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敢相信嗎,有的人自從17歲之後七夕那天身邊從來不缺人,而有的人活了十幾二十年還從沒正兒八經的過過一次情人節。
就好像某些人天生就懂得談戀愛,而另一些就怎麼也學不會,即便短暫的談過幾段,也無一例外的避開了所有節日。
相信我,這麼孤獨的人真的有,但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雖然七夕單身的人確實有點孤獨,但其實有對象的人在七夕那天可以做的事都大同小異,其中最普遍最重要的節目當屬看電影了。
在漆黑的電影院,旁邊坐著喜歡的人,看到甜甜的戀愛畫面時不必酸成檸檬,身邊就有可以親吻的對象。
而且周圍的人也都會這樣幹,環境又足夠幽暗,曖昧的氣氛充滿了整個放映廳,就算臉紅成小龍蝦也不用擔心被人看到。
因此,當男生絞盡腦汁思考七夕要準備什麼節目才可以取悅女友的時候,一部七夕當天上映的愛情片就會成為首選。
而《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就是這樣一部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的七夕電影。
這部電影上映之後出現了一種並不罕見的現象:票房直達4.7億,而豆瓣評分卻只有5.1。
難道僅僅是因為七夕當天去看電影的人本身就不是去看電影的嗎?
有些單身人士七夕那天不去湊熱鬧,七夕過後看到這部電影的票房和評分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之後,產生了嚴重的好奇心,於是決定去電影院一探究竟,結果又創造了一波新的票房。
但這些人看電影之前的心裡預期往往是比較低的,大部分都是帶有一種去吐槽的心態,沒想到卻哭著走出電影院,因為劇情太感人了!
這就更加令人好奇了,這部電影到底在講什麼,竟然會產生這麼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下面我們就來揭開謎底。
跳舞的女孩
故事發生在對於80後來說非常親切的1991年。
這一年夏天,林格和邱倩都還是小孩子,他們住在同一片小區,並且上的同一所小學。
但是林格和比較調皮,經常和一群同樣調皮的小男孩一起搗蛋,甚至還會去舞蹈班偷看女孩子跳舞。
而就是在偷看人家跳舞的時候,林格對學舞蹈的邱倩動心了。
對於很多男生而言,會舞蹈和樂器的又長得漂亮的女生真的會直擊靈魂吧。
反正當林格第一次見到在練舞的邱倩時,他的眼睛都直了,暖黃色的陽光灑在邱倩的身上,仿佛降落塵凡的仙子。
說到暖黃色的陽光,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在色調這塊確實處理得非常有技巧。
有人說《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這部電影不同年代的人看會有不同的感受,80後的人看的是回憶,90後的人看的是賺錢,00後則是看愛情。
這個觀點對不對我們暫且不論,但是說到80後的回憶,這部電影的色調功不可沒。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我們在回憶過去的時候,大腦會自動美化從前的種種,不管曾經發生過怎樣的事情,我們總喜歡給它加上一層黃金般的濾鏡,這樣既顯得有年代感,又能在回憶的時候產生一種「我是電影主角」的錯覺。
因此當我們想要拍出一張具有年代感的照片時,都要先把色調調成暖色。
而電影也是同樣的道理,1991年的夏天,80後普遍沒到10歲,這個年齡和電影的兩個主角年紀相仿。
因此導演在小時候的這個片段中,特意調了最接近回憶的暖黃色色調,讓整部電影從一開始就奠定了溫情的基調,同時還與80後拉近了距離,在電影的開始就讓這群人找到了親切感。
而電影裡的林格也像很多80後男性小時候那樣,偷偷的喜歡上了隔壁班那個長得漂亮的姑娘,於是每天都拉著一幫兄弟到窗外去偷看。
但是人生總有悲歡離合,小時候認識的人我們成年後還有多少是仍然保持著聯繫的呢?
