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在深圳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深圳社區跟緊腳步同步發展,居民生活品質得到極大提升,美好健康社區的一些好做法、好經驗不斷湧現。「法安天下,德潤人心。」通過科學立法,把實踐中營造綠色環境的道德要求上升為法律規範,引導全社會崇德向善,形成良好習慣,同時深圳轄區內實現了社區社康服務的全覆蓋,隨著民生微實事的穩步落地和實施極大提高了居民群眾的生活便利度和滿意度。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們對健康社區的要求也相應提高,
同時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下,
建設健康社區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深圳在社區環衛、便民、物資配置等方面
還有哪些可以提升的地方呢?
關於建設健康社區,
國外許多城市的一些經驗和方法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
如針對社區環境管理的問題,日本實施較為細緻的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在日本的小區裡,可燃垃圾、資源垃圾等通常分類放置,硬紙殼、報紙也會被拆解開整齊碼放,垃圾房內還有專門收集舊電池的盒子,飲料瓶的瓶體、瓶蓋要分開放置。此外,廢舊家具這種垃圾不可以扔進垃圾房,而必須單獨購買垃圾處理券,等待專人上門回收。垃圾分類意識從娃娃抓起也很重要,日本的小朋友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要學習垃圾分類,比如喝過的牛奶盒要自己清洗後才可以扔掉。此外還有重罰做「保障」,比如,亂扔垃圾會被處以1000萬日元(約合65萬人民幣)以下的罰款,或是5年以下有期徒刑。總結起來就是「規定具體」、「嚴抓落實」及「範圍全面」。
新加坡則是通過嚴格的立法和執法保障公共環境的潔淨。大多數公共場所都禁菸,包括購物商場和娛樂中心、餐館、小販中心和食閣、公共運輸工具、計程車以及大多數建築物入口處半徑5米內的範圍,初犯者最高罰款1000新元。亂穿馬路(如果50米之內有過街通道)罰款50新元,亂拋垃圾則罰款1000新元。對於在公共區域內隨地吐痰等不文明的行為會也受到嚴苛的處罰及罰款。
英國倫敦針對社區內寵物飼養的相關經驗值得借鑑,如明確規定了飼養大型寵物需要辦理寵物證件和對寵物進行定期健康及防爆檢查,對於寵物管理人的寵物飼養年限也有一定的要求,並需要進行信息備份。
這些經驗也許並不能百分之百可以實踐「拿來主義」,但是可以了解國外城市在構建健康社區方面的制度設計的出發點和治理邏輯,從而更好地為深圳建設美好健康社區提供借鑑。
建設美好健康社區
深圳還可以嘗試這樣做
培育有志於服務社區健康的人員與組織。
一方面,建議在社區全面推行業主兼職籤約服務模式,進一步提高物業籤約率和建檔率,力爭為社區居民提供全人群、全過程、全周期的物業管理服務。
另一方面,相關物業公司的上屬行政機關應加大稽查力度,暢通工商局的市場監督管理部、住建委、房管局等部門的監督投訴渠道,並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給予監督投訴部門一定的授權,使其可以針對違規違法的物業不作為、亂作為的行為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並建立一套有效的投訴回饋機制,使居民能及時而全面地了解投訴的進度。
進一步完善社區的醫療衛生服務機制。
探索社區衛生資源的整合機制、社區人力資源的聯動機制和制訂社區應急管理條例在疫情的背景下顯得格外重要。逐步建立社區居委會、社區物業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之間的資源銜接機制、人員調配機制和角色轉換機制,為處置社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物質保障和人力支持。
同時提高社區居民的安全意識,加強逃生技能的培訓,通過安全演習提升社區居民的安全保障能力,以社區的微信群、公眾號、抖音等不同媒體平臺為抓手,加強對社區安全隱患的排查,以及安全事項的提醒。
進一步保障社區的民生問題。
對於留守老人及兒童居多的社區,建立成立社區公共飯堂,解決寒暑假父母上班孩子無法自己煮飯的問題,同時解決部分無法做飯的孤寡老人餐食問題。各社區要定期了解社區內組成人員結構,特別是有年幼兒童的家庭,需要實時跟進他們遇到的新問題、新情況,並給予相應的幫助。關注社區兒童的心理建設問題,與學校建立定期聯繫機制,分析校園欺凌的社區原因,充分發揮好關工委、社工、義工以及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凝聚共識,為少年兒童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作者系深圳市社會科學院政法研究所 鄧達奇 劉晶瑋)
內容來源:深思網
原標題:《集思丨美好健康社區升級,深圳還能做些什麼?》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