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建盞中的傳世寶 領略油滴盞的尊貴與美

2020-12-05 建盞收藏

日本大阪的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歷來頗有名氣,因為它擁有兩件國寶級別的藏品。在日本,珍貴文物被劃分出三個不同的級別,依珍貴程度依次是重要美術品,重要文化財,以及最珍貴的國寶。而位於大阪的東洋陶瓷美術館所藏的這兩件國寶,一件是元代龍泉窖所產的珍稀瓷瓶,另一件,則是一件油滴盞。

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國寶油滴盞

此油滴盞造型為最常見的束口盞,圈足不高而偏厚,盞壁則略顯厚實,但非常難得的是整個盞壁弧形完美,沒有一點偏差,在盞口處有刻意作成的收分,盞口上又有金邊,為整盞在質樸中增添幾分奢華。

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國寶油滴盞

真正讓此盞成為盞中極品的,還是該盞本身獨一無二的油滴色彩。盞器本身的背景色為黑色,用釉濃重,沉穩深厚。於釉壁上遍布斑斑點點的"油滴",則是整盞的最大特點。油滴於壁底密集而盞口稀疏,從外由裡望去顯出精緻的美感,而將盞置於光線照射下,隨著角度的變化盞壁上的色彩也會變化,金銀青三色光澤流轉不停。

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國寶油滴盞

這件油滴盞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盞中難得一見的珍寶。造型,釉質,色彩,都無可挑剔,成為國寶實至名歸。

油滴盞作為瓷器中的名品,歷來為世人珍重。從宋代到我們今天,能夠流傳下來的油滴盞已經不多,造型釉質色彩俱佳的油滴盞更是十分稀少。所以,油滴盞才在如今是難得的珍品,更被日本奉為國寶。下面,我再為大家介紹其他幾件珍貴獨特的油滴盞。

九州博物館所藏油滴盞

九州博物館所藏油滴盞

日本有四大國立博物館,九州博物館乃其中之一。館內珍藏無數,貴器遍地。而其中一件珍藏的油滴盞,則是舉世公認的可以和大阪東洋美術館所藏油滴盞相媲美的奇盞。這件油滴盞造型與東洋館的國寶油滴盞相似,束口造型,盞壁厚實,盞口有淺淺金邊。該器露胎較少,釉質流至盞足,盞壁上亦是色彩奇幻的油滴斑,分布均勻,雍容華貴,品相極美。這樣的油滴盞放在古代日本,是非一般人所不能有的,一般都是上層貴族擺放於會所當中,被看作是尊貴之象徵。盞內有「ゆてき」、「天目」等字,據傳乃是日本茶聖千利休所書。

九州博物館所藏油滴盞

靜嘉堂撇口油滴盞

第二件宋盞是一件造型冷門的油滴盞,藏於日本著名私人博物館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器內流彩華美,和同館所藏的另一件罕見的稻葉天目油滴盞為一館之珍藏。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件油滴盞的造型與其他油滴盞大為不同,是撇口造型,底小口大。整盞被黑釉包裹,僅露出足底的胎體。黑釉上的斑點肥大,遍布斜壁,疏密不一,有大氣之感,光澤燦爛美麗。

靜嘉堂撇口油滴盞

根津美術館所藏油滴盞

第三件則是藏於根津美術館的一件油滴盞。這件油滴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鎌倉時代,也是在那時該盞從中國傳入日本,並得以在日本流傳至今。這件油滴盞也是通常所見的束口盞口,盞壁的曲線中規中矩,盞足淺而盞壁厚。釉上的油滴並不顯眼奪目,但和黑色釉壁相結合後,頓時就有一種深邃沉靜之感。這件盞為油滴盞,但不知為何盞底有金字"耀變"。色彩不僅絢爛奪人,而且在光線下顯出精緻巧妙、金銀色的細小光澤。

根津美術館所藏油滴盞

以上就是今天所介紹的全部了,油滴盞作為瓷器中的上品,其色彩之美麗,造型之完美,都是瓷器中的珍品,這些油滴盞能從宋代留存到我們今天,實屬不易,是它們,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時代瓷器的偉大。

