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建盞竟含硬磁材料epsilon-Fe2O3晶體

2021-02-19 振鐸精舍

上海科學家在標本中發現罕見氧化鐵,數據存儲應用前景誘人

「卡時代」最害怕什麼?消磁。有什麼材料能一勞永逸地擺脫消磁煩惱?最近,上海科學家首次在宋代建盞標本中發現了一種罕見的高純度硬磁材料--epsilon-Fe2O3,它極難被消磁,在高密度數據存儲方面可能具有誘人的應用前景。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古陶瓷科學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副主任李偉東與美國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劉志合作領導一支國際團隊,進行了該項目的研究。他們告訴記者,epsilon-Fe2O3是氧化鐵家族中「神秘莫測」的一位:在自然界中極為罕見,這種材料在1934年被首次發現後,其晶體結構直至近10年才被確定。但它的硬磁性魅力,始終牽引著科學家的心弦。原來,高純度的epsilon-Fe2O3極難被消磁。這種材料不僅可用在信用卡磁條上,還可在研發更快更節能的計算機、存儲量更大更便宜的存儲介質以及高速無線通訊等領域大顯身手。同時,氧化鐵化合物製備成本低廉,有望大規模推廣。然而,遺憾的是,現代製備技術目前只能得到納米尺度的epsilon-Fe2O3晶體,且難以得到高純度不含雜相的材料,使它的應用推廣步履維艱。

  戲劇性的是,李偉東和劉志等人意外地在1000年前的宋代文物建盞中,發現了夢寐以求的高純度大尺寸epsilon-Fe2O3晶體。

  建盞在宋代是皇帝隆重賜茶的專用茶具,被稱為「中國偉大卻又含蓄的器物」。一件件精美的建盞,交錯著質樸的黑釉與自然天成的條紋斑點,有兔毫盞、油滴盞、鷓鴣斑盞等種類,令人賞心悅目。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上矽所與福建博物院合作,對建盞進行系統研究。近年來,李偉東與劉志等國際團隊合作,藉助各種先進實驗手段,對建盞兔毫釉、油滴釉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結果令人吃驚:他們首次在銀色油滴中發現了罕見的高純度epsilon-Fe2O3晶體--這些晶體的純度和尺寸,為目前人工製備條件所難以達到。

  研究人員推測,雖然古代窯工並不懂得其中的奧妙,但「無心插柳」地滿足了epsilon-Fe2O3晶體的苛刻生長條件:高鐵粘土作為制瓷原料,在依山坡而建的龍窯中燒制,恰好提供了合適的高溫和低氧分壓條件。

  上矽所針對宋代建盞進行了實驗考古學研究,通過陶瓷原料組成及窯爐溫度和氣氛的控制,成功驗證和再現了宋代建盞的科學規律和藝術魅力。

 

 