只不過我們普通人的人生就只是在平淡的生活裡漸行漸遠慢慢淡忘了而已,但這是電影,所以女主角邱倩還沒等到林格表白就因為搬家而從林格的世界消失了。
痛失女神的林格傷心不已,他來到無人的池塘邊哭泣,沒想到卻不小心掉進水裡了。
幸好這只是電影,所以林格非但沒有被淹死,反而在水裡撿到了一隻手錶。
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年輕的林格把這隻手錶留下來了,並且一直陪伴他到17歲。
17歲的重逢
也許是手錶超常發揮,也許只是正常的緣分,林格在17歲那年又和邱倩重逢了。
因為邱倩要上高中,而林格也要上高中,恰巧他們上的是同一所高中。在一群穿著校服的茫茫學生中,林格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就認出了邱倩。
這是真愛啊!雖然很想吐槽,但是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發生,有些人剛開始的時候即便生活在不同城市也能偶遇兩三回,但後來雖然相隔不過兩公裡也再沒相遇。
這只能用緣分來解釋了,俗話不是說嘛「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總而言之,林格在17歲這年幸運的與邱倩重逢了。
長大了的林格比以前勇敢了許多,他變得帥氣、幽默、會哄女孩子開心,尤其是哄邱倩開心。
你永遠不會知道一個情竇初開的男孩子會對他第一個愛上的女孩有多麼用心,但在這部電影裡你可以看得到。
可能是那個年代的作業太少,林格總是約邱倩出去玩,在所有情侶愛做的事情當中,這兩人尤其愛去遊樂園。
說到遊樂園,這又勾起了無數80後大叔大嬸的回憶,因為當年他們談戀愛的時候網際網路還沒普及得那麼厲害,大家的娛樂方式還是以線下為主。
而在所有的娛樂項目當中,遊樂園當屬情侶的約會聖地。
所以,當林格和邱倩在導演的心機色調和熟悉的遊樂園場景中打情罵俏的時候,80後的觀眾無疑是代入感最強的。
所以網友說80後看這部電影看的是回憶也不是沒有道理。
表白變車禍
網絡上還流傳過一段很火的話:「第一眼看上的人往往不喜歡你,第一眼喜歡的包包通常買不起,這就是為什麼我要一直努力的原因,因為我值得擁有更好的一切。」這算不算是毒雞湯我們暫且不說,但這段話之所以能夠廣泛流傳,說明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人的人生。
也就是說,我們大多數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尤其第一眼就喜歡的人很有可能會看不上你。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心理負擔,林格才會一而再的躊躇要不要向邱倩表白。
可能那個年代的學生課業真的很輕鬆吧,整天出去遊玩還能有心思考慮要不要表白的青春也許是很多90後夢寐以求的吧。
當然現在的00後也只會更加有壓力,更沒有閒工夫去想高考以外的事情。
學業輕鬆的林格在一次深夜約會之後終於鼓起勇氣站到邱倩的面前想表白。
可是此時他的腦海一片空白,啥話也說不出。(此處自動腦補 「阿巴阿巴阿巴……….」)講不出話的林格羞憤難當,掉頭就跑。但是跑了一半又覺得不甘心,於是林格心一橫停了下來,轉身叫住邱倩的名字。
正在過馬路的倒黴邱倩聽到叫聲就回頭看林格,沒想到此時一輛貨車正好從邱倩身後開過來。在刺眼的遠光燈中,邱倩就在林格的面前倒下了。
噢,這老土又悲傷的劇情真是令人震驚!
就這樣,倒黴的邱倩被蒙上了白紗布,住進了太平間。
林格痛徹心扉,回家抱著手錶痛哭出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近幾年的電影都很會選擇上映時間,以前有賀歲片,現在卻不管什麼節日都有很大概率能看到新電影,而且在電影上映前一定會進行大肆宣傳,電影的主題也會和節假日相貼合。
尤其是像情人節、七夕、520這種,再這樣沒有一點儀式感就很有可能淪為單身人的節日,大多數情侶都會出門慶祝。
而我們在前文講過,看電影是最傳統又最省心的慶祝方式。
所以,凡是在這種節日上映的愛情片,票房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這種類型的電影,早已有網友給出了一個非常貼切的名稱「廟會型電影」。
我們古代有集市、夜市,每逢初一十五民間都會舉辦各種活動慶祝,年輕男女也借著這樣的機會出門溜達,尋找人群中的真愛。
而這種傳統延續至今,就變成了情侶的高光時期,也成就了新的商機。
情人節去看電影就像古時候人們去逛廟會買街邊小吃、小玩具一樣,這樣理解的話,「廟會電影」是不是就形象生動了很多?
