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醫學學會認知與腦科學研究所蘇裡博士訪問心理所

2020-11-29 中國科學院

4月20日至5月9日,英國醫學學會認知與腦科學研究所(MRC Cognition and Brain Science Unit)蘇裡博士訪問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神經心理學與應用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NACN Lab)。蘇裡博士此行主要目的是促進和加強與陳楚僑研究員課題組的合作研究。

蘇裡博士的研究項目之一就是使用實時的技術來探討精神疾病的精神病理學。蘇裡博士與陳楚僑研究員探討了彼此合作的可能性,並且分享了各自在實時fMRI方面的技術及經驗。此外,蘇裡博士還訪問了陳楚僑研究員臨床研究的合作者,並在NACN實驗室和健康與遺傳心理學研究室學術沙龍上分別作了題為Brain control: Reality or science Fiction Glance-look model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control 的報告。訪問期間,蘇裡博士與陳楚僑研究員就使用前沿技術在非臨床高危群體和精神疾病臨床群體中開展更為密切的合作達成了一致意見。

蘇裡博士是英國醫學學會認知與腦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員,並且在劍橋大學實驗心理學系擔任助理研究員。他於北京郵電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的學士學位,並於肯特大學計算機學院認知科學與認知系統中心獲得計算機科學的碩士及博士學位。他從2008年開始就職於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精神病研究所,2009年開始就職於英國醫學學會認知與腦科學研究所。蘇裡博士的研究興趣涉及認知與情感控制、人機互動、認知神經精神病學以及言語理解。在系統與認知神經科學研究過程中,他發展並應用了諸如實時fMRI、MEG/EEG的多元模式分析以及計算模型等前沿技術。