相關焦點

  • 宋代建盞中發現罕見的epsilon-Fe2O3
    為了進一步探索古陶瓷極品宋代建盞所蘊涵的科學規律,近年來上海矽酸鹽所研究員、古陶瓷科學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副主任李偉東,聯合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及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劉志,合作領導一支國際團隊,藉助同步輻射微束X射線衍射譜、同步輻射X射線吸收譜和顯微拉曼光譜等先進表徵方法,對建盞兔毫釉和油滴釉進行了多手段研究。
  • 全世界最大型的宋代油滴建盞鑑賞與解讀
    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油滴盞在存世的宋代建盞界,日本靜嘉堂文庫館藏的這隻油滴建盞,具有三大特點,可謂是四大國寶級建盞外名列前茅的重量級宋代油滴盞。特色一,日本靜嘉堂文庫館藏的這隻油滴建盞,器型個頭超大,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宋代油滴建盞。
  • 兔毫盞憑什麼超越油滴曜變成為宋代最流行建盞?皇帝實權那麼大嗎
    1.宋代建盞的緣起我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在宋代更是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而相較於唐代簡單的煮茶法、煎茶法,宋代的飲茶風尚也出現了新的引領潮流——點茶法,與之相對應的鬥茶法也因此盛行開來。2.兔毫盞——宋代建盞的代名詞而在宋代眾多品類的建盞中,最受歡迎的的無疑是兔毫盞,它因黑色釉中均勻透露著形如兔子身上纖細柔長毫毛一樣的筋脈而得名,根據色澤的不同又可以分為藍兔毫、銀兔毫、金兔毫等不同種類。
  • 建盞化工釉真的這麼可怕嗎?建盞真的有毒嗎?
    建盞的釉色的本質是什麼建盞的釉色就是建盞的靈魂,那麼建盞的釉色的本質是什麼呢?▼不同溫度下鐵的三種晶體結構示意圖04建盞的原料選擇相信了解建盞的人都知道"無鐵胎,不建盞"這句話建盞的釉料主要有三個成分,一個是釉基,一個是發色劑,還有一個就是助熔劑。釉基的主要成分為石英,即氧化矽。輔之以長石和少量粘土。發色劑則是氧化鐵,這是建盞形成獨特斑紋的主要因素。建盞的助熔劑主要是草木灰,可能要有人不太清楚草木灰是什麼,草木灰說簡單點就是土灶裡面燒過柴火之後留下來的灰。可見一切材料都是取自大自然,無任何化學添加。
  • 油滴建盞有多美,看完你就知道了
    油滴建盞是建盞中很常見的,也是很多建盞愛好者都非常喜歡的。看似只是黑黑的建盞的上加上了一些密集的斑紋,實際上卻擁有不一樣的美感。欣賞油滴建盞,不僅要了解燒制方面的基礎知識,還要結合茶家的審美理念。油滴建盞到底有多美,相信只有愛盞的人才知道吧。    什麼是油滴建盞?
  • 科普:化學建盞有毒嗎?
    重點是建盞是否含重金屬上給大家科普一下,我們知道釉彩裡面有三個成分:一個是釉基,就是它的基礎,有玻璃質感的成分,大多就是石英(氧化矽)一類的,建盞的釉礦石以石英為主,也有長石,含鐵量高,帶有少量粘土,淘洗出的礦釉顏色呈紅、紫色,屬於鐵鈣繫結晶釉,坯體的化學成分和礦物組成對釉面斑紋有影響。
  • 以兔毫盞燒制為例,淺談建盞的燒制工藝
    在已經發掘的建陽建窯遺址中,兔毫盞有著相當可觀的存量,而在宋代文人的詩詞中,免毫也是被稱讚最多的一個品種。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專家組恢復建盞燒造技藝,所燒制的第一隻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建盞也是兔毫盞。曾幾何時,兔毫盞一度成為了建盞的「代名詞」。
  • 柴燒油滴建盞燒成難度的解讀!
    ▲鄭滲添手作·柴燒油滴建盞②建盞坯和釉的配方不是一成不變的,宋代建窯雖然燒出了高品味的建盞,但成品率極低,現代情況也是如此。所以要想達到斑紋好看、成品率又高的目標,解決建盞的坯釉配方是建盞燒造者永遠不變的課題。眾所周知,鐵含量的高低是形成油滴釉的決定性因素,而釉層厚度和保溫時間對油滴晶斑的形成有著緊密的關係。
  • 美輪美奐的「油滴」建盞!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君臺觀左右帳記》裡記載: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關於油滴,盞友們對此的了解有多少呢?此篇,古盞堂將為盞友們附圖詳解。首先,油滴從花紋類型,可分為鷓鴣斑(或油滴)和華北油滴兩種,今天我們具體來講解鷓鴣斑(或油滴):什麼是鷓鴣斑(或油滴)油滴釉,是宋代黑釉系統的結晶釉,在釉面上,滿布小圓點和斑點。
  • 破損的建盞,如何修復才合適?金繕一定是最好的嗎?
