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 | 認知神經科學前沿譯叢書籍推薦!

2021-01-16 行上行下

來源:https://icons8.com


今天給大家分享「認知神經科學前沿譯叢」 ,該系列書籍引進翻譯國際認知神經科學前沿研究成果,以期進一步推動我國腦科學事業的發展,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貢獻力量。「認知神經科學前沿譯叢」共7冊,選取注意、語言等人類認知過程,以及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兒童發展、判斷決策、社會行為、音樂等領域作品翻譯出版,其作者均為國外權威的認知神經科學家,由我國認知神經科學領域著名學者擔當翻譯,叢書主編李紅、周曉林、羅躍嘉。譯叢反映了當今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新成果,介紹了認知神經科學的新技術,討論了認知理論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掃碼即可購買,滿100減50,還有疊加優惠券喲)


早上出門是乘地鐵還是坐計程車?中午去哪家餐廳吃飯?晚上看哪個電視節目?現代人每天都要面臨各種各樣的判斷與決策。那麼人們是如何做出判斷與決策的?研究者必須把人的心理因素納入經濟行為的研究中,才能發現判斷與決策的真實規律。


成功的例子,如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理察·塞勒運用心理學等眾多交叉學科知識,提出了稟賦效應和心理帳戶概念,並將其理論廣泛地應用於消費者行為和政府政策的制定中。此前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曾分別在1978年和2002年授予判斷與決策的心理學家——赫伯特·西蒙和丹尼爾.卡尼曼。


埃文·A.威廉斯、瓦萊麗·F.雷納編的《神經經濟學判斷與決策》的多個章節詳細介紹了這幾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發現,尤其是啟發式和決策偏差(詳見本書第三篇)以及雙加工理論(詳見本書第四篇),展現了心理學家在判斷與決策領域的不可忽視的作用。此外,本書邀請判斷與決策學會的創始人詹姆斯·尚託介紹判斷與決策的發展歷史,第二篇介紹了認知失調現象和理論,以及決策的模糊痕跡理論,第五篇介紹了決策能力的發展及個體差異,第六篇介紹了決策的改進辦法。


(掃碼即可購買,滿100減50,還有疊加優惠券喲)


作為認知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交叉學科,認知神經科學自20世紀80年代被提出以來就得到了飛速發展並取得了顯著成果。注意認知神經科學就是這一發展的重要成果,為傳統心理學的注意行為研究和注意行為背後的生理基礎及其神經機制的探求搭起了一座橋梁,而神經科學特別是無創腦成像技術的發展成熟以及計算機科學的影響則開闢了注意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新紀元。


《注意的認知神經科學》原著立意新穎,選取畢生發展的角度介紹了嬰兒、成人乃至老年人的注意研究並對注意發展的神經機制進行了深入和全面的總結。我們相信本書能夠為廣大讀者打開認知心理學的黑匣子,開闊學者們對注意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視野,為發展我們自己的注意研究夯實基礎,進而促進我國神經科學研究走上一個新臺階。


(掃碼即可購買,滿100減50,還有疊加優惠券喲)


音樂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文化產物。探明音樂加工的腦機制不僅能夠拓展我們對大腦功能的認識,而且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音樂的本質、更好地促進音樂事業的繁榮發展。近年來,研究者們採用神經電生理學、神經影像學、神經病理學等研究手段,從不同角度去深入考察音樂加工的認知神經機制。


本書作者史蒂芬·克爾施教授是國際音樂心理學專家之一,他將音樂的腦機制類比於語言的腦機制,開創性地提出了「音樂語言連續體」這一概念。作者在本書首先詳細介紹了相關的理論背景和基礎知識,隨後介紹了音樂知覺、音樂句法、音樂語義以及音樂與動作、音樂與情緒的關係,幫助讀者建構認知神經科學、音樂理論和音樂心理學的基本概念,有助於讀者快速進入音樂認知神經科學的殿堂。


(掃碼即可購買,滿100減50,還有疊加優惠券喲)


