處理與二維相似,但各個處理環節必須考慮三維特性和龐大的數據體的操作與管理。

三維地震資料處理大致可分為預處理,常規處理,特殊處理及成果顯示四大部分。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三維地震資料的特點

01 真歸位後交點閉合

與二維相比,三維可以做到真正的空間歸位,因此三維偏移資料上無閉合差,剖面上的背斜、斷層等形態、大小、位置也較準確。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02 無側反射

三維地震可消除側反射影響,因而背斜圈閉形態與大小比較真實。不像二維地震由於側反射影響,背斜往往變寬,變大,尤其是低幅度背斜的失真明顯。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03 水平解析度高

三維地震在縱、橫兩個方向上密集設置測點,測點距一般20-100m,常見為50×50或50×75m,因而在地下每20-37.5m獲得一個信息,使水平解析度顯著提高。


04 水平切片和層振幅顯示功能

三維資料是一個數據體,可以在任意方位上切片顯示:如主測線方向In line,橫測線方向Cross line,過井切片,斜切片,水平切片,層切片,尤其象水平切片和層振幅切片是三維解釋中所特有的功能。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05 彩色顯示

三維資料均採用彩色顯示,彩色成圖,彩色輸出。這樣提高了地震資料的視覺解析度。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06 人機聯作解釋

解釋常在工作站上進行。工作站一般包括圖象處理機,輔助圖象存儲器,數據輸入裝置和 顯示終端。配備的軟體包括許多專用的模塊。國內市場上常用的是Landmark工作站,Geoquest工作站等。具有軟硬體系統成套,由多家石油公司生產銷售。


三維地震勘探對信號接收記錄系統(地震儀)的要求

□ 寬動態範圍,高靈敏度,低本底噪聲:保證記錄深層反射的弱信號,滿足深層寬方位角,大炮檢距的記錄要求;

□ 可靠的內置存儲:每一炮或者每一條炮線,都是大把燃燒的人民幣,一旦數據丟失或者損壞,可就真的打水漂了。

□ 無線控制/實時監測/數據傳輸與下載:三維地震勘探意味著全地形均勻布設,為避免河道等地形影響,應具有無線操作與數據傳輸功能。

□ 普適的外接網絡:一般的無線記錄地震系統,往往是通過WiFi或無線電來進行通訊和控制,但一旦地形起伏或遮擋,無線通訊質量會迅速變差,因此,能夠兼容有線以及其他無線通訊網絡(衛星信號,移動通訊網絡)的普適網絡選項也相當重要。

□ GPS授時:時鐘同步對數據精度的重要性無需多言。


01 iSeis&Seismic Source公司無線三維地震勘探系統

Sigma 4是一種性能極為優越的3/4通道一體式無線連續記錄地震系統,在無需任何數字傳輸電纜的情況下,可完美地實現傳統設備所有功能,包括震源控制系統、靈活的數據採集系統、GPS時間同步系統、遠程控制系統、數據記錄質量檢查系統、以及地震數據收集功能等。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Sigma已經幾乎被用於所有類型的記錄工作:結合多臺可控源震源車,從簡單的2D到複雜的3D應用。Sigma的獨特特性使其可以完美地應用於三分量測量、單點接收、地質技術、被動源勘探、微震、以及永久監測。Sigma可以在多種震源下單獨應用或與有線設備聯合部署使用。

02 卓越技術優勢完美適用於三維地震勘探

卓越的數據質量:

寬動態範圍:126dB、低本底噪聲:0.09 μV RMS、低失真:0.0001%,高最大輸出。

可靠的內置存儲與數據傳輸:

工業級快閃記憶體、無數據丟失、大容量存儲;

通過網絡或USB口下載當前或歷史數據,不中斷記錄狀態。

最好的操作性能:

無需任何數字傳輸電纜的情況下,完美實現傳統設備所有功能,包括震源控制系統、靈活的數據採集系統、GPS時間同步系統、遠程控制系統、數據記錄質量檢查系統、以及地震數據收集功能等;

超高速採樣、長記錄時長、智能觸發算法。

普適的外接網絡:

支持實時數據網絡,通過網絡可邊記錄邊下載,適用所有IPv4協議媒介,包括星型拓撲+菊花鏈WiFi網絡,有線/WiFi/ Mesh WiFi/移動通訊網絡/Satellite 衛星信號。

時間同步:

GPS可馴時鐘:所有設備通過GPS模塊對時;同步觸發採集;主/從時間同步。

內置檢測功能:數據質量控制、設備檢測、傳感器檢測。

檢波器配件:可選內置2Hz檢波器元件,1個縱向,2個剪切方向;任何外置檢波器傳感器(如1, 2, 4.5, 10, 16 Hz);外置低頻(<20s周期)三分量寬頻帶測震儀。

