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算與認知神經科學會議2020:15場前沿報告,6月29-30日全程直播

2021-02-23 集智俱樂部

2020年中國計算與認知神經科學會議由北京師範大學系統科學學院、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本次會議於6月29日-6月30日以網絡形式召開,集智俱樂部B站將進行全程直播,歡迎對相關領域感興趣的朋友前來參與。


6 月 29 日(周一)上午:9:00-11:25、晚間:20:00-23:006 月 30 日(周二)上午:9:00-11:30、晚間:20:00-23:00

直播地址:

https://live.bilibili.com/8091531


計算神經科學以神經生物實驗為基礎,以建立數學模型,開展計算模擬和分析作為基本手段,來刻畫和描述大腦的神經活動,探究神經系統各種複雜活動和認知功能包括注意、學習、記憶、情感、決策、意識等信息處理的動力學機制。計算神經科學對大腦信息處理機制的研究使其成為連接大腦信息處理機制和人工智慧的橋梁,對認知功能機制的模擬和分析在精神疾病的機制研究中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為促進中國計算和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和國際交流,海內外華人計算神經科學協會、中國神經科學計算神經科學和神經工程分會、中國自動化學會生物控制論與生物醫學工程專委會聯合發起舉辦中國計算與認知神經科學會議。2019年首屆會議由電子科技大學神經信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成都成功舉辦(http://meeting.csn.org.cn/JSRZ/),2020年會議由北京師範大學系統科學學院、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會議將採用網絡會議形式舉辦,會議工作語言為英語。(http://meeting.cns.org.cn/2020CCCNCE/)


掃描下方集智斑圖二維碼,了解主講人介紹及報告詳情!

https://pattern.swarma.org/path?id=82&from=wechat

主席:        

汪小京(紐約大學、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

成員:        

吳思(北京大學 )                  

畢國強(中國科技大學) 

周棟焯(上海交通大學)

曹穎(加州理工大學)

黃橙橙(匹茲堡大學 )

王大輝(北京師範大學)

SessionI (Beijing time June 29 AM):

(經與 Pulin Gong 老師溝通,9:55-10:40 講座不進行公開直播)

SessionII (Beijing time June 29 PM):

SessionIII (Beijing time June 30 AM):

SessionIV (Beijing time June 30 PM):

 

School of Systems Scienc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The school (https://sss.bnu.edu.cn/) workson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complex system and the principles of specificcomplex systems such as Socioeconomical system, Geo-environmental system,Atmosphere and climate system, Collective behavior in artificial and lifesystem, Brain system. The school is a national pioneer of Systems Science researchand education, and aims tobe aninternationally excellent base for complex scientific research andtalents-training.

StateKey Laboratory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Learn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The State KeyLaboratory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Learning a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was established in 2005. Its mission is to understand how the brain learns anddevelops so as to promote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o alleviatethe suffering of children with cognitive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Itis currently the only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in China that aims to bridgeneuroscience,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The KeyLab has been focusing on the following lines of research: 1) the neurocognitivemechanisms of human behaviors; 2)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rain and cognition;3) the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of language, mathematics and music learning aswell as related learning disorders; 4) the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and interventions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Kay Lab has established a strongresearch team with cross-disciplinary background such as neurobiology,psychology, education, computer science and medicine. Correspondingly, theresearch methods cover multiple levels, ranging from molecular genetics tonon-invasive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brain models such as mice, monkeys and humans. During the past 15 years, theKey Lab has become a key innovation hub for brain and cognitive sciences in China.



帶你入門跨學科領域——認知神經科學

"計算社會經濟學"長文綜述:洞察社會經濟發展的跨學科新視角
網絡神經科學綜述:網絡模型的三大維度分類圖鑑

加入集智,一起複雜!



