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一般多少錢?為何有些建盞如此昂貴,真的值那麼多錢嗎?

2021-01-09 宋韻建盞

建盞窯變斑紋奇特,像星光點點的宇宙,斑駁閃耀;像銀光閃閃的鱗片,層層相疊;還有的像柔軟絲滑的兔毫,纖細修長。每一次窯變都驚豔世人,所以贏得了很多盞友的喜愛。

然而,很多朋友往往有疑問,為什麼一樣口徑差不多花紋的盞,價格差距那麼大?如何才能找到合適的價格和適合自己的建盞?建盞到底多少錢?為何有些建盞如此昂貴,真的值那麼多錢嗎?

建盞一般多少錢?

建盞不僅是一個茶杯,也是一個收藏品。它可以用來品茶,單獨收藏,或送給朋友。如果你只需要造一個喝茶用的容器,真的不需要花很多錢,也許幾百元就夠了,甚至不需要買一個建盞,超市門口買一個便宜的白瓷碗就夠了。

如果有其他的附加條件,比如你要購買斑紋效果或者幻彩效果很棒的建盞,可能要多花一點錢了;又比如你希望購買名家、甚至是全國名家的作品,恐怕你需要花幾次,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錢來買一套建盞了。

每個師傅都有自己獨特的釉料、獨特的燒制方法,即便是同一師傅的作品,也不盡相同。再加上斑紋的不同,口徑大小的不同,作家名氣大小的不同,價格也會浮動很大,幾百到幾千塊,甚至幾萬、幾十萬的都會存在。

其實,價格只有相對貴,沒有絕對的貴。更重要的是,它的價值,還有我自己的喜好。如果真的值那麼多錢,加上自己確實喜歡,多花一些錢也是值得的。

買東西,一分價錢一分貨。如果你想花幾十元或幾百元,去買幾千元的東西,也不是不可能,只能說希望渺茫,最重要的是,你得懂行。畢竟,不想被別人敲竹槓的唯一方法就是: 莫要貪圖小便宜!

建盞為何如此昂貴?

在宋代,要燒制幾千萬件才能偶得一兩件最珍貴的曜變盞,燒制上百萬件才得一兩件油滴盞。從這些數據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燃燒一個完美的精品建盞是多麼困難,儘管它是很小的。所以建盞非常昂貴的一些原因就在這裡。

燒制建盞所使用的,是水吉當地所產、含鐵量很高的紅棕色黏土。而燒制建盞要在1300℃以上的還原焰中形成,胚體在此條件下,極易產生變形、起泡等缺陷。

懂建盞燒制的盞友可能會覺得:可以加石英顆粒克服這些缺陷,提高耐熱度的。這是真的,但這麼做特別容易造成釉面有顆粒凸起的毛病。事實上,也可以選用含鐵量低的黏土來提高耐熱性,但斑駁效果不好。

建盞的燒制大多數釉色都需要在還原氣氛下燒成,所以燒制建盞必須嚴格控制窯爐的含氧量,這對窯爐的密封要求極高。

建盞燒制,高溫之下,釉水會明顯地向下流動,我們都知道,建盞必須施厚釉,若釉薄,紋理不現;若釉厚,則會容易形成黏窯。而且釉往下流動,口沿處釉會變薄,容易形成幹口。即使我們只施半釉,這些「矛盾」的條件依舊是燒制建盞最大的難題。

挑選建盞要從心

每個人的舌尖細胞不一樣,對口感的要求也不一樣。同一款好茶,有的盞友喜歡,有的盞友卻不喜歡。建盞亦是如此,有人會體會出建盞提升茶香的細微感覺,有人卻感覺不到。在追求自己的最愛時,雖說會發現有很多的挑選標準,但有一點不能忽略,那就是演員。

自己喜歡則無價,管別人如何說。如果每隻建盞都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來挑選,把選擇權全都交給自己身邊認識的「大師」去挑,從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上當,可是你要問自己,別人幫自己挑的,適心嗎?

有人買盞就是為了喝茶使用,有人買盞就是為了單純收藏,這是每個人購買建盞或者說喜歡建盞的初衷不同而已。

結語

建盞並不僅僅是喝茶用的茶器,更是收藏器、藝術品,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建窯建盞的燒制技藝,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恢復出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隻建盞完美品所傾注的,是時間、是人情、是溫度、是天意,這些是無法衡量、只能被感知的。

我們在用建盞品茶之時,也可以得到精神上的特別享受,美的薰陶,文化的浸染,這些都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宋韻建盞,專注建窯建盞文化傳承,想了解更多精品建盞或更多建盞相關的知識,歡迎評論私信~

