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
開始理解油滴的美了。
《君臺觀左右帳記》裡記載:
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
關於油滴,盞友們對此的了解有多少呢?此篇,古盞堂將為盞友們附圖詳解。
首先,油滴從花紋類型,可分為鷓鴣斑(或油滴)和華北油滴兩種,今天我們具體來講解鷓鴣斑(或油滴):
什麼是鷓鴣斑(或油滴)
油滴釉,是宋代黑釉系統的結晶釉,在釉面上,滿布小圓點和斑點。這種斑點多為圓形,大小不一,大者直徑一般為三、四毫米,最大者達一釐米;小者僅一毫米,甚至細如針尖,形如沸騰的油滴散落而成,使人眼花繚亂。
鷓鴣斑(油滴)的原理
當窯內溫度燒到1300℃左右時,瓷器上的釉開始形成液相分離結構,釉主體相分離出富鐵的另一相。在重力與表面張力等作用下,富鐵相易浮在釉的表面層,隨著過程推移,浮在釉面的富鐵相越來越多。
然後這些富鐵相形成的液相小滴就像漂浮在水面的綠萍,能夠在液面上漂遊,它們隨機而遇,三五成群,拼合成一個個大小不同的包裹團。
最後燒成到一定程度後降溫冷卻。在冷卻過程中,當環境條件適合包裹團中的鐵氧化物析晶時。便形成一滴建窯油滴。
油滴建盞與華北油滴區別
首先,油滴從花紋類型,可分為鷓鴣斑(或油滴)和華北油滴兩種,關於它兩的區別:
①【產地不同】華北油滴是位於山西、河南、河北等北方窯口燒制的,而建窯油滴來自南方的建州窯。南北地域差異,導致兩者燒制條件、肌理變幻、釉面外觀、燒制難度等均不相同。
②【燒制條件】油滴釉屬於鐵繫結晶釉,在1300℃高溫燒制下,鐵氧化物發生化學反應在黑釉表面析晶後形成類似油滴的點狀斑紋,故而此類釉色被稱為油滴釉;而華北油滴是在1240℃的高溫下,可以在氧化氣氛或還原氣氛中燒制而成。
③【外觀區別】建窯油滴的斑點是隨機而生的,所以分布不均,疏密有間,其斑點大小與包裹團有關。而華北油滴斑點是由氣泡形成的,故而油滴斑點布滿整個釉面且均勻分布,華北油滴斑點大小與釉層厚度密切相關。
油滴建盞的品類
另外油滴盞顏色主要有黃、綠、藍、銀、金、紅、虹彩。給大家細細講解:
01、金油滴
金油滴是建盞中的「貴族」,金油滴是釉內結晶呈金黃色光澤的油滴斑點,盞的晶體質感強且層次豐富。用茶養,可養出七彩光的效果。
02、銀油滴
銀油滴是宋代瓷器中名貴品種,其中以建窯油滴最為著名。銀油滴是釉內結晶呈銀光色光澤的油滴斑點,釉表呈現點點似油滴狀的銀色小圓點,光照下十分醒目。
03
藍油滴
藍油滴是釉內結晶呈藍綠色的油滴斑點,極具高級靜謐之美。
04、虹彩油滴
虹彩油滴盞色散發著多重的金屬彩光,金屬感很強。在自然光下呈現隱約彩光,是鐵繫結晶釉的一種特殊表現。因為燒制溫度比油滴更高,還原區間更窄,所以成品很少。推薦入手。
油滴盞大賞
▲[陳大鵬]紅油滴盞,紅色寓意紅紅火火
在了解油滴建盞後,相信盞友們對油滴的認識又加深了一步。
下篇我們將介紹曜變釉,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