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理學如何向前突破——新量子革命

2021-01-09 量量度子

量子度量——四、新量子革命

一百二十年前,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威廉.湯姆生(即開爾文男爵),針對當時的物理學現狀,提出了「烏雲說」。烏雲說對後世影響巨大,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郎克提出了量子假設,解釋了第一朵烏雲。猶太裔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了相對論,解釋了第二朵烏雲。

歷史總是輪迴的,用開爾文男爵說過的話描述現代物理學現狀,一點都不過時:「有量子理論和相對論兩大基礎理論的支撐,現代物理學的大廈已經落成,近幾十年的現代物理學發展,我們做的只是一些修飾工作,完善和驗證兩大理論。」這句話說得有一定道理,現代物理學發展陷入困境,物理學分支越來越細,研究的也越來越通徹,但沒有顛覆性的突破。雖然有弦理論發起革命的號角,但目前還無法推倒舊物理大廈。這一次,不再是物理學上空的小烏雲,有人認為,物理學遇到了屏障,難以突破。很多人都在尋找,現代物理學新革命的火種在哪裡?

回顧量子理論的發展,馬克斯.普郎克1900年底提出了量子假設,解釋了黑體輻射,打開了舊量子理論的大門。隨後,幾位大神相繼出手,1905年,愛因斯坦用光量子假設解釋了光電效應;1913年,玻爾在盧瑟福有核模型的基礎上運用量子化軌道,建構了氫原子的玻爾模型,成功地解釋出氫原子的發射譜線。至此,舊量子論取得了初步勝利。在這其中,玻爾、索末菲、薩特延德拉·玻色和其他物理學家也為發展量子理論做出了很大貢獻。

舊量子論雖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存在一系列問題。此時,幾個年輕人站了出來,發起新革命的衝鋒,先是1925年,海森堡拋棄了電子軌道,用矩陣力學解釋電子運動獲得了成功。一年多後,1927年,海森堡提出不確定性原理,創立了量子論的基本原則。在此前1923年,德布羅意提出了物質波假說。1926年薛丁格沿著物質波概念成功地找到了電子的波動方程,並由此創建了波動力學。幾乎與薛丁格同時,1925年9月,玻恩與另一位物理學家約丹合作,將海森堡的思想發展成為系統的矩陣力學理論。不久,狄拉克改進了矩陣力學的數學形式,使其成為一個概念完整、邏輯自洽的理論體系。1926年薛丁格發現波動力學和矩陣力學從數學上是完全等價的,由此統稱為量子力學。1928年狄拉克將相對論運用於量子力學,預言了反物質,又經海森堡、泡利等人的發展,形成了量子電動力學。

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玻爾的互補原理、波恩的波函數統計詮釋、泡利不相容原理以及相關聯的量子觀念,構成了量子力學的基本原則。

我們從簡單的量子理論發展中可以看到,有的理論是革命性的突破,有的理論是順著上面思維的延展,思維的進一步延展也很偉大,也不是一般人輕易能夠做到。但推動理論跨越式向前發展的爆破點,關鍵是革命性的觀點。比如普郎克的量子假設,比如德皮羅意的物質波,比如狄拉克的反物質,再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都是顛覆性的觀點,看似違反常識,卻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而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受困,缺的就是一個革命性的爆破口。

其實,很多人已經意識到,時間可能是影響物理學向前發展的關鍵。在牛頓體系中,時間是上帝一般的存在。在相對論中,時間是相對的,但愛因斯坦賦予了時間一個特權,因果律,愛因斯坦至死也不完全接受哥本哈根詮釋,就是不願意放棄以時間為基礎的因果律。然而時間只是一個物理量,他不可能脫離於物質和能量存在。我們要尋找的是可以描述成時間的物理現象,這個現象即滿足物質和能量的運動規律,也要和之前的時間概念沒有太大衝突。而我們驚喜地發現,從量子論出發,物質能量轉換速率就能滿足以上的設定,時間是一種速率。

