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公司好幾年了,除了開頭的兩年,日子都過得差不多,過一天少一天,過一天算一天。很多時候還覺得自我滿足,每天舒舒服服的沒什麼煩心事。可是時間長了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你和去年相比並沒有什麼變化,甚至和前年比都變化不大,除了覺得衣服漸撐,體重增加,其他好像沒有什麼增加的。就連你的技能,也保持在你覺得夠用的水平,你不再去學習了,你覺得自己掌握的可以應付工作就行。所以,當裁員季來臨的時候,你也是其中一員。或許你習慣了隨大流,只是這一次隨得心裡不舒服。
回到前一年或者更久的生活,你每天下班回去就窩在宿舍裡刷劇看電影,或者玩玩手機偶爾約同事朋友一起逛街,時不時來點小聚餐,你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完美。每天上班,你雖不是無精打採但也是能少些事就少些,抱著做多錯多的想法。你所掌握的技能早在很多年前就可以應付這份工作,所以你已經很滿足了。你自認為是老員工,從事這個行業很多年了,它的趨勢變化不會偏轉到哪裡去,所以你很自信,你覺得可以一輩子至少很長時間都可以依靠現在掌握的技能來混飯吃。
可是你錯了,當你遇到裁員季的時候,一把年紀還要被裁,理由是正是這麼多年老員工卻始終處於可有可無的地位,沒有什麼突出的貢獻。這時候你傻了,平時引以為傲的資歷老,這時候卻成為你被炒的理由。要知道資歷老並不代表經驗足,這是兩碼事,任何一個職業,只要你肯深下去琢磨,裡面的知識點都是你想不到的,所謂一通百通,當你掌握好你所在行業的百分之九十的知識,即使轉行,你也能很輕鬆地進入新的行業並且學習起來不會太費力。京東決定未來10年內要剪掉一半的員工,只留下六萬重要崗位的骨幹人員,其他的體力活都讓機器人代替。這個年代,和你搶飯碗的不一定是你的同類,還有可能是機器人。未來很多體力勞動及簡單的腦力重複性的工作都是要被機器取代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加重自己的籌碼,讓自己更值錢呢。從現在改變,你說做不到,你不知道從哪裡改。人們總是有種現狀偏差,即使現狀並不好也不願意改變。有的甚至自我麻痺,安慰自己覺得自己過得挺好。
有句話說當你覺得每天都過得挺舒適的,你很喜歡這樣的生活,說明你正在走下坡路。學習、成長與改變都是反人性的,過程不會讓你太舒服,所以你覺得舒適的很可能是在毀滅你。要走出舒適區,首先你得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學會管控自己的時間。比如下班後你可以培養有意義的興趣。看書是自我提升的最廉價的一種方式,書籍對人都是公平的,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識點,不想看看不進去怎麼辦那就從你感興趣的開始,這樣形成習慣後就會很自然的想多看些其他的書。其次,給自己定個目標。不具體量化是不能逼你出真功夫的。凡事最好出結果,因為別說最終成果沒有就連即時鼓勵都沒有,這樣很難堅持下去。並且一個月兩個月的堅持不一定見效,這時候真的很考驗你的定力。學習是一件持久的終身化的事情。堅持到最後,你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風景。
所以從現在開始不要讓自己好過,找點事情做,走出舒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