相關焦點

  • 全世界最大型的宋代油滴建盞鑑賞與解讀
    然而,靜嘉堂文庫除了珍藏有「稻葉天目」外,還有一隻油滴盞也值得我們重視,今天我們一同來鑑賞和解讀這隻盞。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油滴盞在存世的宋代建盞界,日本靜嘉堂文庫館藏的這隻油滴建盞,具有三大特點,可謂是四大國寶級建盞外名列前茅的重量級宋代油滴盞。
  • 科普:全方位剖析油滴盞!
    油滴建盞《君臺觀左右帳記》裡記載:「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7800萬南宋油滴建盞在流傳於日本的油滴建盞中唯一一件被日本列為國寶級油滴建盞,就是現存於大阪市東洋陶瓷美術館的油滴建盞
  • 油滴建盞有多美,看完你就知道了
    油滴建盞是建盞中很常見的,也是很多建盞愛好者都非常喜歡的。看似只是黑黑的建盞的上加上了一些密集的斑紋,實際上卻擁有不一樣的美感。欣賞油滴建盞,不僅要了解燒制方面的基礎知識,還要結合茶家的審美理念。油滴建盞到底有多美,相信只有愛盞的人才知道吧。    什麼是油滴建盞?
  • 美輪美奐的「油滴」建盞!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冷卻過程中,當環境條件適合包裹團中的鐵氧化物析晶時。便形成一滴建窯油滴。油滴建盞的品類另外油滴盞顏色主要有黃、綠、藍、銀、金、紅、虹彩。給大家細細講解:01、金油滴金油滴是建盞中的「貴族」,金油滴是釉內結晶呈金黃色光澤的油滴斑點,盞的晶體質感強且層次豐富。用茶養,可養出七彩光的效果。
  • 這些極品油滴盞,你見過幾個?
    油滴建盞是建盞中很常見的,也是很多建盞愛好者都非常喜歡的。看似只是黑黑的建盞的上加上了一些密集的斑紋,實際上卻擁有不一樣的美感。一些極品油滴盞,更是許多盞友一直在尋找中的。一、知名傳世油滴盞由宋代傳承至今、器型完好的油滴盞,數量極其稀少,價值已不可估量。
  • 柴燒油滴建盞燒成難度的解讀!
    建窯油滴釉屬於鐵繫結晶釉,特徵是鐵氧化物在黑釉表面析晶後,形成的斑點狀花紋,類似水面上漂浮的油珠,故稱之為「油滴」。油滴是建窯建盞諸多品類中較為名貴的品種,它的形成機理是鐵元素在高溫下溢出釉面並三五相遇,拼合成團。
  • 兔毫盞憑什麼超越油滴曜變成為宋代最流行建盞?皇帝實權那麼大嗎
    2.兔毫盞——宋代建盞的代名詞而在宋代眾多品類的建盞中,最受歡迎的的無疑是兔毫盞,它因黑色釉中均勻透露著形如兔子身上纖細柔長毫毛一樣的筋脈而得名,根據色澤的不同又可以分為藍兔毫、銀兔毫、金兔毫等不同種類。
  • 滿足了這幾個條件,才是上品油滴盞!
    建盞的美是通過質感展現出來,它恰好符號宋代茶家的審美,而茶家的審美觀紮根於儒釋道思想體系,講究的是深層次的、有內涵的、脫俗的、耐人尋味的美;注重的是意境,而非單純的形與色問題。不僅要看器形與坯色,更要看茶盞各個部位斑點的細微區別,要先從釉面斑點中讀出有價值的信息,再對整體效果作出評價。有條件時,要與同類作品比較,有比較才有鑑別。
  • 建窯油滴與華北油滴燒制難度分析
    關於如何分辨建窯油滴和華北油滴,筆者在建窯油滴和華北油滴的差別一文中有過細述。建盞泰鬥李達老師在《宋代油滴茶盞鑑賞》一文中提到:判斷一件瓷器的燒制難度,可以從坯、釉、窯溫和窯中氣氛這四個制瓷因素的制約程度考慮。
  • 金油滴,建盞的「金名片」
    時至今日,建盞中的上品「金油滴」依然被收藏家視若珍寶。金油滴建盞的燒制工藝難於上青天:首先是不知道金油滴的釉料配方,需要無數次的實驗去調配;其次是油滴釉的氧化還原條件要求高,不可控因素很多,在燒制過程中時間和溫度控制差之毫厘,成品釉色的差異就會很大,這個火候非常難把握。「一件完美的作品,背後是數十次燒窯、數百隻盞失敗後幸獲得,是技藝和緣分的結晶,所以它的價值才會如此不菲。
  • 你的油滴盞滿足這3個條件嗎?
    《君臺觀左右帳記》裡記載:「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從這樣的排序和定價中,我們大致可以推算出,宋時油滴的燒成條件比兔毫更為苛刻。所以宋代油滴盞的傳世品很少,完整器更是鮮見。
  • 武夷建盞解讀丨杭州曜變盞殘件
