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可見從古至今,中國人一直是很崇尚崇高品行和道德教化的作用的。道德教化最大的作用在於春風化雨、潤物於無聲,它對人心的約束,比制度要更具說服力。因此文明鑄魂、德潤人心,是很多已經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的兄弟城市一直在倡導的工作。蘭州,也一直在培育著這樣的氛圍,並且有所成就。
文明鑄魂,是因為我們在多年的創建工作中已經形成了蘭州特有的精神和氣質。蘭州從2005年開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至今,已走過十五個年頭,雖然因各種原因至今才創建成功,但我們始終以「整裝再出發」的毅力和「知恥而後勇」的決心,保持越戰越勇」的狀態和「不勝不休」的精神,鍥而不捨推進創建工作。始終不認輸、從來不放棄,我們蘭州人的骨子裡就有著「能幹事、幹成事、幹好事」的韌勁兒。實踐也證明,在蘭州獲得全國文明城市這一榮耀的背後,是410萬氣勢磅礴的人民力量在做支撐,是蘭州人的韌勁兒在做支撐,是蘭州深化文明城市創建的經驗弘揚和精神傳承在做支撐。這種力量,已經並將繼續讓文明深深根植於金城大地,滲透在廣大市民的精神血脈中。它也將讓我們對未來的一切困難和艱難險阻不再畏難,而是迎難而上、奮勇向前!
德潤人心,是因為我們始終明白創建的目的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近年來,蘭州市堅持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創建工作的根本,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營造全社會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深入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契機,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在參與創建中培養文明意識、形成文明習慣、提高文明素質,不斷匯聚全社會向上向善、幹事創業的正能量。這些能量中,有志願者精神的引領、有厚重文化的推動,更有崇德向上的引導,他們共同構成了蘭州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部,也賦予了蘭州這座文明城市更特殊的氣質。對於這樣的氣質,我們應該保留它並將其發揚光大。
文明鑄魂、德潤人心,更在於「風成於上,習化於下」。文明習慣的養成不僅在於教化,而且在於典型引領和以身作則。因為無論時代如何改變,人們對德的推崇不會變,對善的嚮往不會變,對美好的渴望不會變,這也是創建文明城市為蘭州帶來的最強大的精神力量。而在這樣的正能量的推動下,身邊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範、時代楷模紛紛湧現,為蘭州精神文明建設夯實了思想基礎、凝聚了道德力量,讓大家感受到「人皆可以為堯舜」的偉大感召力,讓最美現象、模範典型逐漸從「盆景」變成「風景」,讓榜樣的力量得到了最大效用的發揮。而一顆顆美好心靈釋放著社會正能量下的蘭州,則是我們心目中文明蘭州最真實和最期望的模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禮儀和文明的養成也非朝夕之功。但當我們看到身邊的好人越來越多、志願者的身影越來越活躍、守望相助的場景在金城屢見不鮮,我們開始有了 「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的感慨,到那時,民風淳樸、奮發有為的金城遇到了至善守禮、見賢思齊的蘭州人,治道之力同時轉化為人民之福,這,就是文明蘭州永恆的風景!
蘭州日報評論員
來源:蘭州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期編輯:孫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