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寒流」不是一回事!二者有區別!

2020-12-04 中國氣象局

  每年冬季都有很多次較強冷空氣南下,造成中國大範圍地區大幅度的降溫。很多媒體都習慣稱之為「寒流」,這種說法不正確的,其實應該稱之為「寒潮」。

  冷空氣

  根據中國氣象局發布八個國家氣象新標準,新發布的冷空氣等級標準表示,冷空氣是指使所經地點氣溫下降的空氣。其劃分原則是受冷空氣影響的地區,在一定時間段內日最低氣溫下降的幅度以及日最低氣溫值兩個指標。冷空氣等級共分5級。將冷空氣分為五個等級:弱冷空氣、中等強度冷空氣、較強冷空氣、強冷空氣和寒潮。

  那麼什麼是「寒潮」,什麼是「寒流」呢?二者如何區別呢?下面作一下具體的解釋:

  寒潮

  寒潮是我國境內常見的一種災害性天氣,發生的次數較多,活動範圍廣大。寒潮,顧名思義是寒冷的空氣像潮水一樣奔流過來的意思,屬於空氣(冷空氣)流動的一種形式。但並不是說所有的冷空氣侵襲過來都叫寒潮,一般是冷空氣侵襲到某地以後,若能使那些地方的溫度在一天(24小時)內降低10攝氏度以上,同時那一天的最低溫度又在5攝氏度以下時,我們才把這股冷空氣叫作寒潮。但因各地受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影響,寒潮標準也不相同。由中央氣象臺2006年制定的我國冷空氣等級國家準中規定寒潮的標準是:某一地區冷空氣過境後,氣溫24小時內下降8℃以上,且最低氣溫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時內氣溫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氣溫下降到4℃以下;或72小時內氣溫連續下降12℃以上,並且最低氣溫在4℃以下。寒潮一般都伴有大範圍的大風天氣,大風之後,嚴寒便接踵而至,會給漁農、交通、建築、花卉甚至人們的健康帶來危害,所以,寒潮來到之前氣象臺要發出寒潮警報。

  寒潮的發生原因

  侵入中國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極地帶、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國等地暴發南下的冷高壓。這些地區,大多是分布在北極地帶,冬季長期見不到陽光,到處被冰雪覆蓋著,停留在那些地區的空氣團好像躺在一個天然的大冰窖裡面一樣,越來越冷、越來越幹,當這股冷氣團積累一定的程度,氣壓增大到遠遠較南方高時,就像貯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機會,就向氣壓較低的南方泛濫、傾瀉,這就形成了寒潮。

  寒潮帶來的結果

  受到寒潮侵襲的地方,常常是風向迅速轉變,風速增大,氣壓突然上升,溫度急劇下降,同時還可能下雨、下雪,出現霜和冰凍現象。寒潮南下,在中國西北和內蒙古及北方地區常有大風沙天氣。在淮河以北地區一般表現為少雨,偶爾有降雪。過淮河後,降水機會增多。在中國冬季,寒潮一般是每隔3~8天出現一次,但比較強大的寒潮,平均每年有4次左右。大致出現在10月底至翌年1月下旬,個別年份在2月下旬也有寒潮發生。當寒潮向南方大規模流動時,暖空氣也隨之「節節敗退」,因此所經過的地區,首先要受到暖空氣的影響,溫度顯著升高。如果所經過的地區原來就已經在暖氣團控制下,那麼在寒潮前面暖空氣不斷輸送之下,也會出現溫度猛烈升高的天氣。因而經常在寒潮之前要暖和一兩天。

  寒潮侵入中國的的路徑

  侵入中國的寒潮並不是每次都一樣,這要看北極地帶和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哪一部分氣壓最高,中國哪一部分氣壓最低。另外還受中國的高山峻岭阻擋的影響。

