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龍涎香治病、豆子生豆芽,這些都是鄭和做的事
中醫中藥是中國古代最燦爛的醫學成就,在西醫傳入我國之前,防病治病靠的就是中醫中藥,明代恰恰是中醫藥文化發展的重要階段,嘉靖年間醫藥學家李時珍及其《本草綱目》將中醫藥學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高度。鄭和下兩洋發生在我國中醫中藥十分發達的歷史時期,與大航海時代的所有西方航海者相比,利用中醫中藥防病治病,是鄭和船隊得天獨厚的條件。中醫藥知識的普及,使處於特殊環境的人們更加注重利用中醫中藥防病治病,鄭和使團利用生薑、茶葉、白酒等這些日常用品強身健體、消除病患是最好的例證。鄭和船隊航海沿途所到的國家,環境、氣候、水質都有很大差別,有些地方有「瘴氣」,有些地區存在各種流行病。以「瘴氣」為例,「瘴氣」是種毒氣,當時在很多亞非國家都有,它主要是指在熱帶原始森林裡動植物腐爛後生成的有毒氣體,這些氣體能導致嚴重的傳染病,主要是惡性瘧疾。航海中,一旦瘧疾在人員中流行,那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所以,提前進行調查,掌握「瘴氣」的分布情況,掌握流行病地區的疫情,有利於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當鄭和使團中的醫生們調查發現當地有「瘴氣」存在,或有流行病的疫情時,就要用中藥進行預防,主要是有針對性地大量熬製中草藥湯劑,讓所有人員喝。對於已經生病的人,那就是對症下藥。這些做法與日常生活沒有什麼不同?與平時在陸地上不同的是,鄭和使團充分利用航海過程中的獨特條件,從沿途所到之國獲取一些在國內難得一見的名貴中草藥,用於人員的防病治病。比如在馬歡的《瀛涯勝覽》中就記錄了採集「龍涎香」的過程,龍涎香是一種海上珍品,也是名貴的中藥,可以口服,能夠治療咳喘心腹疼痛等,也可以點燃聞香味,清腦提神,在古代它跟黃金的價值是一樣的。龍涎香是抹香鯨胃內的一種分泌物,之所以把這種東西稱之為「龍誕香」,是因為過去人們把抹香鯨視為龍誕就是口水。
同時,馬歡還記載了龍涎香的產地和採集方法。他說,在鄭和下西洋的時候,途徑一個小島,叫龍涎嶼,距離蘇門答刺有一晝夜的航程,島上有若干龍涎香。這是因為每年春天,抹否鯨都會聚集在這裡嬉戲覓食,將大量誕沫留在島上,這就是龍涎香。當地人駕駛獨木舟前往島上採集龍涎香,遇到海上有風浪的時候,當地人就跳到海裡,一手扶著獨木舟,一於划水,登島採集龍涎香後,返回岸上。馬歡為什麼對龍涎香如此了解,是因為他不僅目睹了當地人採集龍涎香的過程,而且也目睹了鄭和使團人員登島採集龍涎嶼的情景。很顯然,採集回來的這些龍涎香,一部分用於獻給皇帝,一部分用於使團成員的防病與治療。
其次,補充新鮮食物。現代醫學認為,生病是因為人的免疫功能下降造成的,病菌到處都有,我們接觸病菌的機會數不勝數,但只有免疫功能不強的人才會生病,因此防病治病首先要從增強免疫力入手。雖然在醫學不發達的明代,鄭和等人不了解這樣的醫學道理,但攝入特定的食物以增強抵抗力的道理,鄭和他們還是分清楚的。比如食用新鮮食物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就無人不知。有人曾有這樣的疑間:中國古代不同於今天,沒有冷凍儲藏設備,在船上大模的種植蔬菜或飼養家畜又不可能,那麼鄭和是如何讓所有人員吃上食物,保證營養的?
史科中記載,鄭和採取的主要辦法是從沿途國家獲得補給。鄭和使團所的重非國家,都處於亞熱帶或熱帶,這裡新鮮的主副食種類繁多,產量卡富,比如水果、蔬菜多種多樣,雞、鴨、牛、羊、魚樣樣齊全。鄭和利用和這些國家的良好關係,每到一國,以比較高的價格大量購買新鮮食品,或者用帶來的中國特產交換新鮮食品,以滿足使團人員的需要。比如網丹國,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出產的蔬菜瓜果、珍奇異獸種類繁多,馬歡在《瀛涯勝覽》中有詳細記載。鄭和船隊的分航每次到達這裡,都要與當地人展開貿易。
由於中國人收購商品的價格比較高,當地入與中國人做買賣非常熱鬧,鄭和使團在這裡補充了大量水果、蔬菜、肉類和魚類。再比如,在南太平洋的一些國家,物產也非常豐富。明代史書上有這樣的記載:在第六次下西洋中,鄭和的分船隊訪見了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澳大利亞等地的一些小國家,在那裡補充了這樣一些水果:特播裡國波羅蜜大如鬥,甜瓜圍三四尺;曼陀郎國西瓜重五六十斤,石榴如鬥。(慎懋賞輯《海國廣記》)史書中還記載,除了瓜果以外,家畜也非常特別,比如當地的綿羊就很伽裡那國綿羊重二百斤,逢春割其尾,以藥塗之,次年復生慎懋賞輯。
就是說,伽裡那國這種奇特的綿羊,割掉了尾巴還能長出來。這些記載都表明,鄭和下西洋過程中,新鮮食物的來源是有保證的。當然,鄭和使團自己也進行一些簡單的食品生產,比如生制豆芽。豆芽今天也是一道不可缺少的大眾菜,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價格低廉,深受百姓歡迎。現代醫學認為,豆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核黃素、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能起到防治壞血病、心血管病變、消化道癌症、口腔潰瘍等疾病的作用。它熱量低,水分和纖維素高,是可口的佳看。生豆芽的工藝,在中國已有兩幹多年的歷史,由於豆芽是由豆子生成的,豆子攜帶方便,便於儲存,生制時間短,隨時都可以吃上新鮮的豆芽,特別適合保障航海這樣的活動。所以,鄭和船隊每次出海均要攜帶了大量黑豆、黃豆,經常生制豆芽調劑生活。