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認知神經科學學會正式成立

2021-02-13 BCNS

學會領導與會員代表合影


撰文及責編北京認知神經科學學會

攝影∣圖片採集自參會者


       2018年8月15日,來自首都醫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醫院、中日友好醫院、航天中心醫院和磁共振成像雜誌社等多學科領域的專家作為會員齊聚北京理工大學,出席北京認知神經科學學會(Beijing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ociety,BCNS)第一次會員大會暨北京認知神經科學學會成立大會。

     北京認知神經科學學會屬於北京市一級學會,是經北京市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核准登記後批准成立的非營利性學術團體。由北京市科協和民政部門進行指導和管理。為監督選舉過程,北京市科協領導專程親臨現場指導。經參會會員民主投票,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和監事會。

大會無記名投票選舉BCNS理事會和監事會成員

第一屆理事長韓瓔教授向市科協領導和與會的全體會員作了任職講話。韓理事長說,今天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1945年的今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全中國人民經過了八年抗戰,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日子,我們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北京認知神經科學學會的成立,標誌著醫工交叉、多學科合作開啟了時代新紀元。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承擔起大腦功能解析及腦重大疾病研究的重任。我們將密切團結會員,緊跟北京市科協的腳步,完成科協與民政部門交給的各項科研任務與社會責任。今後希望各位理事等學會優秀成員,在時機成熟時,能儘快建立各自專業的二級專委會,擴大本學會在北京地區的影響力。以點帶面,通過科普與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各行業整體水平,在學會AI專業人員支持與幫助下,使首都臨床醫療與臨床科研更上一層樓。



     北京認知神經科學學會的成立除了得到北京市民政局的支持外,還受到了業界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北京科技社團服務中心社團發展部部長郭一涵、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凌鋒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王擁軍教授等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並做了精彩學術報告。其中凌鋒教授被推舉為學會名譽會長,王擁軍教授被推舉為學會名譽顧問。


 學會將在韓瓔理事長的帶領下,積極開展認知神經科學研究,走學術化、專業化、國際化道路,加快研究成果向臨床應用轉化,早日造福民眾。

     學會下一步將逐步建立各個亞專業的二級專委會、啟動多中心臨床醫學研究(如,Sino Logitudinal Study on Cognitive Decline, SILCODE等)、撰寫相關行業標準化操作指南(standard operational procedure,SOP),創辦學會網站及微信公眾平臺,讓優勢學科資源充分湧流,推動我國認知神經科學事業不斷發展!



         