加速度計選項:「高動態範圍」力平衡加速度計;「低噪聲」力平衡加速度計-井下和拱頂支撐;水聽器選項。

03 典型配置展示

實時數據網絡連續記錄模式配置與功能。

● 人工震源

例如:反射法、折射法、多道面波分析法

震源連接至時斷記錄器以記錄炮點位置與時刻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乾貨丨​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


● 在WiFi/有線網絡允許情況下使用實時炮點記錄

● 可以下載任何丟失的炮點記錄或數據,當網絡不是100%或有單元在自主模式時。當新的數據導入時,已處理過的炮點數據將再次被處理

● 實時噪音監控

● 無不完整的炮點/數據

● 允許使用不同的記錄長度或預觸發延遲(以及可控震源的不同掃頻)重新處理所有的炮點記錄


更多地震勘探產品信息,請聯繫歐美大地。

相關焦點

  • 前沿研究丨基於三維掃描振鏡的原位雷射加工方法研究
    光條紋中心提取是影響傳感器標定精度的重要因素,亞像素的光心線提取方法如高斯擬合法、灰色重心法和Hessian矩陣法具有更高的提取精度。對於傳感器標定,主要包括相機標定和光平面方程標定兩部分,其中光平面方程標定是難點,如何獲取高精度控制點來擬合光平面成為線結構光傳感器標定的關鍵問題。
  • 地下資產三維地圖讓地下管道、電纜、隧道有蹤
    ,讓城市建設和管理更加簡單化。在智慧城市建設的系統,我們就可以通過城市地下管線管線的普查,摸清地下管道、管線的位置、高度、作用等信息,創建一個地下資產的三維數字模型管理系統。,把高架鐵路改造成地下道路,加拿大開發了一些地下綜合體解決寒冷氣候帶來的出行問題,日本東京實現成熟的地下管廊系統。
  • 用三維時空數據建自然資源「一張圖」
    為此,以綜合性三維表達與應用一體化為目標,國家地理信息中心在多年工作基礎上,重點圍繞多尺度地形實景信息融合、PB級遙感影像實時調度、億級複雜矢量三維表達與應用、高程坡度等柵格計算分析等影響三維調度與應用的瓶頸問題,由核心骨幹牽頭,組織優勢力量,主動出擊、大膽創新、全力推進。中心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和集中攻關,先後解決多項技術難題,成功建立了一套三維立體時空資料庫系統。
  • 3D掃描儀大空間礦山地下礦區採用新型三維掃描方式協助作業
    項目成果要求:全部採空區完整拼接三維點雲數據、各採空區實體三維數字模型、採空區三維等值線圖,-150 米和-200 米中段平面圖。 所以礦下測量工作都要求在保證人員和儀器設備安全的前提下儘快的完成所需要的測量工作,但是常規測量方式的複雜性與反覆性讓這部分測量工作尤為危險。但是利用三維掃描儀的高速海量數據採集這一特性則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對單個地下礦井或採空區進行全方位的掃描。這大大減少了人員和儀器在礦下作業的時間,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發生事故的機率。 2.
  • 評論丨試析實景三維、CIM、孿生城市、智慧城市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城市信息模型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CIM):以建築信息模型(BIM)、數字孿生(Digital Twin)、地理信息系統(GIS)、物聯網(IoT)等技術為基礎,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內室外、歷史現狀未來多維信息模型數據和城市感知數據
  • 地球三維透明化
    三維地質信息化技術快速的發展,在工作方式上也從開始採集、存儲、管理和處理地表地質數據轉變為一體化採集、存儲、管理和處理地下-地上、地質-地理和物化遙鑽數據,並實現了地質結構分析三維可視化、地質過程模擬三維可視化。而地質-地球物理三維透明化正是將玻璃地球具體應用到某一地區,並比玻璃地球更加詳細的展示該地區的地質,地球物理屬性,地下結構等信息。
  • 衛星影像也能實景三維建模——用三維遠觀地球
    空間信息的應用已經逐漸從二維到三維上進行轉變。在三維場景中,地物的表達更詳盡,對各種應用和分析的支持度會更好。傳統的實景三維模型都是通過由航片獲取,在遇到航空管制或者飛行困難區域,數據獲取本身會有一定難度。另外,對於大面積小比例尺的三維模型獲取時間太長,運算效率慢,難以滿足大場景實景三維建設的需求。
  • 三維雷射掃描變形監測研究
    (何立志 彭華 李科 魏明 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長沙 410151)摘要:文章從三維雷射掃描技術的原理出發,針對當前三維雷射掃描技術應用於變形監測的問題,提出了異地監控法、TSP監控法兩種變形監測方法,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對應的試驗方案,並進行實地模擬測試,經過測量數據比較,獲得了實驗結論。
  • 動態三維組織培養系統驅動方法的研究現狀
