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內循環下:還把存款變房產,糊塗還是賺了?聰明人早做了選擇

2020-12-06 每日房說

在7月底的企業家高級座談會上,國家就明確提出「經濟內循環」:要以國內內循環為主,國外外循環為輔定調。

房地產作為資金高密集、與民生消費息息相關行業,更加是備受關注。如今已經過去5個月時間,隨著內循環的定調,老百姓繼續把存款換成房子來抗通脹,到底是糊塗還是賺了?

樓市「多事之秋」,房產貶值會加快?還把存款來買房,是賺了還是糊塗?

通俗的來說,「內循環」就是要持續擴大國內市場消費、內需等,推動實體產業鏈發展,減少外圍帶來制約;外循環則是需要讓國內產品「走出去」,銷售渠道不只局限於國內市場。談及投資實體企業、擴大內需消費,就離不開房地產市場問題,因為樓市作為資金蓄水池「吸納」了市場上大部分現金,而作為民生關注「買房」也是消費最多內需擴大最多行業。

有2個現實問題是我們必須面對,一是根據統計數據,2019年對房地產行業投資達到13億,去年全年商品房銷售金額超過16億;另一個就是央行調查顯示,國內城鎮居民80%財富都用來買房,還要背負著30年房貸償還。房說君以為,要持續擴大居民消費力度以及把資源投向實體製造業進行「內循環」,那麼遏制投機炒房、高房貸就是首要解決問題,如此一來買房就不再是抗通脹反而會加快貶值,所以聰明的投資者早就做出選擇:拋售多餘房產。

事實上,目前樓市也處於「多事之秋」,鹽城、淮安、杭州、徐州、深圳等地出現房價倒掛、萬人搶房等情況,在短短10天時間內,不少地方出臺調控舉措來規範購房資格、搖號流程、打新房熱等問題。在房說君看來,通過樓市「多事之秋」現象可以得到一些信息,高房價是接下來整治重點;另外,明年將開始實施「三道紅線」也會對開發商造成不斷收緊,也會完善房產稅、空置稅等對投機炒房進行打擊。

房產在「多事之秋」下,將會加快貶值,這時再繼續把存款投資來買房,只會是糊塗而不會賺。根據數據顯示,2008-2019年來國內居民槓桿從18%上升到54%,個人住房貸款佔據商業銀行50%份額,這說明老百姓手中存款都用在買房上,毫不避諱地說,經濟「內循環」在高房貸下是無法擴大消費和發展實體製造業。

內循環如何運轉?2大信號確立,不少人都想錯了。

大家最關心問題是,內循環模式會怎樣運轉?房說君以為,金融經濟要想實現健康內循環,就跟「房地產」離不開關係。

不少人還認為,在經濟內循環下繼續把存款換成房產還能再賺,實際上隨著投機炒房被遏制、房價穩定,房產已經在加快貶值了,當然剛需買房是例外,說白了你買房是用來自住而不是投資,即使房價下跌對來說只是損失心理預期而不是資金。根據統計,以房地產帶動市場就業,在2020年創造了5000萬個崗位,說白了就是讓這5000萬個家庭解決家庭溫飽問題。

所以,國家強調發展經濟「內循環」並不是要全面拋棄房地產行業,而是要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所以不少人都想錯了,主要信號有2點:

1、內循環不是去房地產化。

高房價讓居民背上沉重房貸而阻礙消費持續,但房地產行業本身也是「受害者」,當大家都把存款變成房產時就嚴重影響內循環消費和投資,同時樓市造就了大量內需來促進經濟;高房價背後真正需要整治的投機炒房者,從國家統計局發出10月70城房價數據來看,國內半數以上城市房價是虛高的,為此,內循環不是要去房地產化而是要遏制虛高房價蔓延。

2、存錢不一定划算卻比沒錢要好。

內循環中提及最多就是「消費」,如果大家繼續保持良好存錢習慣,怎麼帶動經濟發展呢?如果說聰明人早做出選擇,認為把存款變房產是糊塗,那麼存錢也不一定划算。房說君以為買房也要分情況,對剛需而言買房不存在「什麼時候最合適」問題;對炒房者來說,把所有存款換成房子,再遇到像幾年「冠毒」,你無法用房子換來口罩、糧食、生活必須品,買這多房子又有什麼用?

