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動不動就放棄怎麼辦?元認知+正念,老師必須用好

2021-01-20 智能觀

現在的老師常常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在第一次遇到學習障礙時特別容易 「放棄」。老師經常會聽到「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你沒有教過這些」,「我沒法做」或「我太笨了,做不了」之類的。

會表達個人想法的學生,能讓老師試著幫助他們獲得成功。然而一般情況是,學生學習上受挫,就會在課堂上表現出來,或是坐在那裡不說話,或是什麼也不做。學生往往缺乏元認知發展帶來的學術彈性(即開發個人的元認知,增強學術彈性,以提高學習效率)。

元認知是對自己的思維過程的洞察和理解(即人本身對認知過程的認知)。這種洞察和理解,能夠讓人們解讀自己的思維,從而產生諸如「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以及「我做不了」之類的表述(或者判斷)。元認知能讓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利用所擁有的知識和技巧,更好地操作自己的學習過程。通常,如果我們問學生,你知道怎麼做嗎?你知道要用到什麼技巧嗎?他們要是都知道,就會開始關注手頭的任務了。

不過,常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學生在新的學習嘗試中受挫,比如成績不理想時,會感覺很「糟糕」,並且產生「依舊那麼糟」的焦灼感,然後覺得還不如什麼都不做呢。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提出的「未達(Not Yet)」概念,幫助許多教育家對評分排名的考評制度,以及評分這個概念是「好」還是「壞」進行了反思。

「未達(Not Yet)」概念的力量能夠讓學生連續不斷地實現「優」(學習上的)而沒有「糟糕」(我又失敗了)的感覺。學習這個概念,可以教學生發展元認知。德韋克認為,我們要通過學習過程中的激勵行為來開發學生的元認知,而不是單純地複製成功的學習經驗。

那麼,教師如何在課堂上傳授元認知呢?答案有很多。但是一般只需要對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進行一些調整,而不是徹底改變什麼。

比如,許多教師在課程結束時會使用課堂反饋條( exit tickets,在國外,教師會利用課堂反饋條對課堂效果進行調查,以獲取學生的反饋信息)。簡單地調整之後,就變成了:讓學生向老師提問,在提問之前讓學生組成小組,將要向老師提問的問題先對小組成員進行提問,小組成員利用課堂所學進行回答。

這種方式能讓學生去討論其中的思維過程,共同努力提高個人思維能力,並幫助學生獲得「優」的良好感覺,同時還能讓他們了解自己將現有的知識和技能應用於新情況的能力。

教師也得建立自己的元認知策略模板。元認知策略模板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用來控制認知活動,確保認知目標(例如理解這篇文章)的實現,這些過程有助於管控和監督學習,包括計劃和監控認知活動,同時檢查活動的成果。

如何為「大膽思考活動」或一個數學問題作準備?當我們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或開始一個項目時,該怎麼辦?分享我們自己的元認知策略,有助於他人發展自己的策略。

許多學校也在開展正念教學。正念是,創造一種專注於當下的精神狀態,並承認自己的感覺、想法和身體感覺。因此,如果我們在學習的同時意識到當下的狀態,學生們就能夠發現自己的學習是如何發生的,以及什麼能對他們產生意義。

肯特州立大學的心理科學博士克里斯多福·沃茲(Chris Was)提供了一些讓正念和元認知相互作用的策略(詳見《A Mindfulness Perspective on Metacognition》一文)。奧克蘭大學的學術顧問凱蒂·喬斯託克(Katie Jostock)和教授勞倫·林克(Lauren Rinke)提供了通過提高自我意識和專注力來教授元認知的策略。讓學生識別自己的學習風格是第一步,這是教師了解學生元認知水平的源頭。

附奧克蘭大學研究:

https://pan.baidu.com/s/1oKZgud4YGXoVGCbh8O-_1Q

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從一開始就去行動。鼓勵學生對自己學習的想法、感受和判斷有所了解,從而展開對話。應該消除質疑(你上次的作業做得很好)、不斷肯定(你感到壓力很大是有道理的,因為你沒做過類似的事情),並要求他們從工具箱中找出一個「工具(元認知策略)」,這樣做可以減輕學生的壓力,同時再次凝聚他們的專注力(正念)。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方法能夠讓學生拓展內在的元認知策略,提高學術彈性,並最大限度地進行學習。

