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專欄作者邊芹新書《誰在導演世界》出版:解剖西方文明

2020-12-01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邊芹女士新書《誰在導演世界》近日出版。

該書是中央編譯出版社首批「名人堂」系列叢書之一。身為旅法學者與文化批評家,邊芹女士致力於解剖「東西方文明」,意在打破西方的「陽光神話」與文化霸權。

本書延續邊芹女士一貫犀利的文筆,暢達的文辭。

邊芹女士長久以來的作品在觀察者網均有刊發,一篇篇鞭辟入裡的「法國來信」令觀察者網讀者大呼過癮。

邊芹最新力作《誰在導演世界》

以下是邊芹女士新書簡介:

這是一部與目前在市場上流行的同類書籍完全不同的作品。自有留洋史以來,邊芹所做的工作可謂「前無古人」。本書以雜文、散文為形式、以哲理、歷史思考為底縕、以現實文化為對象,深入剖析西方文明實質和本性,及其與東方文明相遇時產生的摩擦和衝突。

全書從分析西方文明著手,一方面將西方文明一一解剖給中國讀者看,使讀者能夠細細地深入觀察,並通過本書進一步了解和理解西方文明;另一方面則反思我們自己兩百年來是如何在西方文明的刻意誤導下逐漸失去自我意識的。

其獨特的視角、獨具風格的文筆和犀利且睿智的觀點,足以令關注東西方文明史、同時常年習慣於「仰視西方文明」的讀者產生醍醐灌頂的感受。這正是本書之魅力所在。

觀察者網邊芹專欄

【作者簡介】

邊芹,觀察者網專欄作家、著名旅法學者。作品有《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帶我去巴黎》。主要譯著包括《直布羅陀水手》和《廣島之戀》等。在《文匯報》副刊《筆會》撰寫專欄「左岸碎語」。《新民周刊》專欄作者。還是電影批評家,常撰寫影評。曾任坎城電影節《一種注目》單元評委。

邊芹具有中國知識分子很罕見的獨立人格,既獨立於東方的「御用文字」,亦獨立於西方的「徵服文化」。邊芹的文筆優美醇厚,善用獨特的象徵和隱喻,文章有一種神秘的質感。其文字「妙喻如珠」,喻有天助;文由喻起,事由喻呈,情愈濃,喻愈奇……在一個散文、雜文普遍模式化和迅速墮落的年代,邊芹的文字自成一家,幾乎完全脫去了世俗人間的煙火味,不理會這個浮躁時代所流行的那些審美標準、文字趣味,而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作,那麼文化,那麼優雅,那麼超凡脫俗,又那麼在乎人間的一切,逝去的、現存的和未來的。

邊芹對東、西方文明觀察、透視、她對西方文明的深入研究和剖析,更是具有獨特視角和親身感受,常常能夠為讀者切換看世界的角度,令善良、天真的讀者如醍醐灌頂。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邊芹女士曾出版——

《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臺灣(高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帶你去巴黎》臺灣(信實文化出版公司)(此書為《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的新版)

《直布羅陀水手》(譯作)法國瑪格麗特·杜拉斯著(春風文藝出版社)

《廣島之戀》(譯作)法國瑪格麗特·杜拉斯著(春風文藝出版社)

《自由情侶》(譯作)法國克洛迪娜·蒙泰伊著(譯林出版社)

《我的俄國母親》(譯作)法國阿蘭·博斯凱著(譯林出版社)

其在文匯報《筆會》專欄「左岸碎語」文章曾入選《你要愛你的寂寞》等書籍。

【媒體推薦丨相關評論】 

邊芹的漫步穿越時空,穿越了不同文化的界限,文明確實沒有國界……這一切都融匯在一個女性作者的視野中,更多的時候她是用心靈在感悟,而不是用理性在分析,感性和理性在她的筆下是合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她走在法國的大地上,她的情懷依然是中國的,她帶著屬於中國的那雙黑眼睛,這不僅是因為她用漢語寫作,許多時候,在她敘說法國往事的字縫中也能讀出這種中國意識。誠然,她的文字不是學者型的,而是作家型的,但與那些常常被自己營造的偏見所籠罩的學者相比,她的文字更接近真實的法國,也更能啟迪我們這個古老民族。

