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N的ASACUSA實驗裝置,首次成功產生出了反氫原子束流。圖片來源:CERN
射出一束反物質束流,聽起來像是科幻電影裡的反派科學怪人才幹得出來的事情。如今,這樣的壯舉已經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實現了。他們製造反物質束流,可不是為了佔領地球統制全人類,而是為了進一步探索新物理學,試圖回答一個源自宇宙創生之初的大問題。
1月21日,CERN的ASACUSA實驗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文宣布,他們首次成功產生出了反氫原子束流。他們在論文中報告說,明確檢測到了一束由80個反氫原子構成的、長達2.7米的反物質束流。取得這一成就的科學家說,這束反物質束流或許能夠幫助他們破解更深的物理學謎題:為什麼我們周圍的宇宙中物質隨處可見,卻找不到些許反物質?
從理論上講,在我們所知的宇宙創生的那一刻,宇宙大爆炸創造出來的物質和反物質,應該是等量的。但是,任何看過《星球大戰》的人都會知道,物質和反物質一旦相遇,就會立即湮滅,除了一團能量,什麼都不會剩下。然而,如今我們所處的宇宙完全被物質佔據,反物質幾乎蹤跡全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物理學家推測,這必定是因為物質和反物質之間,存在某種微妙的差異。
此前的粒子對撞實驗已經為這種差異提供了少量線索,但物理學家還是希望能夠真正去研究反物質原子,從而一舉解決這一謎題。迄今為止,原始的反物質還從未在宇宙中被觀測到過。不過,將CERN反質子減速器(Antiproton Decelerator)產生的低能反質子,與反電子(即正電子)混合,有可能在實驗裝置中產生出相當數量的反氫原子。
理論預言,反氫原子和氫原子的光譜應該是完全一樣的。如果能夠在兩者之間找到任何細微差異,就將立即開啟一扇通向新物理學的大門,也可能有助於解決反物質之謎。氫原子由單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是宇宙中存在的最簡單原子,也是被研究得最精確、在現代物理學中被了解得最透徹的微觀體系之一。因此,比對氫原子與反氫原子,也就成了高精度檢驗物質/反物質對稱的最佳方式之一。
問題在於,以往產生出來的反物質原子很難存在足夠長的時間,我們沒有機會對它們進行精細的測量。物質和反物質只要相遇,就會立即湮滅。因此,除了創造出反氫原子以外,物理學家面臨的另一項關鍵挑戰就是,讓反原子遠離普通物質。
為了做到這一點,實驗裝置利用了反氫原子的磁屬性(與氫原子類似),採用超強的非均勻磁場來約束反原子,將它們束縛足夠長的時間加以研究。然而,強大的磁場(確切地說,是磁場的梯度)又會破壞反物質原子的光譜特性。為了獲得純淨的高分辨光譜,ASACUSA團隊開發了一套前所未有的裝置,將反氫原子移到遠離強磁場的區域,以便在它們飛行的途中細緻地研究它們。
「反氫原子不帶電荷,將它們移出約束阱是一項艱巨的挑戰,」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山崎泰規(Yasunori Yamazaki)說,他也是ASACUSA團隊的負責人之一。「對於反氫原子的高精度研究,特別是超精細結構研究來說,我們的結果給出了極好的前景。超精細結構是氫原子光譜中被了解得最為透徹的兩個特性之一。測量反氫原子的這一特性,將為物質/反物質對稱提供最為靈敏的檢驗。」
ASACUSA實驗的下一步,將是優化反氫原子束流的強度和動能,進一步了解它們所處的量子態。山崎泰規透露,今年夏天他們將利用改進過的裝置,重啟這項實驗。
PS:單個氫原子的質量約為1.67×10-27千克。根據愛因斯坦的質量能方程E = mc2,這束由80個反氫原子構成的束流如果全部湮滅成能量的話,將釋放出2.4×10-8焦耳的能量——大概相當於10粒米以每秒1釐米的速度撞到你身上所釋放的動能。所以,我們暫時還不必擔心《星球大戰》中能夠毀天滅地的反物質炸彈會成為現實。
消息來源:CERN官網,Antimatter experiment produces first beam of antihydro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