《語言的認知神經科學》結構清晰、內容全面,以人類功能神經解剖和大腦成像方法以及經典性失語症作為開始,圍繞言語知覺和言語產生、書面語和手語的加工、複雜表達的形成和理解等問題展開。此外,還列舉了模型的不同成分如何得到多種腦成像技術的實驗支持或挑戰。它們的目標提供信息、方法、結果和意義。


(掃碼即可購買,滿100減50,還有疊加優惠券喲)


《人類發展的認知神經科學》呈現了一個廣泛的、令人興奮的人類發展認知神經科學新視野,作者對這個年輕的領域做了一個簡潔而全面的概述,包括該學科的現在與未來。全書體例得當、文字深入淺出,還有豐富的圖片展示,為行為發展心理學、神經科學等方面的研究者提供了非常實用的指導,也值得對該領域感興趣的人士閱讀。


(掃碼即可購買,滿100減50,還有疊加優惠券喲)


《社會行為中的認知神經科學》所涉及的是一個正快速發展的前沿領域——社會行為中的認知神經科學,主編集結了來自神經科學、動物行為、認知科學以及精神病理學的權威研究人員,呈現了前沿的學術觀點,為該重要領域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指導,非常適合相關領域的研究者閱讀。


(掃碼即可購買,滿100減50,還有疊加優惠券喲)


M.R.貝內特,P.M.S.海克爾著的《認知神經科學史》是"認知神經科學前沿譯叢"(共7冊)的一個分冊。認知神經科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將其列為科技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八大前沿科學領域之一。本書主要介紹認知神經科學這一新生交叉學科的歷史,對心理學史研究人員具有參考價值。

(掃碼即可購買,滿100減50,還有疊加優惠券喲)


生物心理學是研究行為生物基礎的一門科學,它試圖從生物學和演化學的角度對感知覺、認知和行為進行解釋。


《生物心理學(第10版)》取材廣泛,綜合了比較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心理藥物學、神經心理學以及認知神經科學等諸多學科的研究成果,詳細探討了大腦與神經系統的解剖、感知覺加工、運動控制、動機情緒、精神障礙、學習與記憶、語言和認知等方面的理論及觀點,著重解釋了行為及心理現象背後的神經過程和神經機制。


全書內容有趣、文字淺顯易懂;書中的插圖色彩鮮豔,大小適中,標識清晰。《生物心理學(第10版)》適合心理學、生物學、認知神經科學等學科的廣大師生和研究者使用。

這麼多實用又有趣的書,是不是想要馬上收入囊中呢?


當當網正在進行書香節活動:百萬圖書,滿100送50,並且可以疊加使用優惠碼喲,先到先得哈!!!

200-30優惠碼:QZFVYR  數量200個,有效期4.10-4.23

59-15優惠碼:4V7ZES  數量200個,僅限噹噹新客,有效期4.10-4.16

300-100優惠碼:MKGKP4  數量20個,有效期4.10-4.23

電腦端書單網址:http://h5.dangdang.com/mix_20200411_pro3?unionid=P-114945251m


畢業在即,在寫致謝的時候,是否感到有太多的話說,有太多的老師和小夥伴想要感謝呢?


行上行下推出「留下感謝,帶走書籍」的活動,在留言區留言在科研生活中想要感謝的人及其原因,點讚數最高的小夥伴,獲得《生物心理學》書籍一本。


活動截止日期:2020年4月23日晚上10點;

活動聯繫小助手:zhy_psy;

活動贊助商:新曲線心理;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行上行下所有,之前的活動已經獲得過書籍的小夥伴,不能再次獲得了哈,希望可以留給其他小夥伴喲。


最終獲得書籍小夥伴,請主動聯繫小助手發送地址和聯繫人,一周之內未聯繫,即順延到下一位點讚高的小夥伴喲~


PS:後臺回復關鍵詞「腦科學書籍」,即可獲得部分腦科學相關書籍資料啦!