——一位著名學者如此評論

我迷失在她的文字魔力中,上網搜索相關信息,我如同面臨深淵,恐懼、崇敬、迷惘各種複雜心緒漫向全身。是什麼讓她一個東方女子身處遙遠的西方文明中心,揮灑出如此醇美雅致而又犀利深邃的文字?我甚至想像,當巴黎夜幕降臨,邊芹伏案疾書時,上帝正在冥冥蒼穹之上深情關注……上帝是她背後的推手!她穿越時空,為東方和西方的文明症狀把脈問病,並且巧施金針;她像文化牧師,為失落的文明撫慰傷口,祈禱崛起的文明回歸理性;她使寫作的男人臉紅、女人嫉妒;她的文字將傳為不朽……讀邊芹的文字又總讓我想起現在也居住在法國的米蘭·昆德拉。這可能是一種奇特的文化現象,倆人都有獨立超然的個性和犀利卓越的文筆,前半生又都有相同意識形態洗腦的社會背景,沒有相約而同在法國,思考與批判,他們的文字清潔犀利,人類的一切醜陋、媚俗,無論淵源有多深,沒有遮掩逃避的可能。

——一位已故詩人如此讚嘆。

本書兩大特點:一是其透視西方文明的深刻、尖銳、透徹,是出類拔萃的;二是其獨具風格的文字本身具有特殊的魅力,令人一讀之下即難以忘卻。

本書逆百年來崇洋思潮之逆鱗,對西方文明提出深刻、大膽且中肯的批判。是中國「平視西方」一代的先行者。邊芹是一個「不合時宜」的文人。但這一「不合時宜」卻很有可能拉開國人自尊、自愛、自信的序幕。

本書以事實為依據,以歷史為借鑑,為我們勾勒出當今東西方文明之間關係之實質。

觀察者網「法國來信」專題

【中文目錄丨英文目錄】

系列一:導演世界的暗手

「獨立」知識分子與偽善帝國

「獨立」知識分子與教士

「獨立」的煙幕彈是如何製造的

我們面對的那支瑞士衛隊

「受害者」流水線

荒唐的文學「世界獎」

先賢祠看不見的紅線

法國人的原罪

薩岡與棺材裡射出的箭

現代童話——奢侈品的傳奇故事

系列二:惡搞中國的暗手

向西看的那個檻

話語的流向

看世界少用「心態」多用「頭腦」

「一個世界,一個夢想」有多遙遠

惡搞中國——傳媒與愚眾

自由傳媒夜話

「官方」與「公共」

系列三:被偷竊的自我意識

一個「精神亡國者」的哀傷

愧對祖宗

被偷竊的自我意識

野蠻人的眼睛

要麼是朋友,要麼是永遠的敵人

文明靠什麼接力?