我們已經大致搞清楚,構成物質的最小或最基本單位的是61種基本粒子(如果算引力子就是62種),其中有一部分粒子是傳遞各種力,力的傳遞我們觀測到就是輻射和吸收各種粒子。如果我們學習一百多年前,物理學家解決熱輻射困難的思路,先易後難,從簡單處入手,我們先考慮只有向外輻射粒子的情況,至於他們為什麼向外輻射,宏觀尺度上,是能量高的向能量低流動的一種追求能量平衡的現象。物質輻射粒子,失去能量,直到最後消亡,物質不存在了,這一過程就是時間的流逝。在微觀尺度,粒子的交換與運動更為複雜,能量轉換躍遷頻繁,表現出一定的隨機性,時間變為不確定值。

我們將物質輻射粒子能量轉換的速率描述為時間,為了敘述方便,借用質能公式的名稱,暫時稱為質能速率。用質能速率定義時間,得到的結論與現代物理現象十分相洽,而且可以解決很多困擾物理學發展的疑問。質能速率定義時間,我們就有了計算和測量的標準,可以看到,因為質能速率的定義,質能速率所定義的時間,就存在一個適用範圍。他適用於物質構成的宇宙,但不包含黑洞內部。適用於部分微觀世界,觀測不到質能轉換的粒子不適用。當人們為超光速、量子糾纏等現象迷茫爭吵的時候,可以換種思路,沒有時間這個物理量,我們可不可以解釋宇宙呢,我想是可以的,因為我們會找到更基本的物理原理,比如能量守恆,或者以後我們能發現質能速率時間定義以外的時間定義,比如比粒子更微觀的結構之間的物理現象,物理學家已經發現,弦理論就具有這個潛力。所以,質能速率還是一個紐帶,連接相對認、量子理論和弦理論的紐帶。

