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非洲;黑奴貿易造就怎樣的西方文明

2020-12-03 晨楓輕聊歷史

專欄進行到這裡已是第四篇,前三篇我們借「十字軍東徵」、「黑死病」以及「印第安人」簡單談了談西歐、東亞和被殖民的美洲。今天我們把目光放到非洲大陸,看一看這處古老文明的搖籃在近代多災多難的歷史。當然,今天主要談的是奴隸貿易,這場令約三千萬黑人或流離失所或葬身大海的航海貿易,美洲大陸因此再度繁盛、歐洲諸國也因此完成了又一次資金的原始積累。不僅如此,繁盛一時的黑奴貿易也造就了一場文化盛宴,雖然這場文化盛宴血淋淋的。另外,如果覺得寫得可以,歡迎打賞訂閱。

油畫《販賣奴隸》

當下西方文明的形成與此次綿延數百年的奴隸貿易有直接影響,黑人勞力的大量湧入讓美洲這片殖民地在短時間內完成了一次文明的交互,而這也是一個新文明形成基礎,這有點像中國南北朝時期的「衣冠南渡",戰爭令中國人口大規模遷移,南北文明也在碰撞融合中獲得新生。只是相對於中國文明偏於一隅,新生的或者說「進化」之後的西方文明,得益於殖民擴張、世界戰爭,經濟全球化等一系列事件,影響力很快遍及全球。而且,這場奴隸貿易對於非洲的後續發展也是影響巨大,這也是當代社會移民潮盛行的原因之一。

所以,由大規模黑奴貿易所產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對於當代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相比被歐洲殖民者埋進土堆裡的印第安人,黑人奴隸在現代人類文明的形成中貢獻了更多的力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黑奴貿易對西方文明進程的影響》、《黑奴貿易與移民潮》等議題,當然,今天我主要跟大家聊聊黑奴貿易事情本身,因為單就其本身所昭示的信息就足以窺見當下非洲之所以動蕩貧困的原因。

奴隸貿易圖示

優質的黑人勞力

黑人整體的身體素質自然是很好的,這是社會的共識,就像奧運會比賽中黑人摘取了田徑項目大部分金牌一般,黑人良好的身體素質是由於他們祖輩世代生活於熱帶的原因,不僅如此,生活在熱帶的黑人還有著良好的免疫能力,這無疑令他們自身的價值更一步提高。早在歐洲白人崛起之前,阿拉伯帝國就進行過多次黑奴貿易,但是控制著東西交通線的阿拉伯帝國無疑是世界的頂級文明之一,廣闊的國土和相對較少的人口已經生產力低下導致的勞動力缺口都是奴隸貿易的誘因,中國史記載的「崑崙奴」中有一部分就是來自阿拉伯帝國所販賣的黑奴,雖然大部分崑崙奴來自東南亞地區。

阿拉伯家庭黑奴

縱觀非洲大陸歷史,除去強盛的古埃及文明外,非洲歷史少有強盛的大一統帝國,種族繁多、小國林立,衝突不斷一直是非洲的主流政治生態。缺少內部統御,非洲的黑人社群在面對外來入侵時就顯得尤為疲弱,這無疑促成了歷史中繁盛的黑奴貿易,而且當時的非洲國家盛行奴隸制,在面對歐洲世界的貿易交換時,黑奴作為商品,或者說貨幣無疑也贏得了非洲當地統治者的首肯。這些本就相互攻伐的非洲小國無疑有了新的、消化掠奪財富的方式。而隨著美洲大陸的殖民進程的加深,奴隸貿易最大的誘因也隨之出現。