集智俱樂部QQ群|877391004

商務合作及投稿轉載|swarma@swarma.org

搜索公眾號:集智俱樂部

加入「沒有圍牆的研究所」

讓蘋果砸得更猛烈些吧!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會議信息

相關焦點

  • 計算神經科學:21世紀的前沿科學
    ,勒布朗,法國 5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神經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研究中心,中國 6 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上海,中國 7 上海紐約大學文理學院,華東師範大學 - 紐約大學腦與認知科學聯合研究中心(上海紐約大學),中國 8 海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 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科學研究技術分會學術年會
    會議由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科學研究技術分會、深圳先進院主辦,深圳先進院腦認知和腦疾病研究所、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籌)、廣東省腦連接圖譜重點實驗室、深圳神經精神調控重點實驗室、深圳市腦圖譜解析關鍵技術與設備工程實驗室承辦。
  • 贈書 | 認知神經科學前沿譯叢書籍推薦!
    「認知神經科學前沿譯叢」共7冊,選取注意、語言等人類認知過程,以及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兒童發展、判斷決策、社會行為、音樂等領域作品翻譯出版,其作者均為國外權威的認知神經科學家,由我國認知神經科學領域著名學者擔當翻譯,叢書主編李紅、周曉林、羅躍嘉。譯叢反映了當今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新成果,介紹了認知神經科學的新技術,討論了認知理論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
  • 2020衛材神經科學高峰論壇 | 中外專家齊聚線上,共話神經科學前沿...
    2020年3月22日~4月28日,由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衛材中國」 )主辦的第六屆「衛材神經科學高峰論壇」( ENF )以不同於往年的獨特方式在線上成功舉行。  疫情雖讓我們的腳步受限,但止不住我們對學術的堅守,本次論壇圍繞不同主題展開深入探討,來自國內外的神經科學大咖齊聚線上,為我們奉獻了一場高水平的學術盛宴。
  • 2019認知神經科學峰會在深圳大學舉辦 院士專家商討發展大計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曾舒琪 通訊員 李巖)1月12日-13日,2019認知神經科學峰會在深圳大學舉辦,本次會議為期2天,聚集了40多位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安排了27場學科報告,帶來認知神經科學最新的進展,專家大咖們交流經驗,商討發展大計。
  • 21世紀的中國計算神經科學展望
    即使今天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中國的Nebulae今年排名世界第二),在重要的智能方面也不及人腦。了解大腦的生物學原理,包括從遺傳基礎到神經網絡機制,是21世紀最主要的科學挑戰之一。這個領域的發展將解開腦的奧秘,而且將會對社會發展的多方面有深遠影響。「腦科學與認知科學」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被列為八大科學前沿之一。 腦科學的研究越來越需要計算神經科學。
  • 直播預告 | 9月19日 ICCV 2019 中國預會議
    分享主題ICCV 2019 中國預會議分享背景國際計算機視覺會議(ICCV)是國際頂級的計算機視覺會議為促進國內計算機視覺研究的發展,加強工業界、學術界的交流,由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視覺大數據專委會發起、在北京大學王選計算機研究所和滴滴出行的支持下,將在中國北京舉辦 ICCV 2019 China Pre-conference 論文宣講研討會。現向全國計算機視覺等相關領域的研究者開放報名,大家共聚北京大學,展現國人的研究水平、交流前沿的發展動態。
  • 11月29日講座預告:山東省作物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
    11月29日講座預告:山東省作物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 一、大會主題創新發展與糧食安全 二、會議時間2020年11月28日報到,11月29日會議,11月30日離會。
  • 2020.6.21日環食直播時間幾點開始 視頻直播地址入口
    2020年6月21日下午,一場超級日環食天文景觀將上演。我國西藏、四川、重慶、貴州、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均可觀看。這次日環食又被稱為金環日食,非常少見。為了不讓大家錯過此次天文奇觀,上海天文臺等多家天文機構、央視新聞、中國天氣網、中國氣象局等,為公眾帶來多場精彩的日環食直播。  十年一遇,夏至之約! 最美日環食,6月21,等你。