尊嚴的底線

西遊的喧譁和怪誕

由界到夢

系列四:帝國的神殿——電影

電影的國際戰線

「傑作」流水線

金棕櫚、戈達爾與作家電影

電影的血統

法國電影界的「恐怖分子」

《滿月》與院線「暗手」

生孩子,準備打仗

葉子與森林

傑作由誰說了算

奶媽與獨立電影人

系列五:解剖臺——新思想解放的前沿

美德與美俗

惡之花

盧瓦河以南,地中海以北

人與寵物

狼犬人生

純種狗與雜種狗

遙遠的,不回頭的

你在哪一邊

尋醫記

傷口周圍的人

善與不善的問卷

目前本書已經上架,各大書店及網絡商城有售。

相關焦點

  • 觀察者網是如何廣受年輕人「心疼」的?
    不光是王驍,觀察者網有一系列的視頻專欄,比如董佳寧的《懂點兒啥》、席亞洲的《亞洲特快》、施洋的《施佬胡謅》……等等,加上兄弟單位「觀視頻工作室」,觀察者網建立了一個國內最大的視頻矩陣。在今年6月份,僅觀察者網一個官方帳號的B站播放量,就達到了令人咋舌的3.7億次。 而視頻項目的成功,只是觀察者網近年來諸多成績之一。
  • 《殺戮之神》作者雷札系列作品出版:「文明」的野蠻人回來了
    日前,這三部作品的中譯本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並於9月23日在上海建投書局舉行了新書首發式暨分享會。活動邀請了雷札作品主要中文譯者、上海戲劇學院文學院教授宮寶榮,戲劇《「藝術」》導演、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谷亦安,以及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湯惟傑三位嘉賓,與讀者一同走進雷札的「客廳」。
  • 《AI迷航》「紙電聲」同步出版
    如果人工智慧失去控制,世界將會怎樣?在新書《AI迷航》中,作者詳盡描繪了未來世界的生活畫卷,極具懸念的情節,詭異多變的氣氛,細膩豐富的情感,個性迥異的人物等特質讓人不忍釋卷。《AI迷航》首次實現「紙電聲」同步出版。在AI文明的法則下何去何從?新書帶領讀者進入一個機器覺醒、倫理混亂、文明重構的人機共存新世界。
  • 《詭秘之主》泰文出版,烏賊新書即將發布,唐三通告新書鬥羅五!
    今天給大家帶來網文圈的一點新鮮事兒~ 1.《詭秘之主》泰文出版 前一段時間,曼谷國際書展上,《詭秘之主》泰文出版書正式登陸泰國!博學的捲毛狒狒們,看不懂沒關係,詭秘666就完事了! 《詭秘之主》不僅在國內大火,在網文出口海外的徵途中也一直是披荊斬棘。
  • 《三傻大鬧寶萊塢》原著作者出版新書,奇坦·巴哈特:
    「我是90%的作家加10%的改革家」本報記者 趙妍 發自上海曾在2009年風靡世界的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原著( 《三個傻瓜》)作者的最新力作《革命2020:愛情、腐敗與理想的故事》,近日推出簡體中文版。作者奇坦?巴哈特憑藉此書創下印度出版史上的銷售奇蹟:3個月內狂銷80萬冊。
  • 觀察者網-全球視野 中國關懷
    古往今來,無論什麼行業發家的大佬,從胡雪巖到馬雲,到最後都會憧憬銀行式的金融家結局,因為世界上只有無限大的銀行,沒有無限大的網際網路生意。當然他們的個人結局會有巨大不同,因為他們的歷史周期完全不同,這一點,又要致敬「得機得勢」的太極大道。 閱讀 打車軟體的市場目標不是幫助多少車和人降低交易成本,而是幫助支付寶手機客戶端和微信支付增加新用戶。
  • 劉慈欣公布新書:電影級配圖科幻巨作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三體》作者、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在微博公布了新書《劉慈欣少年科幻科學小說系列》。他在微博寫道,《劉慈欣少年科幻科學小說系列》由我與理論物理學家李淼、《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未來事務管理局等首次聯手為青少年呈現的科幻巨作。
  • 這本書可以讓你了解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發展歷程,修正你的世界觀
    當然有,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這樣一本書,一本大部頭的書--《西方文明簡史》。注意,市面上各種「簡史」版本混雜,有些中文譯名相似或雷同,我今天要介紹的這本,請大家注意相關信息:書名:Western Civilization - A Brief History(西方文明簡史)作者:Jackson J.
  • 【觀天下】觀察者網專訪文一(上)|諾貝爾獎為什麼不頒給鄧小平?
    【觀察者網蘇堤/採訪整理】 【這是6月25日「觀天下講壇第七期」文一教授講座前,觀察者網對他的專訪。相信很多讀者已經熟悉了他關於中國工業革命方面的觀點(參見文一教授觀察者網專欄),於是,我們的採訪試著問一些「周邊」輕鬆話題。 但最終還是沒有輕鬆起來,依然乾貨滿滿。
  • 西方文明的崛起;宗教狂熱造就的戰爭最終敲響了至高神權的喪鐘
    時過境遷,滄海桑田,在人類數千年的文明史中,那些掩映在歷史塵埃中的古老文明的風採依舊光彩奪目,而我們就生活在一個人類文明繁盛的時代,並且、就目前看來,這文明還遠沒有走到鼎盛。專欄的第五篇,還是一篇概論性的文章,同前幾篇一樣,概述歷史進程的因果關係。
  • 觀察者網觀魔獸,三千世界中的小世界