相關焦點

  • 西方種族主義 大西洋黑奴貿易史影響深遠
    儘管奴隸早在古埃及時已存在,但歐美今天反對種族歧視的根源,是指非洲黑奴,大西洋奴隸貿易的時代。大西洋奴隸貿易在16世紀開始,至19世紀結束。隨著15世紀歐洲航海技術發展,陸續發現新大陸,渴望財富與資源的國家開始在非洲地區沿岸建立殖民地,並以的方式搶奪資源。非洲王國被迫與歐洲進行貿易,而非洲的人力資源———奴隸亦成為了資源的一部分,大西洋的黑奴貿易亦從此開始。
  • 黑奴貿易的源頭,黑人賣黑人,不存在反抗意識
    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黑奴貿易」是由白人引起的一場代表非正義的奴隸貿易。因為黑奴的反抗,所以白人退而求其次,他們將進攻的目標瞄準了非洲的部落首領。當時非洲的社會較為原始,並沒有所謂的國家觀念。他們的社會組成形態是部落。非洲的大陸上存在著不少的部落,而部落與部落之間時常會因為一些矛盾而產生衝突。白人就是抓到了非洲社會的這一特點。
  • 郭建龍 | 擁有過輝煌文明的非洲,為何在近代被世界拉開差距?
    長久以來,我們對非洲發展的認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解。其實,非洲曾有過光輝燦爛的文明,除了眾所周知的埃及文明外,還有衣索比亞文明、北非的基督教文明、東非的斯瓦希裡文明、西非的黃金文明。非洲為何會在近代以來與歐洲拉開差距?歐洲殖民者的到來,掀起了百年血腥的奴隸貿易歷史。
  • 郭建龍|擁有過輝煌文明的非洲,為何在近代被世界拉開差距?
    長久以來,我們對非洲發展的認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解。其實,非洲曾有過光輝燦爛的文明,除了眾所周知的埃及文明外,還有衣索比亞文明、北非的基督教文明、東非的斯瓦希裡文明、西非的黃金文明。非洲為何會在近代以來與歐洲拉開差距?歐洲殖民者的到來,掀起了百年血腥的奴隸貿易歷史。但是,奴隸貿易絕非簡單的「掠奪」,而是相對複雜的「買賣」,它有著一條完整且規範的產業鏈。
  • 世界通簡史:17世紀至19世紀,歐洲列強侵略的對象,非洲(三)
    百家原創作者:卡爾說歷史西方殖民政策的轉變與禁止奴隸貿易以英國工業革命為標誌,歐美各國的工業革命引起了資本主義社會政治、經濟形勢的巨大變化。然而,在工業革命前,西方在非洲推行的以販奴為主的殖民政策,使非洲無法成為西方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因此代表工業資本利益的英國資產階級自由派提出了「通商文明、殖民」的方案,被稱為「四C連禱詞」。「殖民」是四C連禱詞的關鍵詞。通過通商、傳教和強行輸入西方文明,使非洲變成他們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工業原料產地。
  • 近代非洲——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
    西方殖民者入侵非溯是從15世紀開始的。葡萄牙是殖民者的先驅。1415年,就在摩洛哥的休達,建立了最早的一個殖民據點。此後又相繼在阿爾布島、維德角群島、黃金海岸、幾內亞灣、剛果和安哥拉等地搶得侵略基地。1498年,葡人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東非海岸今莫三比克的馬林迪。從15世紀中葉至16世紀中葉,葡萄牙幾乎已控制了整個非洲沿海地區,成為16世紀非洲最大的殖民國家。
  • 中國品牌黑人牙膏,為什麼會歧視,起源於華盛頓的黑奴假牙
    持續了四百多年的黑人歧視問題 「三角貿易」即黑奴販賣貿易。歐洲的殖民者們在進入到美洲大陸之後,就對印第安人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屠殺行為。
  • 被忽視的世界人類文明,分析比北歐先進的非洲黑人文明的發展
    英國的著名畫家、藝術理論家羅傑弗萊教授,在談到黑人文明發展的時候,曾經提出非洲黑人對於藝術品和社會生產的發展程度,重視程度要遠比我們更為先進。甚至一些西方學者認為非洲人最先發現了鐵器,並提升了自己的冶鐵工藝水平。在殖民時代來臨以前,非洲黑人文明有著當之無愧的文明輝煌。黑人文明創造的一系列文明成果證明,非洲文明並不落後!
  • 東方的殭屍,西方的木乃伊吸血鬼喪屍,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西方的吸血鬼的萌芽,起源於兩河流域,以及後來的古希臘和羅馬。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吸血鬼文化又活躍了起來,由於古代西方醫學的特點,西方中世紀對於「血」具有特殊的感覺。一時甚至成為了宗教,政府,平民之間排除異己的手段。許多人被扣上吸血鬼的帽子進而被殺害。木乃伊在埃及的歷史非常悠久,大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00年左右。
  • 西方文明的崛起;宗教狂熱造就的戰爭最終敲響了至高神權的喪鐘
    時過境遷,滄海桑田,在人類數千年的文明史中,那些掩映在歷史塵埃中的古老文明的風採依舊光彩奪目,而我們就生活在一個人類文明繁盛的時代,並且、就目前看來,這文明還遠沒有走到鼎盛。專欄的第五篇,還是一篇概論性的文章,同前幾篇一樣,概述歷史進程的因果關係。
