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夢天地員工正在工作平臺上編寫遊戲代碼。 (資料圖片)
近年來,中國遊戲產業借勢技術風口急速壯大,一批爆款遊戲風靡全國,不少遊戲公司脫穎而出。深圳市創夢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據大數據分析機構易觀統計,2017年第三季度,創夢天地旗下手遊發行平臺樂逗遊戲市場份額為29.1%,連續15個季度位居中國手遊發行市場第一。
成立僅6年,創夢天地已經「飛」得很高。但是在創夢天地創始人兼CEO陳湘宇看來,公司飛得再高,也不能迷失方向。「創夢天地要做一家有價值觀的遊戲公司,我們的使命是用創意和科技為用戶帶來快樂。」陳湘宇說。
為創意買單的時代來了
創業之前,陳湘宇對選擇做何種網際網路創業項目一度十分猶豫,不過他有自己的選擇思路:「我一直在思考3個問題,如何持續獲取用戶,如何把用戶變成價值用戶,如何留住用戶。」思考的結果是,他選擇了遊戲。
2011年,陳湘宇創立了創夢天地,通過旗下手遊發行平臺樂逗遊戲開展遊戲發行。他奉行精品戰略,對發行對象的選擇近乎苛刻。在他看來,要想獲得流量,之後實現流量變現、流量留存,就要找到最強的內容。
當前,消費升級大潮席捲遊戲產業。陳湘宇認為,過去那種簡單地賣道具、賣裝備的遊戲玩法已經無法吸引年輕人了,他們更願意為創新性強的交互方式買單。
「遊戲和影視、唱片、舞臺劇一樣,本質是一種內容。」陳湘宇說,現在的玩家,尤其是「95後」「00後」對於遊戲的理解正在發生變化,他們眼中的遊戲不再是簡單的「打打殺殺」,而是藝術和技術的有機結合。「年輕玩家很注重遊戲的可交互性、故事性和藝術性,更願意為創意買單。」
一款遊戲是否好玩,取決於它的賣相、體驗和劇情,樂逗遊戲也一直以此為標準遴選發行對象,並先後打造出街知巷聞的「國民級」手遊《水果忍者》《地鐵跑酷》。2015年,樂逗遊戲在國內成功發行了全球大熱的獨立遊戲《紀念碑谷》。在這款遊戲中,玩家需要通過探索隱藏小路,發現視力錯覺並擊敗神秘的烏鴉人,幫助「沉默公主」艾達走出紀念碑迷陣。這一遊戲由美國遊戲公司Ustwo Games開發,2014年發行,一經推出便風靡全球,被玩家稱為「史上最美手遊」。
「無論從畫面品質、遊戲情節還是用戶體驗來看,《紀念碑谷》都非常契合我心中的精品遊戲標準。這款遊戲觸動了玩家的內心,體現了美學和智力的雙重追求。」陳湘宇說。
堅守價值觀與社會責任
隨著遊戲產業的發展和公眾認知的深入,大眾對遊戲的看法愈發多元化。尤其是近期,青少年沉迷遊戲的報導扎堆出現,加劇了父母們對遊戲的負面感受。
陳湘宇認為,這是遊戲行業所有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但並不是不能解決。
「做企業,社會責任永遠都是最重要的,企業發展壯大之後更是如此。」陳湘宇表示,對創夢天地來說,踐行社會責任的方法就是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
「這麼多年來,創夢天地一直秉承兩大原則。第一,內容是有邊界的,突破價值底線的遊戲再掙錢也不能做;第二,內容包含價值共鳴,遊戲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正能量,這是樂逗遊戲挑選產品時最重要的一個標準。」陳湘宇說。
除此之外,為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創夢天地在遊戲平臺設置上也不遺餘力。根據遊戲平臺規則,當家長發現孩子有過度沉迷的跡象時,可向平臺提供監護人資質證明、遊戲名稱帳號及家長對於限制強度的願望等信息,平臺將對相應帳號採取限制措施,如限制遊戲時間的區間和時長,甚至完全禁止等。
「引導青少年不要沉迷遊戲特別是低俗遊戲,培養價值觀健康向上的遊戲玩家,需要遊戲公司、家長、玩家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們企業一定要首先做好自己的工作。」陳湘宇說。
向「連接娛樂」目標進發
2015年之前的幾年是中國手遊行業爆發的「黃金期」,最高點時年增長速度甚至接近250%。不過,到了2016年,其增長速度驟然降至17%,且市場增量主要來自於老遊戲,新遊戲表現乏力。原因無它,手遊玩家對千篇一律的遊戲玩法開始感到厭倦。
陳湘宇認為,這意味著中國遊戲產業的「拐點」來了,用戶越來越重視產品品質了。「無論從產值還是從市場規模看,中國已成為當之無愧的手遊大國,但距離手遊強國的目標還隔著『創新』二字。目前,中國遊戲產業尤其是遊戲開發環節面臨著較為嚴重的人才短缺和環境浮躁等問題,影響了產品的創新水平。」陳湘宇說。
遊戲包含兩個組成部分,第一是類型,第二是內容。所謂類型就是核心玩法,如射擊、跑酷等;內容就是遊戲中的故事。陳湘宇認為,如今類型已被充分挖掘,很難繼續創新了,但內容仍有很大空間,目前國內最缺乏的就是把中國故事包裝成創新性強的遊戲產品。
為挖掘遊戲開發商的潛力,鼓勵內容創新,2017年初,創夢天地公布了indieSky獨立遊戲扶持計劃,宣布推出2億元獨立遊戲專項扶持基金。去年11月底,創夢天地與全球最大的遊戲媒體Pocket Gamer聯合舉辦2017獨立遊戲奧斯卡,海內外200位獨立遊戲開發者齊聚一堂,探討中國遊戲產業創新升級之路。
在陳湘宇的規劃中,創夢天地的內容探索不會止於遊戲。它要成為一家科技公司,不斷用新技術為用戶提供多種形式的優質內容。為此,創夢天地先後投資了兩家英國AR公司,希望學習他們的先進技術和工作方式。「其中一家AR技術公司Zappar與可口可樂、聯想等世界知名品牌都有合作,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陳湘宇說。
經過6年的快速發展,如今的創夢天地已經發展成為一家以手遊業務為核心,包含IP運營、廣告、用戶增值服務、線下娛樂、虛擬實境和人工智慧等業務的平臺型公司。除深耕國內市場,公司還走向海外,先後投資了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遊戲公司。此外,創夢天地還全面推進泛娛樂戰略,並與中國最大的在線票務公司微影時代、中國最大的在線文學公司閱文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培育和孵化IP。
陳湘宇希望,未來的創夢天地能夠在交互式內容上不斷實現突破。「很多優秀公司本質上都是利用平臺和環境實現連接,騰訊是『人連接人』,百度是『人連接信息』,阿里巴巴是『人連接物』,創夢天地就是要完成『人連接娛樂』的使命。」陳湘宇說。(經濟日報記者 袁 勇)
(責任編輯:馬常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