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消息!我國風雲二號H星發射成功,第一代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圓滿收官!

2021-02-15 當兵女神迷

親,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當兵女神迷」,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文章了,好文章我們齊分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些年來,中國的進步發展各國有目共睹,飛一般的發展速度在令各國驚嘆之餘同時也讓很多國家都感到了危機,比如美國。而中國不僅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甚至在某些領域超越了世界上所有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的同時也越來越受人關注。

自1970年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以後,自此便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此後,中國便不斷的在衛星領域取得成果,研發生產出了各種特殊功能的衛星,比如資源衛星,氣象衛星,通訊衛星,導航衛星等等。

而中國也成為了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幾十年以來,中國在衛星領域成功突破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就,多次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而中國仍然在積極研製衛星的路上努力著,前進著。

終於中國不負眾望,再次研發出了我國第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二號H星。而我國也成為了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這讓無數航空航天愛好者熱血沸騰。目前風雲氣象衛星已經被已經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到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中,也就是說,中國如今成為了全球綜合觀測系統的重要一員。

6月5日,風雲二號H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第一代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發射任務也取得圓滿收官。對於中國來說,其意義非同一般。它不僅有助於提高我國天氣系統的監測能力,還可以為其他國家提供天氣預報,防災減災等監測服務,為整個世界都做出貢獻!

我國在四天內連續進行兩次航天發射,每一次都取得圓滿成功,對於風雲二號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老先生來說也是相當值得欣慰的,已經89歲高齡的他努力沒有白費,讓我們向偉大的科研人員致敬!

