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上的今天」科學家首次測出星際空間反物質流

2020-11-05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1979年10月30日,美國科學家最近利用高空氣球,測出了星際空間的反物質流。這是在地球上的實驗室以外第一次發現反物質。

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的科學研究人員最近把60層樓高的充氦大氣球放到35公裡的高空。氣球上裝載了5000磅重的高靈敏度科學探測器材,其中包括一個300磅重的低溫超導磁體。氣球在高空中飛行了8個小時,它的探測器的磁場測獲了28個反質子。

科學家們認為,這一發現對宇宙起源的研究將發生重要影響。

據報導,研究基本粒子的科學有在幾十年前就得出結論,每一種正常粒子都可能有相應的、電荷相反的反粒子存在。如帶陰電的電子有帶陽電的反電子,帶陽電的質子有帶陰電的反質子。而且,在實驗室的試驗中,物質和反物質相撞時,兩種粒子都消失而產生出能量和新的粒子。

現代天文學和宇宙學上使人困惑的問題之一是,在宇宙空間明顯地沒有發現反物質。一種宇宙理論認為,在宇宙創始時曾形成數量相等的物質和反物質。為了解釋為什麼沒有在宇宙空間發現反物質的現象,有一部分天文學家認為,由於反物質內在的不穩定,自從宇宙創始到現在,反物質已經衰變殆荊美國科學家的這次重大發現否定了這種解釋,它證明了作為反物質的主要形式的反質子是穩定的,而且可以存在千百萬年。

