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腫瘤小分子藥研發商「華昊中天」獲數億元新一輪融資,要推進新藥...

2021-01-15 36kr

36氪獲悉,北京華昊中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昊中天」)近日完成了數億元新一輪融資,國投創業、高科新浚、成都創投、德同資本參與本輪融資。

華昊中天融資歷史(來自鯨準)

華昊中天於2002年7月在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海澱園註冊成立,主要專注於抗腫瘤小分子化學藥物的生物醫藥開發、技術與轉讓等方面業務,目前已研發出埃博黴素類抗癌新藥。

埃博黴素(Epothilones)是由黏細菌纖維堆囊菌Sorangium cellulosum產生的大環內酯類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化合物。據了解,埃博黴素的抗腫瘤作用機理與紫杉醇相似,即能促進微管蛋白的聚合,從而誘導細胞凋亡,後者一直被世界公認為「近15年來發現的最主要的抗癌新藥」。

相對來說,埃坡黴素為非紫杉醇類藥物,屬於廣譜高效抗癌藥物,且對耐受紫杉醇和其它多種化療藥的耐藥性腫瘤具有很好的療效,還能通過微生物發酵大規模生產,在控制成本的同時也能克服由於紫杉醇的開發所造成環境汙染,市場潛力巨大;另外,其水溶性較好且結構比紫杉醇簡單,有可能獲得新型埃坡黴素衍生物,這些都使其一度成為國際抗腫瘤新藥開發的一個熱點

據悉,Bristol-Myers Squibb(BMS)公司半合成的埃博黴素B衍生物(BMS-247550、BMS-310705)、化學全合成的脫氫埃博黴素D類似物(KOS-1584)、諾華公司的天然產物埃博黴素B(EPO906)和Bayer公司的化學全合成ZK-EPO等都是該領域的典型代表。

在國內,華昊中天則通過自主的組合生物合成技術和分子育種技術率先開展了埃博黴素作為抗癌新藥的開發。據了解,其先導產品UTD1 ( Utidelone )是我國首個獲準進入臨床試驗的埃博黴素新藥,它是應用基因工程方法合成的埃博黴素類似物,該藥最大的特點是幾乎沒有骨髓移植毒性,神經毒性也較輕(研究成果已發表於Lancet Oncology雜誌上)。

根據團隊給出的信息,其臨床試驗結果顯示,UTD1對晚期轉移性乳腺癌療效確切,且沒有嚴重毒副作用,尤其是基本沒有骨髓抑制毒性,優於類似作用機制的紫杉醇和同類產品伊沙匹隆。另外,UTD1 的III期臨床研究評估了埃博黴素的類似物Utidelone聯合卡培他濱治療和卡培他濱單藥用於經治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顯示聯合用藥組的PFS及ORR均優於單藥組。

另外,華昊中天的產品管線還包括一類抗腫瘤創新藥Demethilone及腫瘤幹細胞抑制劑,前者已完成中試和初步的動物模型療效試驗;後者則計劃申請臨床試驗等。其他在研項目包括蛋白磷酸酶PP2A特異性抑制Fostriecin衍生物和蛋白磷酸酶PP1特異性抑制劑變構菌素(Tautomycetin )衍生物等。

