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種族主義 大西洋黑奴貿易史影響深遠

2021-01-09 環球小島

美國黑人弗洛伊德(George Floyd)遭警方暴力執法死亡,引發美國大規模示威。示威浪潮影響歐洲國家,英國更有人推倒了有蓄奴歷史的名人紀念雕像。蓄奴歷史其實是什麼?為何促成今日的種族主義?

蓄奴沿自奴隸制時代,也是歐美歷史的一個重要部分。儘管奴隸早在古埃及時已存在,但歐美今天反對種族歧視的根源,是指非洲黑奴,大西洋奴隸貿易的時代。

大西洋奴隸貿易在16世紀開始,至19世紀結束。隨著15世紀歐洲航海技術發展,陸續發現新大陸,渴望財富與資源的國家開始在非洲地區沿岸建立殖民地,並以的方式搶奪資源。非洲王國被迫與歐洲進行貿易,而非洲的人力資源———奴隸亦成為了資源的一部分,大西洋的黑奴貿易亦從此開始。

踏入16世紀,繼西班牙及葡萄牙後,英國、法國、荷蘭等加入行列,爭奪海上霸權。為增強國力各國大舉種植開採,黑奴成為了當時最佳的人力資源。除有國家擴大在非洲的殖民區,僱用大量奴隸生產作業外,亦有利用「奴隸船」運送黑奴前往其他地區,協助生產。

大西洋三角貿易

如此的方法一直持續至加勒比海、美洲的「新世界」。大量的黑奴由奴隸船運送往美洲,然後從美洲運送大量農產品、礦石前往歐洲,再由歐洲運送酒精、軍火及工業品回非洲,形成了著名的「大西洋三角貿易」。

如此的奴隸貿易逐漸成為一套系統,甚至有法律去維持系統運作。英國的「子女隨母」(Partus sequitur ventrem,奴隸的子女屬於其母親的主人)制度被帶到美洲,成為了當地的法律,蓄奴成為了當年北美殖民地的普遍習慣。

黑奴僅被視為「商品」

然而,不論是在非洲、美洲或是其他地方的奴隸都一樣,黑人僅被視為「商品」一樣的存在。在大西洋的三角貿易中,奴隸販子為賺取更多錢,把人如貨物般塞進船艙,因惡劣環境導致傳染病暴發,或因風暴延誤航行糧水不足時,奴隸販子會把患病體弱的黑奴直接拋進大海,活活淹死。

而即使他們成功上岸,黑奴被販賣後僅能作為勞動力一輩子在工作,他們的子女亦只能是奴隸,繼續受奴役或出售。

踏入19世紀廢奴主義抬頭成為主流,歐美在激烈的運動及戰爭後最終廢除奴隸制,但將近4個世紀的奴隸制使西方人對黑人的定義帶來深遠影響。奴隸製造成種族偏見持續至今,甚至可說今天西歐世界的種族主義,都是因當年的大西洋奴隸貿易時代所致。