「感謝您的讚賞,祝您身體健康」

相關焦點

  • 風雲二號」收官之戰 我國成功發射風雲二號H星
    這是風雲二號系列氣象衛星的最後一顆星,將著重為我國及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持續穩定的氣象監測服務。  此次發射的風雲二號H星是一顆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運行於距地面36000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運行和地球自轉同步,所以專門用於對固定區域進行氣象遙感探測。
  • 我國成功發射風雲二號H衛星,將替補歐洲衛星監控印度洋氣象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中新網報導,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中國氣象局5日晚發布消息,北京時間6月5日21時0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風雲二號H氣象衛星,衛星進入預定軌道。風雲二號H是中國第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二號的第9顆,也是最後一顆。
  • 分享|風雲二號H星發射成功,來一波高清美圖
    今天21時07分,我國風雲二號H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H星是我國第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最後一顆,將與在軌的風雲二號E、F、G星開展組網觀測。完成在軌測試後,H星將進行軌道調整,定點於東經79度赤道上空,有助於提高我國天氣系統上遊地區的監測能力,並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提供天氣預報、防災減災等監測服務。
  • 為「一帶一路」地區「通風報信」 滬研風雲二號09星成功發射
    這是我國第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二號的最後一顆衛星,也是我國成功發射的第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風雲二號09星完成在軌測試後,將專注為中國西部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天氣預報、防災減災等提供信息支撐。
  • "上海製造"風雲四號發射成功 細數系列氣象衛星族譜
    風雲四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作為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首發星,風雲四號不僅實現了我國高軌氣象衛星的升級換代,提升了衛星氣象觀測能力和水平,還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使我國靜止軌道定量遙感衛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 風雲二號C星成功獲取可見光雲圖
    本報北京10月29日電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業務型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二號C靜止氣象衛星,今天成功收到第一幅高質量的可見光雲圖。這標誌著我國在氣象衛星的研製、運行控制和資料處理等方面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風雲二號C星於本月19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
  • ...氣象知多少|人造衛星|地球|人造地球衛星|氣象衛星|地球靜止軌道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是我國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2極軌氣象衛星的運行軌道為太陽同步軌道(近極地太陽同步衛星軌道)。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可以對目標區域進行連續氣象觀測,極軌氣象衛星可以獲得全球氣象信息,兩種類型的衛星相互補充,協同觀測,形成了1+1>2的氣象觀測效果。我國的氣象衛星我國的氣象衛星是以極軌和靜止兩個系列並存而發展的。
  • 「風雲」氣象知多少|人造地球衛星|氣象衛星|地球靜止軌道|人造...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是我國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2極軌氣象衛星的運行軌道為太陽同步軌道(近極地太陽同步衛星軌道)。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可以對目標區域進行連續氣象觀測,極軌氣象衛星可以獲得全球氣象信息,兩種類型的衛星相互補充,協同觀測,形成了1+1>2的氣象觀測效果。我國的氣象衛星我國的氣象衛星是以極軌和靜止兩個系列並存而發展的。
  • 北鬥三號收官之星發射成功
    之前,因2次航天發射任務失利,工程全線舉一反三 ,進行質量複查,發射時間由5月調整至6月;6月16日,因臨射前發現產品技術問題,為確保百分百成功、不帶任何隱患上天,發射再次推遲。此次任務的圓滿成功,充分體現了航天戰線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再次印證了「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科研試驗十六字方針是我國航天事業不斷戰勝困難、持續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
  • 風雲二號C星29日上午成功獲取首幅可見光雲圖
    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業務型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二號C靜止氣象衛星29日上午成功獲取第一幅可見光雲圖,這標誌著衛星已經準確到達預定軌道位置,並初步具備對地觀測能力,良好的圖像質量表明衛星各系統工作正常。
  • 科學網—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升級換代
  • 高分四號衛星成功發射 這是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光學成像...
    原標題:高分四號衛星成功發射 這是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光學成像衛星,此次發射標誌著我國航天發射「十二五」任務圓滿收官  本報西昌12月29日電 記者鄒維榮、特約記者宗兆盾報導:12月29日0時0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四號衛星。
  • 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十三五」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十三五」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 風雲二號C星成功獲取首幅可見光雲圖
    新華網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姚潤豐)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業務型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二號C靜止氣象衛星,29日上午成功獲取第一幅可見光雲圖,這標誌著衛星已經準確到達預定軌道位置,並初步具備對地觀測能力,良好的圖像質量表明衛星各系統工作正常。
  • 北鬥「收官之星」成功發射,與 GPS 對決市場
    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那麼,「收官之星」成功發射,意義幾何?三代北鬥,一脈相承作為繼美國 GPS、俄羅斯 GLONASS 後的第三個成熟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國自研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空間段:由若干顆衛星組成,包括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地面段:主要是地面站(包括主控站、時間同步/注入站和監測站等)和星間鏈路運行管理設施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地處山區,是全球十大發射場中局地氣候條件最為複雜的發射場之一,強對流天氣、強降水是影響發射的主要氣象因素。    1997年6月5日,風雲二號衛星首次發射。由於天氣預報不準確,最後的發射窗口無法滿足最低發射氣象條件,導致發射任務中止。    直至今日,中心氣象專家、高級工程師江曉華仍對那個雷雨交加的夜晚記憶猶新。
  • 風雲氣象衛星守護航天發射
    任務推遲5天後,6月10日,西昌航天人艱難地創造了低溫燃料二次加注並發射成功的世界航天史新記錄。風雲二號A靜止氣象衛星的成功發射也標誌著我國繼美國、歐盟之後,成為第三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國家及地區。
  • 中國將研發第三代氣象衛星 衛星發展歷經坎坷
    風雲氣象衛星瞄準第三代    新聞背景  1月19日11時30分,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成功獲取了「風雲二號」F星(即07星)第一幅可見光雲圖,圖像紋理清楚、層次豐富,可以清晰地看見當時造成我國南方和北方雨雪天氣的雲系以及困擾華北黃淮地區的大霧。
  • 我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11月1日23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1顆北鬥導航衛星。這顆衛星屬於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第17顆組網衛星,也是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該衛星除提供基本導航服務(RNSS)外,還將提供短報文服務(RDSS)、星基增強服務(SBAS)。
  • 我國風雲衛星氣象事業開展50周年 在探索中起步發展迅速
    央視網消息:今年是我國風雲衛星氣象事業開展50周年。50年來,我國風雲衛星氣象事業從零起步、發展迅速,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少數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國家或地區之一。據了解,到2025年,我國將繼續發展第二代風雲衛星星座,計劃發射7顆衛星;2025年到2035年,我國將完善第二代並同步發展第三代風雲衛星綜合觀測體系,計劃發射14顆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