目前,華昊中天正在大力開拓新藥核心中間體和原料藥的生產和銷售市場。

相關焦點

  • 推進一類新藥臨床研究,「同源康醫藥」完成2.6億元B輪融資
    據悉,「同源康醫藥」已於近日完成2.6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毅達資本領投,陽光融匯、三花弘道、復容投資和國創君和共同跟投,所募集資金將用於推動公司兩個一類創新藥(Best/First in class)的臨床推進、多個國際領先小分子創新藥的臨床前申報工作以及後續管線項目的開發。「同源康醫藥」目前已累計融資超過4億元人民幣。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 | 「金匙醫學」獲2.3億元A輪融資;「網際網路+醫療...
    為此,36氪推出了「醫療健康行業周報」這一欄目,接下來將定期發布,為讀者提供資本、政策、財務、新產品等多角度的行業資訊。 11月7日醫療健康行業周報請查收。行業周報收錄了本周醫療健康領域「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其他值得關注的國內外行業新聞動態。 投資融資 浙江迅實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總額數億元的C輪融資。
  • 生物醫藥高科技公司同源康醫藥獲2.6億元B輪融資
    據悉,「同源康醫藥」已於近日完成2.6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毅達資本領投,陽光融匯、三花弘道、復容投資和國創君和共同跟投,所募集資金將用於推動公司兩個一類創新藥(Best/First in class)的臨床推進、多個國際領先小分子創新藥的臨床前申報工作以及後續管線項目的開發。
  • 專注模式動物開發,「集萃藥康」完成超4億元B輪融資
    據悉,「集萃藥康」已於近日完成超4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雲鋒基金、摩根史坦利投資管理基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泰福資本等基金共同參與投資,這是繼「集萃藥康」2019年1.6億元A輪融資後的新一輪融資。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推進全球化產能布局及新技術研發平臺的建設。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微創醫療機器人獲30億融資;國家兒童區域醫療...
    投資融資數坤科技完成2億元融資2020年8月31日,數坤科技宣布完成2億元融資。本輪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中科創達、朗瑪峰創投、浦發矽谷銀行聯合投資。本輪融資將用於快速推進數坤科技在AI醫療影像市場的全面覆蓋,加速更多AI醫療產品的成熟化與商業化。
  • ...獲30億融資;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在即;信達生物單抗產品獲批
    本輪融資將用於快速推進數坤科技在AI醫療影像市場的全面覆蓋,加速更多AI醫療產品的成熟化與商業化。36氪首發 | 醫療AI影像公司「數坤科技」再獲2億元融資,啟明創投領投阿諾醫藥完成近1億美元C輪融資近期,阿諾醫藥宣布完成近1億美元C輪融資。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春雨醫生完成E輪戰略融資;新冠中和抗體類藥出...
    36氪首發 | 骨科醫生的「AI導航」,「長木谷」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健行仿生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9月7日獲悉,智能助行機器人產品研發商BionicM(中文:健行仿生)目前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The University of Tokyo Edge Capital Partners Co., Ltd.
  • 超20億元!張江6家企業完成新一輪融資
    上周,張江6家企業完成新一輪融資,分別是和譽醫藥完成D輪1.23億美元融資,科越醫藥獲得5350萬美元的B+輪1期融資,拓臻生物完成8700萬美元C輪融資,卓道醫療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再極醫藥完成近2億元C輪融資,昂科信息完成億元B輪融資。張江企業的融資能力真的是不容小覷,這個冬天,張江企業不怕「冷」啦!
  • 簡報|20201110>「檸檬炸雞」獲千萬元 天使輪融資
    母嬰護理品牌「紅色小象」完成 5億元 天使輪融資;4. 智慧農業一體化運營服務商「雲洋數據」完成 數千萬元 Pre-A輪融資;5.代餐品牌「ffit8」完成 數千萬元 A輪融資;6. 可樂飲料品牌「小米可樂」完成 數千萬元 A輪融資;7. 海外中文在線教育平臺「LingoAce」獲 1300萬美元 A輪融資;8.
  • 36氪首發 | 電動汽車研發商「帝亞一維」獲數千萬元融資,樣車已...
    36氪獲悉,新能源汽車研發商「帝亞一維」(帝亞一維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獲得了新一輪數千萬元的投資,本輪由專注於新能源產業的華熠新能源產業基金獨家出資。 帝亞一維創辦於 2017 年 2 月,是集純電動汽車研發、製造、營銷為一體的電動汽車研發企業。
