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海洋:小人物 大能量

2020-11-26 人民網海南站

原標題:小人物 大能量

  李煜(左)在今年「全國淨灘公益行動」中,帶領孩子們展出海洋主題畫作。

  李波在撿拾海洋垃圾。

  在今年「全國淨灘公益行動」中,林永法在接受媒體採訪。

  蔣憶給杭州市學軍小學的小河長們科普江豚知識。

  任增穎在黃河三角洲黃河入海口濕地做宣傳。

  蔚藍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搖籃、人類文明的起源,為人類生存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空間依託和物質保障。在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隊伍中,有這樣一群普通人:漁民、畫家、潛水員、公益人等,雖然每個人能力有限、影響力有限,但他們卻希望通過自己的「小能量」,一點點撬動身邊人,逐步凝聚成整個社會關注海洋保護的「大能量」,以此推動海洋生態保護。

  蔣憶:護豚女神之愛

  蔣憶是一位在洞庭湖邊長大的湘妹子,爺爺是漁民,雖然很早就去世了,但奶奶經常講爺爺在湖面捕魚的故事。在奶奶的故事中,蔣憶第一次聽說了「江豬子」,也就是「江豚」。故事裡那個時候的江豚很多,漁民外出捕魚,總是擔心遇到江豚把船拱翻。

  但讀大學期間,「生態學」專業的蔣憶卻透過一次次水汙染調查,了解到水汙染對水生動物的扼殺非常嚴重。懷揣著保護珍稀物種的理想與情懷,2013年底開始,蔣憶踏上了漫漫「護豚之路」。

  2014年,蔣憶大學畢業,在考研、就業的抉擇面前,她選擇了直接進入保護海洋的機構。在洞庭湖區域跟著漁民叔叔們學習江豚的生活習性和湖區環境,協助洞庭守護者開展籌款、宣傳科普等工作。

  「當地漁政部門非常信任我們,有一次攔截非法電捕魚船的聯合行動,讓我們的負責人何叔叔擔任總指揮。雖然當天行動提前走漏了風聲,但富有經驗的何叔叔依然根據船隻行駛影響水草的方向,判斷出違法電魚船藏匿地點,帶領漁政執法大隊成功攔截五條非法捕撈魚船。」回憶往事,蔣憶歷歷在目。

  最驚心動魄的一次,是她和幾個志願者駕著快艇逼近非法捕撈船隻。非法捕魚的漁民不僅大聲罵人,還用力將志願者往船下推。其中一個漁民,甚至從大衣口袋裡掏出了一把大菜刀。

  就這樣,在一次次的摸爬滾打中,蔣憶慢慢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江豚守護者。

  2016年的清明節,有人聯繫到蔣憶,說在鄱陽湖水域一天之內連續發現6頭死亡江豚,這件事深深刺激了蔣憶,她開始關注鄱陽湖江豚及其棲息地保護。2016年8月,蔣憶離開養育她的洞庭湖,單槍匹馬進入人生地不熟的鄱陽湖。

  那時的鄱陽湖,大白天都能遇到非法電捕魚船,並且湖面還有漁民布置的大量「迷魂陣」。2016年10月,剛剛到江西兩個月的蔣憶,帶領志願者和漁民團隊,從「迷魂陣」中成功解救一頭江豚。一時間,鄱陽湖「迷魂陣」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也引發當地漁政部門的高度重視,為後期鄱陽湖江豚守護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

  2016年底,蔣憶成立了三個護豚隊,分別保護九江濂溪區、都昌縣、安徽嘉魚縣三處水域的江豚。2017年,她成立了餘干縣康山鄉護豚隊,推動支持成立彭澤縣護豚隊、湖口縣江豚保護團隊,並獨立注冊九江市青山綠水自然保護中心。鄱陽湖江豚保護由此打開新的局面。

  蔣憶希望能守護好江豚的每一塊棲息地,用心填補每一處守護江豚的空白。2020年7月,已經在長江江豚保護領域卓有成效的蔣憶,再次做出新選擇,由長江水域轉戰錢塘江流域及河口地區、東海海域,出任剛剛成立的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錢塘江江豚保護基金副秘書長,隻為守護長江江豚的親兄弟「海水江豚」。這已經是她從事江豚保護的第七個年頭。

  「『錢塘江江豚保護基金』將逐步開展錢塘江流域及河口地區水生態、水生動物生存環境、錢塘江流域及河口地區江豚生存環境基礎調查,了解江豚分布情況、生存環境,與當地政府主管部門一起提出保護建議,有針對性開展保護行動等。」蔣憶說。

