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亡父存款遭遇「循環證明」為哪般

2021-01-08 華聲在線

丁家發

近日,廣東惠州的陳先生在國務院「網際網路+督查」平臺上反映了自己遇到的一件煩心事:為了繼承已故父親的一筆存款,需要辦理公證,但陳先生在銀行、公證處、派出所、居委會來回跑了7、8次,歷時7個多月,還是沒能拿到他父親的存款。(10月23日央視新聞)

為取出已故父親的一筆存款,廣東惠州陳先生歷時7個多月奔波,卻卡在沒完沒了的「循環證明」上。陳先生的遭遇,說明要求開具奇葩證明的現象依然普遍存在。筆者認為,針對類似證明「我爸是我爸」等奇葩證明現象,政府部門必須多作為,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才能得以徹底根治。

陳先生父親於今年2月28日去世,去世前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惠陽支行留下7萬餘元存款,陳先生先後拿著存單(知道父親存單密碼)去銀行取款,由於不能通過銀行人臉識別系統,取款沒有成功。隨後,陳先生踏上了辦理繼承公證、證明「我爸是我爸」的漫長循環路。大半年裡,陳先生為此事多次奔波於銀行、公證處、派出所和居委會之間,但問題遲遲解決不了,陳先生仍然未能辦下公證書,導致銀行存款無法取出。各部門之間,要麼推諉扯皮,要麼需要相關證明才能辦理,要麼按照規定不再開具證明,從而導致無休止的「循環證明」。

直到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第十一督查組接到陳先生反映的問題後,才終止了「循環證明」,問題最終得到解決。究其原因,正如督查組所認為的,這種「循環證明」不是偶然因素,凸顯基層相關部門主動服務意識差,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將人民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各部門遇到新情況,首先想到的都是規避自身責任,相互推諉導致群眾辦事無門、讓群眾陷入「循環證明」、「我爸是我爸」的僵局。而現實生活中,類似奇葩證明現象,讓群眾苦不堪言。

近年來,國家採取了多項措施清理奇葩證明,早在2016年8月,司法部、人社部、國土資源部等12個部門就聯合出臺《關於改進和規範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工作的意見》,規定20項證明公安派出所將不再開具;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證明事項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沒有法律法規規定的證明事項一律取消。然而,一些政府部門或窗口單位卻置若罔聞,依然各自為政,照常要求繼續提供一些奇葩證明,讓辦事群眾跑斷了腿。

筆者認為,根治類似「我爸是我爸」等奇葩證明,政府部門必須多作為,一方面,政府各部門之間要進一步加強協同協作,促進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打破政府部門間、部門內部「信息孤島」,從根本上剷除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除了必須提供的證明材料外,讓辦事群眾帶一張身份證,工作人員就能查清楚需要的信息和材料,或在網上協調需要核實的情況,沒有必要再讓群眾來回奔波,去開具一些不著調的奇葩證明。

總而言之,要讓信息多跑路,讓辦事群眾少跑腿。期望政府部門能夠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積極主動作為,通過信息共享及相關制度的改革,將類似奇葩證明統統拒之門外,切切實實為群眾辦事提供便利條件。