相關焦點

  • 建盞化工釉真的這麼可怕嗎?建盞真的有毒嗎?
    在有貧血的情況下,是需要補充鐵劑,也需要補充維生素C來促進鐵的吸收,如果只是口服補充鐵劑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會引起中毒,沒有吸收的,過多的鐵是通過大便來排出體外,而且拋開劑量談毒性的都是耍流氓。建盞的原材料多是在生態環境優良的閩北,就地選取的無公害礦土。▼閩北(南平市)區位與建窯所在的南平市建陽區水吉鎮閩北有多環保低碳?從當地產業構成和空氣汙染指數就能看出來。
  • 建盞釉面為何這麼五顏六色,是不是人為添加化學元素 喝茶安全嗎
    但是近年喜歡喝茶的玩家發現,用建盞盛茶可激發和提升茶的香氣,達到良好的品茗效果和極致的軟滑甘甜順口感。並且建盞釉面自帶的紋飾不僅有藝術的美感,更是呈現了黑瓷獨有的莊嚴古穆。但也因建盞釉色的逐漸多元化,導致有些盞友會疑惑建盞是不是人工添加了其它的化學元素、有害金屬?建盞真的安全嗎?
  • 科普:化學建盞有毒嗎?
    建盞的還原燒,是在快要燒制結束的時後,減少窯中進入的 空氣量,火焰中不完全燃燒的還原性CO和H2等,在高溫下與坯中的高價的紅色三氧化二鐵(Fe2o3)被還原為低價氧化亞鐵(Feo)等。鐵的氧化物磁性所以請不要再用新燒建盞是化學的可能有毒來說事,真心無知。那麼,應該如何說呢?
  • 可能你不信,我的建盞生鏽了
    不少盞友很問:建盞「生鏽」應該責怪建盞胎土中含鐵量太多嗎?還是這隻建盞是化學原料的,要天然礦石的才不會?建盞相對於其他瓷器貴,卻比白瓷青瓷嬌氣嗎?小編能說真正的原因是他的盞不是在武夷建盞平臺買的嗎?言歸正傳,其實有一部分的建盞會生鏽,有一部分的建盞不會生鏽,這是在建盞出爐的時候就註定的。建盞所謂的「生鏽」其實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生鏽」,只是給人的錯覺罷了。
  • 用建盞喝茶不經意間養出了「七彩」,這是天然而成的嗎 有危害嗎
    但是真正能夠稱得上品茗神器的卻是少之又少,而建盞便是其中一類。由於建盞獨特的製作工藝以及良好的保溫、蓄熱等物理性能,使得它在一眾茶器中脫穎而出。我們在日常中使用建盞品茶,除了能軟化水質、激發茶香、提升口感之外,更是附帶著養盞的樂趣。
  • 澤緣建盞:在燒制油滴建盞中加入紅土有啥影響?
    在建盞燒制過程中,其中一定加入了很多種配料,當然這種配料對我們人體是沒有害的,它只是對建盞的品質做了一個更好地提升。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紅土加入量,對燒制建盞有什麼影響?紅土的加入主要是為了讓建盞身上生成油滴。
  • 油滴建盞有多美,看完你就知道了
    油滴建盞是建盞中很常見的,也是很多建盞愛好者都非常喜歡的。看似只是黑黑的建盞的上加上了一些密集的斑紋,實際上卻擁有不一樣的美感。欣賞油滴建盞,不僅要了解燒制方面的基礎知識,還要結合茶家的審美理念。油滴建盞到底有多美,相信只有愛盞的人才知道吧。    什麼是油滴建盞?
  • 建盞怎麼看好壞?同為兔毫盞,為什麼也存在著優劣之別?
    1 兔毫為何要稱為兔毫盞兔毫盞的析晶斑紋分布形態為黑色釉層中,透出一種均勻細密的絲狀筋脈條紋,就像一隻兔子的毫毛,所以此類盞名為兔毫。而兔毫這個詞從宋代就開始逐漸流行,也可以算是歷史文化悠久。兔毫是建盞當中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甚至可以把這個之一給去掉,考古結果,歷史文獻,傳世名品無一不證明其特殊的地位。
  • 兔毫盞憑什麼超越油滴曜變成為宋代最流行建盞?皇帝實權那麼大嗎
    宋代鬥茶重茶色,茶色鮮白為佳,為了能夠更好的突出茶色,原本流行的青瓷、白瓷等再使用就有些不合時宜,作為黑瓷代表的建盞便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中脫穎而出,受到了社會上自上而下的廣泛推崇,建盞最大的生產窯口建窯也從原先默默無聞的民窯發展成為名留青史的舉足輕重的的窯口。
  • 破損的建盞,如何修復才合適?金繕一定是最好的嗎?
    那麼建盞作為黑釉瓷器,應如何修復?本篇介紹一二。中國是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而瓷器的修補歷史幾乎與瓷器本身歷史一樣悠長。那麼聰明勤勞的古代人民,會如何修補破損的瓷器呢?建盞作為黑瓷,應如何修補比較自然美觀呢?
  • 全世界最大型的宋代油滴建盞鑑賞與解讀
    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油滴盞在存世的宋代建盞界,日本靜嘉堂文庫館藏的這隻油滴建盞,具有三大特點,可謂是四大國寶級建盞外名列前茅的重量級宋代油滴盞。特色一,日本靜嘉堂文庫館藏的這隻油滴建盞,器型個頭超大,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宋代油滴建盞。