  李煜:帶著孩子們保護海洋

  李煜,是秦皇島一家畫室的創立者,更是秦皇島創業者協會的志願者。在今年的「全國淨灘公益行動」秦皇島會場上,她不僅帶著一群可愛的孩子們參與淨灘,還帶著他們的畫作,美麗的海洋環境、可愛的海洋動物、熱愛海洋的未來暢想等,為所有人呈現出一幅又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純真的畫面,感染了現場所有人。

  最初加入秦皇島創業者協會,李煜只是想為保護海洋發揮光熱,減少海洋垃圾汙染。可漸漸地,李煜不僅愛上了海洋,也開始了解海洋。從事美術教育的她,嘗試將海洋主題、海洋保護理念融匯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孩子們在學習繪畫技巧的同時,不僅持續關注大自然和生態環境,更學習到應該如何愛護身邊的海洋。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美麗的鳥兒棲息在鬱郁蔥蔥的樹林間,可愛的鯨魚自由自在地在碧藍的大海中暢遊,金黃的沙灘上沒有一點垃圾。

  不僅如此,李煜還會帶著孩子們一起參與淨灘活動,讓他們通過活動,了解垃圾分類,更加懂得如何保護海洋。孩子們現在常常提醒家人,不能亂扔瓶子,可以回收。這種潛移默化的培養,讓孩子們從小就樹立起保護海洋的責任心。

  李波:潛入海底清理垃圾

  喜歡大海,憧憬在海邊工作的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志願者李波,義無反顧地來到三亞做救援工作已經有二十多個年頭。跟著魚兒在海裡暢遊,欣賞美麗的珊瑚是他覺得最舒服、最美好的事情。可在一次臺風過後,李波驚異地看到,往日美麗的海洋,從海面到海底到處都是塑料垃圾、生活垃圾等等。倍感痛心的李波戴好泳鏡,一次次閉氣潛入海底,徒手清理、帶離漁網、塑料瓶等各種不屬於海底的汙染物。雖然清理海洋垃圾會經常受傷,但傷痕累累的李波卻依然堅持著。因為他想要還大海一個本來的面目。

  就這樣,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凡是李波帶過的救援隊的學員都知道,必修課就是隨他一起潛入海底清理海底垃圾1-2次,才能達到合格標準。但大家卻樂此不疲,穿著潛水衣、戴著面鏡、手套等,一次次下潛,或捆綁、或裝進網袋,一點點將海裡的垃圾帶離。最多的一次,李波和他的夥伴們帶離了800斤垃圾。

  背上沉重的氧氣瓶潛水清理雖然很辛苦,但李波卻從未想過放棄。就連日常救援隊的拉練,也常常與海岸、海底垃圾清理結合在一起,因為這是他們想要守護的海洋。

  林永法:「漁老大」的海洋情

  提起林永法,那可是風雲人物,這位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漁老大」,2008年被選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參加了奧運火炬在杭州灣跨海大橋上的傳遞,同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感動海洋人物,一直致力於海洋環保事業。

  雖然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漁民,可他卻做著聯合國都關注的事情。不僅參與伏季休漁活動,保護幼魚,並帶頭在自己的漁船上控制油汙水排放,堅持不拋棄不可降解廢棄物,以實際行動保護海洋環境。2000年,林永法更聯合其他20位船老大,發起了中國漁民「藍色保護志願者」行動,並喊出「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類自己」的口號。2001年,通過電子郵件和漂流瓶,他們向聯合國和環太平洋20多個瀕海國家元首呼籲全世界人民共同保護海洋,得到熱烈響應。聯合國原秘書長安南和紐西蘭等國家元首均回信表示贊賞和支持。

  就是這樣一位因為受益於海洋,更懂得需要保護海洋的漁民,多年來持續參與公益淨灘活動。每年的「全國淨灘公益行動」現場,都能看到他賣力撿拾海洋垃圾的身影。面對撿不完的海岸垃圾,林永法痛心疾首。他呼籲,這些垃圾在傷害海洋,大家要攜手保護海洋。

  任增穎:海水江豚也是江豚

  提起東亞江豚,在網上可以查到很多「江河衛士」大海守望者任增穎發布的信息。從2012年11月23日至今,大連海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任增穎對東亞江豚的命運持續關注了8年。

  許多人不認識、甚至不知道有東亞江豚這種物種,因此,「海水江豚也是江豚」成為任增穎「八年如一日」的宣傳口號。「我想做的是,至少讓大家知道東亞江豚的存在,再通過搜索關注了解東亞江豚,然後才有保護東亞江豚的可能性。」除了在近岸海域廣泛宣傳「海水江豚也是江豚」,任增穎還常常在被學校邀請進行濱海濕地保護科普教育的講臺上,為中小學生們普及東亞江豚相關知識。

