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前沿進展,掌握最新動態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聞
撰文 | 黃 華 黃宇翔 陸 飛
責編 | Yuki醬
● ● ●
1、利用真菌製造皮革,或將減少殺戮和化石燃料消耗
圖片來源:Pixabay
傳統皮革需要從動物身上獲取,鞣製過程也需要使用有害物質;塑料生產的合成皮革無需殺死動物,但要消耗化石燃料。本周,維也納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首次用真菌製造出了皮革。研究人員通過對真菌生物質進行物理和化學處理,使之具有類似皮革的特性。這種真菌皮革的生產過程排放的二氧化碳極低,產品也可以被生物降解。研究人員同時指出,獲得均勻一致的菌絲體是大規模生產真菌皮革的最大挑戰之一。
文章連結:
https://phys.org/news/2020-09-leather-like-materials-fungi.html
2、城市空氣汙染,瀝青也有 「功勞」
圖片來源:Pixabay
現代城市中瀝青可謂無所不在,然而瀝青的化學排放卻往往被人忽略。本周,來自美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指出瀝青其實是城市地區空氣汙染物的重要來源。研究人員模擬了瀝青的不同生命周期(存儲、鋪路、樓宇使用)並測量了排放的氣體。結果顯示,普通路面和屋面瀝青在各種典型的溫度和太陽條件下都會產生複雜的有機化合物混合物,比如二次有機氣溶膠(SOA,PM2.5 的重要成分)。隨著太陽輻射的增強,瀝青的排放會進一步增強,炎熱的夏天裡城市瀝青的SOA排放甚至可能高於燃油機動車的排放。研究人員指出,建造更環保的道路可能與生產環保能源的汽車同樣重要。
文章連結: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36/eabb9785
3、防止減肥反彈的妙招是…… 吃自己的便便?
圖片來源:Pixabay
好不容易節食瘦下來的幾斤肉,稍微嘴饞就會立刻長回來,實在令人懊惱絕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以色列的科學家另闢蹊徑,將希望寄托在腸道微生物上,他們的成果於近期發表在《消化內科》(Gastroenterology)上。研究人員招募了90名成年肥胖人士,首先通過嚴格的節食方案幫助他們減肥,同時收集他們糞便,將其加工製成膠囊。當他們節食結束、恢復正常飲食後,研究者給一部分人吃他們自己的糞便膠囊—— 結果表明,停止節食後,雖然所有人的體重都發生了反彈,但採用 「綠色地中海式飲食」 節食方案後再吃自己的糞便膠囊的人,體重反彈僅為17.1%,遠低於安慰劑組的50%。
文章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6508520351118
4、斷肢再生,人類為什麼會輸給魚?
圖片來源:王偉
為什麼我們身上被劃傷的傷口可以癒合,但手指被截掉了卻無法再生?近期,斯託瓦爾斯研究所的科學家通過比較非洲鱂魚、斑馬魚和小鼠發生組織損傷後的轉錄調控變化,發現鱂魚和斑馬魚這兩種再生能力較強的魚類在經歷截肢手術後,會有一些共同的基因調控元件被激活表達。有趣的是,在哺乳動物中同樣存在這些基因調控元件,並且在組織損傷時也會被激活,但由於調控的下遊基因不同,這些元件的激活僅能介導損傷修復,而無法實現組織再生。研究者推測,哺乳動物中這些響應傷害威脅的基因調控元件,可能是在演化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了誘導組織再生的功能。
文章連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08/eaaz3090
5、止痛藥除了止痛,還能讓人更愛冒險?
圖片來源:Pixabay
對乙醯氨基酚,也叫撲熱息痛,是最常見的止痛藥—— 泰諾、白加黑、必理痛等常見止痛、退燒藥的主要成分。除了消除疼痛外,對乙醯氨基酚還可能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先前發現,服用對乙醯氨基酚會同時減少正面和負面的情緒,如受傷後的感知的下降、對他人痛苦或者自己的快樂都變得冷漠。近期研究表明,對乙醯氨基酚還能使人變得更愛冒險。研究中,相比對照組,實驗組中服用了藥物的人員更容易接受蹦極、在工作會議中談論一個不受歡迎的話題等普通人覺得風險較高的事情。在一項遊戲中,受試者也更容易為了得到獎勵而選擇風險較大的策略。研究人員指出,儘管對乙醯氨基酚對冒險行為的影響程度並不大,但考慮到每年服用它的人數十分龐大,潛在的不利影響仍值得人們關注。
文章連結:
https://academic.oup.com/scan/advance-article/doi/10.1093/scan/nsaa108/5897711
6、科學家發現11種會走路的魚
圖片來源:https://www.floridamuseum.ufl.edu/science/study-suggests-11-fish-species-capable-of-walking/
你可能很少有機會看到走路的魚,但它們真實存在,而且種類可能還不少!早在四年前,新澤西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就發現了一種稀有的魚類,它們能在 「水底漫步」。這種魚穴居在泰國水域,沒有眼睛,但它們的鰭強勁有力,可以在水底行走,並在洞穴內的石頭間攀爬。四年之後,研究人員又發現了11種會走路的魚類。實際上,要觀察到魚類行走這一過程並不容易,但研究人員通過CT掃描魚類的骨骼結構,可以確認它們是否有行走能力。因為一般魚類的脊椎和腹鰭之間並沒有連接件,但新發現的這些魚類在脊椎和腹鰭之間有發達的骨骼結構,這能使得它們能用鰭行走。
文章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jmor.2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