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復旦大學舉行了2019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來自世界各地的3900餘名新生參加了典禮。
當天,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為新生寄語。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發言。 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圖丁肇中:推翻大多數人的觀點才能向前走
在開學典禮上,一位重量級嘉賓的出席讓全場學生振奮不已。這位嘉賓就是復旦大學校董、復旦大學榮譽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
丁肇中在發言中說,他的家族和復旦大學有著百年淵源。「我的祖父在這兒念書,我的父親在這兒教書,我現在在這給大家演講。」
1976年,丁肇中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談到和物理的結緣,他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說,父親是數學系的教授,母親是心理系的教授,兩人都非常反對自己學習物理。「他們跟我說,學物理不是每個人都能學的,要有特別的天賦。我就跟他們說,一個人在世界上只走一次,要靠自己的興趣,為了這個興趣才向前走,這才是有意義的。」
他還打趣說,距離自己獲諾貝爾獎已經過去40多年,幾乎認識每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他們中間,沒有一個是考第一名的,主要的原因,特別是我自己,就是只對一兩門科學有興趣。」而這一兩門科學,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衝刺研究。
「你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書本上的東西都是別人已經做完的,那向前走就一定要推翻書本上的知識,只有這樣才可以向前走。」他勉勵新生,自然科學的精神,不是少數服從多數,而是多數服從少數。「把大多數人的觀點推翻以後,才能向前走。」
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發言。 復旦大學 供圖
許寧生:放下考入復旦的榮光
在當天的本科生開學典禮上,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在祝賀新同學成為「復旦人」以外,還勉勵同學們放下考入復旦的榮光,認真思考如何讓自己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貢獻者。「思考大學學習意味著什麼?復旦大學學生這一新身份意味著什麼?未來四五年的大學生活應該怎樣度過?」
許寧生說,大學生的任務不止於「學」,你們還必須學會獨立地選擇學什麼、如何學,怎樣在幹中學。「既要找準定位,把握方向,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規劃好自己的人生;也要在打牢專業基礎的同時,更多關注學科前沿、關注學科交叉領域,敢於自我突破、自我創新,積極參與融合創新,以開放的視野去開闢更大的世界,做掌握未來的復旦人。」
許寧生還指出,大學是一個促進個人自由發展的平臺,但自由絕對不意味著放任自流、任其所為。自由的前提是自律,他人的自由是你個人自由的前提,唯有自律才能實現更大的自由。他提醒新生,「進入復旦不過是你們在人生的長跑中取得了一個不錯的起跑位置,但暫時的領跑不意味著永遠領先,只有通過持續努力、刻苦鑽研,才能保持、鞏固和擴大你們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