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可以讓你了解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發展歷程,修正你的世界觀

2020-12-04 哲書房

我對原著廣泛涉獵但淺嘗輒止,而有些讀者卻希望更集中更專注。比如,對於具備初中以上水平、既想學英語又想學知識還想為考試做準備的朋友,如果沒時間了解太多書,只想讀一本書,有沒有解決方案呢?

有沒有這樣一本書,能滿足這些需求呢?

當然有,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這樣一本書,一本大部頭的書--《西方文明簡史》。注意,市面上各種「簡史」版本混雜,有些中文譯名相似或雷同,我今天要介紹的這本,請大家注意相關信息:

書名:Western Civilization - A Brief History(西方文明簡史)

作者:Jackson J. Spielvogel(傑克遜·J.斯皮瓦格爾)

關於這本書,大家需要了解幾個基本情況:

1、這本書是美國的知名教科書,對於中學生和大學生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特別受常春藤大學師生的歡迎;

2、這本書圖文並茂、語言生動,不同於普通教材的枯燥乏味,它的可讀性非常強,很多章節可以當作故事書來讀;

3、這本書的作者斯皮瓦格爾曾多次獲得重大教學獎,他開設的「西方文明史」課程口碑爆棚,所以他編寫的教材不但被美國各大院校廣泛採用,而且多次再版。一般來說,第三版以上就非常完善了,和我讀的第七版差別不大,後面的版本我沒對比過,封面多種多樣,但內容大同小異,沒必要糾結於某個版本。

Western Civilization - A Brief Histo

不過,雖然我一向鼓勵大家支持作者、購買正版新書,但這本書實在太貴了。我早年準備在亞馬遜上面下單時,發現定價是2000元,當時就咽了咽口水放棄了。現在這本書的價格有所下調,但各大網購平臺的開價也在1600 - 1800的樣子,仍然讓很多人望而卻步。這本書為啥這麼貴,它值這麼多錢嗎?

關於這本書的性價比,我個人有幾點看法:

1、從印刷上看,優質紙張使整本書的外觀和手感顯得格外出眾,800多頁的體量加上精美的配圖給人一種欣賞畫冊的體驗;

2、從內容上看,這本書體系完整、脈絡清晰、筆觸細膩、深入淺出,讓我這種牴觸教科書的人都有點一上手就停不下來的感覺;

3、從知識上看,這本書史料詳實、求證嚴謹,通過大量歷史人物和事件,把整個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歷程展現在讀者面前,既可以當小說來讀,又可以當詞典來查,真可以說是「一書在手,萬事莫愁」;

4、從語言上看,這本書剛好是我最推崇的「簡潔務實派」,作者沒有為了炫技而使用難詞和難句,而是用精準的普通詞彙(專有名詞除外)和低調的行文風格,讓具有初級英文閱讀水平的人就能流暢閱讀。在我看來很多段落的語言難度甚至還略低於新概念三,但讀起來依然能感覺到作者的深厚功力,絕對是學習英文的超一流材料;

5、從考試角度看,這本書幾乎覆蓋了主流英語考試中所有的常考閱讀話題,讀過這本書再去參加考試,至少在學術背景上比其他考生要高几個層次。

綜上所述,這本書的性價比其實很高,而且考慮到作者把畢生所學全部傾注到一本書裡,為知識多付點費也是應該的。

但即便是對於我這種買過幾千本紙質書的人來書,它還是太貴了。這裡要感謝好友Tony老師專程從國外幫我帶回了一本八成新的二手書,讓我在多年之後終於能摸到這本垂涎已久的不簡單的簡史;另外要感謝效率至上的吳朝俊老師,通過詭異途徑獲得了這本書的電子版。一本電子書竟然能達到220M,真是名副其實的大部頭了。

最後,我們舉一個例子來欣賞一下這本書的寫作手法

我多次說過,大部分書我只讀過序言,但給我留下過深刻印象的序言其實並不多,特別是學術書籍或者教材,一般都缺乏趣味性。可是這本書的序言上來就讓我眼前一亮--

DURING A VISIT to Great Britain, where he studied as a young man, Mohandas Gandhi, the leader of the effort to liberate India from British colonial rule, was asked what he thought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I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he replied.

