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臺觀左右帳記》裡記載:「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從這樣的排序和定價中,我們大致可以推算出,宋時油滴的燒成條件比兔毫更為苛刻。所以宋代油滴盞的傳世品很少,完整器更是鮮見。這也是紐約佳士得在2016年拍賣中一隻南宋油滴盞可以拍出7800萬人民幣的重要原因!
▲拍賣史上最貴油滴盞 7800萬RMB
關注建盞圈的人或許知道,關於油滴斑紋的燒制技藝,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已恢復,油滴盞早已不是當年傳說中一盞難求的稀罕物了。但是,同謂之油滴盞,不同匠師燒制出來的作品,其品相和價格卻可能有著天壤之別。
那麼,一隻什麼樣的油滴盞才能算是上品呢?我們大致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來進行判斷。
油 滴 斑 點 的 形 態
油滴斑紋以大小不一、清晰可見,盞內外斑點分布均勻且飽滿的為佳。簡單說,可以觀察油滴是否能保持卵狀而不變形,要飽滿,要立體。
▲推薦作品 李達-束口油滴
李達老師的油滴作品,首次引入四維概念:「灰斑,銀斑,銀藍斑。而所謂的第四維就是時間。一隻盞在後面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時間差一點點,就難以燒出這種層次的斑紋。」
▲推薦作品 李達-束口油滴
就如李達大師所說的,「正是因為三層斑紋的存在才能體現立體的面,就像天上的星星,有暗淡無光的,有光輝明亮的,這樣才能形成美麗的夜空」,他手中創造的每一個盞,都如夜空一般深邃神秘。更難得的是,這絢爛的夜空不是靜止不動的。因為他獨特的第四維創造,使觀賞者宛若走入一個流動的異域時空。遺憾的是,這種四維質感無法通過照片完全傳達,唯有藏家親自上手觸摸,才能感受到這幽微中蘊含的神奇。
油 滴 斑 點 的 色 彩
油滴的色彩效果,以幻彩中主要呈現出銀色為佳,如帶藍光則更好。這裡需要說明一點,因為燒制銀色油滴盞條件非常苛刻,全程需要還原氣氛,如果還原過了,斑紋難顯;如果還原不夠,銀色油滴上會出現髒物感。所以,上品銀油滴需要銀油滴比較乾淨,沒有髒物感。
▲推薦作品 闕梅嬌-黑牡丹悠然
▲ 油滴邊緣清晰,銀中泛藍
金 屬 感 和 玻 化 感
對於一隻油滴斑紋來說,有強烈的金屬感是它能夠在第一時間就博得觀賞者眼球的關鍵。在已經有著強烈金屬感的基礎上,如果玻化好鏡面效果佳,可以使斑紋的鏡面反射更好,從而使油滴斑點更加亮眼。並且,玻化效果好的油滴盞,在日常養護中也會更加省心,降低了生鏽的風險。
▲推薦作品 裴春元-彩金鬥笠盞
▲ 金屬感和玻化感互相加分的絕佳案例
綜上,以這三點為標準進行衡量,基本上一隻油滴盞的好壞即可立見分曉。但因為油滴釉本身的浮萍成型原理,從根本上決定了它坯體極易變形或起泡,油滴分布密度也幾不可控,從而導致了成品率低這一最終結果。這是即使在採用現代電窯和溫控設備,燒制條件日益發達的今天也暫時無法攻克的現實難題。所以,一隻面面俱佳的精品油滴盞十分難得,各位藏友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