  作為一種洄遊生物,東亞江豚的洄遊路線至今仍未被確定。東亞江豚喜歡生活在近岸淺水域及鹹淡水交匯水域,也因此東亞江豚的種群生存情況才會被當作海水汙染狀況的風向標之一。

  「公眾普遍對東亞江豚缺少認識,這本身也會對東亞江豚的救助、救護造成不當影響。比如,許多人不知道發現東亞江豚應該如何救護,應該撥打哪個救助電話,甚至不知道不能輕易搬運東亞江豚,以免對其造成二次傷害。」這是任增穎最擔心的。

  採訪中,任增穎多次重復一句話——「海水江豚也是江豚」,希望社會各界能像重視「微笑天使」長江江豚那樣關注海水江豚。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

相關焦點

  • 事業單位寫作熱點:小人物 大能量
    而有這樣一群人不畏病毒做城市的守護者、傳遞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著城市、守護人民群眾,小人物,匯聚大能量溫暖著寒冷的冬天。具體案例小人物,大能量,他們是他們是城市美容師—環衛工人,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們日夜堅守在戰鬥一線,一把掃帚,一個簸箕,一個消毒箱,一把噴水槍,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消毒殺菌無死角;是最美逆行者---『送菜英雄』,武漢90後菜鳥驛站站長蒼禹威,疫情期間主動為小區住戶送青菜、水果上門,為了保障安全實行無接觸配送,每天堅持給2000戶義務送菜;是省際交界處守護者—交通人,貴州省興義高速公路管理處安龍路政執法大隊
  • 《中國扶貧人物故事》重磅推出,看「小人物」匯聚大能量
    視頻角度獨特、選材新穎,使用 「領」「變」「新」「移」「友」五個單字精煉概括主旨,通過人物群像烘託時代氛圍,做到了以「小短片見證脫貧攻堅大奇蹟」。該系列短視頻通過人物訪談這一主要表現形式,加入大量的航拍、跟拍與人物特寫,在真實、細緻地記錄了數個扶貧一線人物典型的同時,也全面、立體地展現了脫貧攻堅這一宏大主題。
  • 小人物大時代 話劇《親個蛋蛋的紅黃藍》亮相第14屆廣東省藝術節
    《親個蛋蛋的紅黃藍》用兩個特區(延安、深圳),兩個精神的山(寶塔山、蓮花山),一個從始至終的追求 " 幸福生活 " 奔小康的 " 夢 " 為經,以小人物來深圳打拼創事業的故事為緯,把改革開放這一宏大主題,追求幸福生活、小康生活的美好夢想,融入到小人物的奮鬥故事中。
  • 從海洋中獲取能量步伐加快 海洋能產業蓄勢待發
    前景光明但道路曲折 從理論上來說,海洋中蘊含的能量足以滿足全球的電力需求,而且不會產生任何汙染。另外,與風能或太陽能技術相比,儘管海洋能發電技術要落後十幾年,但其具有獨特的優勢:能量密度高,波浪能的能量密度是風能的4到30倍;與太陽能相比,海洋能不受天氣的影響,更加穩定可靠。
  • 認識海洋,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好海洋
    而入河海流和降水量大的地方,海水的鹽度遠低於平均值,距亞馬遜河河口85Km的表層海水鹽度淡到可供水手直接飲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海洋以寬廣的胸懷包容著萬物,也給我們帶來了豐厚的饋贈。我們的食鹽有30%是從海洋中獲得的,海洋中的魚類、貝類和海藻也是我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我們利用潮汐的能量發電,海上鑽井也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石油和天然氣。我們在向海洋過度索取的同時,也承受著它的後果。海洋控制著地球的氣候,太陽照在水面,大面積的水分蒸發形成熱帶低壓。
  • 海女神談海洋能量和阿拉法粒子及海洋療愈冥想
    ,散布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隨著每天阿爾法粒子從美麗的海面誕生並散落,大海的周期與每天的24小時相同在製造阿爾法粒子,而阿爾法粒子產生的阿爾法波則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創造力,隨著金綠色的阿爾法粒子從宇宙的中心(生命之樹)同步到大海上,宇宙中所有的海洋都充滿了生機和創造力,這種生機從大了說保持著整個宇宙的平穩運行,從小了說讓人們保持年輕快樂,三維世界的人們壽命如此之短是因為地球三維空間的海能量已經被破壞並且正在消耗
  • 「保護海洋就是保護自己」展會 讓孩子意識到保護海洋重要性
    中國網3月19日訊(記者 舒珺)近日,記者從三亞政府網獲悉,3月14日下午,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在三亞舉辦了一場主題為「保護海洋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海洋保護展。會上,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志願者們仔細為現場的小朋友講解和介紹了海洋,讓孩子們意識到保護海洋的重要性。
  • 全球海洋溫度上升!60年之中波浪能量每年增加0.47%
    最新的科學研究已經指出,海洋變暖與波浪大小和強度之間存在相關性,這表明越多的升溫,我們的海洋就越具破壞性,從而產生生存區域以及海岸線的影響。海洋變暖加劇了局部風力的強度,掀起更大的波浪,科學家稱之為全球波浪能的能量轉移,其實這就是自然災難的一個「間接」襲擊。根據科學數據統計,在1948年至2017年間的歷史風浪和海面溫度數據,研究人員已經證明波浪功率的增加與海面溫度相對應。
  • 海洋保護海報
    面對海洋環境的嚴重汙染,海洋資源過度地開發利用,導致海洋環境及其資源的嚴重破壞,近30年來,不少沿海國家和地區相繼建立起為數眾多的各種類型的海洋保護區
  •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致敬小人物,相遇大時代」
    《我和我的祖國》可以用6個字來歸納「小人物,大時代」。 電影散場了,可是思緒久久不能平靜,觀眾們自發地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輕聲吟唱,高聲呼喊,響起的的掌聲,在這一刻,聲浪穿越過了過往,在每一個歷史的瞬息間奏響了這曲動人的音樂。
  • 《瘋狂的外星人》小人物「耿浩」的性格魅力
    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分析一下電影中「耿浩」這個小人物角色的性格魅力。電影《瘋狂的外星人》是繼電影《心花路放》之後,寧浩和黃渤時隔五年的第七次合作。「耿浩」作為寧浩電影中最常出現的角色名字,一直都是一種失意潦倒的底層小人物形象。
  • 海洋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新視角