相關焦點

  • 哭泣的非洲;黑奴貿易造就怎樣的西方文明
    只是相對於中國文明偏於一隅,新生的或者說「進化」之後的西方文明,得益於殖民擴張、世界戰爭,經濟全球化等一系列事件,影響力很快遍及全球。而且,這場奴隸貿易對於非洲的後續發展也是影響巨大,這也是當代社會移民潮盛行的原因之一。
  • 黑奴貿易的源頭,黑人賣黑人,不存在反抗意識
    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黑奴貿易」是由白人引起的一場代表非正義的奴隸貿易。這場貿易是白人的一場利益爭奪陰謀,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乃至生命。當時白人們的眼睛已經被資本利益所蒙蔽,只要能夠為自己的資本主義經濟服務的事情,他們十分樂意去做。販賣黑人就是他們維持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 對話|日本西洋美術館館長:浮世繪、型紙如何影響了西方藝術
    在此之前,「融合的視界——亞歐經典版畫展」國際論壇在上海大學舉行,來自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館長馬淵明子女士在接受「澎湃新聞·古代藝術」分享了孕育日本主義(Japonism)的浮世繪版畫、繪本、型紙,以及日本主義對西方現代藝術的影響。
  • 中國鮮為人知的民間航海史 汪大淵下「西洋」
    身世不明的小人物汪大淵名列中國航海史、中西交通史等領域,是中國地理學史上不得不說的地理學家兼航海家。張翥的學術、詩文,在元代算得上一流,官也當得足夠大,給汪大淵作序時還是翰林修撰,後來則官拜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翰林學士承旨。張翥在《島夷志略》序言中說「煥章將歸,復刊諸西江,以廣其傳,故予序之」,這裡的「西江」是南昌的別稱。也就是說,汪大淵想在自己的老家重新刊刻《島夷志略》,為了擴大影響,所以請張翥作序加以宣揚。虞集在元代文壇上的地位要遠遠高於張翥。
  • 中國稻在世界的傳播和影響
    二、稻對世界的影響進行稻作是「獲得文明證書的一個方式」[7],1700年日本人口已達3000萬,全靠水稻養活,稻對世界的影響,遠不止作為一種提高產量的作物那麼簡單。種稻還有再以美洲為例,雖然水稻經由哥倫布及其後的商隊傳入美洲,但促使在美洲廣泛傳播,尤其是種子和技術的傳播,則是由於來自西非「大米海岸」的黑奴的貢獻(該理論又被稱之為「black rice theory」)[10],稻的生產能夠成為一種常規和系統化的活動,主要得益於黑奴的種植經驗和消費量
  • 呂文浩:潘光旦剝離優生學與種族主義的努力
    西方近代種族主義的一部分內容,後來和20世紀初期盛行的優生運動合流,曾經釀成了德國殘殺猶太人的慘劇,由此也給優生學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在二戰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優生學在科學共同體內成為「政治不正確」的「偽科學」,與種族主義的從中作祟是密不可分的。當然,優生學的被排斥,與他們的社會階級偏見不適於現代民主社會的主流輿論也有很大關係,這裡不去詳細討論了。
  • 愛因斯坦日記:種族主義與20世紀初的社會思潮
    ▲黑格爾(圖/圖蟲創意)大哲學家黑格爾(G. W. F.二戰前的美國儘管已廢除了黑奴制度,但種族主義仍然是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鼓吹的「潛規則」。19世紀後半葉形成的3K黨迎合了南北戰爭後失敗的南方白人抵抗政治變革、反對種族平等的心態,在很大程度上延緩了美國種族平等的進步。
  • 對談︱劉新成、夏繼果:全球史如何解釋現代世界的起源
    中國發生了什麼,美洲又發生了什麼,它們之間是怎麼互相影響的,是怎麼互動的。這樣一看,就發現西方文明一點都不高明。西歐之所以領先,是因為某種偶然性,是由於全世界不同地方的參與,使西方能夠率先實現現代化。如果沒有亞洲的參與,沒有美洲的參與,西方文明照樣不可能有現代化。這就是馬立博利用全球史的分析方法形成的一種新解釋。
  • 中國品牌黑人牙膏,為什麼會歧視,起源於華盛頓的黑奴假牙
    持續了四百多年的黑人歧視問題 「三角貿易」即黑奴販賣貿易。歐洲的殖民者們在進入到美洲大陸之後,就對印第安人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屠殺行為。
  • 《千年貿易戰爭史》:揭開資本主義狡詐的面紗