  寒流

  寒流是指海洋裡的海水從高緯度海區向低緯度海區的大規模流動現象,是屬于洋流(海水)流動的範疇。寒流雖然對沿海地區的氣候有一定影響,但寒流到底不是寒潮。當寒潮或冷空氣南下時,人們會有一股股寒流入侵肌膚的感覺,大家通常把寒潮誤稱為寒流,其實是習慣性的語言錯誤。

  洋流產生的影響

  洋流的主要影響是對大陸沿岸氣候有很大影響,寒流會使流經海區和沿海地帶的氣溫降低、降水減少。暖流流經的海區和沿海地帶,一般較同緯度其它海區氣溫高、空氣溼潤、雨量充沛,有利於農業生產。

  洋流主要成因

  是海面受長期而穩定的風向吹送形成的;此外,還與各地海水的密度、海面的高低、地球自轉偏向力和陸地輪廓、島嶼的分布等有關。各大洋洋流的分布和流動的方向雖然很複雜,但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1.在赤道至南北緯40°或60°之間,形成一低緯度環流,其流向在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成逆時針方向。每個環流的西部都是暖流,東部都是屬於寒流。

  2.在北緯40°或60°以北形成一高緯環流。其環流方向為逆時針方向,環流西部為寒流,東部為暖流。

  3.赤道以北的北印度洋,因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季風洋流。冬季吹東北季風,表層海水向西流,洋流呈反時針方向流動;夏季吹西南季風,表層海水向東流,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4.東西方向流動的洋流,除南半球的西風漂流外,都具暖流性質。

  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寒潮是屬於空氣(冷空氣)流動的一種形式,而寒流則是屬于洋流(海水)流動的範疇。因此,我們說寒潮和寒流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來源:中國氣象科普 責任編輯:王若嘉)

