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體一般指的是覆蓋在地表表面的江河湖泊等自然形成的水體。
自來水是指通過自來水處理廠淨化、消毒後生產出來的供人們生活、生產使用的水。生活用水主要通過水廠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來水廠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相關衛生標準》,經過沉澱、消毒、過濾等工藝流程的處理,最後通過配水泵站輸送到各個用戶。
自來水為什麼不能用來養魚?
家庭養魚是一些人健康有趣的愛好,可是一些從未養過魚的人卻常常會碰到麻煩:他們直接用自來水養金魚,即便換水和餵食很勤快,要不了幾天,金魚還是會陸續死亡。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知道,自來水是由水廠通過管道送到居民家中的。自來水的原水取自江河湖泊等自然水體,其中含有大量雜質和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因此,自來水在出廠前需要經過過濾和消毒,一般採用在水中加氯的方法來殺滅其中的有害於人體的物質。出廠的水雖然達到了純淨的標準,但是由於自來水從水廠出來到居民家裡,還有很長的管道,在長時間經過各類管道的「路途」中還有可能滋生細菌。因此,為了確保安全,出廠時的自來水中還含有微量的氯及其他消毒劑。所以說我們不能直接飲用「生」自來水。
所以,自來水養魚容易造成死亡的原因就很清楚了,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氯等消毒劑,雖然極其少量,但它們在水中形成的強氧化性的次氯酸,都會輕而易舉地讓小金魚喪命。
雖然氯氣是有毒氣體,但是,在自來水中的含量極少,且氯氣容易揮發,靜置一定時間或者煮沸就能直接去除。如果放置一定時間,水中的氯氣將會全部揮發,這時再用來養魚就比較安全了。
自來水
你了解自來水中的餘氯嗎?
一般情況下,自來水中的氯含量在每升1毫克以下,低於每升5毫克的WHO標準。氯含有刺激性氣味,當水中氯含量超過每升2毫克時,多數人就能聞到。味覺靈敏的人甚至能嘗出0.3毫克每升的氯含量。
可以這樣說,只要沒有聞到或者嘗出自來水中的氯味,就不用擔心其中的餘氯。就算是有一點餘氯,在蒸煮東西時,也會把氯分解。前兩者不會蒸發,後者不會影響健康,擔心有氯可算是杞人憂天。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 呂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