    在全球化的今天,貿易變得空前重要,可以說是各大國之間最根本的權力博弈。給世界帶來這種根本性變化的是西方的侵略主義,他們不斷膨脹的私心和對財富沒有止境的貪婪追求,破壞了世界原本相對平和的局面,給全世界人民與所有生靈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
  • 《歷史評論》付成雙:白人種族主義幽靈並未遠去
    西方國家接二連三的種族衝突警示我們:歷史上曾經盛極一時的白人種族主義並未遠去。 白人種族主義由來有自 白人種族主義的「要義」是:與其他族群相比,白人族群不僅在生物特徵、智力方面都優於其他族群,而且在文明演進、社會發展,乃至道德情操方面都領先於有色族裔。
  • 東方的殭屍,西方的木乃伊吸血鬼喪屍,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西方的吸血鬼的萌芽,起源於兩河流域,以及後來的古希臘和羅馬。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吸血鬼文化又活躍了起來,由於古代西方醫學的特點,西方中世紀對於「血」具有特殊的感覺。一時甚至成為了宗教,政府,平民之間排除異己的手段。許多人被扣上吸血鬼的帽子進而被殺害。木乃伊在埃及的歷史非常悠久,大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00年左右。
  • 千瘡百孔的政治正確背後:從古典種族主義到文化種族主義的世界
    這說明德國本土的人種是純粹的,受它影響的地區的人口也德意志化了。相反,向西部和南部擴張的歷史上屬於日耳曼人支系的哥特人、勃艮第人和法蘭克人都和當地土著混合了。結論是,以哈布斯堡和霍亨索倫王朝為主體的德意志國家是血統純粹的雅利安人。
  • 顛覆,影響深遠的八大實驗成果
    顛覆,影響深遠的八大實驗成果儘管,歷史上大多數實驗的發明沒有獲得好評,但科學家們卻仍然樂此不疲,因為利用這些實驗的結果,我們更可以好地認識世界,解決某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自然選擇由於有充分的科學事實作根據,所以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百餘年來在學術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DNA雙螺旋結構沃森和克裡克1953年,沃森和克裡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的結構,開啟了分子生物學時代,使遺傳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層次,「生命之謎」被打開,人們清楚地了解遺傳信息的構成和傳遞的途徑。
  • 中國正式翻譯西方文學第一人,居然不通外文
    這部法國小仲馬的作品,是中國正式翻譯的第一部西洋小說。翻譯者是誰?--清末舉人林紓隨後,他受商務印書館的邀請,專譯歐美小說。共譯作品180多種,有美國、英國、法國、俄國、希臘、德國、日本、比利時、瑞士、挪威、西班牙的作品。
  • 貿易保護主義折射西方經濟學窘境
    隨著全球貿易衝突的日益嚴峻,學術界對保護主義的討論熱度大增,絕大多數學者對保護主義持批判態度,但就如何認識保護主義的本質以及應對思路上存在較大分歧。以德國歷史學派為代表的重商主義推薦的保護政策只是針對幼稚產業,而當今美國政府發動的保護主義則把美國具有優勢的高科技產業作為著力點,這些明顯的差異被西方經濟學忽視了。
  • 種族主義的幽魂從未離開美國
    美國政府公開進行種族歧視的時期從1619年販賣進北美大陸的第一批黑奴開始,美國政府就開始了對黑人的種族歧視。1776年《獨立宣言》發表時,奴隸制在北美十三個殖民地是合法的。這個毒瘤在美國聯邦憲法制定時,就引起相當大的麻煩。當時的矛盾主要是在大州與小州、聯邦主義者和州權主義者之間。但從根本上講,地方主義即南方和北方的爭奪主導了制憲過程,其中奴隸制是核心問題。
  • 王汎森北大演講|當代西方思想史流派及其批評
    從洛夫喬伊到勒高夫在演講中,王汎森先生結合他的閱讀經驗,深入介紹了二十世紀有深遠影響的不同西方思想史流派。他認為從洛夫喬伊(Arthur O. Lovejoy)的觀念史(History of ideas)開始,西方思想史寫作體現出了二十世紀的全新面貌。
  • 唐太宗第一次見西洋女人,表現真實:奇珍異獸,關進宮殿裡
    2021-01-10 10:38:27 來源: 一點史事匯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