歡迎關注本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江蘇省心理學會認知神經科學專委會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 在南京...
    2019年11月30日,江蘇省心理學會認知神經科學專委會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順利召開。
  • 中國神經科學學會意識與意識障礙分會正式成立
    中國神經科學學會意識與意識障礙分會正式成立 2018-09-05 自動化研究所 【字體:9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並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舉行了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年會。
  • 2019認知神經科學峰會在深圳大學舉辦 院士專家商討發展大計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曾舒琪 通訊員 李巖)1月12日-13日,2019認知神經科學峰會在深圳大學舉辦,本次會議為期2天,聚集了40多位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安排了27場學科報告,帶來認知神經科學最新的進展,專家大咖們交流經驗,商討發展大計。
  • 唐山市醫學會召開神經科學分會成立大會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唐振中) 11月27日,唐山市醫學會主辦、唐山市工人醫院承辦的「唐山市醫學會神經科學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年會、唐山市心理衛生協會整合醫學分會第四屆年會和第二屆神經免疫和認知障礙高峰論壇」在世德花園酒店隆重召開。
  • 交大承辦中國神經科學學會學習記憶基礎與臨床分會成立大會
    中國神經科學學會學習記憶基礎與臨床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高峰論壇於2019年7月5日-7日在上海召開。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教授出席分會成立儀式並致辭。
  • 2018北京北師大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招聘公告
    事業單位招聘公告:2018北京北師大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招聘公告。更多事業單位考試題庫請點擊事業單位考試網。 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誠聘英才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05年經國家科技部批准建立,是國內最早開展並持續引領我國腦與認知神經科學基礎與應用研究的重要機構之一。在該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2011年由美國麥戈文基金會和國際數據集團(IDG)捐資成立了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
  • 北師大成立「腦成像中心」 破解人類認知之謎
    北師大成立「腦成像中心」 破解人類認知之謎 2008年01月16日 16: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 周兆軍)人在說謊話和說真話時大腦活動有差異嗎
  • 科學網—北京師範大學成立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
    本報訊 近日,我國高校首個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在北京師範大學成立。
  • 益普索聯合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成立傳播與認知效能評估研究中心
    北京2018年4月20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4月10日,益普索與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聯合成立了傳播與認知效能評估研究中心 -- 集學術研究、技術開發和市場應用於一體,致力運用認知神經科學技術對傳播效果進行評估研究。
  • 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科學研究技術分會學術年會
    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科學研究技術分會學術年會暨第七屆全國光遺傳技術培訓班舉辦 2018-12-29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語音播報   12月20日至24日,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科學研究技術分會
  • 北京大學「腦科學與認知科學中心」成立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今天上午,北京大學「腦科學與認知科學中心」成立,國家教育部副部長韋鈺、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北京大學等單位有關領導,以及眾多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了中心的成立儀式和學術報告活動。韋鈺副部長在成立儀式上講話,希望北京大學的腦科學與認知科學中心能在國家基礎科學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取得世界一流的成就。
  • 贈書 | 認知神經科學前沿譯叢書籍推薦!
    「認知神經科學前沿譯叢」共7冊,選取注意、語言等人類認知過程,以及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兒童發展、判斷決策、社會行為、音樂等領域作品翻譯出版,其作者均為國外權威的認知神經科學家,由我國認知神經科學領域著名學者擔當翻譯,叢書主編李紅、周曉林、羅躍嘉。譯叢反映了當今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新成果,介紹了認知神經科學的新技術,討論了認知理論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
  • 腦與視覺科學創新中心在京成立 交叉學科推動神經科學跨越式發展
    新華網北京11月7日電(記者孟菁)在11月7日舉行的第四屆中國臨床神經科學峰會(CNS)上,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北京同仁醫院聯合成立的腦與視覺科學創新中心正式揭牌。  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介紹,視神經與腦神經的研究密不可分,很多眼底的檢查可以在腦腫瘤診治中提供幫助。以目前腦病中的老年痴呆為例,未來將大量採用通過AI對眼睛的檢查來進行確診,減輕傳統腦部檢查給病患帶來的痛苦。
  • 英國醫學學會認知與腦科學研究所蘇裡博士訪問心理所
    4月20日至5月9日,英國醫學學會認知與腦科學研究所(MRC Cognition and Brain Science Unit)蘇裡博士訪問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神經心理學與應用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NACN Lab)。蘇裡博士此行主要目的是促進和加強與陳楚僑研究員課題組的合作研究。蘇裡博士的研究項目之一就是使用實時的技術來探討精神疾病的精神病理學。
  • 中國計算與認知神經科學會議2020:15場前沿報告,6月29-30日全程直播
    2020年中國計算與認知神經科學會議由北京師範大學系統科學學院、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
  • 「哲學與認知科學的交鋒與交融」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
    10月28-29日,「哲學與認知科學的交鋒與交融」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與認知科學交叉平臺」成立大會召開。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和自動化所、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及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五十餘位專家學者與會。
  • 腦區到腦網絡:認知神經科學的系統論轉向
    20世紀90年代,複雜性網絡這一數學模型被引進認知神經科學,腦網絡研究在認知神經科學中興起,腦網絡的研究發現,人腦網絡是一種高效的「小世界」網絡,人類心理不但與腦區的活動有關,還與腦區之間的網絡連接有關。不同於腦區的還原論研究,腦網絡研究具有系統論的特點,這是認知神經科學內部的系統論革命,對認知神經科學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認知神經科學 | TechX 2020
    然而,現代神經科學的發展似乎越發強調著心靈與身體 —— 或者說大腦這個器官,是不可分離的。上世紀的 Phineas Gage 案例提供了支持此思想的最早一批證據。Gage 在一次爆破意外中被鐵棍貫穿了頭部,造成了額葉的部分缺失。在這場意外之前,他是一個有能力、思維清晰的青年,手術之後卻變得粗俗與反覆無常。
  • 美陸軍技術聯盟推進認知神經科學發展
    作為人工智慧與生物科技的交叉學科領域,認知神經科學具有顛覆未來作戰樣式的巨大軍事應用潛力,日益受到美軍關注。美陸軍著眼未來戰場對認知能力的需求,進一步明確認知神經科學發展方向,希望將認知神經科學的基礎研究成果應用於理解作戰人員在複雜的動態環境中的神經認知行為,持續監測和解讀大腦/行為活動指標,包括:①作戰人員注意力的深度、分布和移動;②作戰人員對輸入信息重要性的評價;③作戰人員行為的動機和意圖;④疲勞、壓力等生理狀態對認知和感知表現的影響等
  • 認知神經科學:人類行為研究新進展
    而對人類心智及認知過程的研究,能夠幫助神經科學更好地理解大腦,了解神經系統如何實現人類的感知、記憶、思維。認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相結合的認知神經科學,定位為「心智的生物基礎」,旨在闡明認知活動的腦機制,即人類大腦如何調用各層次上的組件,包括分子、細胞、腦組織區和全腦去實現各種認知活動。了解認知神經科學的主要內容和目標取向,對理解人類大腦—心智—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