排版:喵君姐姐

校對:華華、喵君妹妹、羽絨

圖片與介紹來源:當當網


相關焦點

  • 加速推進認知神經科學發展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郝繼英 魏俊峰近年來,隨著「第三次抵消戰略」的深入推進,美軍全面布局,加快發展人工智慧、生物科技等前沿技術,尋求新的領先優勢。作為人工智慧與生物科技的交叉學科,認知神經科學具有顛覆未來作戰模式的巨大軍事應用潛力,日益受到美軍關注。未來戰爭一定程度上是認知戰爭,它不僅包含對複雜戰場形勢的認知,還包含對敵我軍事實力的認知。
  • 認知神經科學 | TechX 2020
    然而,現代神經科學的發展似乎越發強調著心靈與身體 —— 或者說大腦這個器官,是不可分離的。上世紀的 Phineas Gage 案例提供了支持此思想的最早一批證據。Gage 在一次爆破意外中被鐵棍貫穿了頭部,造成了額葉的部分缺失。在這場意外之前,他是一個有能力、思維清晰的青年,手術之後卻變得粗俗與反覆無常。
  • 腦區到腦網絡:認知神經科學的系統論轉向
    摘要:認知神經科學是一門以揭示心理功能的神經基礎為目標的前沿學科,從誕生伊始就面臨著還原論的批評。
  • 美陸軍技術聯盟推進認知神經科學發展
    近年來,隨著「第三次抵消戰略」的深入推進,美軍重點部署人工智慧、生物科技等前沿技術領域發展,尋求獲取新的領先優勢。作為人工智慧與生物科技的交叉學科領域,認知神經科學具有顛覆未來作戰樣式的巨大軍事應用潛力,日益受到美軍關注。
  • 你想了解的認知神經科學,統統在這裡
    然而,現代神經科學的發展似乎越發強調著心靈與身體 —— 或者說大腦這個器官,是不可分離的。上世紀的 Phineas Gage 案例提供了支持此思想的最早一批證據。Gage 在一次爆破意外中被鐵棍貫穿了頭部,造成了額葉的部分缺失。在這場意外之前,他是一個有能力、思維清晰的青年,手術之後卻變得粗俗與反覆無常。
  • 2018北京北師大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招聘公告
    事業單位招聘公告:2018北京北師大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招聘公告。更多事業單位考試題庫請點擊事業單位考試網。 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誠聘英才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05年經國家科技部批准建立,是國內最早開展並持續引領我國腦與認知神經科學基礎與應用研究的重要機構之一。在該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2011年由美國麥戈文基金會和國際數據集團(IDG)捐資成立了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
  • 計算神經科學:21世紀的前沿科學
    ,紐約,美國 2 浙江大學神經科學中心,中國衛生部醫學神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醫學院, 杭州,中國 3 匹茲堡大學神經科學系和數學系,賓夕法尼亞州,美國;認知神經基礎研究中心,匹茲堡,賓夕法尼亞州,美國 4 法國裡昂大學幹細胞與大腦研究所,勒布朗,法國 5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神經科學研究所
  • 重塑·改變世界的9大前沿認知!第三屆思想馬拉松來了
    真正促動重要領域之間最前沿思想之間的理解、交流和碰撞,促成更多的觀念「地震」,催生更有影響力的創新思想。我們希望把各個領域並非廣為人知,但是又非常重要的最前沿的思想帶給儘可能多的知識精英。鼓勵更多的普通讀者親近最前沿的知識。我們希望,將大眾的認知水平盡力地從已知世界向未知世界的邊界推進。
  • 2015考研專業介紹:臨床認知神經科學[0402Z2]
    2015考研專業介紹:臨床認知神經科學[0402Z2] http://kaoyan.eol.cn      2014-07-21  大 中 小   臨床認知神經科學[0402Z2]開設院校
  • 贈書|我們是億萬年進化而來的生物體,發展出了獨特的智慧與認知
    《認知心理學及其啟示》(第7版)系統地將傳統認知心理學與腦功能成像技術的應用相結合,側重於人腦的認知研究。並通過「啟示」將研究與我們的生活聯繫起來。作者以流暢的語言,深厚的學術功底,引領讀者進入認知心理學領域。《認知心理學及其啟示》(第7版)共14章,第1章介紹了認知心理學發展和思路以及人類認知的神經基礎,第14章介紹了認知的個體差異。
  • 北師大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研究所調整後複試線
    北師大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研究所調整後複試線 http://kaoyan.eol.cn      2009-03-23  大 中 小  北師大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研究所調整後09考研複試線
