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最強磁場在日本誕生
你知道世界上最強磁場是什麼樣的嗎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稱,東京大學研究人員利用組裝有強力電磁鐵的實驗裝置,成功產生了985特斯拉的磁場,為世界最高磁感應強度。 具體來說就是,科學家們用鐵和銅做成了特殊的線圈,並隨後通入約萬分之一秒的強大電流,從而瞬間產生強力磁場。
-
德國製造出迄今最強人工磁場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6月29日(北京時間)報導,當地時間6月22日,德國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研究中心(HZDR)的研究人員製造出了強度為91.4特斯拉的磁場
-
世界最強磁場誕生:通4000千瓦電流能瞬間爆炸
你知道世界上最強磁場是什麼樣的嗎?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稱,東京大學研究人員利用組裝有強力電磁鐵的實驗裝置,成功產生了985特斯拉的磁場,為世界最高磁感應強度。具體來說就是,科學家們用鐵和銅做成了特殊的線圈,並隨後通入約萬分之一秒的相當於4000千瓦的電流,從而瞬間產生強力磁場。
-
日本開發出具有最強磁場的核磁共振(NMR)裝置
2015年7月1日,日本的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物質及材料研究機構(NIMS)、理化學研究所(RIKEN)、神戶制鋼所株式會社(KOBELCO)、日本電子株式會社(JEOL)等五家單位共同發布消息
-
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用老鼠ES細胞,培養出1毫米大的「迷你心臟」
本文由盛諾一家原創編譯,轉載需經授權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小組宣布,成功地從能夠轉化為各種細胞的小鼠「ES
-
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組成功分析隱翅蟲翅膀結構
原標題: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組成功分析隱翅蟲翅膀結構 據日本NHK網站11月4日報導,對於分布在全世界的小型昆蟲「隱翅蟲」們,東京大學研究小組首次闡明了其成層疊狀隱藏在堅硬的外側翅膀下,薄薄的翅膀的結構。
-
日本科學家造史上最強磁場,炸飛了自己的實驗室!人員無傷亡
其實磁場在我們生活中還是很有用處的,總的來說磁場的利是大於弊的 Shojiro Takeyama科學家有一個團隊,他們通過電磁磁通壓縮方式,把一個能產生低強度磁場的一切接到了一個可產生巨大能量的儀器上,是一個能高達3.2兆焦耳,她家也很快的,速度把磁場瞬間壓縮到一個極小的區域,這個速度能達到32000公裡每小時,這個速度是多麼的驚人啊,而這個壓縮設計的電流能達到
-
日本體檢之利用老鼠ES細胞成功培養出了「迷你心臟」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盛諾一家是一家專業的海外醫療/體檢機構,為國人提供了很多日本體檢的前沿資訊。 近日,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利用老鼠ES細胞成功培養出了「迷你心臟」。以下為詳細報導。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小組宣布,首次成功地從能夠轉化為各種細胞的小鼠「ES細胞」中製造出了實際大小為1毫米左右的「迷你心臟」。 這項研究是由東京醫科牙科大學石野史敏教授的研究小組發表的。 由受精卵製成的ES細胞可以轉化為身體的各種細胞,與具有相同性質的iPS細胞一起被稱為萬能細胞。
-
科學家發明最強磁鐵 產生世界上最強的磁場 未來應用廣泛
最近,總部位於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國家高磁場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利用一個小而緊湊的線圈創造出迄今為止世上最強的磁場。只有捲筒紙尺寸大小的磁鐵,厚度甚至1釐米不到,在直流磁場中重置該磁鐵,可以產生出超過此前記錄0.5特斯拉的磁場。
-
世界最強—東京地下排水系統!