文章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人類首次捕捉反物質 微量破壞力超過氫彈(組圖)
    《星際迷航》在《星際迷航》系列電視和電影中,反物質反應堆驅動「企業」號進行太空之旅。雖然這次實驗不可能令科學家研製出曲速引擎飛行器(WarpEngine)、反物質驅動裝置,或是找到比《星際迷航》光速旅行更快的旅行方式,但卻有可能揭開宇宙起源之謎。  《天使與魔鬼》《達文西密碼》姊妹篇《天使與魔鬼》電影中,藏匿在羅馬的反物質炸彈成為電影的主線。不過,製造和保存微量反物質是一件非常困難和耗資巨大的事情,用於製造超級武器的前景更是距離現實非常遙遠。
  • 人類首次捕捉反物質 一丁點就能摧毀一個星球
    雖然這次實驗不可能令科學家研製出曲速引擎飛行器(WarpEngine)、反物質驅動裝置,或是找到比《星際迷航》光速旅行更快的旅行方式,但卻有可能揭開宇宙起源之謎。  《天使與魔鬼》《達文西密碼》姊妹篇《天使與魔鬼》電影中,藏匿在羅馬的反物質炸彈成為電影的主線。不過,製造和保存微量反物質是一件非常困難和耗資巨大的事情,用於製造超級武器的前景更是距離現實非常遙遠。
  • 反物質是什麼?500克釋放能量超史上最大氫彈
    2016年3月在中國上海的雷射粒子實驗室,科學家通過雷射脈衝輸出撞擊高溫高壓下的氣團靶,產生了高能電子流,電子流再和質量數較大的放射性固體靶相撞,輸出高能的伽馬射線,伽馬射線再和質量數較大的原子核對撞,由此產生了帶有正電的電子,再通過洛侖磁力在磁場中歸類,完成了歷史性的壯舉
  • 反物質是什麼?500克釋放能量超史上最大氫彈
    反物質是正常物質的反狀態。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正電子、負質子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電量相等但電性相反。科學家設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構成的物質,也就是反物質。電子和反電子的質量相同,但有相反的電荷。質子與反質子也是這樣。
  • 人類首次俘獲反物質 幾克即可毀滅地球
    在美國科幻片《星際迷航》裡,太空人把反物質用作星際飛船燃料。而在美國作家丹·布朗暢銷小說《天使與魔鬼》中,犯罪集團企圖從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盜取反物質,用以炸毀整座梵蒂岡城。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北京時間18日發布報告,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成功製造出38個反氫原子,並利用磁場使其存在了「較長時間」。這是科學家首次成功「抓住」反物質原子。
  • 俄國官員說金星是「俄羅斯的星球」,直接快進到星際移民了?
    換言之,大家晝思夜想的外星生命,或許就存在於太陽系裡,所以這個發現也被稱為今年最勁爆的科技新聞。據多家媒體報導,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宣稱:金星是「俄羅斯的星球」。」還是過了,畢竟根據《外層空間條約》,大家都沒有所有權。
  • 科學家全面揭秘反物質疑雲:如何製造反物質
    宋斌攝  歐洲核子中心在反物質研究領域邁出重要一步,引起世界關注。這裡的科學家上個月成功地將反氫原子「抓住」長達1000秒的時間,打破了迄今為止反物質留存時間的最長紀錄。如此長的時間足夠科學家對之進行分析並進一步研究其相關屬性,進而探索宇宙起源和檢驗宇宙大爆炸理論。  核子中心總主任羅爾夫·霍伊爾幾天前又透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一份重要研究報告將於今年底或明年初公布於眾。
  • 如果大規模發現反物質,星際旅行將被實現
    在人們認識宇宙的過程中,尤其是大爆炸理論的提出,科學家們認為,大爆炸的能量來源一定會有相反的物質。也就是說,有我們看到的物質,呈穩定狀態之前,一定有與它相反的物質的存在。這樣反物質就形成了初步的概念。本文簡要從什麼是反物質?科學家們發現了反物質嗎?人類利用反物質會怎麼樣?來回答這個問題,歡迎大家共同討論。一.什麼是反物質?
  • 反物質飛船能玩星際穿越?至今反物質產量僅幾納克,1克需要1千年
    釋放巨大能量,正反物質還能一同消失,不就等於無汙染,零排放了,這不正是科學家們夢寐以求的超級能源嗎?的確,自從1928年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提出反物質理論後,科學界引發巨大反響,很多科學家對反物質勾畫美好前景,反物質將成為未來人類重要能源,將實現星際穿越。
  • 月球是由反物質組成的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月講科技,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月球是由反物質組成的嗎?月球是離我們最近的天體,由地球出發的太空人已在月球上登錄過。如果月球是由反物質組成的,那麼在那位太空人與月球接觸時,湮滅過程早已把他轉化為介子了。這是直接證據,表明月球是正物質天體。至於太陽,那是人類沒有可能登陸的地方。那麼怎麼才能知道它不是由反物質組成的呢?
  • 「推文」五本星際甜寵文,《放開那個反派讓我來》,超治癒的哦~
    女主穿越到科技高度發達的人魚世界,人魚們甚至還在準備星際移民。不知幸還是不幸,女主穿越成了稀有的雌性海獺,因為渾身毛絨絨,受到了人魚們的狂熱喜愛。雄性海獺在繁殖期會完全失去理智,變得很可怕,連幼崽也不放過,還喜歡撕咬雌性的面部,導致很多雌性失血過多身亡或溺斃。女主穿越後不久就到了海獺的繁殖期,不慎與母親走散,又被幾隻雄性圍堵,女主慌忙逃跑,成了男主的儲備糧,甜甜的愛情開始。
  • 希格斯玻色子或能解開物質-反物質之謎 | 科技早頭條
    · 物理學 ·希格斯玻色子或能解開物質-反物質之謎最初的大爆炸產生了物質與反物質。由於正反物質相遇會湮滅,而如今宇宙由正常物質構成,說明最初的物質含量略高於反物質。正反物質不對稱性的原因,一直是未解之謎。在一篇上傳至預印本網站的論文中,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提出,這一問題可能與希格斯玻色子有關。作者指出,宇宙誕生之初,可能存在3種高能希格斯玻色子,它們很快衰變,並在該過程中生成正常物質。此外,這3種粒子能與反物質反應、湮滅。
  • CERN首次產生出反物質束流
    CERN的ASACUSA實驗裝置,首次成功產生出了反氫原子束流。圖片來源:CERN射出一束反物質束流,聽起來像是科幻電影裡的反派科學怪人才幹得出來的事情。如今,這樣的壯舉已經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實現了。他們製造反物質束流,可不是為了佔領地球統制全人類,而是為了進一步探索新物理學,試圖回答一個源自宇宙創生之初的大問題。
  • 剛剛,「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就在剛剛,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在椰林深處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遙四 1000 多噸的推力下,以十幾分鐘翻越 220 多座珠穆朗姆峰的速度,衝破大氣層,奔向距離地球超過 6000 萬公裡的紅色星球。
  • 「暗物質」——一個必須存在,卻又找不到的物質
    圖解:質量使時空彎曲科學家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就是通過星系中所有可見的物質發出的光線來計算,這種方法所得的質量叫做「光度學質量」。科學家經過計算後發現「引力質量」和「光度學質量」似乎怎麼樣都對不上,總是差了10倍左右,鐵一般的事實說明——宇宙中大部分的物質就是看不見的。「暗物質」的存在,還有另外一個強有力的證據,那就是——「引力透鏡」。
  • 科學家首次測量到反物質間作用力
    由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所研究員馬餘剛與美國布魯克海文實驗室研究員唐愛洪領銜的STAR合作組的中外科學家,在位於紐約長島布魯克海文國立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上,首次測量到反質子—反質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今天凌晨,這項重要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開啟反物質研究新篇章
  • 光帆二號成功揚帆首航,距離星際遠航還有多遠?
    最近,人類史上第二艘太陽帆太空飛行器——光帆二號,在近地軌道空間成功演示,再次激起人們「出徵大海星辰」的道道雄心。到底哪種星際飛船,最有可能率先實現星際遠航?
  • 從「腦機接口」到「金剛狼的皮膚」,7位科學家的科幻之旅
    11月7日,在這顆「藍點」上,騰訊科學WE大會正式舉行。2020,在全球疫情持續的嚴峻形勢下,人們難以跨國面對面交流。但是來自4洲6國的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依然突破阻隔,登上騰訊設在全球多個國家的線下演講舞臺,用各自領域內最前沿的科技突破,向「藍點」致敬。
  • 關於反物質的十件事:人體也會釋放反物質
    自1928年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預言反物質存在以來,反物質一直是科學家眼中的「香餑餑」。科學家們認為,反物質研究在高能物理、宇宙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深入研究反物質,是解開宇宙起源之謎的重要環節。反物質也是很多科幻小說中的「標配」。
  • 反物質原子光譜測量首次完成
    反物質原子光譜測量首次完成 向高精度測試反粒子行為邁進重要一步 2016-12-20 科技日報 張夢然 但是,反物質難以產生和捕捉,因為反物質一旦與物質接觸就會湮滅,這為科學家測量其屬性帶來挑戰。  歐核中心反質子減速器的最新進展,讓研究人員得以捕捉和測量反質子與反氫原子。現在,來自歐核中心反氫雷射物理裝置(ALPHA)項目的丹麥科學家傑弗裡·漢斯特及其同事,在圓柱形真空腔內成功磁捕獲反氫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