所以,《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這部電影之所以票房能夠達到4.7億,正是因為它屬於「廟會電影「,在人們最需要愛情片的時候,它上映了。
供需一拍即合,票房自然會高。
碎裂的手錶
電影一直到邱倩去世之前都比較平平無奇,直到林格抱著手錶痛哭的時候才出現了吸引人的地方。
這個時候,林格的手錶忽然碎裂了,從恍惚中清醒過來的林格才發現他好像穿越了,他回到了自己還沒與邱倩重逢的時候。
然而凡事都有代價,就連穿越也一樣。林格雖然改變了歷史,但他老了十歲,而且周圍所有的人都不記得他了,就好像他從所有人的記憶中消失了一樣。
但看到邱倩還好好的活著,林格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一次因為年齡的差距,也因為上一次失去的痛苦,讓林格不敢再冒然上前與邱倩相認。
因此林格選擇默默的守候,在邱倩看不到的地方關注著她。
看到這裡,相信不少女生已經感動得稀裡譁啦的了,這種騎士一樣的愛情,正是女孩子所追求的安全感呀!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孤獨的人去看了這部電影之後哭著走出來的原因,因為確實在煽情這方面,它迎合大部分觀眾的痛點。
不過劇情老套也是真的,前面的車禍就不用說了,韓劇的老橋段了。
而這段穿越的戲碼雖然看起來新穎,但也是換湯不換藥,尤其是在這之前已經有了一部類似的夾雜著懸疑與愛情的穿越劇《想你》,從本質上講這兩者都是一樣的。
世界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聰明人,但第二個吃螃蟹的人就不能稱為聰明人了。
一方面,《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上映之前就大肆宣傳,然後選在七夕當天上映,愛情題材又符合七夕的主題,順便借著《想你》的熱度再次把懸疑穿越愛情片再炒一遍,迅速成為票房新星;
另一方面,《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用的都是老梗,土到掉渣的車禍情節,《想你》用剩的穿越懸疑戲碼,貫穿始終的愛情線,對於某些追求高質量觀感的觀眾而言,這些表面的東西遠遠不夠,而且不需要思考就可以把整部電影的骨架拆分開來。
所以資深的影評人不會對這部電影打分太高,而一般的觀眾看完就看完了,很少會有人還專門去豆瓣給它打分。
綜上所述,你現在大概了解為什麼《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這部電影出現票房高而評分低的現象了吧?
但這部電影還是有一些蠻有深度的片段的。
美國生活
在林格的默默監視之下,邱倩過著一如往常的學生生活。
但在這個重生的世界裡,邱倩的舞蹈比之前還要好,可能是因為沒有林格整天帶她出去玩,所以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放在了舞蹈上吧。
這一次邱倩參加了學校的舞蹈比賽,結果非常可觀,她得到了學校推薦的名額,可以出國深造。但是因為家境原因,邱倩付不起出國的學費,在與母親商量過後最終決定放棄。
看到這裡,林格不幹了,他心中的女神怎麼可以因為金錢而失去夢想呢!
於是年長十歲的林格冒充是邱倩的家長,找到邱倩的媽媽說服她讓邱倩出國。並且林格還給邱倩母女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學校會發放助學金給邱倩出國。居然有這種好事,邱倩當然選擇出國了。然而林格是假扮的老師,又怎麼會真的有助學金發放下來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林格以老師的名義跟隨邱倩出國,然後在邱倩上課的時候去打工賺錢當做邱倩的獎學金。
林格做了很多份工作,90後都被他的賺錢手法看呆了。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剛開始林格和邱倩是分開住的,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一隻電燈泡壞掉了,從此兩人就住到同一個屋子裡了。
這也不是重點,重點是有一天邱倩發現了林格的秘密,原來她上學的所有費用,都是林格辛苦打工的血汗錢。
回到出租屋,邱倩大發脾氣,她淚流滿面的質問林格為什麼不告訴她。
這部電影最有深度的一段恐怕就是這裡了,這裡邱倩生氣不是因為林格騙了她,而是因為她不希望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是被保護的一方,她希望她可以跟林格一起吃苦,一起分擔生活的艱辛,而不是被當成溫室裡的花朵。
這一段很巧妙的把男女交往的那些隱藏的情緒和難以表達的感受演繹出來了。
愛是想觸碰又收回的手
電影還在繼續,某一天邱倩和林格去逛街,在街上看到一個佔卜師。
佔卜師在看了邱倩的掌紋之後說:「你本來已經不屬於這個世界了。」這話聽得邱倩一頭霧水,但聽在林格耳裡則有如驚雷。
林格拉起邱倩的手就要走,結果佔卜師追上來在林格耳邊說:不要再執迷不悟的改變這個世界,這樣做只會傷害到你自己。
林格當然掉頭就走了。結果迎面走來了邱倩的高中同學吳航,邱倩和吳航很熱情的寒暄了一番。在這裡,吳航算是一個伏筆了。雖然這個伏筆挺明顯的。
邱倩再一次面臨著重大的舞蹈考試,林格對她說:「你放心,這次肯定會拿第一的」。
比賽那天林格甚至還買了花去觀看。
結果等他來到現場的時候,現場圍滿了工作人員,而中間則是被鐵架壓在下面的邱倩。
這個心愛的女人有一次死在了林格面前。最後林格再次穿越,他變成了老頭子,而邱倩則嫁給了吳航。
被改寫的日記本
如果電影就這樣結束,相信會被不少情侶罵個狗血淋頭。
所有最後的最後還是做了一個happy ending。
在林格即將老死的時候,邱倩發現了那個記錄著林格穿越故事的日記本,被感動的邱倩重新改寫日記本的結局,利用那隻手錶重新回到林格年輕的時候,開始了魔鬼循環。
電影到這裡就結束了,哭夠了的觀眾心滿意足的離開,即便評分不高,但票房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文/冷眼娛樂編輯部
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轉載,每天分享好電影,期待你的點讚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