房說君有話說:在樓市「多事之秋」下,房產貶值將會加快,聰明人做出選擇是存錢而不是換成房子,「現金為王」在何時都適合。經濟內循環下,更重要不是去房地產化來帶動投資和消費,而是要遏制人為推動高房價問題,所以不少人都想錯了。

本文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為「每日房說」原創,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深究。(撰文:房說君)

相關焦點

  • 2021,存款變房產,糊塗還是賺了?業界大佬直面表態,明確了
    不得不說,王健林對房地產領域的預測還是相當準確的。他曾公開表示過,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仍有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但三、四線城市的漲幅相對較小,上漲空間也相對較小。畢竟相比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經濟水平和城市發展,都還有進步空間,人口流動小,所以為了賺取更高利潤的房地產開發商會把目光放在一二線城市上,隨著開發商在三四線城市的退出,其房價也會有所「冷卻」。
  • 有一種人看似「糊塗」,實際上是「大智若愚」的聰明人
    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她找小Y求和好的時候,會一語命中小Y的需求,先是打感情牌,說「我在這裡沒啥朋友,不管你怎樣罵我,我都把你當最好的朋友」,接著就開始跟小Y談合作,因為她甚至小Y缺錢,需要合作,於是,兩個人又和好了。
  • 疫情影響下的導遊去哪兒了?當代購、賣蝦、做房產經紀人……各種...
    「疫情」寒冬,旅遊業遭受重創,那些飛來飛去的導遊們隨之按下暫停鍵。擺攤賣蝦、做房產中介、微信代購,他們都在想辦法自救,捱過這段艱難時刻。無論是原地堅守還是轉身離開,他們都盼望著旅遊業全面復甦的那一天。衝擊:飛來飛去的工作按下暫停鍵從峇里島飛回天河機場的那天早上,章璞打開手機,滿屏都是武漢「封城」的消息。回石首老家過年已然無望。
  • 離婚時不知道對方名下存款、房產等怎麼辦?記住這幾點!
    一般來說財產基本上就是存款、房產車子等,所以今天就講大家問的比較多的。1、存款一般情況下,對方的銀行存款情況當事人或律師均無法直接到銀行申請查詢,可以委託律師向法院申請調查令或直接申請法院至銀行調取。為此,當事人要做的是,查詢到對方的銀行帳號。
  • 20萬存到銀行,哪家銀行的存款利率最高?答案來了!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居民的收入和存款也逐漸增加。在以往,人們通常會選擇將「存款」變「房產」,來實現投資和保值的目的。但隨著樓市的降溫,投資買房賺差價的風險越來越高,因此,很多人開始選擇將閒錢變為存款,來提升抗風險能力。
  • 2021年起,儲戶存款有變?靠檔計息被叫停,到手利息可能變少!
    隨著市面上理財產品的百花齊放,人們投資的選擇越來越多樣化,銀行理財似乎失去了吸引力。但年關將至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習慣把辛辛苦苦積攢了一年的積蓄存入銀行。要知道現在的投資基本都是收益越高,伴隨的風險越大,銀行儲蓄雖然沒有其它理財的收益高,但是更加穩妥,安全方便還有利息。
  • 房產裂變,如何一套變兩套,兩套變三套!
    在我的投資生涯中,曾經三次成功捕捉到大漲的時機,這些年依靠「房產裂變」和「逢三退一」的方法,通過一套變兩套,兩套變三套,不斷裂變,成功買下了大量的房產。(2018年我寫過同標題的分享文章,有興趣的朋天可以點擊閱讀《房產裂變1.0版》)那麼什麼是「房產裂變」呢?普通人買房該如何運用這種投資策略呢?Are you ready?好戲馬上開始,瓜子準備好了嗎?
  • 在中國,有100萬存款的人有多少?銀行經理「直言不諱」!
    現在賺100萬難嗎?好像也沒那麼難。在深圳等一線城市,買一套房的首付款就超過了百萬,這可都是真金白銀。在農村,很多人將房子修建成小別墅,花個幾十萬很正常,再配輛小車,離百萬似乎也不遠了。因此,在這個年代,你說你賺了百萬,很多人也不驚奇,因為有錢人太多了。
  • 在英國投資房產選擇「購房出租」都應該注意些什麼?
    Buy-to-Let(購房出租) 的優勢 第一:還貸壓力更小 選擇貸款購買購房出租項目時,可以選擇每月只還利息,到期一次性還本的方式,這樣每月的租金就可以用來償還貸款月利息,相比每月還本付息的方式要緩衝很多。
  • 取亡父存款遭遇「循環證明」為哪般
    丁家發近日,廣東惠州的陳先生在國務院「網際網路+督查」平臺上反映了自己遇到的一件煩心事:為了繼承已故父親的一筆存款,需要辦理公證,但陳先生在銀行、公證處、派出所、居委會來回跑了7、8次,歷時7個多月,還是沒能拿到他父親的存款。