來源:Getting Smart作者:Margy Jones-Carey智能觀 編譯

—完—

聲明:編譯文章旨在幫助讀者了解行業新思想、新觀點及新動態,為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智能觀觀點。

相關焦點

  • 正念冥想,您需要正念老師嗎
    大量有關實際正念教師工作的證據並沒有提供支持。是的,正念老師很差,正念應用程式也很差,而且兩者的數量都可能越來越多。因此,讓我們繼續制定和維護標準的工作,以幫助您將膚淺的(甚至適得其反)的「正念」與可以對您的生活產生真正影響的事物區分開來,只要對您的獨特情況有所讚賞。
  • 正念mindfulness ▎專注當下的力量
    證據表明,那些具有正念特質的個體往往比其他人在某些方面有優勢;如那些具有正念特質的學生自尊心更高。從2000年至今的研究表明,具有正念特質的個體對他們的戀愛關係更滿意,能更好應對關係壓力。另一篇論文稱,那些具有正念人格特質的管理者的員工往往更優秀,以及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更滿意。
  • 鍛鍊「心能力」:正念是對 「心」 的訓練
    正如正念的西方 「創始人」 卡巴金所說,中國是正念的第一故鄉。卡巴金教授在教學的過程中,十分善用古詩作為教學工具,諸如以下引自《中部》的詞句:慎莫憶過去,亦勿期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現在所有法,處處當觀察;不壞不動者,智者應修習。正念是對 「心」 的訓練正念,就是如其實際地明了當下的心身狀態及其變化,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 公主連接推不動圖怎麼辦
    公主連接推不動圖怎麼辦?對平民玩家來說推圖是遊戲中最大的挑戰,有些關卡吃法傷,有些關卡吃物傷,可是大部分玩家只有一套平民通用陣容,那麼玩家遇到推不動圖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公主連接推不動圖怎麼辦?
  • 數學老師必看!只需10分鐘,讓你的課堂動起來!(文末有福利)
    不過「口訣」好說,想給學生演示,卻不得不費一番功夫。角的變化、點在坐標系內的移動、兩個三角形繞頂點旋轉時的分類討論……數學的奧妙在於無窮的變化,數學題的難點、數學老師們的痛點也在於這無窮的變化。有沒有一種方法能為學生動態展示、直觀呈現這些變化?把老師們從二維靜止的黑板前解脫出來?
  • 「組」不動的大學小組作業
    在楊武看來,小組作業簡直是「組長不動沒人動,小組永遠一動不動」。那麼,小組作業為何「組」不動?小組作業又該如何「動」起來呢?    小組作業「江湖險惡」    儘管熬得辛苦,但楊武的努力沒有白費,4份小組作業中,1份拿到全班最高分,另外3份的分數也排在各小組前列。
  • 義眼會動好一些還是不會動的好一些?
    很多未戴上義眼的患者因為對義眼的不了解,導致認知出現盲區,很多時候也會人云亦云,自己明明不了解,但是聽了別人說的之後就覺得是對的,其實這樣是不好的,今天就有一位諮詢義眼的朋友問了一個問題,他說:義眼會動的好還是不會動的好?
  • 用情緒正念冥想消除憤怒
    2正念能幫助平衡身心正念冥想的方法有助於保持良好的個人狀態,或者幫助人獲得更積極、陽光的心態和面貌,並激勵人與外界積極互動。 正念能從多方面來改善人際關係。它的一個重要作用是讓人更好地了解自我。冥想訓練投入的時間越多,就越能更好地了解自我,從而提升自我認知能力,更清楚自己的優缺點,甚至可以覺察自己尚未解決的心理問題。
  • 正念Mindfulness
    林麗玲老師參加過的正念培訓:  ◆正念減壓(MBSR)創始人卡巴金 (Jon Kabat-Zinn)博士正念工作坊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正念減壓(MBSR)師資訓練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正念減壓(MBSR)導師鮑伯‧史鐸博士(Bob Stahl,PhD)二日正念工作坊及五日專修
