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宋徽宗痴迷不已的兔毫盞長什麼樣?25張高清圖鑑賞珍品兔毫盞

2021-01-15 建盞

兔毫盞作為宋代建盞中最為流行的釉色類型,有銀、銀藍、褐、金、彩等多種色彩,不僅頻繁出現在文豪大家的茶詩茗詞中,兩宋茶書也多以其為茶盞之尊。《茶具圖贊》甚至將點茶必備十二種茶具中的茶盞直接描繪成兔毫盞,其標誌性地位毋庸置疑。

▲《茶具圖贊》中的茶盞配圖,為兔毫盞的白描形象

對於喜愛兔毫老盞的朋友來說,宋代兔毫老盞是怎麼欣賞也不嫌多的。

小編整理10隻宋代兔毫老盞悉數貼出,每隻盞都給出儘量齊全的數據與不同視角的照片,相信對於兔毫盞的鑑賞和收藏都是很有意義的參考。

1.南宋 建窯銀兔毫束口盞 倫敦蘇富比

2011年5月11日,倫敦蘇富比釋出的一隻南宋建窯銀兔毫束口盞,以1175萬天價創下當時建盞公開拍賣最高紀錄且連續保持五年的高紀錄,該盞器形典雅持正,銀毫精美純粹,世所罕見,此前為日本繭山龍泉堂珍藏。

毫紋纖長如玉兔,銀光純粹似月華,器形雅正,口沿扣金邊,貴氣與秀美兼具,極為難得。故至今穩居建盞拍賣排行榜第二。若在今日老盞價格已經暴漲的情況下易主,價格會更加驚人。

2.南宋 建窯兔毫束口盞 倫敦蘇富比

倫敦蘇富比於2016年11月9日亞洲藝術周期間,舉辦「中國藝術珍品」專場。本場拍賣中,前述這隻南宋建窯兔毫盞以108.5萬英鎊,約合900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

該盞年代為南宋,口徑為12.2cm,器型為束口,配桐木盒與螺鈿盞託。

資料稱其為兔毫,盒上寫的是油滴。觀結晶斑形狀,介於兔毫與油滴之間,類似點聚成線之狀態,偏向線狀。

盞口下有一些輕微的橫向劃痕,釉滴珠處有斷痕。蘇富比解釋,此斷釉應為出窯時所致。被收藏後是保護得很好的。

釉面玻化很好,瑩潤亮澤,毫紋清晰有金屬質感,光照下很耀眼。整體器型優雅端正。

該盞口沿下有一些輕微的橫向劃痕,釉滴珠處有斷痕。此斷釉應為出窯時所致,因建盞燒出精品須高溫厚釉,釉水流動性大,故容易形成釉滴珠,如流動過大,有時會粘底,有時會斷釉。

釉面玻化佳,瑩潤亮澤,毫紋清晰,光照下泛藍綠彩光。

有不少盞友會認為,品相不是100%完美的盞就沒有收的價值,其實不然。只要釉色精美,價格合適,一樣很有收藏價值。不管是缺還是碎,以現代的技術,通過扣邊、大漆、金繕等工藝,完全可以修繕得完美,能直接使用。

而這次拍出這隻盞的斷釉並不影響使用,故舊主人也沒有去修復它,保持它原本的樣子,最終也拍出如此高價。

3.宋代 「供御」款宋代建窯烏金釉玉毫盞 西泠印社

2019年12月15日,「供御」款宋代建窯烏金釉玉毫盞殘器,現身西泠印社2019秋季十五周年拍賣會·中國首屆宋元瓷器專場。

此件估價150萬~200萬,最終以598萬元人民幣落槌(含佣金),數倍於估價,刷新了建盞殘器最高拍賣紀錄,同時也成為2019年建盞拍賣最高紀錄。

該盞底部稍有瑕疵損壞,但其銀色毫紋於烏金釉之上若隱若現,完全符合宋徽宗《大觀茶論》所言「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的品評。

4.宋代 南宋建窯兔毫盞

口徑:12.2cm;