  • 真正一流的聰明人,看起來像個「糊塗蟲」,都有3個處世智慧
    古往今來,那些有大智慧的人給人感覺往往是有點木訥與糊塗。絕大部分時間裡唯唯諾諾、迷迷糊糊。他們儘量不顯示自己的聰明,做人低調,從來不向人誇耀自己抬高自己。他們寵辱不驚,遇亂不躁,看透而不說透,知根卻不亮底。
  • 循環經濟的另一種表達
    先進的生態循環工廠就像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圖騰,緊緊地護佑著廠區和社區,增強不同群體的團結精神,重建廠區和社區的血緣關係。」    20年前,和平廠首開水泥、發電、港口「三合一」循環經濟先河。如今張安平又找到了循環經濟的另一個表達方式:集開放、透明、融入、分享於一體的DAKA生態循環工廠。
  • 十年後100萬房產和100萬存款,哪個值錢?內行人的分析點醒了我
    擁有存款或房屋永遠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但是對於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來說,擁有一個會很不錯。是擁有一百萬的存款還是購買一百萬的房子?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有人想知道,十年內哪一百萬套房屋或一百萬筆存款會更有價值?
  • 存錢時代變了,央行出手,超4%利率的存款或全面消失,儲戶需注意
    不難發現,很多人存款時會選擇「大額存單」,相比一般的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的利率更高,在以往中小型商業銀行中,3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就達到了4.7%左右,也就是你有40萬存款,每年就能「躺賺」18800元。
  • 麥田房產:中國房地產沉浮下的20年逐夢徵程
    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推動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解決了居民住房剛性需求,為經濟的高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但同時高企的房價也導致了人民負債率的增加。在國家「房住不炒」的房地產定位政策下,房價漸漸趨於平穩,而作為房地產行業發展的一路「陪伴者」,房地產中介也在房地產行業發展過程中迎來巨大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 經濟低迷下,企業家如何逆風翻盤?——混沌時代的戰略選擇
    所以企業對這個產業、對這個行業的影響,不管是開發新品類、帶來了新模式,還是讓需求發生了顛覆式變化,這都是在增加格局。以上就是基於戰略增量的四點考慮。那麼企業如何去選擇戰略增量呢?這裡有兩種核心的模式,一種是在核心能力主導下的關聯增量選擇,另一種是需求洞察主導下的非關聯增量選擇。
  • 聰明人都忙著脫手
    只不過,就目前來看,商鋪的「一鋪養三代」也真的只是「傳說」了,因為現在商鋪這類房產已經變了。一方面是因為在房價不斷趨於穩定的過程中,商鋪的增值空間逐漸開始縮小了;另一方面是因為現在商鋪的生意普遍都不好做,所以其創造收益的能力也下降了。甚至很多人還覺得,以前的商鋪還是「搖錢樹」,但是現在反倒是變成「累贅」了。
  • 房產價值如何算?給了公式看看房產可能泡沫是多少?
    中國利率已經是相對負利率,相對負利率則是通貨膨脹率高過銀行存款利率,即存銀行的錢是在相對貶值的。利率在降低,難怪房價會提高。計算一番各城市的租金房產價值比例吧。。最近銀行利率調低了,國家銀行固定存款利率大概是3.3%。像西寧這種3.7%的租金回報率,只靠前半部分租房價值就能抵得上房產價值,說明大家是不看好這個城市發展,城市發展期望為負。
  • 普通人拼力氣,聰明人拼頭腦,頂級人拼什麼?
    這部以講述房產中介為背景的電視劇,聚焦在國人最為關注的房子問題,劇中多個人物和故事都由真實事件改編,很多觀眾看後不禁感嘆:房產中介這一行,真的不好幹。其實,無論是中介,還是其他行業,都各有各的心酸,這部劇中,也有很多職場通用的生存法則,值得我們關注。
  • 抵押房產炒股炒基金專家直言:投資拒絕瘋狂
    房產抵押獲取資金  浙江的李先生於去年8月份將自己的一處商品房向銀行做了抵押,換得了40萬元的銀行循環貸款額度,買基金。年末已增值近20萬元。據了解,個人客戶抵押房產從銀行貸款炒股炒金,只要申請時理由充分、信譽良好即可。  除向銀行貸款外,典當行也成為股民、基民借錢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