    其中,微流控驅動方法可以用來控制和調節微流道內流體的流動方式,常見的微流控驅動方法有表面張力泵、滲透泵、重力泵、注射泵和蠕動泵。背景:相比於動物模型,體外模型因其實驗周期短、成本低、種屬差異小等優點在毒理學、病理學和藥學研究中被廣泛使用。目前,動態三維組織培養模式是體外模型的重要發展趨勢,而藉助於微流控技術中驅動液體方式可實現體外模型的動態三維培養。
  • AR技術首次應用於地下管網系統,9900公裡地下管線三維立體圖建成
    (工作人員利用三維平臺可隨時查看地下管線排布情況。唐建 攝)打開手機APP,一張清晰的城市副中心「地下經絡」三維立體圖呈現出來。任意點擊一條道路,路面下的自來水管道及排水、路燈管線等一目了然。筆者從通州區城市管理委獲悉,通州區地下管線三維系統已成功建成,在全市率先實現全境地下管線普查。這也是本市首次將AR增強現實技術應用於地下管網系統,為探查檢修安上「透視眼」,解決以往看不到、查不清等問題。
  • 單像素動態液晶透鏡的三維立體顯示方法介紹
    三維顯示依據實現方法分為多種,例如:偏振眼鏡法式、頭盔式、障柵式、稜鏡式、體三維、全息立體等等。目前的立體顯示技術,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例如:解析度不高、串擾較大、均勻度有待提高等等。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目前立體三維顯示器還未能實現大規模推廣。
  • 蛋白質三維結構解析固體核磁共振方法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楊俊研究組,在發展蛋白質高分辨三維結構的固體核磁共振測定新技術和新方法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於近日在
  • 三維感知與三維數據分析最新進展 - 3D傳感&人工智慧前沿科技論壇
    在演示視頻中,章國鋒教授在自家小區中一邊行走,一邊隨意用手機拍攝視頻,他們的方法就能很好地重建出周圍環境的三維模型,效果優於此前的方法。報告從背景、三維人臉識別、三維表情識別、三維人臉分析的新挑戰幾個方面綜述介紹了這個領域的主要研究和應用脈絡。
  • 北京通州地下管線三維系統建成,為探查檢修安上「透視眼」
    打開手機APP,一張清晰的城市副中心「地下經絡」三維立體圖呈現出來。任意點擊一條道路,路面下的自來水管道及排水、路燈管線等一目了然。筆者從通州區城市管理委獲悉,通州區地下管線三維系統已成功建成,在全市率先實現全境地下管線普查。
  • 廣州開展三維探地雷達地下管線檢測試驗
    近日,歐美大地在廣州國際生物島及BRT車道進行三維探地雷達DXV大深度天線陣地下管線探測試驗,效果顯著。探地雷達是主要的快速、無損探測地下管線的技術,正越來越廣泛應用於市政建設地下管線的實地探測。
  • 覽要聞 | 於三維空間中精耕細作
    某個依託軌道站點建設的地下車庫,對於產權應歸誰,地面土地產權人與地下空間開發者之間發生了強烈爭執。此外,前海實行一體化單元開發模式,將整個區域規劃為22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是一個「產城融合」的綜合體,不同性質、用途的用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們之間該如何「共處」?一系列問題凸顯了立體開發帶來的權屬空間管理難題,其根源在於立體空間的複雜與傳統土地管理流程的不匹配。
  • 新方法實現對RNA三維結構的快速測定
    作者丨小柯美國史丹福大學Rhiju Das、Wah Chiu等研究人員合作利用冷凍電鏡實現了對RNA三維結構的快速測定。研究人員表明,冷凍電鏡能夠常規地解析單獨RNA系統的圖譜,並且這些圖譜與多維化學圖譜和Rosetta DRRAFTER計算模型互補時可以實現亞納米級解析度的坐標估計。
  • 雄安新區起步區萬米多尺度地下空間三維結構初步構建
    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起步區萬米地下空間三維結構初步構建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原付川)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對外發布雄安新區地質調查結果,經過近4年的努力,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初步構建起步區萬米深度內多尺度地下空間三維結構,基本查清雄安新區地下地質結構、地下水流系統以及地熱資源分布。
  • 為相山「做CT」 為鈾礦「測三維」
    郭福生團隊集成創新了適用於火山—侵入雜巖礦集區三維地質調查的「地質—物探—鑽探多源信息融合」技術方法,給深部找礦裝上了「透視鏡」。 三維地質調查是一項探索性很強的工作,目前國內外尚無成熟的技術方法。針對相山火山盆地這樣的複雜火山—侵入雜巖礦集區,技術攻關難度更大。
  • 超過三維空間的維度是沒有三維長度的
    長期以來,我們都在探討有沒有第四維空間或以上維度的問題。由於我們只能畫出三維直角坐標系,我們也始終停留在三維空間的觀念中。那到底有沒有第四個空間維度呢?問題出在哪裡呢?我們一直沒有好好研究時間維度與三維空間的關係,沒有一個四維時空的模型。導致我們很多人很難理解四維時空就是四維空間的一種。我們這裡就好好來用時間維來論述與三維空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