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毫盞作為宋代建盞中最為流行的釉色類型,有銀、銀藍、褐、金、彩等多種色彩,不僅頻繁出現在文豪大家的茶詩茗詞中,兩宋茶書也多以其為茶盞之尊。《茶具圖贊》甚至將點茶必備十二種茶具中的茶盞直接描繪成兔毫盞,其標誌性地位毋庸置疑。
▲《茶具圖贊》中的茶盞配圖,為兔毫盞的白描形象
對於喜愛兔毫老盞的朋友來說,宋代兔毫老盞是怎麼欣賞也不嫌多的。
小編整理10隻宋代兔毫老盞悉數貼出,每隻盞都給出儘量齊全的數據與不同視角的照片,相信對於兔毫盞的鑑賞和收藏都是很有意義的參考。
1.南宋 建窯銀兔毫束口盞 倫敦蘇富比
2011年5月11日,倫敦蘇富比釋出的一隻南宋建窯銀兔毫束口盞,以1175萬天價創下當時建盞公開拍賣最高紀錄且連續保持五年的高紀錄,該盞器形典雅持正,銀毫精美純粹,世所罕見,此前為日本繭山龍泉堂珍藏。
毫紋纖長如玉兔,銀光純粹似月華,器形雅正,口沿扣金邊,貴氣與秀美兼具,極為難得。故至今穩居建盞拍賣排行榜第二。若在今日老盞價格已經暴漲的情況下易主,價格會更加驚人。
2.南宋 建窯兔毫束口盞 倫敦蘇富比
倫敦蘇富比於2016年11月9日亞洲藝術周期間,舉辦「中國藝術珍品」專場。本場拍賣中,前述這隻南宋建窯兔毫盞以108.5萬英鎊,約合900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
該盞年代為南宋,口徑為12.2cm,器型為束口,配桐木盒與螺鈿盞託。
資料稱其為兔毫,盒上寫的是油滴。觀結晶斑形狀,介於兔毫與油滴之間,類似點聚成線之狀態,偏向線狀。
盞口下有一些輕微的橫向劃痕,釉滴珠處有斷痕。蘇富比解釋,此斷釉應為出窯時所致。被收藏後是保護得很好的。
釉面玻化很好,瑩潤亮澤,毫紋清晰有金屬質感,光照下很耀眼。整體器型優雅端正。
該盞口沿下有一些輕微的橫向劃痕,釉滴珠處有斷痕。此斷釉應為出窯時所致,因建盞燒出精品須高溫厚釉,釉水流動性大,故容易形成釉滴珠,如流動過大,有時會粘底,有時會斷釉。
釉面玻化佳,瑩潤亮澤,毫紋清晰,光照下泛藍綠彩光。
有不少盞友會認為,品相不是100%完美的盞就沒有收的價值,其實不然。只要釉色精美,價格合適,一樣很有收藏價值。不管是缺還是碎,以現代的技術,通過扣邊、大漆、金繕等工藝,完全可以修繕得完美,能直接使用。
而這次拍出這隻盞的斷釉並不影響使用,故舊主人也沒有去修復它,保持它原本的樣子,最終也拍出如此高價。
3.宋代 「供御」款宋代建窯烏金釉玉毫盞 西泠印社
2019年12月15日,「供御」款宋代建窯烏金釉玉毫盞殘器,現身西泠印社2019秋季十五周年拍賣會·中國首屆宋元瓷器專場。
此件估價150萬~200萬,最終以598萬元人民幣落槌(含佣金),數倍於估價,刷新了建盞殘器最高拍賣紀錄,同時也成為2019年建盞拍賣最高紀錄。
該盞底部稍有瑕疵損壞,但其銀色毫紋於烏金釉之上若隱若現,完全符合宋徽宗《大觀茶論》所言「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的品評。
4.宋代 南宋建窯兔毫盞
口徑:12.2cm;
年代:南宋
器型:束口
拍賣機構:香港蘇富比
拍賣場次:淳古渾樸-宋代雅器精萃
拍賣日期:2018年10月3日
估價:約合人民幣88萬~132萬
成交價:250萬港幣,約合人民幣220萬元
此兔毫盞束口,盞侈口,口沿包金口,釉面結晶有如兔毫,釉水流至下腹沈積成一圈唇狀,肥厚瑩潤。下腹及圈足露胎,胎色鐵灰,結胎密實;矮圈足,修足平整。
所配盞託表面用朱漆並罩金漆,呈葵口形,具有宋代漆器之素雅造型;用漆精良,稜角圓潤,花口對稱工致,是為漆器之精品。茶盞和盞託自宋以來常以成對出現,然傳之後世見諸市場者,多以單件出現。此組茶盞和盞託配合無虞,殊為有緣。
5.南宋 建窯兔毫束口盞 香港佳士得
成交時間:2015年12月2日
成交價:2,440,000港幣折合人民幣:2,013,244元 (當日匯率)年代:南宋
拍賣機構:香港佳士得
拍賣場次:古韻天成 – 臨宇山人珍藏(一)
來源:臨宇山人
臨宇山人是日本一位資深藏家,介入宋瓷收藏已有40餘年,藏品審美質量俱佳。佳士得為其策劃了橫跨三年的專場。創下紀錄的油滴盞也是臨宇山人藏品。以這隻兔毫盞的毫紋表現,在15年以200萬價格成交已經屬於撿漏。
知名館藏珍品兔毫盞
6.宋代 建窯兔毫盞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朝代:北宋(960–1127)至南宋 (1127–1279);
高:7.9 cm; 直徑:16.5 cm;
傳承: Rogers 基金,1925
這是經過金繕修復後的撇口藍兔毫大盞,這種大撇口在宋代被廣泛用於茶肆中,作為盛茶用器。但從世界館藏藏品來看,數量很少,且完整器罕有。
7.宋代 建窯兔毫盞 美國哈佛藝術博物館藏
年代:宋
器形:束口
高度:7.3 cm
口徑:12.7 cm
入館時間:1999年,David Berg 遺贈
8.宋代 油滴盞(星建盞) 德川美術館藏
年代:宋代
口徑:12.1cm
底徑:4.0cm
高:7.1cm
器形:束口
把油滴盞叫做星建盞,是德川家傳的說法。這隻的油滴小而密,別樣美感。釦邊是扁平的釦法,在日藏盞中不多見。
9.宋代 建窯撇口盞 五島美術館藏
器形:撇口
口徑:20.5cm
高:7.7cm
底徑:5.4cm
該盞褐兔毫長直清晰,最有特點的是器形,作為口徑超過20cm的大撇口盞,是目前已知的日藏建盞中,最大的一隻。
10.宋代 建窯兔毫盞 林原美術館藏
器形:束口
口徑:12.9cm
高:7.5cm底徑:3.8cm
該兔毫盞作為稀有的銀兔毫盞,曾被日本淡交社別冊用作雜誌封面。▼
歡迎關注【建盞】,詳情了解更多建盞與瓷器知識,可以後臺私信筆者,筆者將會第一時間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