Gandhi

一本講西方文明史的書,居然用甘地來開頭,這個角度就很有創意。

甘地留英期間,有人問他怎麼看西方文明,面對這麼抽象的問題,他的回答同樣抽象:I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這句話不但表現出他一貫的機智和幽默,也讓我們見識了會玩政治的精神領袖是怎樣秀口才的。這個回答看似簡單,但其實很有深度,也勾起了讀者的探索欲。

這本書太厚,我自己也才讀了一小部分,今天沒法展開了,以後有機會慢慢分享。但是,既然談到了甘地,我還想多說兩句。甘地的政治見解我不做評價,但他的語言水平的確是相當了得,很多金句讓人拍案叫絕。比如,中國網友的啟蒙美劇之一《越獄》,在第一季中Michael就用了甘地的一句話來引起Sara的共鳴,為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計劃開路。這句話我也非常喜歡,是一個很巧妙的勵志祈使句,送給大家,共勉!(至於這句話怎麼翻譯,大家見仁見智吧~)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李哲

李哲:資深英語講師,從教16年,英文藏書3000冊;翻譯出版過《可怕的科學》系列等多部英文著作;企鵝圖書紀念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大型活動武漢站主講嘉賓;網際網路預言大師、《失控》&《必然》作者凱文·凱利讀者見面會特邀現場翻譯;用英語講述的個人故事被BBC選用並在國際頻道BBC World Service中播出。