    解讀宋式美學 傳承建盞文化導語建盞之中的無上珍品,非曜變盞莫屬,目前被公認的,真正可稱「曜變」的僅三件半,其中三隻如今為日本國寶,而今天武夷建盞要介紹的是那半件曜變盞。▲南宋皇城圖都亭驛位置出土的瓷片標本涉及建窯、定窯、越窯汝窯、吉州窯、當陽峪窯以及高麗窯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這批瓷器標本中有大量署有刻劃的銘文。銘文雖有在瓷器燒成前刻劃者,但絕大多數系在燒成後刻劃,如「御廚」「苑」「後苑」「殿」「貴妃」「尚藥局」等刻銘。
  • 建盞真的越貴越好嗎?新手購盞看準這3點再下手,不要被忽悠了
    但對於一些剛剛入門的盞友來說,對於建盞的了解相對來說還比較少,故很容易陷入這樣一個誤區,即越貴的建盞越好,可實際上卻並不盡然。那麼到底新手應該如何挑選自己心儀的建盞呢?從以下3點入手,或許就會讓大家事半功倍。1.看建盞的釉色眾所周知,釉色是建盞的靈魂,因此新手在挑選建盞時首先要考慮的便是釉色。
  • 黃美金丨不是黃金做成的金油滴建盞,反而比黃金更貴?從這4點看
    其中多數提及建盞的釉色,如:"兔毛紫盞、金絲寶碗、綠地毫甌、"等等,主要還是以兔毫與鷓鴣居多,因為宋代沒有油滴的說法,所以我們也沒辦法從中窺探一二。但據黃庭堅所做的:"纖纖捧,研膏濺乳,金縷鷓鴣斑"經後來分析可能為類鷓鴣斑油滴,狀如沸騰油滴,形似水上浮珠。由於宋代金油滴目前並沒有完整器,能見到的只是極少殘片,幾乎沒有可為金油滴的燒制提供借鑑和參考意義的標本。
  • 澤緣建盞:在燒制油滴建盞中加入紅土有啥影響?
    在建盞燒制過程中,其中一定加入了很多種配料,當然這種配料對我們人體是沒有害的,它只是對建盞的品質做了一個更好地提升。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紅土加入量,對燒制建盞有什麼影響?紅土的加入主要是為了讓建盞身上生成油滴。
  • 如何正確的鑑賞兔毫建盞?同為兔毫盞,為什麼也存在著優劣之別?
    油滴盞屬於建窯燒制的上乘建盞之一,北宋的陶谷在《清異錄博中》中記載:閩中造盞,花紋鷓鴣斑,點試茶家珍之。這其中說的就是福建建窯燒制的油滴盞。那怎樣的油滴盞才算是好盞呢?什麼才是有收藏價值的油滴盞呢?滴油釉表面覆蓋有不同大小的斑點,小如針芒,大則直徑達到了1cm,顏色為金,或者銀白。由於黑釉中的斑點與鷓鴣斑鳥胸部的羽毛斑點相似,因此宋人稱之為鷓鴣斑。至於油滴狀斑點形成的原因是這樣:油滴釉在燒制技術過程中,主要著物色劑氧化鐵發生分解,生成一個氣泡,致使出現氣泡以及周圍氧化鐵的含量比其他不同部位高。
  • 建盞怎麼看好壞?同為兔毫盞,為什麼也存在著優劣之別?
    作為宋代建窯產量最大的建盞種類之一,兔毫盞也可以算是宋代建盞的代表。那句被頻繁引用的宋徽宗的「玉毫條達者為上」,指的就是宋代建窯兔毫盞,所以同為兔毫盞,也存在著優劣之別,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如何鑑賞兔毫盞。
  • 以兔毫盞燒制為例,淺談建盞的燒制工藝
    在已經發掘的建陽建窯遺址中,兔毫盞有著相當可觀的存量,而在宋代文人的詩詞中,免毫也是被稱讚最多的一個品種。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專家組恢復建盞燒造技藝,所燒制的第一隻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建盞也是兔毫盞。曾幾何時,兔毫盞一度成為了建盞的「代名詞」。
  • 科普:化學建盞有毒嗎?
    在反應中常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生成沉澱物等。沒有陶瓷器不是化學的,我們周遭萬事萬物都在進行著化學反應。建盞的還原燒,是在快要燒制結束的時後,減少窯中進入的 空氣量,火焰中不完全燃燒的還原性CO和H2等,在高溫下與坯中的高價的紅色三氧化二鐵(Fe2o3)被還原為低價氧化亞鐵(Feo)等。鐵的氧化物磁性所以請不要再用新燒建盞是化學的可能有毒來說事,真心無知。
  • 可能你不信,我的建盞生鏽了
    不少盞友很問:建盞「生鏽」應該責怪建盞胎土中含鐵量太多嗎?還是這隻建盞是化學原料的,要天然礦石的才不會?建盞相對於其他瓷器貴,卻比白瓷青瓷嬌氣嗎?小編能說真正的原因是他的盞不是在武夷建盞平臺買的嗎?玻化不夠油滴盞斑紋成分主要為鐵的氧化物,玻化不夠或者壓根沒有玻化的盞,如果長時間經過茶湯的浸泡而且也不注意清潔,在空氣中氧氣與水蒸氣的共同作用下可能會使得二價鐵氧化成三價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