未完待續

獻給八千女神——量量度子

相關焦點

  • 現代物理學大廈的側傾與扶正
    現代物理科學大廈的側傾是必然的,否則就無法建立新的物理科學大廈。因此,不考慮這種能量和空間的一一對應關係,不考慮這種能量變化與空間變化的一一對應關係對於現代物理學理論的發展是有所欠缺的。能量與空間的關係問題不研究清楚,能量屬於誰、空間和時間屬於誰的問題不研究清楚,能量、空間和時間是否是系統化的問題不研究清楚,對於現代物理學理論的發展就有所欠缺。我們對於時空觀的認識沒有更大的突破,現代物理學理論也就不會有更大突破。
  • 物理學近100年沒有重大突破,這是真的嗎?聽科學家是如何解釋的
    而從事物理學研究探索的科學家也是最多的,而數百年的科學史上,出現的引領人類科技快速前進的偉大科學家也基本都是物理學家,比如牛頓和愛因斯坦。物理學對人類的科技發展非常重要,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加入到此行列,可是在科學界一直都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有人認為物理學在近100年來並沒有重大突破,這是真的嗎?可能有人會說了,如果物理學沒有進步,那近百年來,不斷升級的科技是如何出現的?
  • 為什麼近100年來物理學停滯不前,沒有重大的突破了?來看看
    為什麼近100年來物理學停滯不前,沒有重大的突破了?來看看在世界物理學發展史上,可以說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物理學顛覆了整個世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取得了重大突破,為整個現代物理學奠定了重要基礎。對於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人類社會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無悖論新概念物理挑戰現代物理學
    我只關心物理學科學的發展,堅持系統唯物論使我認識到現象學現代物理學的錯誤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場物理 歷經一個多世紀現代物理學不能突破「特殊物質」就是充斥全宇宙的場物質,1)不能認識到宇宙物質統一性:場物質與普通物質具有相同的基本粒子:正負電子;2)不能認識到宇宙場統一性:同一種場物質以不同條件,不同運動形成六種基本作用力場,主宰宇宙演化運動;3)不能認識到宇宙簡潔性
  • 為何在20世紀初之後,物理學就開始停滯不前?難道沒有重大突破了
    但是自從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物理學發生了顛覆性的突破後,為何近百年來物理學開始停滯不前了?難道是因為物理學家已經沒有什麼重大突破了嗎?在物理學發生顛覆性的突破後,我們發現愛因斯坦建立了相對論,將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推翻了,而量子力學也改變了人類對物質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同時也讓人類認識到微觀世界不再呈現宏觀世界的準確性,而是變成了測不準原理等等,但是我們也發現了如今距離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已經有一個多世紀了,但是物理學卻再也沒有出現新的突破,這是怎麼回事呢?
  • 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
    19世紀末,物理學上空飄著兩朵烏雲。它們分別引發了兩場重要的革命:量子理論和相對論。量子力學以驚人的精確性,準確地描述了我們周圍的一切:它能解釋原子如何運動,分子如何形成,事物為什麼會有顏色。在我們製造計算機所需要的那些電子設備時,它也同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 諾獎得主丁肇中寄語復旦新生:推翻多數人觀點才能向前走
    當天,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為新生寄語。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發言。 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圖丁肇中:推翻大多數人的觀點才能向前走在開學典禮上,一位重量級嘉賓的出席讓全場學生振奮不已。這位嘉賓就是復旦大學校董、復旦大學榮譽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丁肇中在發言中說,他的家族和復旦大學有著百年淵源。
  • 為什麼有人說:最近100年物理學的突破放緩了?
    常常會有人說,現代物理學的發展速度好像放緩了。那有沒有什麼證據呢?其實也有,我們會發現,學自然科學的專業的許多同學,在畢業之後,很難再繼續從事本專業的研究,這裡的主要原因就是目前的理論物理學的發展到了瓶頸。那是不是這就意味著物理學的發展放緩了呢?客觀地說,即便是如此,也不能說物理學的發展放緩了。
  • 現代物理學·科幻·當代藝術
    識別圖片二維碼報名觀看直播呼吸公社 | 雲飯局 No.8現代物理學直播時間:8月15日 20:30-23:00出品:伺服器藝術顧振清現代物理學所提出的解釋世界的理論模型這些思想實驗與既可證實又可證偽的科學實驗一起,共同推動現代物理學和人類知識的不斷發展。當代藝術恰恰也是一種不斷追求超越性和超脫性的思想實驗。
  • 現代物理學中最令人尷尬的一張圖表
    —— 費恩曼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量子力學是在1920年代被建立起來。到了1932年,約翰·馮·諾伊曼第一個嚴謹地構建了量子力學的完備數學表述體系,現在被稱為狄拉克-馮·諾伊曼公理體系(這一理論體系是在其專著《量子力學的數學基礎》中提出的)。自此,量子力學通過了所有的實驗檢驗,成為了現代物理學最重要的理論。如果沒有它,有許多現象都無法解釋。
