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境遷,滄海桑田,在人類數千年的文明史中,那些掩映在歷史塵埃中的古老文明的風採依舊光彩奪目,而我們就生活在一個人類文明繁盛的時代,並且、就目前看來,這文明還遠沒有走到鼎盛。專欄的第五篇,還是一篇概論性的文章,同前幾篇一樣,概述歷史進程的因果關係。此次,我們依舊把目光放到歐洲大陸,放到這片近代西方文明的起始地。本專欄的大部分篇幅會放到近代西方文明的演變上,因為當下人類文明的大部分框架是由西方文明織就起來的。
西方世界的宗教狂熱可以說與近代西方文明的發展存續是相悖的,當然,宗教狂熱一直是人類文明進程的巨大挑戰之一,而當下阿拉伯世界確切的說是穆斯林世界之所以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宗教勢力的根深蒂固。西方世界也曾如此,宗教狂熱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造就了一個被西方人稱為「黑暗時代」的中世紀。但宗教狂熱在西方產生的影響何止一個「黑暗的中世紀」。

「文明復興」這場西方的思想變革被賦予了太多意義,當然我沒有留過學,不清楚外國人是如何在教材中記述這次思想變革,但在中國的教科書中,這場綿延三個世紀的思潮被過重解讀。就像是新文化運動以及五四運動對近代中國史的影響被過重解讀一樣。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簡單提到過這話題,今天藉助「文藝復興」與西方宗教狂熱再解讀一下。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西方世界的宗教狂熱。
「上帝」偏愛有錢人
西方神權何等至高無上?連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都曾跪求羅馬教皇的寬恕,兩百年的十字軍東徵依舊澆不滅歐洲人對異教徒的仇恨,所以教廷親自背書的「贖罪券」令無數歐洲人趨之若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地獄作為撒旦的基本盤,自然不是上帝子民靈魂的安眠之地,無邊的煉獄也不該是上帝子民可以暫歇的地方,但是誰又能不犯錯呢?死亡本就是一件令人恐懼的事情,死後墮入地獄受無盡折磨更是如此。

於是當1300年被教宗博義八世宣布為禧年(聖年、基督教中特殊的年份,這一年世人的罪會被寬恕),「凡朝聖者可獲全大赦」,而未能到羅馬朝聖者可以通過捐款代替,從此之後「全大赦」開始與金錢掛鈎。閃亮亮的金幣從此開始成為通往天堂的門票,這令無數人,趨之若鶩,不論貧富、尊卑。或者貧者更甚,因為他們除了信仰再沒有什麼更加貴重的了。而當大量財富流入羅馬教廷,神職人員的腐化就再也不可避免,宗教內部的矛盾進一步激化,神權同王權的對抗愈加激烈,近代西方文明的種子也因此破土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