年代:南宋

器型:束口

拍賣機構:香港蘇富比

拍賣場次:淳古渾樸-宋代雅器精萃

拍賣日期:2018年10月3日

估價:約合人民幣88萬~132萬

成交價:250萬港幣,約合人民幣220萬元

此兔毫盞束口,盞侈口,口沿包金口,釉面結晶有如兔毫,釉水流至下腹沈積成一圈唇狀,肥厚瑩潤。下腹及圈足露胎,胎色鐵灰,結胎密實;矮圈足,修足平整。

所配盞託表面用朱漆並罩金漆,呈葵口形,具有宋代漆器之素雅造型;用漆精良,稜角圓潤,花口對稱工致,是為漆器之精品。茶盞和盞託自宋以來常以成對出現,然傳之後世見諸市場者,多以單件出現。此組茶盞和盞託配合無虞,殊為有緣。

5.南宋 建窯兔毫束口盞 香港佳士得

成交時間:2015年12月2日

成交價:2,440,000港幣折合人民幣:2,013,244元 (當日匯率)年代:南宋

拍賣機構:香港佳士得

拍賣場次:古韻天成 – 臨宇山人珍藏(一)

來源:臨宇山人

臨宇山人是日本一位資深藏家,介入宋瓷收藏已有40餘年,藏品審美質量俱佳。佳士得為其策劃了橫跨三年的專場。創下紀錄的油滴盞也是臨宇山人藏品。以這隻兔毫盞的毫紋表現,在15年以200萬價格成交已經屬於撿漏。

知名館藏珍品兔毫盞

6.宋代 建窯兔毫盞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朝代:北宋(960–1127)至南宋 (1127–1279);

高:7.9 cm; 直徑:16.5 cm;

傳承: Rogers 基金,1925

這是經過金繕修復後的撇口藍兔毫大盞,這種大撇口在宋代被廣泛用於茶肆中,作為盛茶用器。但從世界館藏藏品來看,數量很少,且完整器罕有。

7.宋代 建窯兔毫盞 美國哈佛藝術博物館藏

年代:宋

器形:束口

高度:7.3 cm

口徑:12.7 cm

入館時間:1999年,David Berg 遺贈

8.宋代 油滴盞(星建盞) 德川美術館藏

年代:宋代

口徑:12.1cm

底徑:4.0cm

高:7.1cm

器形:束口

把油滴盞叫做星建盞,是德川家傳的說法。這隻的油滴小而密,別樣美感。釦邊是扁平的釦法,在日藏盞中不多見。

9.宋代 建窯撇口盞 五島美術館藏

器形:撇口

口徑:20.5cm

高:7.7cm

底徑:5.4cm

該盞褐兔毫長直清晰,最有特點的是器形,作為口徑超過20cm的大撇口盞,是目前已知的日藏建盞中,最大的一隻。

10.宋代 建窯兔毫盞 林原美術館藏

器形:束口

口徑:12.9cm

高:7.5cm底徑:3.8cm

該兔毫盞作為稀有的銀兔毫盞,曾被日本淡交社別冊用作雜誌封面。▼

歡迎關注【建盞】,詳情了解更多建盞與瓷器知識,可以後臺私信筆者,筆者將會第一時間為你解答!

