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國際焊接大賽中勇奪銀牌,頭頂全國技術能手、四川省勞動模範、「天府工匠」、「成都工匠」等眾多榮譽;他是國家重點實驗室、多家校企聯合實驗室主要參研人;他是勞模創新工作室、首席技師工作室的領辦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多次獲得航空工業科學進步一等獎等榮譽;他是職業化、高水準的技能人才,是航空工業焊接技術的領軍人物。他就是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航空工業成飛電焊技能專家——林波。
自1989年進入成飛公司那天起,追求卓越的品質就在林波的心中根深蒂固。一晃32年過去了,在鮮花和掌聲中,他用焊槍舞出創新的音符,用激情和信念詮釋著亮麗的人生。他先後牽頭承擔並圓滿完成上百項重點焊接技術攻關項目,摸索出新的焊接方法填寫專業技術領域空白,獨創了國內領先的混合支撐設計方法,申請多項發明專利,為行業內的焊接技術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業精於勤 學海泛舟
焊接工作做起來並不難,但想要做好卻很難。林波要求自己,每一個焊接參數、每一項新技術都要學懂、弄通。將產品做成「工藝品」,是他的目標。他將自己不斷學習的理論知識付諸實踐,將自己的創新發明寫成專利,歸納總結,時間的沉澱讓他的技術逐漸爐火純青。
他致力於焊接技術研究,先後掌握了手工氬弧焊及電弧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真空氬弧焊、自動氬弧焊、真空電子束焊接、3D列印等多種焊接方法,參與了「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航空工程焊接與連接實驗室」「導管精確製造聯合實驗室」等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工作,以精湛的工藝和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成了國內首屈一指的焊接技能型工匠。
質量衛士 碩果纍纍
作為焊接領域前沿技術研究主要參研人,他不斷開拓創新,攻克了科研生產中數不清的難題,為公司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殲10飛機受油管生產任務中,如何能提升空中受油管真空氬弧焊焊接質量,如何能提高產品合格率?林波潛心鑽研真空手工氬弧焊焊接要領,帶領團隊共同攻堅,提出大間隙U型坡口焊接方法,該項技術在多批次的型號研製生產中成功應用後,使產品合格率由80%提高到100%,創造經濟效益1000餘萬元。
針對複雜難成形零件開展工藝攻關,林波獨創「一種用於增材製造的混合支撐設計方法」,該支撐由下方的鏤空支撐和上方的網格支撐組成,根據支撐大小選擇不同的設計方式,解決了細高支撐易被刮壞、大尺寸支撐成形時間長、浪費材料的問題,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林波用精湛的技能開拓創新,在2014~2018年間,獲得公司級以上技術創新類獎勵十餘項,目前已有多項創新成果申報國家發明專利。
潛心鑽研 不辱使命
時刻瞄準國際水平,已成為林波奮鬥的目標。導管是飛機的關鍵零部件,其工作壓力也是評判飛機性能和先進程度的重要指標。國外飛機已達到35兆帕甚至42兆帕工作壓力,而我國由於焊接技術限制,仍長期使用21兆帕、28兆帕液壓導管。林波找到差距,對標國際一流技術,不局限於高壓導管只能手工焊接的傳統工藝,利用多年積累的豐富的焊接參數經驗,合理調整焊接電流及氣流量,成功將導管進行自動化焊接,且焊接合格率由不足70%提升至95%以上,滿足了工程應用要求。
為了提高國內焊接水準,將先進工藝形成規範,林波在完成技術攻關後,主動找到技術人員,探討參數收集辦法、工藝規範編制細節,最終共同起草的《高壓導管焊接技術草案》通過評審,指導著零件的規範生產。現在35兆帕高壓導管已在多個批架次飛機上實現裝機應用,對提升飛機性能起到了關鍵作用。而35兆帕高壓導管也成為我國航空技術領域使用的最高壓力,引領行業發展。
傳道授業 花開滿園
2011年,成飛成立了一支以林波為技能帶頭人、平均年齡只有26歲的焊接技能團隊。為了提高團隊技能水平,他無私傳承技術,不斷培育新人,參與編制《新員工培訓教材》,根據每個青年學習能力制定相應的傳授計劃,精心傳授專業知識和焊接操作技能技巧,將手中的絕技絕活傳授給新員工。
2019年以來,他又先後領辦公司「林波勞模創新工作室」和公司鈑鉗加工廠「林波首席技師工作室」,大力弘揚和傳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充分發揮技能大師工作室在技能傳承、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優勢和作用,積極參加各類「師帶徒」活動。在他多年的悉心指導下,已培養了1名集團特級專家、2名高級技師、4名技師、4名高級工,有2名徒弟在成都市的焊接技能比賽中獲得好成績。這支團隊也成了公司的生產技能骨幹,成了焊接領域的「王牌軍」。
承載夢想,肩負使命。歷史已成過去,焊接大師林波,正以他樸實的工人本色和不平凡的工作業績,與航空戰線的衛士們一起,用青春與熱血、拼搏與超越抒寫中國航空的華美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