相關焦點

  • 國務院督查組通報「循環證明我爸是我爸」事件
    中國政府網3日刊發《關於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公證處要求群眾提供循環證明問題的督查情況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指出,根據群眾在國務院「網際網路+督查」平臺反映的「公證書辦理難銀行存款無法取出」問題線索,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第十一督查組赴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進行了實地督查。
  • 媒體:循環證明「我爸是我爸」,為何被國務院督查組抓典型?
    媒體:循環證明「我爸是我爸」,為何被國務院督查組抓典型?11月3日,中國政府網對「公證書辦理難銀行存款無法取出」問題的督查情況予以了通報,認定惠州市惠陽區公證機構存在不擔當不作為、為民服務意識不強、漠視群眾利益等問題,導致群眾七個多月無法辦理繼承公證。說起當事人惠州市惠陽區陳先生的遭遇,實在讓人感到揪心。陳先生的父親於2020年2月28日去世,之前在銀行留下7萬餘元存款。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循環證明「我爸是我爸」 嚴肅問責才能杜絕...
    廣東惠州的陳先生,為繼承已故父親的存款,陷入證明「我爸是我爸」的循環,在銀行、公證處、派出所、居委會來回跑,歷時7個多月未果。最終經國務院督查組督查,當地政府協調整改,他才取到存款。這是一周前央視的新聞報導。中國政府網3日刊發《關於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公證處要求群眾提供循環證明問題的督查情況通報》。
  • 「循環證明」,是冤?還是怨?
    近期,一則社會新聞引起熱議:為繼承已故父親的一筆存款,廣東惠州的陳先生陷入證明「我爸是我爸」的循環,在銀行、公證處、派出所、居委會之間來回跑了七、八次,歷時7個多月仍然沒能拿到他父親的存款。01當事人冤嗎?
  • 男子證明「我爸是我爸」未果,媒體:整治循環證明不能止於個案
    為了繼承已故父親的7萬餘元存款,廣東惠州陳先生在公證處、派出所、居委會之間來回跑了7次,歷時7個多月,依然沒能證明「我爸是我爸」。直到國務院督查組介入,當地政府召集相關單位予以整改,幫助當事人辦理相關手續,問題才得到解決。
  • 【監獄公職律師說法】年邁父母狀告兒子,究竟為哪般?
    【監獄公職律師說法】年邁父母狀告兒子,究竟為哪般?>2017年10月25日,72歲的陳英傑、68歲的程秀娟委託法律工作者,把大兒子陳大告上了法庭,同為被告的還有二兒子和小女兒。多年來,二兒子和小女兒都履行了贍養義務;而大兒子陳大及妻子,只要老兩口提起贍養事宜,便破口大罵,還多次動手毆打老兩口(劃重點,這個要考)。父子之間的糾紛已存在二十多年,經村、社、鎮調解幾十次都沒有得到解決,派出所也多次出警進行處理。
  • 經濟內循環下:還把存款變房產,糊塗還是賺了?聰明人早做了選擇
    房產在「多事之秋」下,將會加快貶值,這時再繼續把存款投資來買房,只會是糊塗而不會賺。根據數據顯示,2008-2019年來國內居民槓桿從18%上升到54%,個人住房貸款佔據商業銀行50%份額,這說明老百姓手中存款都用在買房上,毫不避諱地說,經濟「內循環」在高房貸下是無法擴大消費和發展實體製造業。內循環如何運轉?
  • 【評上評】破解「循環證明」不能只靠督查組
    退出家長群不是解決教育問題的好辦法循環證明「沒完沒了」根源在為民服務意識不強  新聞速遞:中國政府網3日刊發通報指出,根據群眾反映的「公證書辦理難銀行存款無法取出」問題線索,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第十一督查組赴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進行了實地督查。督查發現,群眾反映情況屬實,惠州市惠陽區公證機構存在不擔當不作為、為民服務意識不強、漠視群眾利益等問題,導致陳先生七個多月無法辦理繼承公證。
  • 一個人死了,他在銀行的存款沒有其他人知道,銀行會怎樣處理他的錢呢?
    ​對於這種因為存款用戶突然死亡家屬又不知道他在銀行有存款,那銀行會怎麼處理這筆存款呢?看到這很多人可能會說,既然家屬不知道死者在銀行有存款,那就意味著死無對證,所以銀行會把這筆錢據為己有了。第一、死者的存款是定期而且約定到期自動轉存如果死者生前在銀行存款是以定期的形式存的,而且約定到期自動存存,那麼這筆錢在到期之後就會自動轉存,轉存的利率按照到期日銀行官方掛牌利率進行計算。如果這筆錢沒有人取出來,那麼它就會一直轉存下去。
  • 「凍雨」與雪花交替發生為哪般?
    這是為哪般?一般來講,發生凍雨所處的大氣,自下而上呈「冷—暖—更冷」層結,即「過冷卻雨層—暖層—冰晶層」。通常在5000米附近是低於-12℃以下的「冰晶層」,在2000~3000米上空,存在0℃附近或以上的逆溫層,其下1500米到地面,大氣溫度低於0℃,而1500米的氣溫可低達-8℃或以下。
  • 誰來解開「循環證明」的死結?