相關焦點

  • 兔毫盞憑什麼超越油滴曜變成為宋代最流行建盞?皇帝實權那麼大嗎
    2.兔毫盞——宋代建盞的代名詞而在宋代眾多品類的建盞中,最受歡迎的的無疑是兔毫盞,它因黑色釉中均勻透露著形如兔子身上纖細柔長毫毛一樣的筋脈而得名,根據色澤的不同又可以分為藍兔毫、銀兔毫、金兔毫等不同種類。
  • 同為兔毫盞,為什麼也存在著優劣之別?
    作為宋代建窯產量最大的建盞種類之一,兔毫盞也可以算是宋代建盞的代表。那句被頻繁引用的宋徽宗的「玉毫條達者為上」,指的就是宋代建窯兔毫盞,所以同為兔毫盞,也存在著優劣之別,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如何鑑賞兔毫盞。
  • 宋黑釉兔毫盞
    宋黑釉兔毫盞 宋黑釉兔毫盞 尺寸:高6釐米,口徑12.5釐米,底徑4.5釐米 品相:
  • 以兔毫盞燒制為例,淺談建盞的燒制工藝
    在已經發掘的建陽建窯遺址中,兔毫盞有著相當可觀的存量,而在宋代文人的詩詞中,免毫也是被稱讚最多的一個品種。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專家組恢復建盞燒造技藝,所燒制的第一隻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建盞也是兔毫盞。曾幾何時,兔毫盞一度成為了建盞的「代名詞」。
  • 收藏之旅:南宋·束腰束口兔毫盞,市場估價3萬元
    瓷器鑑賞:藏友諮詢:南宋時期建窯兔毫盞,口徑16.5公分,請老師看看市場價格多少謝謝!崔凱老師回覆: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建窯風格的束腰束口兔毫盞是一件南宋時期生產的真品,但是根據其胎釉特徵來看,其生產窯口並不是建窯中心窯廠,可以稱之為建窯系。
  • 兔毫建盞到底怎麼選?它有幾個種類,什麼樣的兔毫盞最珍貴?
    無論是兔毫還是鷓鴣斑,或是同一種類的建盞,每一隻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在建盞釉色分類時,我們應該採取宜粗不宜細的原則,下面咱們就以兔毫建盞為例,給兔毫分一分種類,說一說兔毫建盞到底該怎麼選,什麼樣子的兔毫建盞又是最珍貴的存在。
  • 新手購盞看準這3點再下手,不要被忽悠了
    建盞始燒於唐,在兩宋時期發展到了巔峰,被宋徽宗一手捧上了"皇家御用茶具"的位置,獨領風騷數百年,但隨著朝代的更迭,其發展卻一度陷入了絕境,以致於最終銷聲匿跡了近千年的時光。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我國傳統名瓷之一,建盞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內涵依舊有巨大的價值,它兼具美觀和實用的器型以及美輪美奐的釉色更是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 科普:全方位剖析油滴盞!
    油滴建盞《君臺觀左右帳記》裡記載:「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這樣的「定價」其實可以看出,油滴的燒成條件比兔毫更為苛刻。簡單說,可以觀察油滴是否能保持卵狀而不變形,盞內外油滴斑紋均勻分布,要飽滿,要有三維立體效果。
  • 你的油滴盞滿足這3個條件嗎?
    《君臺觀左右帳記》裡記載:「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從這樣的排序和定價中,我們大致可以推算出,宋時油滴的燒成條件比兔毫更為苛刻。所以宋代油滴盞的傳世品很少,完整器更是鮮見。
  • 武夷建盞解讀丨杭州曜變盞殘件
    解讀宋式美學 傳承建盞文化導語建盞之中的無上珍品,非曜變盞莫屬,目前被公認的,真正可稱「曜變」的僅三件半,其中三隻如今為日本國寶,而今天武夷建盞要介紹的是那半件曜變盞。其中出土的建窯黑釉兔毫盞標本上見有「供御」,由此可知此一幹出土品很可能是進貢作為南宋宮廷用器。▲杭州出土的南宋曜變天目茶盞審慎細緻的高級品全器施掛飽滿且厚實的黑釉,釉色紫紅光彩,然而在呈現束口形式的口緣處,釉藥漸薄。胎土為建窯特有的墨黑色。
  • 如何正確的鑑賞兔毫建盞?同為兔毫盞,為什麼也存在著優劣之別?
    油滴盞屬於建窯燒制的上乘建盞之一,北宋的陶谷在《清異錄博中》中記載:閩中造盞,花紋鷓鴣斑,點試茶家珍之。這其中說的就是福建建窯燒制的油滴盞。那怎樣的油滴盞才算是好盞呢?什麼才是有收藏價值的油滴盞呢?此外油滴的形成話語燒制過程有關,窯內溫度火候到達一個度時油滴盞就會形成,溫度太低很難出來,溫度過高會使油滴形狀太小,因此油滴盞的沿口部分通常形成不了油滴,這也是油滴盞口樸實無華的原因。而它器腹有金黃色,越往下顏色淡,最終褪為銀白色。如果用放大鏡近距離觀察的話,油滴上的斑點會分布出大小不同的魚鱗狀紋。
  • 宋代建窯變色釉茶盞十分罕見 釉面有金點和藍斑
    宋代建窯茶盞有沒有加金的?近日資深藏家王聲偉先生在家中展示了他早年收藏的曜變加金加彩天目宋盞。  曜變天目是對宋建盞一種特殊變色釉的稱謂,在黑釉上面有著零星的帶有藍色的斑紋,這種斑紋往往富於變化,非常漂亮。這類茶碗在日本一直受到最高的禮遇,是各種建盞中等級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