相關焦點

  • 質量和重量是一回事嗎?有什麼區別?
    其實質量只是物體的基本屬性,它並且不隨外界因素的變化而改變;而重量是物體受到來自重力的作用,即來自星球的萬有引力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其實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而重量是一種力,測量方法就很多了,我們可以找一個與重力相同的力,並且大小可知。
  • ppr鋁塑管與ppr水管二者有什麼區別
    家裝中水管的安裝可謂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了,這就涉及到管材了,但是管材在現如今的市場上五花八門,有各種各樣的類型,而管材之間也是有區別的,這就提醒了我們在裝修的時候要按需求選擇,那麼ppr鋁塑管和ppr水管到底有哪些區別呢?咱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 昨日才是是最熱年份,今天就變寒潮預警,寒潮黃色預警來襲
    昨日,世界氣象組織數據顯示:2020年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之一,甚至會與最熱的2016年不相上下。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破紀錄的高溫年份通常像2016年一樣發生在厄爾尼諾事件期間。我們現在正經歷拉尼娜現象,它對全球氣溫有降溫作用,但不足以阻止今年的氣溫升高,今年高溫已經接近2016年的創紀錄水平。由於大氣中溫室氣體排放量越來越高,尤其是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會存在數十年,進而導致地球在未來會變得更暖。有些小夥伴看到這裡就納悶了,小編你一會兒拉尼娜,一會兒厄爾尼諾的,我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這裡簡單明了的一句話概括一下,等會再粗略的介紹一下這2種現象。
  • 寒流暴風雪肆虐北半球 亞歐北美多國交通癱瘓
    印度警方當晚說,自2日以來肆虐印度北部以及東部部分地區的寒流已導致40多人喪生。新華社發點擊瀏覽更多最新圖片  新華網北京1月6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連日來,寒流和暴風雪強烈襲擊北半球,致使亞洲、歐洲、北美洲眾多國家交通癱瘓,民眾正常生活被打亂,並造成百餘人喪生。
  • 符和符籙是一回事?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道門各派都有符籙的傳承,而不同的符籙又是不同道派的標幟。直到今天,正一派仍以授符籙為特色,全真派以授戒為入道與道階升遷的依據,但他們也用符。然而現在多數人對符籙的概念卻常常混淆,比如將符與籙混為一談,認為符就是符籙,其實這是不對的。符籙為統稱,而具體到符與籙,二者有清晰的區別。一、功能有別,不可混而為一符與籙是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的。
  • 螢石直播寒流來襲 聯合多家媒體再顯內容服務實力
    通過螢石直播,網友們可以窩在家裡看雪景——杭州西湖牡丹亭的雪地上漸漸有了遊人的足跡,1月22日下午兩三點,畫面中有人滾了一個多小時的雪球;金華東陽馬上橋村,一天的雪也只在路邊草地裡積起一點點,但雪還在下,每分鐘都有不同的景致。
  • 這次「霸王級」寒潮有多猛?廣東下雪海南降溫,還將向南跨越赤道
    此次寒潮為什麼這麼強呢?  然而這還不是全部,已經有專家表示這次寒潮還將橫越南海和菲律賓一帶,並且還會跨越赤道,難得呀,赤道地區都可以變涼快了。  這股來自蒙古高原的寒流,不但橫掃我國中東部地區,還將橫越大海影響到赤道一帶!這在歷史上都是極少見的。
  • 寒潮黃色預警信號
    其它同寒潮藍色預警信號。 寒潮黃色預警信號 1.江蘇省發布寒潮黃色預警信號 江蘇省氣象臺將寒潮藍色預警升級為寒潮黃色預警信號,預計包括南京在內的據悉,這是自2007年頒布修改寒潮標準以來,南京第一次發布該信號。 江蘇省氣象臺專家介紹,強冷空氣已經開始影響江蘇省,預計未來24小時內連雲港、宿遷、淮安、鹽城、泰州、揚州、南通、常州、南京、蘇州、無錫、鎮江市的最低氣溫將要下降10℃以上,徐州市的最低氣溫將要下降7~8℃,22~23日的最低氣溫:淮北地區-9~-10℃,蘇南地區-4~-5℃,其他地區-7℃左右,全省有嚴重冰凍。
  • 為什麼氣候在變暖,今年冬天仍寒潮不斷?氣候越暖,寒潮越多嗎?
    南方民眾將有機會感受北方人的冬天,但是並沒有雪可以玩,廣東朋友表示再次受到傷害。寒潮是如何形成的?寒潮實際上一種災難性的天氣氣候,不僅僅是降溫就能夠成為寒潮。當來自高緯度的寒冷空氣侵入到低緯度的時候,是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夠成為寒潮的。我國氣象部門規定一天內降溫十度以上,並且最低溫低於5攝氏度才能夠稱為寒潮。
  • 超級寒潮幕後黑手是誰?北極渦旋分裂被迫南下