鄰國日本,四面環海,每年都有十幾號颱風造訪,但日本卻很少出現城市內澇等情形。值得一提的是,東京有一座耗時15年建成,總投資2400億日元,人們稱為「地下神殿」的「首都圈外圍排水道」。「地下神殿」建在東京郊區的一座不起眼的政府大樓後面的足球場和滑板公園之下。
-
德國造出迄今最強人工磁場 為地磁場183萬倍
德勒斯登強磁實驗室(新浪科技配圖) 本報訊 (記者 王小龍)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6月29日(北京時間)報導,當地時間6月22日,德國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研究中心(HZDR)的研究人員製造出了強度為
-
東京大學挑頭,日本成立量子計算機研發協會,力圖爭奪實用優勢
綜合日本媒體7/31消息,東京大學於2020年7月30日宣布,與慶應義塾大學、日本IBM等9家單位共同成立了促進量子計算機研究開發的「量子創新提案協會」。以期待能領先世界實現量子計算機的社會實用。東京大學五神真總長就成立協會一事表示,「我們期待協議會的成立能為知識密集型社會創造出新技術,為量子科學的探索做出貢獻」。
-
日本東京大學SGU申請需要什麼條件?
東京大學是整個日本大學SGU項目中最為頂尖的大學,自然受到很多學生的青睞,那麼,日本東京大學SGU申請需要什麼條件?首先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SGU?簡單的說就是 G30 的升級版, 2008年,日本時任首相福田康夫啟動了2020年引進30萬留學生的構想計劃,目的推進日本各大學國際化, 一方面是為了搶奪人才, 另一方面國內的 「老齡化」以及「少子化」 的 問題。隨後日本文部科學省(教育部)於 2008年提出名為Global30(簡稱:G30)的英語授課項目 。
-
德國「仿星器」成功開啟製造出氦等離子體(圖)
目前,科學家成功開啟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它被命名為「文德爾施泰因 7-X」(簡稱W7-X),現成功地製造出超熾熱等離子體,未來或將提供用不完的清潔廉價能源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成功開啟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核聚變裝置,它被命名為「文德爾施泰因 7-X」(簡稱
-
日本東京大學培養3D肌肉組織,預期每年可生產幾十噸「人造肉」
據《讀賣新聞》5月12日報導,日本東京大學工業科學研究所正在培養3D肌肉組織人造肉,有望再現肉的質地和風味,預期年產幾十噸。該研究所與日清食品控股公司、日本科技廳共同開展了這項研究,他們通過培養從牛身上獲得的細胞來製作牛排。研究人員在含有膠原蛋白的液體中培養肌肉細胞,繁殖具有彈性口感的肌肉組織。
-
名美美術教育——東京藝術大學,藝術家們的搖籃
「御三家」一詞在日語中通常是指某個領域裡實力最強、最突出的三個重要代表。日本的美術類大學也有「御三家」的說法,他們分別是 東京藝術大學是日本國內歷史最悠久的藝術類高等學府,也是日本唯一的藝術類國立大學,不僅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藝術類高等學府,也是日本唯一的藝術類國立大學、日本超級國際化大學主要院校之一。 在日本被一致公認為全日最高的藝術家培養學府,也是留日藝術圈中公認最難申請成功的藝術院校。
-
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開發出新氧化物半導體提高OLED顯示器穩定度
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開發出新穎的透明氧化物半導體材料,當設計於OLED顯示器的電子注入層和傳輸層時,能夠提高電子遷移率。由東京工業大學創新研究所(Institute of Innovative Research)教授細野秀雄(Hideo Hosono)主導的這項研究,是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JST)「策略基本研究計劃」(Strategic Basic Research Programs)的一部份。
-
首次成功利用電子自旋發電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超微技術,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利用電子自旋發電。這項技術有望應用於磁傳感器或用來為超小型電子器械製造電源。
-
東京藝術大學
東京藝大大學培養了許多日本代表性的藝術家,其中美術學部是日本絕大多數著名畫家、藝術家的搖籃。在日本國內被一致公認為日本最高的藝術家培養院校。著名作曲家坂本龍一、中國著名藝術家李叔同(弘一法師)都是畢業於此。
-
第26屆日本養樂多腸內菌群國際研討會在東京成功召開
東京2017年11月3日電 /美通社/ -- 10月27日,由日本養樂多生命科學基金會主辦的「第26屆腸內菌群國際研討會」在東京成功召開,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捷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的500多名專業學者匯聚日本養樂多本社,聚焦腸內菌群與疾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