    」評選活動中,平潭綜合實驗區海壇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大乳山國家級海洋公園、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洞頭國家級海洋公園、錦州大筆架山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分列前5位。」評選活動中,平潭綜合實驗區海壇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大乳山國家級海洋公園、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洞頭國家級海洋公園、錦州大筆架山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分列前5位。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關於紅樹林,你應該知道哪些?來了解一下吧!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這一天,一次關於紅樹林的隨堂測試正在進行……我國現有紅樹植物37種,其中真紅樹25種,半紅樹12種。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為保護海洋貢獻高校力量
    原標題: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為保護海洋貢獻高校力量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近年來,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充分發揮瀕臨南海的地緣優勢,突出海洋和熱帶特色,圍繞海南生態環境問題,以院士工作站為平臺,形成熱帶海岸帶汙染防控以及熱帶典型生態系統研究兩大團隊,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貢獻高校力量。
  • 世界環境日丨守護海洋,保護生態環境
    如今,全球氣候變暖、海洋酸化、海洋汙染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環境問題。   1  海洋環境汙染是什麼?   環境海洋學將海洋環境汙染定義為人類直接或間接地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造成或可能造成發生損害生物資源、危害人類健康、妨礙包括漁業在內的海洋活動、損害海水正常使用價值和降低
  • 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採取措施加強海洋環境保護
    中國網海洋訊 據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辦公室消息,2月13日,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賜貴一行到大連開展渤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調研,召開了座談會,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對渤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堅持在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原則,合理配置海域資源,優化海洋開發空間布局,實現規劃用海、集約用海、生態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二是貫徹實施《遼寧海洋帶保護和利用規劃》。該規劃已經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討論通過,並於2013年9月19日公布實施。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江蘇省自然資源廳舉辦世界海洋日...
    根據自然資源部通知要求,結合江蘇省疫情防控要求和實際情況,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組織江蘇省海塗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南京海底世界等單位共同舉辦了面向社會公眾的海洋日主題線上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以達到呼籲社會大眾採取切實措施保護海洋環境,維護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提升公眾海洋意識的目的。今年的海洋日系列活動以「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
  • 保護海洋行動起來
    我生於斯,長於斯,海洋就像母親一樣陪伴著我。 小時候,一有時間,我就跟父母一起去海邊玩。每當鹹鹹的海風拂過頭髮,雪白的浪花衝溼腳丫,我的心情就隨著海風一起飛起,在海的上空盤旋,又穿過海面,與水下的魚兒嬉戲。藍鯨帶著我漫遊海底,成百上千小魚組成的魚群,像龍捲風一般從我身邊席捲而過。美麗的珊瑚礁就在不遠處,像童話世界中的秘密花園一般絢麗多彩。
  • 行動起來,保護海洋瀕危物種
    3月3日,是第6個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下簡稱「CITES 公約」)秘書處確定今年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的主題為「水下的生命:為了人類和地球」,重點聚焦海洋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 中村修二:被諾獎相中的「小人物」
    原標題:中村修二:被諾獎相中的「小人物」 資料圖片:10月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大屏幕顯示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頭像。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將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兩名日本科學家和一名美籍日裔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