    金繕工藝採用的不是工業油漆而是天然生漆,提煉自漆樹,不含任何有害化學成分。▼金繕茶盞圖例生漆的黏性大於大於AB膠,硬度超過水泥,因此有成語「如膠似漆」將漆與膠置於同等地位作喻。金銀鑲嵌法金銀鑲嵌法起源於宋代,採用的材料是金屬,比如金銀類,造價更高一些,因為獨特的修補效果受到人們的青睞。其鑲嵌圖案花紋以修飾瑕疵,以葫蘆藤蔓葉多見,修補後的器物掩蓋了瑕疵,且裝飾效果活靈活現,瓷器得以煥然一新,別有一番風趣。
  • 金油滴,建盞的「金名片」
    黃美金早期金油滴撇口盞說起宋代瓷器建窯在宋代名氣之盛,足以與汝窯、定窯等名窯相媲美。在當時建窯瓷盞就被文人們津津樂道,著名的藝術皇帝宋徽宗趙佶都曾留下過詩文讚美建窯瓷器。可以說,在宋代當時,建窯瓷器的的名聲和被重視程度遠遠超過如今人們所熟知的五大名窯。時至今日,建盞中的上品「金油滴」依然被收藏家視若珍寶。
  • 建盞釉面為何這麼五顏六色,是不是人為添加化學元素 喝茶安全嗎
    建盞是一種因茶而興,因茶而盛,也因茶而衰的黑釉瓷。在中國陶瓷史上黑瓷往往被遺忘,除了宋代茶文化崇尚"黑"道受到較高的禮遇以外,很少受到人們的青睞。就連後來的瓷器研究中,對黑瓷也往往是一筆帶過。但是近年喜歡喝茶的玩家發現,用建盞盛茶可激發和提升茶的香氣,達到良好的品茗效果和極致的軟滑甘甜順口感。並且建盞釉面自帶的紋飾不僅有藝術的美感,更是呈現了黑瓷獨有的莊嚴古穆。但也因建盞釉色的逐漸多元化,導致有些盞友會疑惑建盞是不是人工添加了其它的化學元素、有害金屬?建盞真的安全嗎?
  • 建盞怎麼看好壞?同為兔毫盞,為什麼也存在著優劣之別?
    作為宋代建窯產量最大的建盞種類之一,兔毫盞也可以算是宋代建盞的代表。那句被頻繁引用的宋徽宗的「玉毫條達者為上」,指的就是宋代建窯兔毫盞,所以同為兔毫盞,也存在著優劣之別,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如何鑑賞兔毫盞。
  • 建盞一般多少錢?為何有些建盞如此昂貴,真的值那麼多錢嗎?
    建盞窯變斑紋奇特,像星光點點的宇宙,斑駁閃耀;像銀光閃閃的鱗片,層層相疊;還有的像柔軟絲滑的兔毫,纖細修長。每一次窯變都驚豔世人,所以贏得了很多盞友的喜愛。然而,很多朋友往往有疑問,為什麼一樣口徑差不多花紋的盞,價格差距那麼大?如何才能找到合適的價格和適合自己的建盞?建盞到底多少錢?為何有些建盞如此昂貴,真的值那麼多錢嗎?建盞一般多少錢?
  • 建盞真的越貴越好嗎?新手購盞看準這3點再下手,不要被忽悠了
    也正是基於此,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高度重視對建盞的研製與開發,建盞終於得以重新煥發出生機和活力,走上了嶄新的復興之路。2011年,"建窯建盞燒制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在廈門五國金磚會議上,建盞又被作為國禮贈送給了與會各國領導人。自這之後,建盞不僅聲名鵲起、身價倍增,還"飛入尋常百姓家",成了古玩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寵兒。
  • 建盞為何有收藏和普品使用之分?挑盞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近年來,建盞無異於高古瓷拍場上的黑馬選手,流通量有所提升的同時價格也在一路飆升,市場也逐漸步入穩健開拓期,這讓很多圈內外的朋友都意識到宋代老盞的收藏價值。▲以7800萬創下記錄的宋代建窯油滴盞判斷一件物品是否具備公認的收藏價值,要從其稀缺性、不可替代性、歷史內涵與文化底蘊、藝術觀賞性以及易保存性5個方面來看。
  • 建盞評測第二篇——陳大鵬:黃鷓鴣竹節杯
    1979年受命恢復失傳800年之久的宋代八大名窯之一建窯瓷器工藝。1980年,試製成功油滴黑釉瓷,使失傳數百年之久的油滴名瓷重見天日。1981年陳大鵬燒制仿宋兔毫盞成功,使失傳近千年的古瓷工藝重放異彩。
  • 用建盞喝茶不經意間養出了「七彩」,這是天然而成的嗎 有危害嗎
    但是真正能夠稱得上品茗神器的卻是少之又少,而建盞便是其中一類。由於建盞獨特的製作工藝以及良好的保溫、蓄熱等物理性能,使得它在一眾茶器中脫穎而出。我們在日常中使用建盞品茶,除了能軟化水質、激發茶香、提升口感之外,更是附帶著養盞的樂趣。
  • 建盞匠人李昌海:結合現代理念,不斷創新發展,將創意融匯於歷史
    李昌海,從小受父親李遠興先生的薰陶,隨著父親進修建盞工藝和燒制身手,刻苦鑽研,吃苦耐勞;後期通過長時間的挖掘、研究,成功燒制出了屬於個人的特色油滴盞。想要燒制好的建盞,李昌海認為第一靠配方,若是釉料都配不好,怎麼燒制出好的斑紋;其次就是火候,掌握不好的話容易失圓起泡點。
  • 宋代建窯變色釉茶盞十分罕見 釉面有金點和藍斑
    宋代建窯茶盞有沒有加金的?近日資深藏家王聲偉先生在家中展示了他早年收藏的曜變加金加彩天目宋盞。  曜變天目是對宋建盞一種特殊變色釉的稱謂,在黑釉上面有著零星的帶有藍色的斑紋,這種斑紋往往富於變化,非常漂亮。這類茶碗在日本一直受到最高的禮遇,是各種建盞中等級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