  • 【會議通知】2021 • 第二屆中國細胞骨架前沿學術會議 第一輪通知
    【會議通知】2021 • 第二屆中國細胞骨架前沿學術會議 第一輪通知 2020-12-15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前沿光譜技術分享——2020分子光譜會議首日下午乾貨不斷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10月30日,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四川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承辦的「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 2020年光譜年會」在成都盛大召開,來自國內外的500餘名光譜工作者參加了會議,會議將持續到11月2日,儀器信息網將持續跟蹤報導。
  • 本世紀我國最壯觀日環食將上演 ​6月21日深圳市天文臺全程直播
    原標題:本世紀我國最壯觀日環食將上演6月21日讀特客戶端與深圳市天文臺合作全程直播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16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方勝)記者從深圳市天文臺了解到,6月21日夏至日
  • 中國建築學會年會30多場學術報告嘉賓、演講內容發布
    中國建築學會年會30多場學術報告嘉賓、演講內容發布 2020/10/20 14:51 來源: 瀏覽:2326
  • 電巢直播EDTEST·2020 電子設計與測試技術大會
    電巢作為聯合主辦單位將攜手EDTEST技客聯盟將針對12月12-13日的大會報告以及二十四場平行分會,進行現場直播。  >  李玉山 電路CAD研究所所長  14:00-14:30  電磁幹擾近場診斷技術  魏興昌 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  14:30-15:00  大功率無線電能傳輸系統開發、測試及應用
  • 認知神經科學 | TechX 2020
    然而,現代神經科學的發展似乎越發強調著心靈與身體 —— 或者說大腦這個器官,是不可分離的。上世紀的 Phineas Gage 案例提供了支持此思想的最早一批證據。Gage 在一次爆破意外中被鐵棍貫穿了頭部,造成了額葉的部分缺失。在這場意外之前,他是一個有能力、思維清晰的青年,手術之後卻變得粗俗與反覆無常。
  • 「直播預告」ACL 2020百度論文作者與你暢聊頂會論文
    4月初,國際自然語言處理領域頂級學術會議「國際計算語言學協會年會」(ACL 2020)公布了今年大會的論文錄用結果,百度共有11篇論文入選,展現出了百度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出色的技術實力。5月21日、22日,我們將邀請百度技術委員會主席、百度自然語言處理首席科學家吳華博士攜6位 NLP 研發工程師為大家帶來2場「聽大咖講論文」直播活動,對百度入選 ACL 2020的6篇論文進行詳細解讀。
  • 3D直播神經外科手術 專家議多學科協作促神經科學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中國神經學科事業的發展與學術交流,11月8日至11日,第十二屆三博神經科學論壇在京舉行。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9日電 (記者 李亞南)神經系統疾病複雜程度高,需要多學科協作式綜合處理。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8日在於北京舉行的神經科學論壇上進行了神經外科頂級手術演示,並進行了3D手術直播。中外數百位專家學者就國際神經科學領域內的最新動態,結合臨床實際進行了深入交流。神經系統疾病複雜程度高,治療風險大,需要多學科協作式綜合處理,建立一整套針對神經系統疾病的快速有效處理原則及協作模式,既是神經學科發展的需要,也是疾病診療的迫切需要。
  • 專家談計算神經科學與類腦人工智慧的關係
    今年3月,百度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在人大、政協兩會上提出了「中國大腦」提案,呼籲一個新技術革命,並希望以此「帶動整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升」。 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將帶來腦科學、腦科技的突飛猛進 中國要在信息技術產業上成為世界領軍人,應該大力發展神經科學,帶動下一個信息技術產業革命。
  • 2020年6月21日日環食直播時間+平臺+入口
    2020年6月21日日環食直播信息匯總  1、金環日食大直播  直播時間:6月21日12:00-15:00  直播平臺:北京時間APP  直播入口  直播平臺:百度APP  直播入口:點擊進入  中國天氣將在最佳觀測點—西藏阿里為大家全程直播日環食過程!
  • 中國力學學會2020年學術活動計劃
    3月27-29日武漢6第五屆全國計算力學青年學術研討會3月27-29日南京7第二屆計算材料與力學專題研討會>第八屆全國工業等離子體會議7月3-5日北京29輕量化材料與結構吸能特性國際研討會7月5-7日西安30第9屆先進材料發展與性能國際會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