    這樣一擋的後果是,整個北半球的大氣環流都被它攪得一團糟。  在西西伯利亞下遊地區,極地冰洋氣團被拉扯南下,冷空氣在東西伯利亞堆積,形成一個龐大而深厚的閉合冷性低壓。不料,該市轉眼間便迎來罕見寒潮。  華盛頓  紐約  美國  加拿大  俄羅斯  蒙古  寒潮大家都聽說過,但聽說過「霸王級寒潮」嗎?這幾天,全球許多地方都被「霸王級寒潮」所籠罩,不只是在我國,美國、日本、韓國等全球多地都出現了嚴寒天氣。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寒流」。
  • 寒潮定義及形成原因
    什麼是寒潮  寒潮是冬季的一種災害性天氣,群眾習慣把寒潮稱為寒流。所謂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氣大規模地向南侵襲我國,造成大範圍急劇降溫和偏北大風的天氣過程。寒潮一般多發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時節。我國氣象部門規定:冷空氣侵入造成的降溫,一天內達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氣溫在 5℃以下,則稱此冷空氣爆發過程為一次寒潮過程。
  • 北半球寒流暴雪肆虐 南半球高溫暴雨成災(圖)
    韓國氣象廳官員說,這次降雪是自1937年有記錄以來積雪最厚的一次大規模降雪。  印度 北方地區近日氣溫驟降,致使一些沒有禦寒設施的貧困者或流浪者被凍死。北方邦警方3日說,在過去24小時內,至少有30人因寒冷天氣死亡。此外,2日,10人在一起因冷天大霧引起的火車相撞事故中喪生,並有47人受傷。
  • 什麼是寒潮-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寒潮是冬季的一種災害性天氣,群眾習慣把寒潮稱為寒流。所謂寒潮,是指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寒冷空氣,在特定的天氣形勢下迅速加強並向中低緯度地區侵入,造成沿途地區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這種冷空氣南侵達到一定標準的就稱為寒潮。
  • 氣候專家解析嚴寒天氣寒潮頻發將終結全球變暖?(圖)
    由於持續低溫寒潮天氣,近日河北省秦皇島出現罕見的海冰現象。周雪峰攝(人民圖片)  核心提示  近期,包括我國在內的北半球多個地區遭遇了長時間的寒流和暴風雪襲擊。有觀點認為,這表明,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發生改變,氣候將由「暖」轉「寒」。  什麼原因導致最近頻繁出現寒流和暴風雪?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已經改變了嗎?本報記者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氣候專家丁一匯,就人們普遍關注的這些問題進行深入解析。
  • 幻覺和錯覺不是一回事
    溫哥華英文教練,致力於地道英文表達 有書本裡把幻覺和錯覺並排起來,給人感覺二者是一回事
  • 三維彩超、四維彩超和超聲造影是一回事嗎? 有哪些區別?
    三維彩超、四維彩超和超聲造影是一回事嗎? 有哪些區別?時間:2016-07-02 10:56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維彩超、四維彩超和超聲造影是一回事嗎? 有哪些區別? 三維彩超、四維彩超、超聲造影的區別是什麼呢?這3種雖然都是超聲檢查,但是是有所區別的,不能一概而論。
  • 寒流來襲,兩天內臺灣地區超百人猝死,最年輕僅16歲
    近期,國內寒流肆虐,北方多地出現大幅降溫天氣,部分地區迎來暴風雪。同時南方氣溫也大幅下降,對於沒有集體供暖地區而言,這是一個嚴重的威脅。中國多地遭遇寒潮由於連日來的寒冷天氣,多個省份用電量劇增,比如江浙地區沒有集體供暖,空調製暖導致用電量遠超同期,東北地區更是提前進入嚴冬。
  • 新一輪寒潮又至,2021年越來越冷?科學家:面臨新冰河期威脅
    「地球迎來60年最冷冬天」,2020和2021年交接之際,整個網絡都被寒潮刷爆了,全國都籠罩在三股冷空氣一下,降溫幅度超過16℃,中央氣象臺直接宣布黃色預警已經升級為寒潮橙色預警,這是最近4年來寒潮天氣的最高級別預警!
  • 寒潮來襲,半個歐洲將迎大降溫!
    今年2月14日起,半個歐洲都將受到西伯利亞寒流影響,義大利也會再度迎來大降溫。
  • ...幾多愁,恰似沒穿秋褲遇寒流」 濟南重回「三九寒」今最低氣溫-1℃
    新時報記者王汗冰 攝市民在雨中過馬路 新時報記者於立潮 攝「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沒穿秋褲遇寒流」。遇到26日的寒潮天氣,濟南市氣象臺官方微信也忍不住調侃道:「著實感受了一把什麼叫『頂風冒雨』」。27日夜間到28日晴轉多雲,東北風轉南風都是3級,最低氣溫濟陽區、商河縣-1℃,有冰凍,市區及其他區縣2℃左右,有霜凍,最高氣溫14℃左右。29日多雲轉晴,南風3級,最低氣溫濟陽區、商河縣4℃,市區及其他區縣6℃左右,最高氣溫1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