  • 直播預告 | 【雲飯局】現代物理學·科幻·當代藝術
    (識別圖片二維碼報名觀看直播)呼吸公社 | 雲飯局 No.8現代物理學·科幻·當代藝術直播時間:8月15日 20:30-23:00出品:伺服器藝術現代物理學所提出的解釋世界的理論模型。這些思想實驗與既可證實又可證偽的科學實驗一起,共同推動現代物理學和人類知識的不斷發展。當代藝術恰恰也是一種不斷追求超越性和超脫性的思想實驗。
  • 超越宇宙速度極限(光速)行進,它打破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執著於翹曲飛行的科學家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移動速度超過宇宙速度極限(光速)是科幻小說中的一種幻想,它打破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但是在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大學的一個工程本科生的名字叫約瑟夫·阿格紐夫的看來,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理論。
  • 現代輪藻植物群起源向前推進800萬年
    經過不斷的演化,我們現代所看到的輪藻植物群,僅包含一個科,即輪藻科。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現代陸地生態系統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團隊」的李莎博士、王啟飛研究員和張海春研究員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萬曉樵教授、張翼翼教授以及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Martín-Closas教授合作,研究了松遼盆地「松科1井」(南孔)的輪藻植物群,將現代輪藻科繁盛的時間向前推進了800萬年。
  • 諾特定理:引領物理學100年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20世紀是經典物理學的終結,現代物理學的開始,提到現代物理學,大家可能想到最多的就是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這對現代物理學的雙子星,或者是波粒二象形、薛丁格的貓、海森堡測不準定理等,可是要提起現代物理學,是絕對不能少了這個偉大的定理—諾特定理,它是20世紀、21世紀物理學的指路明燈,引領了物理學 100 年的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 為什麼物理學近百年都沒有重大突破了?物理學家含淚透露實情!
    從牛頓,麥克斯韋等建立經典物理學,再到愛因斯坦等建立現代物理學,中間也經過了數百年的歷史。而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提出距今才百年時間,人們還處在對現代物理學的完善階段。而且從上世紀中葉,人們更多發展的是對現代物理學的應用,從量子力學發展到固體物理,再到半導體物理,才有了我們的光電通訊和網絡社會。
  • ​現代物理學革命(慕課講稿)
    我們今天要探索的內容是「現代物理學革命」(The modern revolution in physics)。這個話題分為現代物理學革命的序幕、相對論的建立、量子力學的建立三個小節來講。「現代物理學革命」是一個公認程度很高的概念,與之前哥白尼到牛頓那一段被稱為「近代科學革命」一樣,基本上沒有什麼爭議。
  • 愛因斯坦,名副其實的現代物理學之父
    對於學習物理的學生來說,愛因斯坦是現代物理學之父沒有問題,他們只會戲謔的比較愛因斯坦和牛頓到底誰高出了幾釐米。但是,對於普通公眾來說,這篇新聞有誤導性。在科學合作中,有名譽被盜取的現象。其中在物理學家中引起眾怒的,是在1967年當時的女研究生貝爾發現了脈衝星(這些星星發出周期性很強的信號,當時她的小組認為是外星人發出的,於是稱它們為小綠人1號,2號,3號等,但後來才知道這是一種很緻密的星體自旋時發出的電磁波,於是人類發現了脈衝星),但是僅其導師休伊士獲得了1974年的諾貝爾獎,獲獎原因就是發現了脈衝星,而把她忽略掉了。這件事,有非常多科學家為其鳴不平,至今方休。
  • 附:《現代物理學基礎問題研究》後記
    這樣的真空又如何對稱性破缺呢?雖然來自凝聚態物理,對稱性破缺概念一旦移植到粒子物理學,就變得荒唐無比。對於希格斯粒子是否存在,霍金曾與人打賭。作為一個悲觀主義者,他賭「無」。這位躲在果殼裡的聖徒,這次也許壓對了籌碼。除了規範場的拉氏量外,非阿貝爾規範場運動方程也必須滿足規範不變條件,物理學家們怎麼可以把這一點給忘了呢?
  • 物理學快100年沒有重大突破,人類科學被高等文明「限制」了?
    「現代物理學之父」「科學方法之父」「現代科學之父」,這些稱號都可以證明伽利略對人類科學發展做出的貢獻。頂級物理家合照但是在最近幾年,「物理學發展停滯」,「人類科學停滯」的觀點逐漸出現,物理學確實有80多年沒有重大突破了
  • 超越宇宙速度極限(光速)行進,它打破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執著於翹曲飛行的科學家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移動速度超過宇宙速度極限(光速)是科幻小說中的一種幻想,它打破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但是在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大學的一個工程本科生的名字叫約瑟夫·阿格紐夫的看來,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