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青年網》6月9日報導,中國目前55%的紅樹林溼地被納入保護範圍,遠高於世界25%的平均水平。數據還顯示:紅樹林面積20年增7000公頃。這數據讓人大吃一驚。紅樹林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物種?為什麼國家要加大對紅樹林的保護力度?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紅樹林是紅色的樹林嗎?
地球上大部分事物的名字是根據種類來命名的。一看到紅樹林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會問:「紅樹林是紅色的樹林嗎?世界上難道存在紅色的森林?」在這,筆者給大家普及一下。簡單來說,紅樹林並非是指單一的類群植物,而是對一種自然景觀的描述。
什麼是紅樹林?
所謂紅樹林是指分布在熱帶海灘上的鹽生常綠木本植物群落,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主要種類是由紅樹科植物組成的。實際上紅樹林並非是紅色的,而是綠色的。那麼它為什麼叫紅樹林呢?這一命名擄獲了不少人的好奇心。
之所以稱其為紅樹林,是因為紅樹科植物體內含有大量的單寧。當這種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時,就會發生氧化作用,產物附著的枝幹呈紅褐色,因此稱為紅樹林。由於海水的特殊環境,紅樹林植物根系發達,對海岸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紅樹林被稱之為「海岸衛士」。
為什麼要保護紅樹林?
從它的生態效益來看,紅樹林以凋落物的方式為海洋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更是候鳥的越冬場和遷徙中轉站;作為熱帶海岸的重要生態環境之一,紅樹林還為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繁衍棲息的場所。據研究表明,紅樹林區的生物資源量非常豐富,大型底棲動物、鳥類、昆蟲等種類豐富、數量龐大。
再有,紅樹林具有防風固沙、促淤保灘、固岸護堤、淨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其發達的根系能夠有效地滯留陸地所攜帶的沙,以減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而且,紅樹林也為人類帶來了比較高的經濟價值,如工業價值、藥用價值。由此看來,可以說紅樹林「渾身是寶」。
但是,紅樹林的生存現狀不容樂觀。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如圍海造田、圍海養殖、亂砍亂伐等行為,使得我國紅樹林面積曾經一度銳減。然而,近年來,隨著國家把紅樹林納入保護範圍和公民的保護意識增強,我國的紅樹林現狀得到了好轉。總的來說,我們保護紅樹林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紅樹林本身的生態效益,二是其生存現狀,三是出臺的政策。
怎樣保護紅樹林?
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了一些政策來保護紅樹林。例如:加大保護力度,把紅樹林納入保護範圍。筆者以為,保護紅樹林,還要建立健全法律機制,加快紅樹林保護的立法進程。除此之外,也要考慮紅樹林的修復工作。從內在、外在因素出發,為紅樹林「保駕護航」。
今年世界海洋日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這一「特別點名」讓紅樹林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紅樹林作為海洋的生態系統,對地球的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保護紅樹林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工作。對於紅樹林,你怎麼看待的呢?
參考資料:《中國青年網》6月9日文章《我國紅樹林面積20年增7000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