  • 33筆融資、總額超90億元,最高紀錄超30億元丨醫療健康投融資周報
    數坤科技完成5.9億元人民幣新一輪融資 數坤科技由頂尖人工智慧科學家和資深醫療專家團隊聯合創建,依託自主原創的 AI 神經網絡,全球首推涵蓋心臟、神經、腫瘤的多病種 AI 影像診斷平臺,提供包括心臟病、腦卒中、癌症等危重症疾病的智能診療方案。近日宣布完成新一輪5.9億元人民幣融資。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百奧賽圖完成D+輪融資;藥監局發布《高通量測序...
    資福醫療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9月14日,深圳市資福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景林投資領投,博將資本、投控東海投資、倚鋒資本、北鬥星投資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進一步推進公司消化道無創檢查和智能化診斷系列產品的研發、市場推廣及擴大再生產。
  • CAR-T免疫療法研發商普瑞金獲1.4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
    近日獲悉,CAR-T免疫療法研發商「普瑞金」宣布完成1.4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並啟動港股IPO進程。本輪融資由海爾醫療領投,其他投資方還包括華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健康養老產業投資基金等,以及現有股東國科嘉和繼續參投。
  • 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增速超50%
    2019年5月20日,正大天晴藥業集團開發的抗腫瘤仿製藥物吉非替尼片獲得國家藥監局(NMPA)頒發的藥品註冊批文。使國內吉非替尼生產廠商形成了阿斯利康、齊魯製藥、正大天晴三足鼎立的格局。國內研發管線中的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物開花結果,春華秋實。從而掀起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物市場的持續洗牌。
  • 智通港股公告精選︱(1.4)石藥獲5個創新抗腫瘤小分子化合物於中美...
    原標題:智通港股公告精選︱(1.4)石藥獲5個創新抗腫瘤小分子化合物於中美的獨家開發及商業化權必讀 智通港股公告精選︱(1.4)石藥獲5個創新抗腫瘤小分子化合物於中美的獨家開發及商業化權2019年1月4日 23:07:34【重大事項】中國石化(00386)確認聯合石化原油交易虧損 外部審計師已駐場
  • ...藥監局發布《高通量測序儀標準》;君實生物單抗藥物獲FDA孤兒藥...
    專注新藥合作開發,「百奧賽圖」完成9.7億元D+輪融資精鋒醫療完成過億元Pre-B輪融資9月15日,精鋒醫療宣布完成過億元Pre-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三正健康領投,國策投資、聯想之星、保利資本跟投,是「精鋒醫療」繼2019年A輪融資和2020年
  • 聚焦核酸幹擾(RNAi)藥物,「聖諾製藥」完成7.3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
    據悉,專注於應用核酸幹擾技術(RNAi)進行新藥創製的「聖諾製藥」(Sirnaomics, Inc.)完成了1.05億美元(約7.3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原有股東旋石資本、新進投資機構沃森生物和陽光融匯資本共同領投,原有股東仙瞳資本和新進投資機構隆門資本、弘陶資本和中源資本共同參與投資,華興資本擔任本輪融資財務顧問。
  • 推進雙抗體藥物臨床II期試驗,「友芝友」完成近2億元B輪融資
    據悉,「友芝友」已於近日完成近2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同德投資領投,華大共贏、偉灃科技、三花弘道等多家投資機構跟投,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推動公司核心產品M701(EpCAMXCD3 雙抗體)和M802(HER2XCD3 雙抗體)於2021年開展的臨床II期試驗,以及其他重點產品的開發。此前,該公司在2018年1月獲得了石藥集團領投,總計5.14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
  • 抗腫瘤新藥主流——靶向藥物發展現狀及未來市場預測
    一、靶向藥開啟腫瘤治療新時代靶向藥物特異性高、毒副作用較小,對多種惡性腫瘤具有顯著療效,近十年來已成為抗腫瘤新藥的主流。1997年FDA批准了第一個靶向腫瘤藥物:利妥昔單抗,開啟了腫瘤治療的新時代;1997年至2005年間有少數靶向小分子和大分子單抗上市,靶向藥物正在快速發展中;2005至2017年間FDA批准的抗腫瘤藥物中,靶向藥物所佔比例逐年升高,2015年批准的14個抗腫瘤藥物中,靶向藥物達到12個,2016、2017年批准的全部都是靶向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