相關焦點

  • 【TED演講】腦科學揭露男女思考的秘密(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
    ,為你用腦科學解釋男女大腦思考不同導致決策不同的秘密。腦科學揭露男女思考的秘密……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的TED演講,為你用腦科學解釋男女大腦思考不同導致決策不同的秘密。值得每一個常做決策的人花上十幾分鐘傾聽!
  • 唐一源——大連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神經信息學、理論物理...
    ;專業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學位:博士   碩/博招生學科專業:生物醫學工程/神經信息學;理論物理學/生物物理學   2004.1月-至今,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高級訪問學者   2004.1月-至今,大連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副主任   2003.2月-至今,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客座研究員   2001.9月-至今,
  • 北京大學「腦科學與認知科學中心」成立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今天上午,北京大學「腦科學與認知科學中心」成立,國家教育部副部長韋鈺、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北京大學等單位有關領導,以及眾多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了中心的成立儀式和學術報告活動。韋鈺副部長在成立儀式上講話,希望北京大學的腦科學與認知科學中心能在國家基礎科學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取得世界一流的成就。
  • 書單| 腦科學·醫學心理學專題
    原創 萬千心理 萬千心理圖書本書單為腦科學醫學心理學專題圖書,對神奇神秘大腦認知感興趣的讀者、從事醫療服務的讀者,都可通過本書單的推薦圖書找到需要的知識。向腦科學研究方向、認知神經方向、醫護專業等學生及研究人員推薦!
  •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Heather Montgomery博士訪問福建物構所
    4月10日,應中國科學院功能納米結構設計與組裝重點實驗室的邀請,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Nanoscale雜誌副主編Heather Montgomery博士和該雜誌中華區出版人宋冠群博士等一行三人訪問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 英國物理學會出版社代表團訪問分子聚集態科學研究院
    本站訊(通訊員 金璇)12月3日,英國物理學會(IOP)出版社中國區編輯發展負責人王莉娟博士一行二人應李振院長邀請,訪問分子聚集態科學研究院。王莉娟博士以「高質量期刊論文的撰寫及發表」為題,為廣大師生帶來論文投稿指導講座。副院長李立強、副院長張小濤參加活動。
  • 北京大學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下半年引入2位腦科學青年才俊!
    個人簡介 鮑平磊博士現任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研究員、北京大學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和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他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畢業於南加州大學神經科學專業,2014-2020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實驗室將主要以靈長類動物為模型,採用包括腦功能成像,單細胞記錄,行為,以及神經網絡等多種手段來探索視知覺的神經機理,以加深我們對大腦以及類腦神經網絡的理解。
  • 教師節特刊| 致敬最可愛的人:系統盤點神經(腦)科學的院士
    年當選國際認知科學聯合會主席;2009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中國認知科學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2012年擔任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現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和生物物理研究所認知科學重點實驗室教授、主任,中國科學院-北京醫院腦認知成象研究中心主任。
  • 教師節特刊|致敬最可愛的人:系統盤點神經(腦)科學的院士
    ;2008年當選國際認知科學聯合會主席;2009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中國認知科學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2012年擔任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現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和生物物理研究所認知科學重點實驗室教授、主任,中國科學院-北京醫院腦認知成象研究中心主任。
  • 2019國際腦科學學術峰會在西安舉行
    本次會議的主題以教育腦科學為本,腦神經科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認知科學、臨床醫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相結合,形成平臺效應、融合效應、創新效應、聚焦效應。會議的宗旨在於瞄準國家腦科學發展戰略和兒童青少年腦智開發、腦保護、腦健康市場需求,形成多學科融合、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腦智開發的科技產業創新和交流平臺。
  • 心理所「國際信度與可重複性聯盟」神經影像大數據受到國際關注
    心理所「國際信度與可重複性聯盟」神經影像大數據受到國際關注 2014-12-11 心理研究所   自2014年6月CoRR建立並公開上述數據以來,已經受到生命科學,尤其是神經科學和醫學領域的廣泛關注。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所(NIMH)所長Thomas Insel博士對CoRR做出了很高的評價,認為「CoRR和美國人類連接組計劃(HCP)一樣將對美國國家層面的BRAIN計劃產生巨大影響,尤其是其數據共享的神經信息化平臺將為未來BRAIN計劃的數據共享提供一個參考藍圖」。
  • 「哲學與認知科學的交鋒與交融」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
    10月28-29日,「哲學與認知科學的交鋒與交融」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與認知科學交叉平臺」成立大會召開。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和自動化所、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及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五十餘位專家學者與會。
  • 慧創近紅外腦成像亮相國際意識科學研究會(ASSC 21)
    國際意識科學研究學會(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Study of Consciousness)是一個旨在推動對心理學核心問題
  • 深圳先進院與MIT共建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揭牌
    11月16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MIT- McGovern Brain Institute)合作共建的腦認知科學和腦疾病研究所(下稱腦所)正式揭牌。國際數據集團(International Digital Group,IDG)高級副總裁兼亞洲區總裁熊曉鴿先生,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MIT- McGovern腦研究所所長Robert Desimone教授,轉基因腦疾病動物模型及機理研究領域國際頂級專家、MIT教授、光遺傳學研究開拓者之一馮國平教授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樊建平等人出席並為揭牌儀式見證。
  • 浙大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成立,填補「腦科學」本科專業空白
    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將下設生物學(神經生物方向)和臨床醫學(神經精神醫學方向)兩個本科專業。此前,「腦科學」本科專業在國內尚屬空白。據浙江大學求是新聞網12月28日消息,作為全國首個腦科學和腦醫學領域教學、科研、臨床有機結合的新興學科,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致力於成為國際一流人才匯聚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腦科學交叉研究平臺。
  • 北師大教授劉超:道德認知腦機制研究的探索者—新聞—科學網
    最終,他找到計算機科學與心理學的結合點,在認知神經科學這一交叉領域不斷作出成果。他就是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劉超。 近年來,劉超屢次獲得國家社科重大、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方面的資助,在道德認知的腦機制研究方面奮力創新,不斷獲得新成果。2015年,他還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 軍事醫學科學院認知與腦科學研究中心招聘公告
    軍事醫學科學院是我軍軍事醫學研究機構,認知與腦科學中心是其新成立的具有先進支撐結構的研究單位,擁有高水平研究平臺,鼓勵各實驗室積極開展科學探索、進行富有成效的合作,給予基於績效的晉升和資助,營造一流研究生培養和博士後培訓環境。
  • 心理所「腦與心智畢生發展研究中心「舉辦首次Brain Hack培訓
    4月13至14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腦與心智畢生發展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Lifespan Development of Mind and Brain,簡稱CLIMB)以Imaging Developing Brain-Mind Association in Vivo為主題在京舉辦Brain Hack活動。
  • 德國馬普學會量子光學研究所所長訪問上海光機所
    6月13日,國際著名強場超快雷射物理學家、德國馬普學會量子光學研究所所長Ferenc Krausz教授訪問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並應邀擔任上海光機所第九期「清河之光報告介紹了電子和光的相互作用形成生命的基礎,在物理、化學、生命科學以及信息、工業和醫療技術領域起到關鍵作用。原子尺度的電子運動和光波振蕩的相互作用需要以阿秒的時間尺度來測量。阿秒科學的目的是測量,控制和利用這些過程,並將其從自然世界擴展到人工技術領域。雷射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使得科研人員已經可以觀測和控制這些過去難以觸及的微觀動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