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11時26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一號02D衛星(又稱5米光學衛星)發射升空。新華社發(鄭逃 攝)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記者車雲龍 劉欣)中國首顆極地遙感小衛星「京師一號」12日在軌運行一周年,迄今為止已獲取影像2501幅,其中南極冰蓋影像850幅,北極影像1025幅。
研發團隊12日在京發布的該衛星數據顯示,自發射入軌以來,「京師一號」已生產高質量少雲南北極1級遙感數據產品超過240景,產品解析度為80米。以上數據,用戶均可免費下載(http://v.xinhua-news.com/static/view?dest=hAMDEkJnhoczkyISstMTU5OTk1OTk3OTM0Ny0vc3RvcmVfYXR0YWNobWVudC94Y2JhdHRhY2hmaWxlL2RzcGRhdGEvMjAyMC8wOS8xMy9YeGp3c3pDMDA3MDA0XzIwMjAwOTEzX0NCTUZOMEEwMDEuanhYBn" style="display:block;margin-right:auto;margin-left:auto;max-width:92%" >
9月12日,「京師一號」小衛星在軌一周年發布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京師一號」衛星數據處理與生產系統負責人、中山大學副教授陳卓奇介紹,在軌運行期間,「京師一號」成功對南極洲第三大冰架——埃默裡冰架發生的歷史性大崩解事件進行了連續監測。此外,衛星還完成了2020年格陵蘭島70米解析度遙感製圖。
「京師一號」又被稱為「冰路衛星」,總重約16公斤,是中國「三極遙感星座觀測系統」的首顆試驗衛星,於2019年9月12日成功發射入軌。該衛星是在科技部支持下,由北京師範大學設計,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深圳航天東方紅海特衛星有限公司聯合研製。
9月12日,「京師一號」小衛星在軌一周年發布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據悉,「京師一號」衛星適用於極地和中緯度環境監測,其主要載荷為1臺專門針對極地觀測設計的高動態場景寬幅相機,可對同一地物自動進行長、短兩次曝光,輸出融合後的圖像。此項技術可有效改善冰雪、陸地水體同時存在的高動態場景成像效果。
2019年1月12日,正在研製中的「京師一號」小衛星。 (受訪者供圖)
北京師範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吳其重表示,「京師一號」衛星極地遙感數據的發布,彌補了中國長期缺乏極地觀測數據的短板,對於促進中國極地與全球變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公開發布數據,也是向全球極地科研工作者發出邀請,共同探索數據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