    魔獸世界9.0版本暗影國度已經正式上線了~近日觀察者網的肝帝董佳寧就更新了一條魔獸視頻,當小編打開時,萬萬沒想到觀察者網風聞工作室居然早前也出了一期魔獸相關的開箱視頻。那今日我們就隨著視頻來說說廣受大眾喜愛的魔獸世界所經歷的漫長歲月。
  • 【紀念專欄】王緝思談傅高義新書:為世界讀懂中國
    首先分享了傅高義教授在新書《中國與日本》序言中憶起博士生導師對他說的話:「想要了解不同文化,必須真正走近被那種文化滋養的人。」本文約6778字,讀完約17分鐘我的第一點感悟是,理解國際政治的關鍵是理解其他社會與文明。昨天,在準備這次演講的時候,我收到了傅高義教授的新書《中國和日本》。在中文版的序言中,傅高義教授提到了大概65年前他的哈佛博導說的一句話——理解我們社會的最佳方式是走出國門感受文化差異。傅高義的博士生導師告訴他,要想大體了解一種不同的文化,就必須真正走近一些被那種文化滋養的人,並試著透過他們的眼睛看世界。
  • 博爾頓新書內容曝光後,蓬佩奧痛罵:賣國賊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的新書《涉事之屋:白宮回憶錄》出版在即,諸多涉及美國高層的「精彩內幕」已提前曝光,掀起美國輿論熱議,也惹得總統川普勃然大怒。美國國務院網站發布的這則聲明題為「我也在這屋裡」,明顯與博爾頓的新書書名相呼應。美國國務院網站截圖蓬佩奧稱,雖然他還沒讀過這本書,但從其看到的摘錄來看,博爾頓散布了很多謊言,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 年前錯過的好書新書,這篇補回來~
    「新書情報」是做書2018年的最新欄目~ 18年做書會聯合各大出版社和出版品牌,收集整理每月最新的新書書訊, 做書會精選5-7本新書發布在微信公號,而完整版的每月新書書訊會作為做書會員的福利發放給會員們~我們在1月底發布了1月的新書情報《19個出版品牌,31本新書,1月最新的圖書信息我們替你整理好了~》(點擊文字可查看原文)。
  • 人氣畫家阿果攜新書亮相上海 主題畫展持續至11月-阿果,插畫,有期...
    東方網9月8日消息:有著「新加坡幾米」之稱的繪本畫家阿果今天下午攜新書《說好的,重逢有期》《也許明天,也許來世》在上海舉行個人畫展講座暨新書籤售會席間,阿果就此次「68號星球」主題畫展與新書創作理念,同現場讀者進行了深入探討。  阿果,本名李高豐,是新加坡知名插畫家,有「新加坡幾米」之稱。阿果的創作不僅精於插畫,文字亦不遜色,2010年起在《聯合早報》開設專欄。
  • 《七堂極簡物理課》的作者 又給你帶來一本新書
    《瘋狂的獨角獸》 [美]丹·萊昂斯 著,王天任 譯,海南出版社2017年10月 人人高喊創業的時代,這本書就像給瘋狂的世界打了一劑「理智針」。作者丹·萊昂斯是HBO經典熱門劇、豆瓣高分美劇《矽谷》的作者。他用小說般的語言描繪了當下矽谷科技創業公司的運作情況與員工狀態,對盲目的「科技熱」表現出了深深的困惑與質疑,指出認識、把握與成就自己的重要性。
  • 《穿越美的世界歷程》新書發布會在成都啟動
    《穿越美的世界歷程》新書發布會&藝術概念展於11月24日下午三點整在成都IFS旗艦店言幾又書店隆重舉行。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分享會,海穌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水墨創新作品被懸掛在場內,為新書分享會增添了濃烈的藝術氛圍。造型別致、創意新奇的大熊貓海報視頻形象與新書封面上的圖案相映生輝,十分引人注目。
  • 《超限戰》作者「十年磨一劍」:《三居其一》新著預言天下大勢與...
    中國正走在復興的道路上,只要自己不犯顛覆性錯誤,就沒有誰能夠阻擋這一歷史進程。然而,要不犯大錯,我們必須對世界局勢有正確判斷,並據此確立國家的大戰略。大國戰略不是喊口號,不能意氣用事,需要基於世界局勢和本國國情作出理性判斷並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
  • 《三體》登全美百佳圖書榜 作者:西方讀者更好懂
    《三體問題》只是《三體》系列小說的第一部,嚴格意義上只交代了故事背景,就已經受到西方如此多的認可。  《三體》系列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中國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一個秘密的軍事工程向太空發射訊息以和外星人建立聯繫。一個掙扎在毀滅邊緣的外星文明接收到了訊息並預謀入侵地球。
  • 世界變了,你還沒變!《人類世的哲學》出版,新的時代亟需一種新的哲學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孫周興的新書《人類世的哲學》日前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並在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舉行了出版座談會,近三十位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圍繞這一越來越成為學界熱點的「未來哲學」話題展開了討論。■《人類世的哲學》出版座談會《人類世的哲學》主題是「技術與未來」,書名意在突出人類此在的危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