    「舊戲新拍」的劇情是這樣的:陳先生父親於今年2月底去世,為了取出父親7萬多元的銀行存款,他先是跑到了銀行,銀行說要公證處出具繼承權證明書,公證處說要派出所或居委會開親屬證明,派出所說公安機關已不再出具此類證明,居委會說根據相關規定我們也不開這種證明……於是,陳先生在這個「鬼打牆」般的怪圈中足足轉了7個多月,直到國務院督查組實地介入,才破「圈」而出。為何說是「舊戲新拍」?
  • 如果一個人去世了,他在銀行的存款其他人知道,銀行會怎樣處理?
    但是,如果一個人死了,他在銀行的存款沒有其他人知道,銀行會怎樣處理他的錢呢?這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下面,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1.我們知道銀行是靠信用作為生存之本,對於居民存入銀行的錢,實際上銀行就是替我們保管,當我們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取出來。2.但是如果一個人死了,在正常的情況下,家屬憑著公安機關開具的死亡證明,是可以去銀行查詢的。
  • 兒童口吃為哪般?
    兒童口吃為哪般?心理學家曾對南非約翰尼斯堡的兒童口吃症狀做了一項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在接受單語教育的孩子中,口吃率為1.66%,在說兩種語言的兒童中,其比率則為2.16%。而在被判定為嚴重口吃的孩子中,雙語者幾乎是單語者的3倍。最近美國非營利口吃基金會作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接受雙語教育的孩子通常會使用新的或長的詞彙,或更複雜的語法,或在一個句子中把兩種語言的詞糅雜在一起,這樣使他們的口吃也會變得更嚴重。
  • 老人突然去世,銀行的存款該怎麼查呢?不知道的趕緊看看
    有人曾想取出老人在銀行的存款,卻費盡周折,最終無果,如此一來,也是一大損失了。老人去世留下存款,繼承人取錢,卻遭遇銀行拒絕,其實,遇到這類情況的,大有人在,近些年來,也出現過很多類似的新聞,那麼當家中老人突然去世,銀行的存款該怎麼查呢?不知道的趕緊來看看。
  • 銀行存款存的死期,存款人突然去世了,家屬該怎麼取出來?
    無論是活期存款還是定期存款,存款人去世後,其存款在法律上都是屬於遺產,繼承人按照<繼承法>依法繼承。但是,存款作為遺產辦理過戶或支取時,商業銀行又會按照<儲蓄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關規定辦理,這就會涉及兩部法律的規定。家屬或有權繼承人如何支取死者存款?
  • 理工科留學申請量逐年上升為哪般
    (原標題:理工科留學申請量逐年上升為哪般) 日前,
  • 存款安全關乎千家萬戶的利益
    這是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參加存款保險的金融機構,要求全面啟用存款保險標識。記者在北京銀行、北京農商行等銀行營業網點門前、櫃檯等醒目位置均看到了這個標識。    張貼存款保險標識究竟有何用處?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為什麼耶穌稱上主為「阿爸父」?
    為什麼耶穌基督稱上主為「阿爸父」、天主經裡「我們的天父….」、福音裡耶穌基督也多次說過向父祈求!是否天主就是男性了?信仰語言取自人類的父母經驗,因父母在某種程度上,為人是天主最初形象。但這經驗也顯示人類可能破壞並扭曲父性或母性的形象。所以要牢記天主超越人類的性別,祂既非男人也非女人,祂是天主。因此祂超越人類父性或母性,雖然祂是這兩性的根源和典範。沒有人能成為像天主那樣的父親。 240. 耶穌啟示天主是「父」,其意義是前所未聞的:天主是父,不僅因為祂是造物主。
  • 此人嘆言「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十餘天后果然應驗了
    興非一日之功,亡也非一日之弊。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晚清時期,社會弊端叢生,內憂外患,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衣不蔽體,更無立錐之地。作為大清王朝的最後一位帝王愛新覺羅溥儀,從頭至尾都是一個傀儡。而同樣是出身於愛新覺羅家族的他,卻一直在努力為這個國家奮鬥。但是無奈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僅憑一人之力,又怎麼挽救,這偌大的國家。
  • 如果人去世之後,家人不知其在銀行有存款,銀行會通知嗎?
    那麼假如某天,人突然離開了,家人不清楚離世人在銀行有沒有存款,這該怎麼辦?銀行又是否會主動聯繫家屬?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是不會主動聯繫家屬的。因為銀行並沒有和公安部門的人口登記系統對接,並且,在正常情況下,在人去世後,如果家屬不去註銷去世人的戶口信息,那麼,就連公安局的登記系統都無法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