  • 殖民時代,非洲女子由於身形特別,歐洲人把她關在鐵籠展覽5年
    今天,我們來聊聊發生在殖民地時代非洲大陸的一件「怪事」。一位非洲女子因為身型特別,被西方列強關在鐵籠裡當成「動物」展覽5年。這個非洲女孩叫巴特曼,其於1789年出生在南非的一個部落。非常可惜的是,巴特曼出生在了一個很不幸的時代裡,當時的西方殖民主義快速擴張。
  • 人類起源:有人認為人類的起源在非洲,西方是中國文明的發源地?
    是中國人這件事還能有假嗎,然而現在也有很多人會說,中國的人有一部分也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沒有出生在這裡,反而是從其他國家移居到中國這片土地上來的,因此而言,就說到你有一定的可能是從外地移居過來的,並不是中國人,反而是非洲的人,當然聽到這些推論以後,我們是怎麼認為的呢,我國的歷史非常的悠久,那麼在教育方面也是沒得說的,然而說起起源,我們可能還要回想起古猿了吧人類的祖先到底起源於哪個地區
  • 非洲大陸的歷史和文明
    非洲大陸歷史悠久,物產豐富。最近幾十年來,在非洲發掘了大量的遠古人類化石、人類遺址和石器,說明非洲大陸遠古以來就有人類生活和勞動。 北非是經濟文化發達的地區。埃及是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後來,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區曾經先後成為羅馬、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的一部分。
  • 讀罷《大轉型》不禁感嘆:西方文明的靈魂依然留在19世紀!
    促使波蘭尼在美國佛蒙特州本寧頓學院潛心兩年寫作此書的,是一個在匈牙利、奧地利、英國、美國、加拿大之間遊走的顛沛流離者所見證的時代大轉型:包括1815年-1914年西方世界「百年和平」的終結;防止大國大戰的勢力均衡、組織世界經濟的金本位、造就空前物質繁榮的自律市場和自由主義國家所構成的19世紀西方文明的瓦解;
  • 西方資本主義是如何奴役世界的?
    此時,西方在資本原始積累方面具有明顯的負面特徵。從本質上講,資本主義文明是吸血鬼、海盜和掠奪者的世界。它的目標是徵服、掠奪和奴役其他世界。大多數情況下,被西方掠食者入侵的部落、民族、國家和文明都迅速退化或死亡。西方的海洋文明一直將其殖民地、海外省份視為消費的外部對象,並源源不斷向西方國家輸送利潤,最終完成資本積累。
  • 早期西方水文明的構建及其影響
    本期三篇文章分別介紹了早期西方社會中關於水的理念形成及其影響、水與印度河文明的興衰、水在非洲民族遷徙融合曆程中的多維動力作用,以饗讀者。對水的認知和利用,不僅驅動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同時對塑造人類歷史面貌也產生著重要作用。在西方早期世界中,水作為一種構建文明、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動力因素,在不同的文明之間傳承穿越,對西方社會產生了顯著影響。  關於水的認知和利用,前一個方面是思想層面上的思考,後一個方面是技術的探究和實踐。技術的探究與實踐顯然要早於對水的社會和文化屬性的思考。
  • 黑人為什麼沒有創造高度繁榮的古文明?我們得了解下非洲
    目前,人類文明已經遍布了全球各地。塞繆爾·亨廷頓將目前世界的主要文明分為了西方文明、俄羅斯文明、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非洲文明、拉美文明等。而這些文明中,只有一部分在古代曾經出現過高度發達的文明,主要集中在東亞、南亞、西亞、歐洲、北非等。
  • 尼爾·弗格森:西方文明為何崛起?
    基於某種原因,從15 世紀末期開始,西歐的那些小城市在從拉丁語(還有一點希臘語)借來那些不純的語言,以拿撒勒居住的猶太人的教義發展了他們自己的宗教,並從東方數學、天文學和科技中汲取知識後,催生了一種文明,而這種文明不僅能徵服偉大的東方帝國,使非洲、美洲和澳大拉西亞 屈服,而且能使遍及全球的民族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這種轉變的成功,與其說是通過血與劍,不如說是語言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 西方海洋擴張之中能否看到其文明源頭的諸多特徵?
    西方海洋文明的擴張歷史確實能使我們看到西方文明擴張當中的文明源頭特徵。其中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作為遊牧民族的一種擴張與徵服。西方文明,從現在來看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馬背上的民族,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具有強烈的文明對外衝擊特徵,真是與生俱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