  • 金油滴,建盞的「金名片」
    時至今日,建盞中的上品「金油滴」依然被收藏家視若珍寶。2013年,第七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上,一尊口徑12.9釐米的「金油滴」建盞被一位日本茶藝專家以45萬元人民幣購得;2014年,第五屆中國廣州國際工藝品收藏品及紅木文化博覽會上,一尊口徑12.9釐米的「金油滴」被來自香港的收藏家以50萬元人民幣買下;同年9月,上海國際禮品展覽會上,日本的茶道專家斥資百萬人民幣將兩件金油滴建盞收入囊中;2017年,黃美金的金油滴更是再創新高。
  • 美輪美奐的「油滴」建盞!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理解油滴的美了。《君臺觀左右帳記》裡記載: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關於油滴,盞友們對此的了解有多少呢?此篇,古盞堂將為盞友們附圖詳解。這種斑點多為圓形,大小不一,大者直徑一般為三、四毫米,最大者達一釐米;小者僅一毫米,甚至細如針尖,形如沸騰的油滴散落而成,使人眼花繚亂。鷓鴣斑(油滴)的原理當窯內溫度燒到1300℃左右時,瓷器上的釉開始形成液相分離結構,釉主體相分離出富鐵的另一相。
  • 柴燒油滴建盞燒成難度的解讀!
    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液相小滴越來越多,就象漂浮在水面上的青萍,它們隨機而遇,三五成群,拼合成一個個大小不同的包裹團,包裹團越大,其中的液相小滴也越多,但這些液相小滴僅僅挨在一起,沒有熔為一體,就象一葉葉青萍靠在一起,當溫度下降時,窯中環境條件適合包裹團中的鐵氧化物析晶時,便形成建窯油滴。
  • 再說建盞有毒和重金屬超標的 睜開眼睛看看這四點鐵證!
    一、黑色為建盞的基礎色調,但也不能黑化建盞建盞是我國古代匠人智慧的結晶,它代表著我國制瓷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可以說從古至今,沒有人能夠不為建盞絢麗多彩的斑紋和千變萬化的釉色所傾倒,但是也正因為建盞美的如此不可思議,剛剛接觸建盞不久的朋友往往會產生"建盞是否添加了有害物質"的疑問。
  • 用建盞喝茶有什麼好處?
    建盞,黑瓷代表,中國八大名瓷之一。中國茶文化中,被視為「茶之聖器」,因產自福建建陽龍窯,故此稱為建盞。建盞和紫砂壺被譽為茶道雙子,一個貴為喝茶神器,一個貴為泡茶神器,大器至簡,兩者相輔相成,茶桌上「一繁一簡」,共同「上演」茶桌上完美的配合。
  • 如何養出七彩建盞?
    金油滴建盞 如何挑選一枚適合養的盞? 中華文化,歷來講究「度」,而一枚適合養的建盞,玻化必須適度,玻化太弱,燒乾了的盞,無法養出七彩,甚至養久了會呈現鐵鏽色,腐蝕色,即使無暇,也不建議購買。 而強玻化的盞得分玻化油滴與玻化兔毫,玻化油滴(鷓鴣斑)好養,出彩也快,但有兩個缺點:容易茶垢掛圈不均勻;七彩後的包漿很容易洗掉。
  • 建盞為何有收藏和普品使用之分?挑盞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只不過根據不同建盞的釉色器形特徵、稀有與美觀程度、完整度、歷史傳承等因素,升值空間也有所差異罷了。一、 新盞中收藏與普品之間的門檻在哪?當今的市場上有能力燒制出"收藏級建盞"的匠人有如鳳毛麟角,建盞行業的興盛自然引來一大批跟風者,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擔重任。那麼,新盞中收藏與普品之間的門檻在哪呢?簡單來說要看3個因素,即釉色、器形與匠人。
  • 建盞評測第二篇——陳大鵬:黃鷓鴣竹節杯
    底款刻有建盞界三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之一陳大鵬的手刻落款「陳大鵬」,收藏價值高。不屬於建盞四大器型:束口盞、斂口盞,撇口盞,敞口盞,而是罕見的竹節杯,仿佛於清肅的山林間破土而出,勢如破竹,扶搖直上。
  • 建盞真的越貴越好嗎?新手購盞看準這3點再下手,不要被忽悠了
    也正是基於此,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高度重視對建盞的研製與開發,建盞終於得以重新煥發出生機和活力,走上了嶄新的復興之路。2011年,"建窯建盞燒制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在廈門五國金磚會議上,建盞又被作為國禮贈送給了與會各國領導人。自這之後,建盞不僅聲名鵲起、身價倍增,還"飛入尋常百姓家",成了古玩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