  • 小學高年級美術,教師要如何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五六年級的學生,任你老師把課上得天花亂墜,學生不配合你,不攜帶工具,最終還是一場空,你不過是在臺上表演著獨角戲。這就導致課堂上工具參差不齊的現象了,你一個副科老師改變不了什麼的,畢竟你的學科的確不用考試,不是出於什麼重大事件考慮,你布置學生帶這麼複雜的工具,反而讓家長覺得浪費。加之複雜的工具的製作時間也比較久,一節課往往完成不了,還要拖到下一節,而下一節過了一周你又不知是什麼情況,所以會非常的麻煩。
  • 《公主連結》推不動圖怎麼解決 推不動圖解決方法分享
    導 讀 公主連接推不動圖怎麼辦?
  • 新版學生體測標準讓南京小學「動起來」
    小學紛紛出招讓孩子「動起來」   A 有小學教一年級新生跳起「小蘋果」   「墊腳、跳起……」早上8點15分,南京市芳草園小學的孩子們在體育老師周偉的帶領下做起素質訓練,聽著老師的口令,孩子們開心得踮起小腳,幾個節拍後扭轉關節,一套3分鐘的素質訓練下來,有的孩子微微出汗
  • 小學美術《讓色彩動起來》說課稿
    本課旨在啟發學生對強烈的對比色及其運用方面展開探索,對色彩對比形成綜合認知,並加以巧妙運用,引導學生學習用對比色和生動有力的筆觸,創作一幅充滿動感的作品,加強學生對色彩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豐富學生的審美經驗,從而使學生對色彩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二、說學情五年級的學生是想像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能客觀地理解、表現事物。
  • 是不是買回來一條快死的觀賞魚,為什麼在水面一動也不動?
    經常遇到一些新魚友,在自己的觀賞魚買回家後,本來想要欣賞一下它們在水中暢遊的畫面,可是結果呢,它們可能待在水面或者水底一動也不動,有的直接側躺,有的是趴缸,有的是漂浮在水面……我們這是買回家一缸死魚嗎,購買的時候看著在人家的魚缸裡活靈活現的,怎麼到了我們自己的魚缸裡立刻就這個德行,再好的心情也立刻變得糟糕起來
  • 真愛正念,真愛自己—一位抑鬱焦慮者的八周正念之旅
    2006年,第二次抑鬱症復發的時候看了幾本書,《抑鬱症的內觀認知療法》、《新世界.靈性的覺醒》,這兩本書都提到了正念對抑鬱症康復及防止復發的作用,因此我對正念有點了解,正念曾經對我抑鬱症恢復有很大幫助,現在有老師帶領的團體正念練習,讓我很感興趣。
  • 方便麵賣不動了?康師傅二季度淨利暴跌87%;清華大學老師被詐騙1760...
    方便麵賣不動了?,縱有千百個理由放棄,也要找到一個理由堅持下去。@ParkerLLF:模仿Apple Pay@傑睿叔:一點也不劇烈啊。。,都還是用支付寶啊@翹首的村民:心疼商家....,櫃檯擺一堆支付工具...
  • 奕動教育開展正念和運動訓練治療注意力缺陷服務項目
    (原標題:奕動教育開展正念和運動訓練治療注意力缺陷服務項目) 北京安定醫院國家十三五重大慢病研發計劃成果推廣項目
  • 實體觀察:25元一隻驚爆價、不限量的烤鴿子為啥賣不動?
    實體觀察:25元一隻驚爆價、不限量的烤鴿子為啥賣不動?興順夜市裡面有一家新開的烤鴿店,開業近一個月左右了,生意仍然是冷冷清清。每次路過店門口,就會看到這家店用橫幅打的廣告語:25元一隻烤鴿,驚爆價,不限量。
  • 《嗝嗝老師》:一部永不放棄的勵志電影
    爸爸》、《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巴霍巴利王》屢次刷新著我們的視覺體驗,同時也戳動著我們的淚點,讓我們不禁感嘆寶萊塢比橫店要出色很多。剛剛上映的一部《嗝嗝老師》,講述的是教育勵志方面的故事,口碑反響不錯,豆瓣評分目前7.6。說這部影片是勵志題材,一方面是女主有著身體上的缺陷,卻能夠克服自身問題,取得職位,在教育事業上發光發熱。
  • 正念和冥想可能會加重你的抑鬱焦慮情緒:8%的人會經歷負面效果
    正念和其他類型的冥想通常被視為簡單高效又實用的減壓方法,但它有時會讓人的境況更糟。根據對現有證據的整理分析,大約每12個嘗試冥想的人中,就會有1個人產生並不想要的負面效果,這些通常都是抑鬱或者焦慮情緒的惡化,有極少數人甚至會通過冥想而首次出現抑鬱或者焦慮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