  • 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科學研究技術分會學術年會
    會議由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科學研究技術分會、深圳先進院主辦,深圳先進院腦認知和腦疾病研究所、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籌)、廣東省腦連接圖譜重點實驗室、深圳神經精神調控重點實驗室、深圳市腦圖譜解析關鍵技術與設備工程實驗室承辦。
  • 北京認知神經科學學會正式成立
    (Beijing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ociety,BCNS)第一次會員大會暨北京認知神經科學學會成立大會。     北京認知神經科學學會屬於北京市一級學會,是經北京市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核准登記後批准成立的非營利性學術團體。由北京市科協和民政部門進行指導和管理。為監督選舉過程,北京市科協領導專程親臨現場指導。
  • 認知神經科學:人類行為研究新進展
    而對人類心智及認知過程的研究,能夠幫助神經科學更好地理解大腦,了解神經系統如何實現人類的感知、記憶、思維。認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相結合的認知神經科學,定位為「心智的生物基礎」,旨在闡明認知活動的腦機制,即人類大腦如何調用各層次上的組件,包括分子、細胞、腦組織區和全腦去實現各種認知活動。了解認知神經科學的主要內容和目標取向,對理解人類大腦—心智—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
  •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前沿科技發展面臨諸多倫理問題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出席論壇並做主旨演講。蒲慕明介紹,現在大部分的疾病都找到解決方案,但神經頭腦疾病仍然沒有一個有效的治療方法。他說,實際上,現在已經有很多的醫藥公司正在開發這種可以提升人們認知功能的藥物,而這些藥很有可能會操縱人類的大腦。這時需要考慮,對於人類大腦的調控要到什麼樣的程度?
  • 中國計算與認知神經科學會議2020:15場前沿報告,6月29-30日全程直播
    2020年中國計算與認知神經科學會議由北京師範大學系統科學學院、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
  • 青少年偏好冒險行為的認知神經科學解釋
    青少年偏好冒險行為的認知神經科學解釋 2017年08月14日 09:1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陸春雷 任俊 字號 內容摘要:冒險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風險決策在具體行為上的表現,而青少年往往是冒險行為的易發群體
  • 贈書|這本全新的宇宙之書,給孩子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
    今天,我們推薦一本美國國家地理關於宇宙全新認知的作品《宇宙全書: 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它將帶我們深入了解銀河系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再到對宇宙的整體認識,以突破性的星系宏觀視角,前沿的科學數據和探索進展,並運用全新的視覺呈現形式,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宇宙視覺盛宴。
  • 道德與腦:認知神經科學的解答
    與哲學和社會學等學科不同,當前的認知神經科學從腦機制角度初步揭示了道德現象的心理加工過程,豐富了人們對道德現象的新解讀。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對他人進行對錯與否的道德評價以及自己決定是否做出某些行為的道德決策,均需要認知和情緒的共同參與,是理性與情感共同發揮作用的結果。例如,負責審慎思維和行為計劃的背外側前額葉的激活會導致更多的功利主義選擇,即只關心自己的最大獲益而較少考慮是否符合道德規範。與理解抽象概念有關的顳葉前部的損傷,能夠引發不恰當的社會行為。
  • 神經科學走出實驗室:連接人工智慧與現實生活認知
    Ninja Katja Horr女士,在集智開展主題為「認知神經科學與人工智慧結合」的講座導語理解大腦處理複雜信息的過程,有助於設計更符合人性的產品和服務,有助於開發更有創造力的人工智慧。swarma認知神經科學與人工智慧結合小程序http://campus.swarma.org/play/course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