相關焦點

  • 想了解日本的世界觀,知道日本對世界的看法,就一定要讀這本書
    日本對於外國人來說,一直是個有些神秘的國家,不止是西方國家,就連它的近鄰,也不敢說真正了解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讀這本書——《日本的世界觀》。《日本的世界觀》作者馬裡烏斯.詹森是哈佛大學博士、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日本史、中日關係史專家,他對日本歷史的見解不會流於表面,也很少使用空泛的理論和深奧難懂的道理,所以,當你讀這本書時,不用擔心它過於艱深。
  • 章魚哥筆記解讀王通《通知》這本書,讓你了解道家和佛教的世界觀
    寫在前面的話:事先說明,雖說是解讀,但因為我章魚哥能力問題,不會解讀的很深入,你可以當做讀書筆記或者讀後感來看,另外也只是給《通知》這本書的讀者帶個頭,起拋磚引玉的作用。昨天給你解讀了《通知》這本書的第一章第二節,主要是跟你聊了聊 「感覺與信息」兩個詞語之間的聯繫,以及感覺對人的重要性和一些延伸的話題討論。今天給你解讀《通知》這本書的第一章的第三節,今天聊的主題也是兩個詞語:能量和信息。
  • 歷史類書單,5本書帶你了解世界
    《1500年前的世界》分了五編,分別寫了文明之前的人類,歐亞大陸的古代文明(公元前3500-1000年),歐亞大陸的古典文明(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歐亞大陸的中世紀文明(500-1500年),1500年以前的非歐亞大陸世界《1500年以後的世界》分了四編,分別是1500年以前諸孤立地區的世界,新興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西方據優勢地位時的世界(1763-1914
  • 如果沒有西方文明,中國本身的文明能否發展出現代的科技文明?
    即便沒有西方文明,中國本身的文明並不能獨立發展出現代科技文明,這是因為我們文化本身並不產生科學。要說到為什麼我們不能產生科學,我們就要首先搞清楚科學的概念是什麼。科學與技術其實科學是一種能夠用模型來解釋世界的系統,科學往往是現有理論,然後再用實踐去證明。
  • 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統治西方近2000年,為何直到1600年才被推翻?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最近正在看一本書:《世界觀》,這本書是的作者是費爾菲爾德大學哲學系的教授理察德威特,這本書也被羅輯思維推薦過,是一本非常有思想性的好書。這本書裡面講了我們經常說起,但是又時常忽視的一個話題:「世界觀」。我們經常說,一個人的三觀不正,三觀是什麼,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 這8位顛覆世界觀的傳奇人物,你必須要了解
    未知死,焉知生。想要了解死後的世界,那麼史威登堡是你必須要知道的人物。史威登堡被譽為「西歐歷史上最偉大、最不可思議的人物」,是北歐的亞里斯多德,是西方的佛陀,我們一定要傾聽他的體悟。他這樣描述自己的使命:「以後世界上還會有很多像我這樣的科學家,但接受我這種使命的人不知道還會不會有。我的使命就是讓世人明確知道並相信死後的世界存在,不要讓他們因無知落入地獄。」從1745年到1772年,史威登堡在他生涯的最後27年當中,都可以隨心所欲地往來靈界。他將這27年間往來靈界看到的、聽到、體驗到的一切記錄下來,進行分析及著述。
  • 這13本書告訴你
    《從封閉世界到無限宇宙》這場革命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框架和模式,近代科學和哲學既是其根源又是其成果。宗教阻礙了科學發展嗎?科學與宗教果真水火不容嗎?「科學」和「宗教」是否適用於一切地域和民族?對世界的科學解釋根本上是無神論的,但科學為什麼偏偏從基督教籠罩的歐洲誕生?科學發展與宗教和道德原來千絲萬縷地編織在一起。
  • 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統治西方世界近2000年,有兩個原因
    你可以點擊右上方「關注」小播讀書,閱讀超過300篇精品文章。今天,我們繼續分享暢銷書《世界觀》,在第一部分的內容,我們聊了世界觀是什麼,以及亞里斯多德世界觀的兩個核心:目的論和本質論。接下來,我們聊聊這本書的第二部分的內容:為什麼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能統治西方世界近2000年呢?
  • 亞里斯多德世界觀,統治了西方接近2000年,它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它是人們對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觀點。這本書的作者指出,其實世界觀就是一系列對世界認識的基本觀念的集合,但它們並不是普通的觀點堆砌,而是像一個個拼圖一樣,相互嵌套,又彼此關聯的一整套思想和觀念。從公元前3世紀到1600年,這接近2000年的時間裡,西方世界都被以亞里斯多德理論體系為基礎的世界觀所統治著,當然這套世界觀現在被證明幾乎都是錯誤的,比如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靜止不動的,太陽、月亮以及其他星體都是圍繞地球旋轉的,地球由「水火土氣」四種基本元素構成,月亮之上的物體由「以太」這種基本元素構成等等,你可能很奇怪,為什麼在長達近2000年的時間裡,
  • 亞里斯多德世界觀,幾乎都是錯誤的,為何還統治了西方1500多年?
    你可以點擊右上方「關注」小播讀書,閱讀超過300篇精品文章。蘇格拉底是西方哲學的奠基人,將西方哲學的研究方向,從大自然轉向了人類自身,提出了「美德即知識」。柏拉圖打開了西方哲學的大門,提出了著名的「理念論」。而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可以說打開了科學的大門。
  • 這本小說是導師向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哲學發展的歷程
    《蘇菲的世界》的作者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作者主修的課程就是哲學和神學,因此這本小說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比如: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就是通過這樣書信的方式,蘇菲從每封信中都能學到一個時期的哲學問題,或者了解到一個著名的哲學家。然而這本書的實際內涵,卻是反哲學的,作者他希望讀者能夠跳出哲學觀,擁有更加清醒的自我認識。因為很長時間以來,人們都大量的學習哲學智慧,希望通過學習哲學來解釋內心的疑惑。
  • 了解人工智慧,這15本書你一定要讀
    一些國家和地區開始以不同的方式來應用人工智慧技術去改變他們的社會結構,但是,現在西方世界仍處於探討如何實現人工智慧為人類利益服務的「對話」階段。關於人工智慧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以及怎樣才能幫到我們這些問題,每個人都存在一定的困惑。臨近假期,我們在此提出這個問題,大家也可以利用假期的時間好好想一下這些問題。
  • 世界觀與文學世界觀
    不論國家產生後的任何時代和任何國家,這種國家政治的世界觀或意識形態都是需要的,而且是在不斷的運動中變化發展豐富的。西方國家不否認這一點,東方國家更是看重這一點,中國從古至今、自上而下都重視這一點。  哲學的世界觀與此不同。古今中外,哲學家如繁星掛空,哲學著作如汗牛充棟,籠統地說所有哲學的世界觀都是普遍的、客觀的、全面的、深刻的、對人類意識和活動有廣泛的穿透力和輻射性的,是不確切的。
  •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邊芹新書《誰在導演世界》出版:解剖西方文明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邊芹女士新書《誰在導演世界》近日出版。該書是中央編譯出版社首批「名人堂」系列叢書之一。身為旅法學者與文化批評家,邊芹女士致力於解剖「東西方文明」,意在打破西方的「陽光神話」與文化霸權。本書延續邊芹女士一貫犀利的文筆,暢達的文辭。
  • 《埃及、希臘與羅馬》:地中海文明的誕生史,西方史學的工具書!
    可以說,這是我迄今為止讀過最厚的一本書,也是耗時最長的一本書。從10月底收到快遞開始品讀,直到現在,共耗時將近兩月餘,才將這本書粗略讀完一遍。全書時間跨度長,自公元前5000年古文明始,至公元600年古典時代結束止,將這超越了時間界限的地中海世界歷史,用文字加以概括總結,述說著跌宕起伏的故事。
  • 尼爾·弗格森:西方文明為何崛起?
    它們之間相互影響時最引人關注的是,儘管外部因素繁多,但真正的文明似乎可以長時期保持自我的本色。正如費爾南•布羅代爾所言:「事實上,文明是所有歷史中最為悠久的……一種文明……可以歷經經濟或社會的頻繁變化而持久不衰。」 如果身處1411年,你可以環遊全球,那麼你極有可能為東方文明的生活方式而感嘆。
  • 這本書告訴你其實哲學並不神秘!人人都可學哲學!
    但是真正了解哲學這個概念的人,恐怕並不多,而且大多數人也就知道點皮毛。哲學難嗎?當然很難,它門檻可以高到天花板,有人為了哲學貢獻了自己一生,包括生命!但成功的寥寥無幾,倒是出現了很多神神叨叨的人。但真的有那麼難嗎?也不盡然,稍微在一個領域有點見解的人,都接觸過哲學,哲學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身邊。
  • 古希臘文明的光芒:照亮一切西方文化隱喻,也點燃整個現代文明
    要想找到答案,你需要回到古希臘。在古希臘神話裡,勝利女神的名字就叫尼基「Nike」,而她在羅馬神話中被叫做維多利亞「Victoria」,也就是勝利的意思。大家所熟知的運動服裝品牌——耐克,直接用了Nike的名字,還有它用「對勾」的圖案做商標,我們可以認為這個符號代表女神的翅膀,也可以認為它是字母「V」的變體,總之充滿吉利,難怪會那麼暢銷。
  • 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你應該學習什麼呢?
    所以你覺得有價值的東西,對的東西,你不能被外界影響。二是內心欲望。比如一開始你覺得有輛小車開開就會很幸福,再後來你覺得自己有個80方的小房子就會很幸福,再後來你覺得太擠了,得要個120方以上的才幸福。幸福,永遠趕不上人類的欲望。
  • 《世界觀》近半年最刷新我認知的一本書,強烈推薦!
    讀完這本《世界觀》,受益匪淺,想推薦給每一位讀者!讀到精彩處,真的是激動的抓耳撓腮。毫不誇張的說,這本書是近半年來,最刷新我認知體系和大腦作業系統的一本書。我之前不太相信一本書可以改變一個人,但這本《世界觀》讓我之前的很多想法發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